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孺子春秋-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面面相觑,孙武上前道“君上,末将和公子相交甚久,深知其为人,若公子想现在南下的话,相信早有探报返回,而如今却没有,只能说明公子有不愿南下的苦衷。”

    齐景公听到此言,更是心惊胆战“你是说,荼儿,荼儿,受伤了?”想到这种可能,齐景公悔恨的一拍脑袋,眼泪都掉了下来“寡人怎么这么笨?荼儿本来就有病在身,如今又经历那场深夜大战,定是病的更…不,寡人现在就要带兵去,你们谁拦阻寡人,寡人就杀了谁”

    越想齐景公越急的大蹦大跳起来,孙武傻眼了,他本意是想说公子荼机警过人,虽没打过仗,但旁边有国范这样的人辅佐着,不会出大问题,甚至可能他们现正在找机会重新夺回二城,可是爱子心切的齐景公,他只会往坏处想。

    田穰苴暗骂孙武,你这不是不提哪壶开哪壶吗?想到此处,他上前道“君上,穰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北上不仅不能和公子会师,甚至可能落入敌人的圈套,到时别说公子了,就算我们这些齐国主力也要陷入绝境之中”。

    轰!田穰苴的话一下把帐内的众人吓的脸色都青白起来,这个大司马向来料事如神,如今他这么说定然是有根据的。

    孙武闻言也是点头急忙道“君上,大司马所言不错,我们从原野之战开始直到我们打到向城,向来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是为什么如今的向城我们连攻那么长时间,却没有打下?”

    “要知道向城只是个陪都,他的防御没有莒父强大,莒国连战皆败,士气也低落,可我军气势正旺,武器装备也比他们好,为什么就拿不下?那只能说明一个原因,莒国的外援来了,楚国人来了!”

    啊!众将闻言更是脑中轰鸣,原来先前和自己真正交手的是楚国人,怪不得,那弓失强利!

    但孙武接下来的话更是惊人“若武所料不错,此次莒父和浮来陷落都是楚国人早谋划好的,我们此时北上定然会中他们的计,君上,此不得不防啊!”

    说罢,孙武跪了下去。他这一跪,不少赞同的将领也跪了下去。

    齐景公傻了,他的眼神来回飘动着,可最终还是咬牙道“寡人,不管!寡人就是要荼儿,就是要荼儿在寡人身边,一刻也耽误不得,立马,现在!”

    我擦,齐景公任性起来,如同小儿一般,嘴一撇就要哭起来。

    帐内众人无语的齐看向了大司马田穰苴,希望他劝谏。

    田穰苴也是矛盾的,想起当年公子荼骑在他的尿脖上,想到公子荼讽刺他是那食肉自以为很美的丑鸟,那软肥肥的小胳膊,那软肥肥的小腿,他叹了口气道“君上,这样,可派一支精锐秘密北上,迎接公子荼,而齐军主力则继续和向城内的敌人奋战,以探听楚国到底派出了多少军队参战,参战的主将又是谁等军情来?”

    齐景公正欲拒绝,伍子胥道“君上,除去大司马所言之外,还要同时遣使与楚国有仇的吴国,

    宋国,晋国,鲁国,甚至周天子,告诉他们我齐国本吊民伐罪莒国,奈何楚国背后出手,现我们正在与其对峙于向城,希望天下仁义正礼之国,来兵相助”。

    “君上,伍将军所言不错,我们已经与楚国交手的消息传出后,其他国是否相助且不言,但宋国,鲁国,晋国和吴国,这四国定然会寻找机会狠狠在楚国身上咬一口,到时楚国三面作战,兵力定然分散,我们大齐得胜的机会将会再升一成”说话的是孙武。

    账内本来气势有些颓丧的众将此刻闻言如同打了鸡血似的,亢奋起来,仿佛很快他们就会打的楚军屁股尿流,四散逃去。

    齐景公这时才无奈的点了点头道“好,那这里就交于诸将,寡人带飞熊军北上”。

    啊!此话把众人吓傻了!

    “不可”

    “不可”

    ……

    众将反应过来,u看书( )呼啦一声齐跪在地上,劝谏。

    目光逡巡到宋国,都城,商*丘。

    一处名叫墨的私人手工业坊,一个强壮的男人正在忙着木工活。

    这时一位小萝卜头童子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爹爹,你看,你看,孩儿做成了传说中齐国的风筝了,你看…”

    那男人闻言放下手中的活,转过头来,把那童子抱在怀中,狠狠的亲了几下,满脸的幸福“哈哈,我家小翟是宋国最聪明的孩子,这风筝岂能难住他?”说罢,把那叫做小翟的童子搂在怀里更紧了。

    小童闻言得意一笑,突然想到了什么“爹爹,孩儿是宋国最聪明的孩子,那和传说里当年齐国的那叫荼荼的孩子相比呢,我们俩谁更聪明?”

    男人闻言一怔,接着很认真的抱着小童,对视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字道“小翟,你可能在别人眼里,没有公子荼智慧聪明,但在爹爹眼里,你永远是最聪明的,最智慧的!”

    “可是小翟,聪明的人,智慧的人,大多软弱而多疑!爹爹希望将来我家小翟,是个不软弱,知决断的男子汉,大丈夫!”

    童子闻言狠狠点了点头,接着扭头看着自家爹爹做的东西,疑惑道“爹爹,你这是做的什么东西啊,为何孩儿从没有见过?”

    男人听到儿子的话,叹了口气“小翟,这是盾牌”。

    “盾牌?”童子从男人身上爬下,然后试着把盾牌举起来,可是累的他脸色通红也没有举起,他气呼呼道“爹爹,为什么你要做这笨重的盾牌啊?”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东皋公义助公子荼(下)() 
男人闻言脸色更苦了,他又把小童搂在了怀里“前几日,爹爹听到楚**队在徐国和郯国集结,现在猜想已经北上到了莒国,而莒国正在打仗啊!”

    “哦!孩儿好像也听说过此事,好像是因为莒国为难齐国的一个大贤人,齐国动怒,所以大兵攻伐莒国,可是这和爹爹修盾牌有什么关系啊?”童子很疑惑。

    男人捋了捋胡须“小翟,爹爹先前说楚国北上莒国,你可知他为何要上莒国啊?”

    童子想了想“嗯,爹爹,孩儿想定是楚国想帮莒国打齐国”。

    男人闻言喜形于色,自己的这个儿子可不比传说中幼时的公子荼那激灵劲差“小翟所言不错,楚国出兵就是为了与齐国打仗”。

    “可是爹爹,他们三国间打仗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啊?”童子仍然疑惑。

    男人揉了揉童子的小脑袋“爹爹是宋国的士人,而宋国又和楚国是世仇,小翟啊,你说咱们的国君会不会趁此大好机会,与楚国战上一战呢?”

    “爹爹”小童闻言急的眼泪都要出来了,他是个聪明的童子,他知道他父亲潜在的意思,那是他的父亲很快要被国君召集,去与楚人打仗了。

    可是打仗是会死人的!

    他听过好多爹爹战死后孩童过上凄惨生活的故事,这可难的他眼泪扑打扑打的掉下来“爹爹,为甚么要有战争啊?”

    “人人相爱,不好吗?”

    “难道那些高高在上的国君们就不想所有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男人看到爱子哭的稀里糊涂,紧紧搂住了他。许久,小童抽抽噎噎道“爹爹,如何制止战争?”

    这?男人看到爱子严肃的模样,一愣,他的学问有限,当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一手摸着爱子的小萝卜头,一边暗自叹气,若是小翟再大些,若这场战争后我还会活着回来,我一定要把爱子送到那大贤人孔丘的身边,让他认下这个弟子,无论千难万阻!

    吕荼醒了,他的咳嗽也渐渐消失了,当他知道眼前这位救了自己的老人竟然是传说中的东皋公时,脸上的神采可谓是精彩多样。

    当然他最关心的开口话是“敢问老先生,您的夫子是扁鹊吗?”

    吕荼的话一出,倒是把东皋公给弄愣了“公子何来此问?老朽这一身技艺都是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

    吕荼闻言大囧,是啊,就算是两三千年后的现代,要想学得这样好的医术那也得找到名师并花费不少钱财啊,更何况这是古代,如来讲“经不可轻传”,技艺难道就可以轻传吗?

    想通此理,吕荼恭敬的对着东皋公施礼道歉。

    二人正在说笑,张孟谈走了进来,他手里端着一碗米粥。吕荼大病初愈,东皋公是不会让他沾荤腥的。

    “孟谈这是?”吕荼疑惑的看着那米粥。

    张孟谈没有解释,东皋公道“这是老朽专门给公子做的药粥,它里面放了些败火的草药和一些温补的东西”。

    吕荼点了点头,开喝起来,药膳,哦,不,药粥,味道有些微苦但带着甜味。吕荼知道那甜味来自于大枣。

    “嗯,不错!老先生你们这儿的米吃起来,就是比齐国种出来的好吃”吕荼舔了舔嘴巴,开玩笑道。

    闻言,东皋公别有意思的看了一眼吕荼,哈哈大笑。

    张孟谈见状插言打诨道“公子,我们得好好谢谢老先生。一则,老先生救了公子的性命;二则要不是老先生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从别处搞来的粮食,

    我们这两千大军就要饿成野兽了”。

    吕荼闻言对着东皋公又是一拜“老先生今日之恩,荼无以为报,若将来有能力,愿把此山送于先生,万世不变”。

    东皋公听闻吕荼的话身体一哆嗦,接着装傻充愣没有给出答复,而是从橱柜里拿出一套茶具来。

    吕荼一看,倒是笑了,看来齐国的影响力真是越来越大了,那茶具正是齐国府人府制造出来的。

    “没想到,老先生也爱此道?”张孟谈反应过来。

    东皋公把茶具摆好,张孟谈知趣去外面去提热水过来了。

    “公子,不瞒你说,当老朽听说你在齐国用热水泡梨花的时候,还曾嗤笑过你呢?”东皋公从一个小陶罐里分别倒了些干瘪的叶子。

    不过那些叶子在吕荼的眼里,却成了宝,靠,这是地地道道的茶叶。

    吕荼想到在齐国,国人泡茶只有两种苦逼选择,一梨花,二大枣,就脑门大汗,自己怎么忘了寻找茶叶了?

    他正暗自后悔着,那边张孟谈提着一壶开水走了进来。

    东皋公毫不在意继续着他原来的话题“当时,老朽笑公子两点,一则笑公子不懂医理,梨花和大枣吃多了,喝多了,人的身体可是要出问题的”。

    吕荼闻言脑门冷汗,齐国的医者太无能了,u看书( 。uuknm)他们怎么没有想到此点,还傻乐呵呵的推广给世人。

    其实吕荼哪里能想到那帮巫医早就被府人府的那帮狗崽子给买通了!

    “二则笑公子,这,所谓的哦,茶,是用来煮的,何来的泡呢?就算是泡又为何不放盐料?”东皋公说到茶字时有些不自然,毕竟茶字是当年宰予拍吕荼马屁拍出来的字与名。

    盐料?在旁边帮忙清洗茶具的张孟谈闻言一愣,这茶要是放上盐料还能喝吗?

    吕荼傻了,准确的说是呆了,这难道就是历史的惯性吗?

    明明茶是自己开天劈地推广的,而且泡茶,饮茶的艺术也都是按照后世的礼仪推行的,怎么到这东皋公手里又变成了唐之前的饮茶风俗了?

    尼玛,可恶的历史惯性!

    此刻吕荼生出了无比的沮丧感,这时东皋公继续道“后来,我分别试了试两种方法做出来的茶,得到的结果是公子的茶艺之道更符合世人的追求之道,只是有些浪费了!”

    “浪费?”吕荼和张孟谈皆不明所以。

    “茶只能用来泡,不能用来吃啊”东皋公呵呵一笑。

    这话一出,吕荼和张孟谈也是笑了。

    三人边饮着茶边说着些话,张孟谈似乎有意无意的只讲些趣事乐事让吕荼高兴,吕荼不傻,表面笑意盈盈,可是笑里总有一种苦闷,这种苦闷张孟谈没有发现,但怎能逃出久经世故的东皋公的法眼?

    他把这一切看的真真的,渐渐张孟谈的趣事再也没有让吕荼笑,东皋公见气氛沉闷,便让张孟谈去端来一陶罐凉水来。

第一百四十章 东皋公论茶,陈恒奸计() 
张孟谈应令离开,不一会端着陶罐走了进来。

    东皋公重新拿一个新茶杯放上茶叶,然后倒上了凉水,与此同时他也已令张孟谈在另一茶杯中放上同样的茶叶,只是倒上的水却是热水。

    吕荼被东皋公的举动弄的些糊涂,时间就这样渐渐过去了。

    “公子,你看,这两杯茶水”东皋公指着那两杯方才新泡的茶。

    吕荼见闻眉头皱了皱,他在思考东皋公所要讲给他的道理。

    东郭公给吕荼片刻的思考时间,然后捋着白胡须道“刚才那杯,用冷水泡的茶,茶叶安逸的浮在水面上,叶没有受到损伤,可叶的香味却无法释放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