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开封一秀才-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现在他手上只有三万多人,相当于敌军的一半,这仗要怎么打?

    大明朝战力最强的军队有三支,分别是关宁铁骑、秦军,以及由卢象升率领的天雄军。可即便是这样的军队,对上了清军的铁骑,也很难做到以一敌二。就算是同等战力之下,都不一定有胜算。

    考虑到了这一点,卢象升的决定是——夜袭。

    此次的监军是高起潜,卢象升定下夜袭敌营的策略时,高起潜自然也在场。

    中军大帐里,高起潜笑了笑,扯着个公鸭嗓子说道:“卢督师此计倒是甚妙,只是这路途遥远,怕是很难成功呀!”

    卢象升摇了摇头,坚持道:“高公公多虑了,此计可行!”

    见卢象升坚持,高起潜也没有再去多说。

    自此,方案算是定下来了,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得了命令,便回去召集麾下兵马了。

    是夜,卢象升全副披挂,身后是持着符节和尚方宝剑的两名亲兵。算上这次,朱由检已经是第三次赐予他尚方宝剑了。

    面对着手下的三万多名将士,卢象升下达了出发前的指令:“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者……斩!!!”

    一声令下,三万多人出动,朝着通州方向进发。

    卢象升率领着麾下骑兵,率先赶到敌营前方,在耐心地等待了片刻之后,便收到消息,后军已经跟上,不出一刻钟的功夫,就能赶到这里。

    一刻钟,时间足够了!

    卢象升缓缓举起自己手中的镔铁大刀,指向了前方的敌营,喝令道:“杀——”

    话落,他已经身先士卒,策马冲向了敌营,麾下将士纷纷打马跟上,趁着夜色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杀——”

    “杀——”

    “杀——”

    “敌袭、敌袭、速速回去禀报将军——”

    寂静的夜里,突然杀声四起,清军果然没有防备,巡夜的士兵才刚刚反应过来,便已经被无情地收割了生命。

    卢象升一马当先,冲如敌人的营地,手中大刀左劈右砍,片刻功夫,便已经斩杀了十余人。身后的骑兵们同样也不甘示弱,策马前冲,手中的斩马刀高高举起,泛着寒光砍向了身周的敌人。

    清军的营地登时乱作了一团,四处逃窜起来,将领们根本就无法将人组织起来,进行有力的反击。

    天雄军越战越勇,在敌营里左冲右突,杀敌无数。

    约莫一刻钟后,清军才组织起了部分人马,开始进行反击。

    “不对,后军怎么还没到?”

    卢象升此时才察觉到情况不对,自己这都打了半天了,算算时间,后军应该能够赶到才对,可后续的兵马去哪了?

    “嗤啦——”

    在又斩杀了身前的一名敌人后,卢象升立即拨马回转,朗声喝道:“传我将领,全军速速撤退!”

    他并没有让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进攻虽然顺利,可自己的先头部队人数不够,只有五千多人,这要是等清军反应过来了,自己可就让人给包饺子了。

    卢象升冲得快,撤退时也不慢,可即便如此,还是发现撤退十分困难,外围的敌人明显多了起来。

    好在此时是夜间,营地里局势太乱,险之又险的,总算是带人成功撤退了。

    卢象升满身满脸都是鲜血,在马上回头望去,看着身后追击的小股敌军,以及让自己远远甩在身后的敌营,心里愤恨不已:大好的局势,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此次夜袭,是在趁敌不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攻击,八千多人冲进去,出来时还剩下五千多,斩杀的敌人估计有一万多,伤亡虽然不小,可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胜利了。

    但卢象升原先的打算,是要重挫敌人的,没想到却让自己人给拖了后腿。

    回来的路上,没有发现自己的后军,他便肯定了自己的猜测,是高起潜把自己的后续兵马给全部调走了!

    “这个阉人,实在是阴险至极,该杀!!!”

    卢象升很愤怒,恨不得一刀劈了高起潜。可愤怒归愤怒,他还是保持着冷静的,同时心里也十分无奈。

    他知道,自己并不能真的跑回去杀了高起潜,那样,就变成谋反了。

    高起潜身为监军,确实有调动兵马的权力,若是自己反应再慢上一些,怕是连命都会丢在敌营里,手下这八千多人,非得全军覆没不可。

    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血迹,卢象升目光扫视着自己身边的将士。许多士兵都同样是满身鲜血,战袍上可见多处创口,显然都负了伤。他心里唏嘘不已:“这大明朝的江山,迟早要毁在这帮阉竖的手上!我大明朝的将士们,早晚得让这些权宦给害死!”

    卢象升回到军营时,发现自己的后军早就回营了,找来一名士兵询问,高起潜正在自己的大帐里呢。

    “高起潜,你为何私自调兵回营?”

    卢象升人还没入营帐,在外边就已经怒喝了起来。掀开帘子进去,只见高起潜正端坐在上首,手中捧着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茗,正笑眯眯地看向自己。

    “卢督师这是怎么了?莫不是进攻不太顺利?”

    高起潜慢悠悠地说了一句,然后端着茶杯凑到唇边,呷了一口后,才继续道:“咱家早就说过了嘛,这夜袭不容易成功,你怎么就不信呢?”

    “你——”

    卢象升本就满腔怒火,现在又听到他说这样的风凉话,肺都快气炸了,好在此刻没有持刀在手,不然非冲上去劈了这奸佞不可。

    他伸出手指,指了指高起潜,最后只是冷哼了一声,甩下了一句话便离开了:“误国误民的阉竖,道不同不相为谋!”

    高起潜听到这句话,看着气急败坏离开的卢象升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慢慢收了起来,脸色变得阴沉无比:“哼哼……你卢象升能耐我何?就回去好好等着被参吧!”(。)

第261章 马革裹尸() 
卢象升虽然勇猛过人,却不是个十足的莽夫,而是一个文臣。

    他知道,高起潜是皇帝身边的奴才,杀又不能杀,和这种人又没道理可讲,毕竟太监都没读过书,文化水平自然高不到哪儿去。

    卢象升找到了杨嗣昌,简单和对方说了自己袭营的经过,想要讨个说法。倘若能够将高起潜调走,那是再好不过了。

    想是这么想的,但他实际上也没抱太大希望。他知道,朝廷里的那些御史们,肯定正准备着要弹劾自己呢。

    杀敌一万?谁信你?

    我们只看到,你夜袭失败,折损了三千多人!

    朱由检见清军连破数个州县,气焰嚣张无比,心里更加倾向于议和了。

    因此,在卢象升领兵出战时,朱由检又听了杨嗣昌的提议,重新换了陈新甲任兵部尚书,正在私底下和清军和谈呢。

    前后这两任兵部尚书,说白了都没什么实权,真正掌兵部事的人,是杨嗣昌。

    杨嗣昌实在是不太喜欢卢象升,觉得这人我这正在议和呢,你去袭什么营啊?

    “卢督师带兵多年,想必也知道清军骑兵战力如何,咱们现在和他们硬拼,实在是无甚胜算。本官主张议和,乃是权宜之计,只待日后兵强马壮之时,必能洗刷今日的耻辱!你又何必一根筋,非要主战呢?”

    杨嗣昌耐心地劝解了一番,怎料卢象升根本不就不领情,只是看着自己冷笑不已。还待再劝,却听对方说道:“我乃前敌督师,持天子剑、王命旗牌,身负迎敌之重任。当年的袁崇焕,也不过如此吧?倘若我现在主张议和,袁督师的下场将会在卢某身上重演,杨阁部现在让我主和?呵呵……”

    卢象升不是傻子,能考上进士的人,又有几个是只知读书的书呆子?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样的人,在朝廷里是混不下去的!

    他心里很清楚,这次的夜袭没有获得成功,那帮吃饱了撑着的御史们,早已备好了三寸不烂之舌,花团锦簇的弹劾奏疏,正待参自己一本呢。

    若是自己现在听了杨嗣昌的话,赞成议和的话,八成会被那帮人当成叛徒,给自己扣上通敌的帽子。

    与其死在刑场,身上还要背上通敌的罪名,不如轰轰烈烈地死在战场上!

    热血男儿当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还!

    卢象升从来都不曾怀疑过,那些言官们瞎编乱造的能力,死的都能给你说成是活的,够厉害了吧?

    人还就有这个本事,风闻奏事,本就是御史的职责之所在,就算只是些捕风捉影的消息,他们都能说得言之凿凿。

    “卢督师好大的威风,既然你手持天子剑、王命旗牌,要不就用你的天子剑,杀了本官如何?”

    杨嗣昌气极反笑,谁管你是死是活?我关心的是议和能否成功,朝廷里的那帮人就已经够烦的了,你卢象升还在一边给我添乱,大计何时能成?

    “会死的人是卢某,和杨阁部有何干系?”

    卢象升摇了摇头,面无表情地说道:“卢某别无他求,只求能拼死报国,你要议和,与我无关!”

    这番话说完之后,卢象升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他的背影,杨嗣昌再也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是啊,人家都铁了心要战死沙场了,自己还能说什么呢?

    ————

    ————

    李修文有些郁闷,清军都打到通州了,就是不向京城进攻过来,而是在京畿一带四处抢掠,又接连攻破了许多城池。

    他在自己的中军大帐里,每天除了拍拍苍蝇以外,就没别的事情可干了。

    虽然无事可做,但李修文很留意京城里边,以及战场上的消息。

    卢象升此次袭营失败,李修文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因为在此之前,孙名文就为他带来了消息。

    鹰眼的情报网早已在京城铺开,想要打探到一些有用的消息,并不会很难。

    那天孙名文过来禀报,说是高起潜在出京之前,曾和杨嗣昌有过一次会面。李修文混迹官场日久,自然能猜出一些端倪来。

    杨嗣昌和高起潜这俩人都是主和派,而卢象升却主战,必然会令他们心生不喜。如今高起潜身为监军,怎么可能会不给你下下绊子什么的?

    这天,卢象升上任去了,而京师三大营和勇卫营,则进行了一场阅兵。朱由检派来的人,是礼部尚书刘宇亮,今年孔贞运被罢归,他刚刚代为首辅。

    李修文和这人没打过什么交道,只是在平时看些情报时,对其有过一些了解。

    只知道此人性子还算比较正直,当年自己被薛国观弹劾时,时任吏部侍郎的刘宇亮,曾为自己说过一句好话。

    刘宇亮只用了半天的时间,便巡视完了勇卫营,而后向神机营驻地南苑赶来。

    李修文召集全营将士于校场,耐心地等待着这位当朝首辅的到来。

    刘宇亮年约五旬,身材不高,面相看上去比较精明,也不知道懂不懂兵事。在见到神机营全军的面貌,以及那些平时练兵时的花架式后,他倒是十分满意,点头赞道:“这等精锐之师,倒是和勇卫营不相上下,不错,着实不错!”

    “大人过誉了。”

    李修文心思一动,问道:“在大人看来,这神机营比之勇卫营,孰优孰劣?”

    刘宇亮只当他是年轻气盛,随口一问罢了,并没有怀疑到别的事情上面去。

    他在仔细地想了想后,才笑道:“依老夫所见,这神机营比之勇卫营,应当能更胜一筹。呵呵……老夫不太懂兵事,这只是个人的一些浅见罢了。”

    李修文笑着拱手回了一礼,不再言语。

    京城的军队,除了三大营外还有一个勇卫营,听说其战力在三大营之上,也不知是真是假。

    勇卫营的前身,是武骧左卫、武骧右卫、腾骧左卫和腾骧右卫,称之为四卫军,历来由御马监的太监来统领,属于皇帝最心腹的军队,驻守于内城的东边,安定门一带的金台坊。人数最多时曾达到四万多人,在经过多次整顿之后,定额为6500人,如今名为勇卫营。

    作为驻地最接近皇城的军队,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262章 那就绑了() 
十一月,清军围困了高阳城。

    按理说,高阳县只是个小县城,并没有什么好抢的。不过清军知道,有个老对手在这里。

    这个老对手,便是孙承宗。

    孙承宗,北直隶保定府辖下,安州高阳县人。“木匠皇帝”朱由校的老师,曾督师蓟辽,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功勋卓著。

    孙承宗是个人才,此时正赋闲在家,清军动了要招揽他的心思。在多次劝降无果后,才决定大举进攻。

    小小的高阳县,无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