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孺子春秋-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赤诚之心,快乐之心”。

    众弟子闻言窃窃私语,然后又纷纷点头,这时墨翟继续道:“在颜夫子的概念里儒还是倔强的柔,就像是水滴坚硬的石头一样,明知道石头很坚硬,但水滴就是锲而不舍,慢慢的滴着,撞击着,他相信总有一天石头会被滴穿”

    “夫子的意思是颜夫子也是提倡反抗的,那既然是这样,那和夫子学说又有什么区别呢?”县子硕问道。

    墨翟道:“颜夫子的反抗是沉默的固执,而我们的反抗却是轰轰烈烈的阳刚。”

    阳刚?

    众弟子再次窃窃私语,过了会儿禽滑釐道:“夫子,道家门人庚桑楚说‘刚则易折,人应学清风明月’,若是我们如此岂不是说要处于人身的危险当中?”

    墨翟摇头笑了:“你们看那天上的太阳,它阳刚吗?”

    众弟子沉默,这天下间最阳刚的也莫过太阳,可是它折了吗?没有!

    “夫子,弟子在历下学宫问学时,遇到两位夫子辩论,他们一个说这天下失‘法’所以动乱,如今要想恢复太平,必须用‘法’以理天下,可是另一位夫子却说,天下动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儒’心,所以欲天下清净,必恢复‘儒’心,您是怎么认为的?”又一名弟子躬身问道。

    墨翟对于弟子的所问似乎是很满意,他点了点头:“法的集大成者是遗爱先生(公孙侨),他的著述我彻夜通读过,也为其中的思考深深打动,我宣扬的‘秩序’与‘服从’就是从遗爱先生思想里面来的”

    众弟子闻言恍然,这时墨翟继续道:“法和儒,都是好的,但又都是片面的。他们一个好比人之体魄,一个好比人之心魂。”

    “法是什么,法是术,好比是人的体魄,从范围上看不过包括三元:一是制定法,二是去司法,三是执行法。若是在三元的过程当中不坚持以‘儒心’为本,那法就是某些特权阶层用来随意欺压良善的穷凶极恶工具,同样只谈‘儒心’不讲体魄,那‘儒心’就是无所依存的空谈。”

    “于是我们得出这么个道理,要想天下太平与清净必须‘强人的体魄,与活士人的儒心’,而这便是我们泰山学宫所提倡的”

    众弟子听罢皆是闭目思考起来。

    “夫子您说到了魄和魂,弟子有一疑问,就是魄与魂他们的区别是什么?还有为何人们在亲人死去后的棺材前大叫‘魂归来兮’,却从不说魄归来兮呢?还有还有为何我们要把先祖的‘神邸牌孔’放在家中?”这是一名少年弟子,他说话显然有些紧张,问了一个问题赶忙又连续补了两个问题。

    众人见状不由莞尔一笑。墨翟看着这位少年弟子,笑着说了几句,大概是一些鼓舞他不要怕之类的话。那少年弟子此刻脸色潮红,很是激动,他落座的时候又差点栽倒。这时众人更是善意的笑了起来。

    偷偷在旁静听的吕荼也是不免一笑。少年弟子尴尬羞红的脸此时能滴出血来,墨翟让众人肃静,继续他的开讲:“这牵扯到先前我门所讲的鬼神概念。人是要死的,这一点我们不否认,可是死的是什么,是魄,就是我们的身躯肌体。我们的身体和这万物生灵一样都是来自于大地,死后自然要埋葬在大地,意为‘归去’。魂是不会死的,它是永生的,当然除非他的亲人后人把他遗忘了,把魂所寄生在的‘神邸牌孔’给毁了,到那时他才会真正死去,否则就是长生。”

    说到这里墨翟嘴角闪出诡异:“你幻想一下,若是你高喊的不是魂归来兮而是魄归来兮,结果魄真的从棺材里跳出来,归到你的家中,你说你见了会是什么感觉?”

    少年弟子闻言不免脑补一个画面,某亲人棺材下葬后,自己高喊魄归来兮,突然棺材板被弹开,里面蹦出死去亲人的尸体来,然后蹦蹦哒哒着跑回了自己的家中。

    啊!想想都毛骨悚然。

    少年弟子大叫惨呼。

    众人见了又是哈哈大笑。吕荼也是感叹不已,心说原来“归去来兮”真正的本意是这个意思,他继续竖起耳朵旁听。

    墨翟继续在台上回答各个弟子的提问,譬如“兼爱”,为什么要兼爱,它和孔门提出的仁爱有什么区别?又譬如“武勇”,道家门人和孔门之人都反对武勇,认为武勇是‘祸之行’,为何自家要重视武勇重视侠肝义胆呢?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众人是听的如痴如醉,吕荼也是听的时不时的点头,心说,看来现在墨子的整体国与家建构思想已经出现了,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得好好引导引导。

    好事是吕荼来到这个时代把天下搅了个底朝天,他一直担心自己的存在会打断百家思想出现,那会让他觉得自己的存在不是给华夏文明带来了亮彩而是带来了黑暗,毕竟没有“孔孟老庄墨……”争鸣的华夏还是华夏吗?

    不是,当然不是。所以他总是战战兢兢,起着为文明负责的态度,去保护文明,去刺激文明的缤纷出现。如今墨子学说的成熟,证明了自己的战战兢兢是对的,是值得的。

    坏事是墨子的思想有“神道教”嫌疑,吕荼不希望墨子把华夏文化带入一种不自信的宗教文化里。毕竟华夏文化的本质是人,而不是神鬼的监督。

    两个时辰后墨翟才发现了吕荼的存在,慌忙站起身去迎接。众弟子也慌忙整理衣物跪迎。吕荼哈哈大笑让众人免礼,一手抓住墨翟的手,往学宫内的暖房走去。对于墨翟这个苦行求自虐以升华灵魂的方法,吕荼还是不太赞成的。毕竟人活在世上,欲望都是为了快乐,而不是痛苦。

    翌日。

    泰山脚下。

    “这里就是先生的坟墓吗?”吕荼看着一座荒冢有些吃惊道。

    吕荼口中的先生是指百里长河,当年他落难泰安邑,第一个站出来帮助自己建立泰山学宫的人!

    东门无泽点了点头,神情说不出的哀伤。

    作为百里长河的弟子,他深深的有愧,因为夫子去世的时候他没有在他身边。他死后自己因为牢狱之灾自己也没有为为他守成孝。

    吕荼有些愤怒,一个为齐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死后竟然没有人照看他的坟墓,这让吕荼绝对无法接受,他大声训斥泰安邑令:“为何先生坟墓如此荒芜?你们泰安邑是干什么吃的?”

    泰安令闻言吓的扑腾一声嘴里哆嗦不知何言。

    旁边泰山学宫的校正墨翟此时却是沉声道:“君上,百里夫子临死前,他说自己光溜溜的从大地而来也要光溜溜的回到大地里去,不要厚葬,不要陪葬,也不要让人每年给他的坟墓添加新土,因为他不需要。”

    “他需要的士人遗忘他,就像遗忘空气的存在一样”

    “因为遗忘不会让活着的人因为思念不甘甚至是记恨愤怒而痛苦,他不希望活着的人们痛苦。”

    “所以对他而言:遗忘才是最好的纪念。”

    “我们作为他的弟子,尊重他的遗嘱,而且还会发扬光大他的遗嘱!”说到最后一句,墨翟语气无比的坚定,就如同那泰山石罅的青松一样。

    吕荼闻言沉默:遗忘才是最好的纪念!他静静的蹲在这个矮小的坟墓前,看着蓬草,看着乱石,突然就是忍不住的掉起眼泪来。

    他想起了大闹孙武婚宴时第一次见到百里长河的样子,想起了在无盐邑散心居住在他家时那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想起了泰山学宫建成后,自己和他在桃林下对弈论古今的日子……

    薄葬!夫子啊,你值得我们去厚葬,值得!

    忘却!夫子啊,你值得我们去缅怀纪念,值得!

    一转眼多少年,一心间多少情感万言,最终都化作吕荼那再也忍不住鼻腔的泛酸,化作那抱着百里长河残破的墓碑嚎啕潸然。

    其他众人见闻也是跟着默默流泪。

    这是一个伟大的先贤,纯粹的先贤!

第677章 哭坟下 国相,您的仇该报了!() 
    翌日。

    泰山脚下。

    “这里就是先生的坟墓吗?”吕荼看着一座荒冢有些吃惊道。

    吕荼口中的先生是指百里长河,当年他落难泰安邑,那一位第一个站出来帮助自己建立泰山学宫的人!

    东门无泽点了点头,神情说不出的哀伤。

    作为百里长河的弟子,他深深的有愧,因为夫子去世的时候他没有在他身边。他死后自己因为牢狱之灾自己也没有为为他守成孝。

    吕荼见状无比的愤怒,一个为齐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死后竟然没有人照看他的坟墓,这让吕荼绝对无法接受,他大声训斥泰安邑令:“为何先生坟墓如此荒芜?你们泰安邑是干什么吃的?”

    泰安令闻言吓的扑腾一声嘴里哆嗦不知何言。

    旁边泰山学宫的校正墨翟此时却是沉声道:“君上,百里夫子临死前他说:自己光溜溜的从大地而来也要光溜溜的回到大地里去,不要厚葬,不要陪葬,也不要让人每年给他的坟墓添加新土,因为他不需要。”

    “他需要的士人遗忘他,就像遗忘空气的存在一样”

    “因为遗忘不会由于他的死去而导致让活着的人身受痛苦。”

    “夫子不希望活着的人身受痛苦,起码不能因为他”

    “所以对夫子而言:遗忘才是最好的纪念。”

    “我们作为他的弟子,尊重他的遗嘱,而且还会发扬光大他的遗嘱!”说到最后一句,墨翟语气无比的坚定,就如同那泰山石罅所立着的青松一样。

    吕荼闻言沉默:遗忘才是最好的纪念!他静静的蹲在百里长河他那个矮小的坟墓前,看着蓬草,看着乱石,突然就是忍不住的掉起眼泪来。

    他想起了大闹孙武婚宴时第一次见到百里长河的一幕,想起了在无盐邑散心居住在他家时那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想起了泰山学宫建成后,自己和他在桃林下对弈论古今的日子……

    薄葬!夫子啊,你值得我们去厚葬,值得!

    忘却!夫子啊,你值得我们去缅怀纪念,值得!

    一转眼多少年,一心间多少情感万言,最终都化作吕荼那再也忍不住鼻腔的泛酸,化作那抱着百里长河残破的墓碑嚎啕潸然。

    其他众人见闻也是跟着默默流泪。

    这是一个伟大的先贤,纯粹的先贤!

    或许正如《逍遥游》所言的那样“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百里长河这位圣贤“无名,无功,无己”,他并没有在正史上出现过,只是在一些稗官野史有些记载。

    可是在吕荼这个时代却划出了璀璨的星河光辉,他不希望活着的人记住他,吕荼会从他的意吗?

    不会!他要左丘明要单独为百里世家作传。

    在泰安吕荼给有功将士们分封了奖赏后,令华周全权安排各大营的超员两千人战兵卸甲归田事宜,便只带着精锐之师返回了临淄。

    临淄城外,迎接吕荼返回国都的臣民排了近十五里长。

    吕荼对于这种做法很是反感,只是他知道现在齐国是天下第一国,而他又是天下第一伯,自然有这个待遇享受这。

    伍子胥,蒲余候,御鞅,公孙夏,晏圉,弦章,冉雍,伊铎,高柴……衅芬黄等齐国朝堂上数一数二的人物全都赫然在列。

    吕荼乘着兵车带着取得大胜的威武之师慢慢走了过来。

    突然间有人高呼:“齐伯!”

    接着无数人跟随高呼齐伯起来。其声震三十里。

    吕荼听着众人的欢呼,不由得看了伍子胥一眼,心道伍子胥这一招妙啊!

    让一些还想撺掇自己称王的人暂时闭住了嘴巴。

    果然伍子胥这招打的一些齐国大夫们有些措手不及,他们听着众人的高呼,也不得不加入这个行列。

    吕荼带着众文武没有先回城而是去了祖庙,把新夺得的颛顼国鼎和杞国鼎放入了祖庙,然后祭祀一番。

    念完祷告词和誓愿,吕荼带着众文武又围着那些齐国夺来的国家之鼎前面转了几圈,说了一些亡国旧事,以及对齐国的启示。

    吕荼之所以这样做,一则是告诫自己不可骄傲,二则是告诫群臣将不要贪图安逸,时时刻刻要有紧迫感。

    做完这后,吕荼方才带着文武返回临淄城内。

    临淄宫,此时一副繁忙景象。

    七八个小孩在宫内乱跑着,照顾他们的寺人是紧张的看着他们,怕他们一个不小心磕着碰着。

    西子施夷光远远看着这一幕眉头陷入沉思,她看向还在纺织的郑旦道:“阿姐,你听说了吗?夫君又带回来俩女人。”

    郑旦闻言哦了一声,手上纺织的活停顿了下然后就继续她的纺织了。

    施夷光见状很是恨铁不成钢,她上前一把阻拦住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