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孺子春秋-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他们这些士绅,可是有数万人之多,轮下来一家也划不了一头一只。

    凌汛结束,时值三月,万物勃发,春花浪漫。

    吕荼得到了两个消息,一个是王子头曼所率领的进入阴山北追杀东胡人的十万大军的消息。

    王子头曼成功的追杀到了北逃的东胡人,但是却遭至来自更北方的北蛮人袭击,大军一番厮杀,齐军大胜,王子头曼抓获四万三千四百俘虏,王子头曼建议,在北方的草原上,兴建大城,以时刻窥视草原动静。

    吕荼同意,直接给那个大城命名为头曼城,并同时下王诏给国都临淄,令其迁狱中的死刑犯来此驻守,以免死罪。

    能活着,谁也不愿意去死,吕荼相信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死刑犯们很快会把头曼城变得极其繁荣,人群昌盛。

    事实上也正如吕荼所想,三十年后的头曼城,成为了阴山北,广袤的草原“明珠”与“毒瘤”。

    说他是明珠,是因为这里是齐国最大的奴隶交易市场,牛马交易市场,这里诞生了许多传奇死刑犯巨富。

    说他是毒瘤,是因为这里的存在,让草原诸部生活在巨大的战争痛苦当中。没有战争,哪有奴隶?这就是草原的毒瘤。

    吕荼命头曼兴建好头曼城后,就可以带主力大军南下,返回并州郡,等待下一步王令。

    第二个消息是义渠人成功的横扫了林胡人的老窝,古鄂尔多斯高原地区。

    对于这个消息,吕荼召开了全体会议,因为他要决定下一步的战略,那就是,是不是要大军渡过古黄河,进入古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和义渠人开战。

    会议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支持,直接南下,灭了义渠。

第870章 一扫鄂尔多斯高原() 
    今日第四更

    …………………………………………

    左邱明看着王帐中兴奋的吕荼,心中直骂娘:终于满了你的意了!一扫六国。

    在左邱明看来,在灭掉赵国后,这场战役就应该结束了,谁料吕荼以东胡和林胡南下的理由,带兵北上,结果是越打越远,成立了五个大郡,朔方郡,九原郡,云中郡,定襄郡和雁门郡不说,现在好嘛,又要和义渠人开战!想必打败了义渠人,夺了他们的土地后,又会直接南下灭秦了吧?

    左邱明心中是哀声叹气,又加鄙夷。

    他明白自家大王这是变着法的引诱众军加快一统战争啊!

    义渠人似乎也觉察到了大河对岸齐军的不对劲,一方面派出使者,和吕荼叙旧,说自家的先祖当年和吕荼是如何一起对付崇黑翅叛变的,又说蓝琪儿的一些事情,总之就是想以情打动吕荼,让他放弃对义渠的非分之想。

    可是吕荼当年把爱子吕渠要回来,让铁默尔为义渠王时,他早已经把义渠的恩德还清了,他不欠任何人。

    再说,让他为了已故的人丧失一统的梦想,那是绝不可能的!

    义渠使者见吕荼似乎对旧情不以为意,当下改了策略,说愿意臣服齐国,每年都会供奉。

    吕荼不语,义渠使者一咬牙,表示愿意割地千里,吕荼还是不说话,义渠使者大怒,最后对吕荼道:“齐王莫非你真想灭了义渠?”

    吕荼微笑道:“孤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吕渠,他本应该是继承义渠的王位的,可是当年孤自私,让他更随了孤,如今孤觉得,是该让他做义渠王的时候了”。

    义渠使者闻言沉默,然后渡过大河,回了义渠王族聚集地。

    回到了义渠后,不久吕荼就接收到义渠和齐国决裂的消息,吕荼是哈哈大笑,令五十万大军立马乘着木筏渡过黄河南下。

    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到古鄂尔多斯高原,义渠人和齐军短兵相接,一接即溃,义渠人退走水草丰美的草原当中。

    齐军前去追杀,不料走入古库不齐沙漠深处,若不是五万头骆驼和投降的林胡人建了功勋,他们这五十万人恐怕会全部渴死在沙漠里也走不出来。

    待走出沙漠后,齐军上下将士,都瘦了一多半。

    吕荼愤怒,命五十万大军一分为三部,左中右三部,左部大军十五万,右部大军十五万,中部大军二十万,三军同时狂扫南下。

    义渠人很多年前遭受过秦人的打击,力量受到了巨损,前段时间又和林胡人干仗,死了不少精锐,所以他们面对齐军的时候根本底气不足,一战即溃,最后逃回到了老窝,古陕北黄土高原地区。

    义渠人知道自己不可能是齐国的对手,所以他遣使者去了秦国求援,秦国得知吕荼竟然从北方南下,吓的整个朝堂都乱了。

    最后从肴函战场上,紧急调兵十万,回国,然后又紧急从全国各地调集兵士,准备北上救援义渠。

    秦国人去救义渠,并不是他们好心,因为他们知道救义渠也就是救自己。

    义渠很大程度上是秦人北方的屏障,有义渠人在,秦国的北疆就是安稳的。

    如今义渠就要被吕荼所灭,你说秦人能不害怕吗?

    此刻的肴函战场,秦军,魏军,齐军三军成犄角之势,谁也暂时奈何谁也不得。

    秦军主将司马唐收到秦王的军令后,立马拜见了魏国大公魏都,最后商量一番后决定,司马唐带军西归回国,魏都虽然心底不愿,但是也知道事情的轻急缓重,若是秦国被灭,那这里的秦军将不再是友军,有可能变成累赘,甚至是随时会燃烧到自己身上的火柴。

    秦军秘密退走了十万,自然不会逃出齐军的眼睛,河西将军卜商,召集全军将士,进行训话,把齐军吕荼主力可能已经南下义渠的消息告诉了众人,众人听闻后,无不欢呼。

    因为他们清楚,自家大王能从义渠的北方南下,就足以说明,在遥远的北方,被林胡和东胡人控制的地盘,那里也已经成为了齐国的领土。

    而果然,不久这个消息便得到了证实,临淄发过来的公函,说齐国新建了五郡,需要死刑犯还有作奸犯科者迁移边境的事务令。

    卜商这一部,加上孙恩的一部,共有军士三十五万左右,可是面对着魏秦二国的六十万联军,他们是不敢擅自开战的,因为齐国没有向秦魏宣战,他们担不起这个责任。

    司马唐待走了十万秦军,如今秦魏联军还剩下杂牌五十万,卜商是想开战的,因为他有信心打赢这场战争,所以他立马起草的请战令给吕荼,希望能向秦国开战,这样,齐军可以两方同时对秦军发起进攻,让秦军陷入东与北难以相顾当中。

    半个月后,吕荼接到了这个请战令,此时他刚刚与秦人和义渠人联军在黄土高原上干了一架,大军正在整合休养,准备再次发动攻击。

    看到卜商的请战函后,吕荼把信传于众人观看,众人除了左邱明外,一致赞同此策。

    吕荼立即让张孟谈起草王诏,宣布天下:“秦国再三枉顾道义,对齐发动战争,齐如今不得不还手,向秦国宣战,特诏明天下。”

    齐国向秦国宣战的消息再次震惊了诸侯。

    秦国,咸阳城,老太王赵夷,闻听这个消息后,是强撑着,从轮椅上站了起来,然后手按在古城墙上,哆嗦着身体,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

    因为他清楚他最终的担心要来了!

    秦王则是再次紧急发起全国动员令,这一次他要凡是秦国男人的人,无论老幼病残,全都要上战场,以抵抗齐军的侵略。

    魏国,肴函战场,魏国大公魏都,听到齐国向秦军宣战,根本没有任何的犹豫,当场宣布对齐国宣战,以阻挡齐军西进秦国之路。

    齐军,河西将军卜商得知魏国阻拦他去路,大怒,令大轵将军孙恩带军二十万,西进秦国,而他则带着最后的十五万大军和魏国对峙肴函战场,同时向驻扎在并州郡的王子头曼部求援。

第871章 陕北窑洞,吕荼思良策() 
    王子头曼的九万大军正在太原城修整,当初他父王吕荼不带他去攻伐林胡人他还觉得奇怪呢,如今当他得知齐国向秦国开战的消息后,就立马猜到了他父王那时的用意。

    原来自己之所以被父王调往太原驻守修整,是为了今天的战略,要他在齐秦开战后,即刻带兵南下救援卜商部。

    不久,果然,他父王吕荼的诏令和卜商求援的军书几乎是前后脚的到达了他的手中。

    其实王子头曼还漏算了吕荼要他驻扎在太原之地的一点,那就是万一吕荼的义渠之战失败,或者陷入绝境当中,头曼的这一部大军就可以立马西进,渡过大河,进入陕北高原,前来救援。

    九万大军都是精锐骑兵,浩浩荡荡的杀往肴函战场上,卜商有了二十四万精锐支撑,面对着二倍与己的魏秦联军丝毫的没有怯懦,双方一场旷世大战到来。

    楚国,楚王有熊章终于杀进了蜀国的领土内,进入了古四川盆地,楚军一入川,如同水之归下,所到之处,无有不胜利者。

    这一日有熊章正在吃他的酸菜粉,听到吕荼向秦国宣战的消息后,是一口差点被酸菜粉呛死。

    秦楚是同盟国,如今秦国向齐国宣战,也就意味着楚国也得向齐国宣战。

    只是若是此时宣战,万一齐人兵出三渝,自己的老窝岂不是要遭殃?而且蜀人得知消息后,定然也会提升他们抵抗作战的信心,那这对于楚国将会是前后夹击,骑虎难下的局面,这当如何是好?

    有熊章陷入挣扎当中,他连忙召集群臣众将议事,最后决定,派观射父出使蜀国,逼迫蜀国割地称臣,宣布两国永久和平,一致对外,向齐国宣战。

    蜀国,青城山。

    开明王黄帝还在修仙,巫觋团面对内外交困的局势,无奈,不久,只能同意楚国的要求,割地称臣,并向齐国宣战。

    一场最后的秦,义渠,魏,蜀,楚五国对齐之战开始。

    面对列国的群势汹汹,吕荼丝毫的不在意,因为列国的元气已经在上次六国之战中消耗殆尽。

    他令大将军孙武之子孙恩为镇南将军,让太子渠为其调集军士十万,前去镇守荆楚之地要塞,令陈寅为三川将军,率部十万,驻守齐魏边境,和镇南十万大军南北呼应,以备不测。

    整个齐国都知道,可能最后的一场高潮要来了,待此之后,天下或许就再也没有了秦国,义渠,魏国,甚至是楚国,蜀国。

    到那时天下就要实现一统了,真正的一统!

    齐国上下人心振奋起来,无数的人都在蠢蠢欲动,想要立下最后的功勋。

    太子渠在心腹文武的劝说下,也心动这种功劳,毕竟他是太子,将来的王,没有足够的武功,何以震慑天下?

    再者言,老四吕恒的武功已经超过了他,这让同样追求武功的吕渠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过若自己不是太子,只是父王的普通儿子,或许灭在自己手中的国家不知有多少了!

    他给吕荼写了封信,表达自己想要带兵出征的念头,吕荼接到这封信时,他和在古老陕北高原上躲猫猫的义渠人秦人已经干了十几场仗。

    义渠人和秦人就和流窜的土匪似的,见打不过就逃,这让吕荼很是头疼,若是他不顾这些人,鼎力南下,直接进攻秦地,那么将来这些流窜的军队就有可能汇聚成一支足以伤害齐军后路的势力,后方不稳,吕荼从来不会干这样的事。

    齐军古陕北高原,某处,窑洞,此时夏季,热的正烈。

    吕荼坐在土炕上,拿着蒲扇给自己扇着风,他环视下面的众文武心腹,道:“诸君,今日召集各位来,就两件事,第一,义渠人和秦人对我军玩捉迷藏,我军当如何解决他们;第二件事吗,第一件事解决了,再说”。

    吕荼不想立刻就把太子渠请战的事讲出来,毕竟太子出征干系甚大,一旦讲了,可能会影响文武们为伐秦出策。

    端木赐道:“大王,这些日,微臣观察敌人的作战方略,正有一计献上”。

    吕荼听到端木赐之言,满脸的喜悦,叫道:“哦,快快说来”。

    端木赐接下来把自己的战略计策给吕荼讲了,吕荼是眉飞色舞的听着。

    其实端木赐的计策很简单,就是圈地围堵战略,把诺大的古陕北高原画成几个圈,凭借着自己的绝对兵力优势,对这些圈进行平面的围堵扫荡。

    其实说白了,就是蒋委员长围剿根据地,使用的步步为营战略。

    端木赐说完,窑洞内众人纷纷支持补充,像是东门无泽的补充,他道:“可对投降我军当地的秦人义渠人宣布奖赏令,凡是杀死这些流匪者,奖励大齐银元一个,提供流匪消息者,奖赏大齐通宝一个”

    “若是对我军特别有贡献者,直接奖赏爵位”

    众人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