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开封一秀才-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41章 女人心思() 
陈圆圆本名刑沅,出身于货郎之家,母亲早亡,后来被姨夫收养,她便从姨父姓陈。

    后来,时逢江南年谷不登,她便让自己的姨父卖到了梨园。从此便沦落风尘,成为梨园的一名优伶。

    自此以后,陈圆圆便知道,像自己这样的女子,将来最好的归宿,也无非就是给哪位大户人家的老爷做妾罢了。

    当得知苏州府的同知大人,要为自己赎身后,陈圆圆有些惊恐。她知道,汤永贞一直垂涎于自己的美色。只是因为家里有位凶悍的夫人,才不敢对自己下手罢了。

    今日,这位同知大人就要纳自己为妾了么?

    不说自己对那老家伙全无好感,单说他家里的那位夫人,就不是善茬儿。那可是苏州城里,远近闻名的悍妇。

    自己这样的身份到了他家里,还能有什么好日子?

    后来才得知,原来这同知大人给她赎身,是要送人的。听说那位老爷,是京城里来的钦差。就是不知道,那位大人脾气好不好?

    在门口看到了李修文后,陈圆圆惊讶不已“这不是今天听戏的那位公子么?原来他就是京城里来的钦差大人!”

    看到李修文眉头深锁的表情,陈圆圆心里有些疑惑。平日里那些男人们,哪有不垂涎于自己美色的?可现在同知大人将自己送给了他,他好像还不是很情愿的样子呢?

    “难道他就是为董小宛赎身的那位钦差大人?”

    正随着孙名文向前走着时,陈圆圆突然就明白了过来。钦差大人大张旗鼓地为董小宛赎身的事,早就在苏州城里传开了。

    怪不得,这位大人看不上自己呢。

    孙名文走到一间房门口停下,推开房门对她说道“圆圆姑娘,你便在这住下吧。若需要置办些什么用品,和我打个招呼就成。”

    “谢过孙管事了。”

    陈圆圆轻轻点头道谢。径直走进了房间里,里边只有些简单的家具。

    将随身的包袱放在桌上,陈圆圆坐到了木凳上,心里却有些疑惑“这钦差大人的院子里,连个使唤的丫鬟都没有吗?”

    “陈圆圆?”

    门口突然传来一道惊讶的声音。

    陈圆圆回头看去,就见到一位女子走了进来,赫然正是董小宛。

    俩人都在苏州,又身为同行,自然是互相认识的。

    陈圆圆不知对方如今是什么身份,只好行礼道“见过小宛姐姐。”

    董小宛蹙眉道“大人为妹妹赎身了?”

    陈圆圆见董小宛这般神情,哪还不知她心中的醋意?自己初来咋到的,自然不好轻易得罪了她,便答道“是汤大人将我送给老爷的。”

    董小宛狐疑地看了她一眼,才轻轻颌道“那妹妹便安心住下吧。”

    李修文正坐在院子里,悠哉地喝着茶时,却看到董小宛向自己走了过来。他笑道“你若是觉得烦闷,可以出去走走。”

    董小宛说道“小宛没觉得烦闷,公子晚饭想吃些什么?”

    “晚饭不是有厨娘准备吗?”

    “小宛承蒙公子恩情,自然得为公子做这些事呀。”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李修文察觉到了她的用意,本想开口拒绝。

    可当他看到董小宛期待的眸子后,拒绝的话却怎么都说不出口了。只好点头道“你随意做些,我不挑。”

    “定不会叫公子失望的。”

    董小宛脸色一喜,转身刚要离去,忽而又回过身道“对了公子,这同知大人可不是好相与的,您可得当心着些。”

    李修文闻言,便知道她说的是陈圆圆的事情。这汤永贞使出美人计,自己又如何不知?搞不好,那陈圆圆就可能是汤永贞派来的卧底。

    “放心吧,我自有分寸。”

    晚饭时,李修文才知道,董小宛做菜的手艺真的很不错。

    在京城时,杨雨璇也时常下厨,给他做顿丰富的菜肴。不过杨雨璇在厨艺上,却是比董小宛要差了一点点。

    董小宛张罗的晚饭,都是些苏州本地的家常菜。李修文也是今天才知道,传说中的“叫化鸡”,原来出自苏州常熟县。

    吃完了晚饭后,董小宛突然主动提出,要弹曲给李修文听。

    反正这时的夜间,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李修文本就不习惯早睡,便答应了下来。

    院子里。悠扬的琴音杳杳传来,李修文闭上了眼睛,躺在躺椅上静静地享受着。

    董小宛的琴艺是十分不错的,至少李修文觉得自己远不如她。这回她弹奏的是一风入松。

    待一曲结束后,李修文由衷地赞道“小宛姑娘琴艺出众,我是自愧不如呀。”

    得他夸奖,董小宛笑道“公子过谦了。小宛可没听过公子的琴曲呢,公子何不弹奏一曲?”

    李修文心情不错,便点头答应,再次弹奏了自己那盗版的春江花月夜。

    当他弹奏完后,自然又是引来了董小宛连连赞叹,以及询问琴曲的出处。

    对此,李修文只能再次说是自己所作,便敷衍了过去。

    一旁的陈圆圆只是静静地看着,始终不一言。

    李修文见她可怜兮兮的模样,心中也有些不忍,便笑道“圆圆姑娘想必也是琴艺出众,能否为我们弹奏一曲?”

    陈圆圆说道“奴家的琴艺比不得姐姐的。”

    “无妨,此刻时辰尚早,你便弹奏一曲吧。”

    “那奴家献丑了。”

    李修文不得不承认,陈圆圆确实很美。起初她只是作红娘的打扮时,便已经让自己觉得惊艳无比。如今她穿着一袭儒裙,端坐抚琴的样子更是迷人。

    待到一曲结束后,李修文才回过神来。敢情刚才光顾着看人了,都没听到陈圆圆弹的是什么。他只好敷衍地赞美了几句,便讪讪地离开了院子,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李修文丢了魂儿的模样,自然让董小宛现了。她心里也不得不暗叹“陈圆圆的容貌,确实算得上是国色天香。”

    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陈圆圆坐到了床榻上,心道“不知老爷今夜会不会过来?”

    她也看出来了,李修文并不是看不上自己,对方那失神的模样绝不是作假的,他也没必要作假给自己看。

    想到今晚可能会生的事情,陈圆圆心里又紧张无比。她觉得,李修文既收下了她,就肯定是会纳她为妾室的。

    “能伺候这样一位年轻英俊,且还和气的老爷,也算是老天待我不薄了。”

    陈圆圆心中思绪万千,不知不觉竟已到了午夜时分,却不见李修文过来,心中又有些失落“想来,他是去小宛姐姐那里了吧?”。

第142章 事出反常() 
悠闲安逸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的。

    李修文这位钦差大人,来到苏州府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了。

    这其间,李修文除了初到苏州时,便带着董小宛四处游玩外。接下来的几天里,就只是和苏州府同知大人汤永贞,两个人逛遍了苏州城里的勾栏场所。

    表面上,李修文啥事也没干过,整日介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可暗地里,他已经派人将两府的官员,以及下辖州县都给挨个查了一遍。

    据情报所知,这汤永贞确实是有问题的。只是他藏得比较好,目前李修文还抓不到他确凿的罪证。

    苏州知府陈洪谧为官比较清廉,可这同知大人,暗地里却是收受了不少的贿赂。

    那些县令们捞了油水,自然是要巴结讨好上官的。而他们深知陈洪谧的秉性,便只好投到了汤永贞这里。与其一道贪污受贿的,还有苏州府的通判大人。

    对此,似乎陈洪谧都没有察觉。

    若要落实这汤永贞的罪名,首先得抓住他下边的官儿。

    李修文原先只打算暗查一番,然后将收集到的罪证呈交给朱由检,自己就算交了差事。

    后来朱由检给了他王命旗牌,他便有权力抓人了。

    李修文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还不打算这么快就动手,引起了其他地方的警觉。

    李修文就要起程离开苏州了。他在苏州期间,陈洪谧就没怎么露面过。倒是这汤永贞忙前忙后,积极地招待着。后边这几天,还拉来了苏州府的通判大人作陪。

    今日,汤永贞特地置办了送行的宴席。

    这位钦差大人吃喝玩乐够了,就要离开了,他自然也是高高兴兴的。要知道,若李修文回京后,在圣上面前夸赞他几句,他就能高升了。这银子花的可一点都不冤。

    汤永贞举起了酒杯,站起身说道“我与钦差大人十分投缘,如今大人就要离开,只能略备薄酒为大人送行了。我敬大人一杯!”

    通判吕顺也起身,恭敬地举杯说道“下官也敬大人!”

    李修文也举起了杯子,意味深长地笑道“两位大人太客气了,相信咱们很快便能在京师重逢的。”

    俩人只当是他要提携自己,对他态度更显得恭敬了。

    当下,几人把杯畅饮,相处地像是亲兄弟般融洽。他们哪里知道,李修文这位“兄弟”,很快便要往他们身上捅刀子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李修文一行人,来到了杭州。

    前些日子和董小宛四处游玩,也到过西湖,不过当时只是随意逛了一圈而已。

    今日,李修文是来办案的。

    早在前两天,丁小城便已经带人到了杭州,四处打探消息去了。

    杭州府的知府余光远,领着一帮子官员们,热情地设宴款待了他,甚至还帮他安排好了住处。

    怎么着,也要侍候好了这位钦差大人不是?

    李修文赴宴回来时,孙名文也已经从外边回来了。

    “怎么样,这杭州知府有大问题么?”李修文随口问道。

    “公子,这杭州知府问题可不小!”孙名文说完,递上来收集到的资料。

    李修文闻言一愣,接过资料在手上翻看着。不一会,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李修文看完后,忍不住痛骂出声“这余光远行迹如此恶劣,居然能在这江南地区逍遥自在,朝廷竟毫无所觉!”

    朝廷为什么毫无察觉,李修文自然是清楚的。

    因为,他有后台!

    从资料上,李修文发现,这杭州知府先前虽也贪污,可还没那么猖獗。而从今年开始,他突然疯狂地敛财。

    粮茶道,水陆关税等一干税监司在江南的镇守太监们,和他坑壑一气,欺上瞒下,克扣截留上交朝廷的大部分税款。

    难怪以前听说,朱由检拖欠边关将士的饷银,导致士兵闹饷银,甚至还发生过兵变。

    不是朱由检不想发,而是本来明朝的税收就比别的朝代都少,若地方官员再贪污**,而朝廷除了要应对外敌,还要剿内乱,两头用兵真的是发不起了。

    想起朱由检亡国时,穷的叮当响的模样,李修文都有些同情他了。

    税是收到了,但是都让地方官员和镇守太监们给层层克扣截留,中饱私囊了。

    这杭州知府的后台不是别人,而是李修文的老熟人薛国观。

    杭州知府余光远,和薛国观是老乡,还是同一年的进士。

    余光远也是当年依附魏忠贤的人。只不过因为他当时官小位卑,只是被贬到了杭州当一名推官。后来他经过多方走动,居然在短短几年之后,又爬到了杭州知府的位子上。

    当得知了薛国观重新被启用,成为佥都御史一事后。余光远立即把握住机会,遣人往京城送礼,和薛国观重新搭上了线。

    都察院本是监察吏治,肃贪反贪的机构。如今连都察院的人都贪污索贿,大明朝廷如何不亡?

    “不对!”

    李修文突然想起,这余光远和薛国观的关系如此亲近。自己和薛国观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十分恶劣的地步。余光远怎么会热情接待自己?

    薛国观没有跟他通过气?

    不可能!

    自己在德州地界就遭遇了水盗。李修文虽然没有证据,但从分析便可得出,定然是薛家父子下的手。

    那么在江南地区,薛家有余光远这样的棋子,竟然不对自己动手?

    就算是不对自己下手,也没道理热情地招待自己才对。

    事出反常必有妖!

    自己此行只带了十名锦衣卫,身边又有几名弱女子,若是让人算计的话

    李修文越想越惊,心中一阵后怕。他“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孙名文吩咐道“快去告诉他们,搬离此处!”

    若是自己猜测的事情属实,那就太可怕了。

    虽说杀官等同于造反,可这杭州地界出了任何事情,还不是由这位知府说了算?

    一旦自己丧命于此,便是死无对证。他们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