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动三国-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明正要说话,戏志才又道:“如今之计,邓州军惟有即刻退走,不再沾惹这里的是非。这样袁中郎就可以向天子上书,称邓州军乃是受我部邀请远道而来协助剿匪,秋县丞不但无过,而且有功,只需坐在邓州城里等候朝廷的封赏即可。如此,则公私两便,化凶为吉,岂不是好?”

    看见秋明似乎被他的话拿住,陈宫朗声长笑道:“戏志才果然好张利嘴,只言片语就想将我军赶回邓州,只可惜你千算万算,却还是漏算了一件事。我军虽是远道而出,却是师出有名,除了清剿匪盗以外,我军来到嵩山的另一个目的是援护邓州子民,这正是县丞本职之务,任谁也无话可说的吧?”

    “邓州子民?”戏志才略微思索一下:“邓州秋市我也有所耳闻,不过那些打着秋字旗的商旅,似乎不应算作是邓州子民吧?”

    陈宫智珠在握,微笑道:“实不相瞒,经过我军的教育,这些嵩山盗都幡然醒悟痛改前非,纷纷要求入了邓州的户籍,现在都已是我邓州的子民了。”

    戏志才大吃一惊,似乎没想到有这一出,一时之间也想不到有什么好法子。主簿李丰叱骂道:“没用的东西,谁让你出来丢人现眼了,还不退到后面去。”戏志才脸色大变,木然退到他身后去了。

    李丰狠狠地瞪了戏志才一眼,施施然往前走了几步道:“我再说一遍,嵩山山寨上的,无论人和物,都是属于我们虎贲军。我劝你不要执迷不悟,不是贪图不属于你的东西,否则只恐怕邓州小小弹丸之地难以承受袁中郎的滔天怒火。”

    他这一番话只是虚声恫吓,却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不但戏志才皱起眉头,就连纪灵也在暗中摇头不止。秋明没有理会李丰,却笑着对陈宫道:“看来这个主簿对戏志才很有意见呢,哈哈。”

    陈宫道:“幕僚系统里,主簿的地位确实要比文书高得多了,戏志才又爱出风头,李丰对他不满也是正常的。”他想了想道:“我在中牟时,也曾听说颖川戏志才足智多谋,却不知他何时跟了袁术。不过看这样子,他在那边似乎也不太重视。”

    秋明道:“你说,我要是去招徕戏志才的话,结果会怎么样?”

    陈宫撇了撇嘴:“人家是虎贲中郎将,你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丞,戏志才怎么会弃高就低?除非……。”

    秋明连忙问道:“除非什么?”

    陈宫缓缓道:“除非用反间计,让他在袁术那里待不下去。”秋明眼中一亮,望着陈宫微笑起来。

第四百七十七章 戏志才的经过() 
李丰连续叫了数声,对面却没有半点反应,让他有些下不了台。戏志才见他处境尴尬,出声提醒道:“对方这么快就抓到我们的空子,给这些俘虏入了籍,说明是有备而来,不会这么轻易放手的。我看,不如……”。

    他的话还没说完,秋明已经叫了起来:“哎呀,经李主簿提醒,我才想到如今我代表的乃是整个邓州,不再是可以任意妄为的了。忠言虽然逆耳,却是振聋发聩,让秋明受益良多,正所谓悟往昔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李主簿可说是我一言之师了。”

    秋明的声音不算很大,可是却让对阵双方都听得清清楚楚,典韦大吃一惊,问鲍出道:“这闹的是哪一出?不象是他的为人啊?难道突然中了邪?”

    鲍出摸了摸下巴道:“以我对他的了解,这家伙多半是又打什么坏主意呢,我们不要声张,看看他到底搞什么鬼。”

    不提典韦和鲍出两人嘀嘀咕咕,却说李丰听了秋明的话先是错愕,继而惊喜不已。在他看来,劝人向善,还得到对方的衷心感谢,实在是一桩莫大的功德。自己刚才的话字字珠玑,居然说得这个有名的刁猾之徒低头认错,将来未必不会登入先哲名言录什么的,流芳百世。

    他正在自我陶醉,忽然听见戏志才对纪灵道:“这个秋明前倨而后恭,多半有什么诡计,我们还是要小心为上,不能轻易上了他的当。”

    李丰大为不满道:“你怎么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秋明分明是被我说得无地自容才幡然醒悟,这正说明了他尚存着几分赤子之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秋明既然能认错低头,我们也不要逼之太甚,化干戈为玉帛岂不是好?”

    纪灵方才输了一阵,对邓州军的战斗力也是颇为忌惮,如果可以不动干戈,他自然是求之不得,所以对李丰的说法非常认同,也希望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戏志才隐约感到秋明定是不怀好意,却又想不出他有什么后招,只能再三劝阻,却招来李丰和纪灵共同的白眼。

    戏志才自幼家贫,连家门口的颖川书院都上不起,只能跟远来求学的士子们混在一起。虽然那些老派的士子如田丰沮授一听他的名字就知道他出身寒门,不肯搭理他,可是年轻人如荀彧程昱等却和他很聊得来,平日里谈天论地,都为戏志才的急智奇谋所折服。

    前些天戏志才去荀家访友,才知道荀彧被大将军何进征辟进京去了,他先是嗟叹了一回,猛然升起从政争雄之心,欲和这位好友一较高下,于是也辞别家人进了洛阳。

    他平时虽然指点江山口若悬河,却是生平第一次来到京师洛阳,难免处处露怯。总算他记得下书征辟荀彧的乃是大将军府掾属袁绍,便四处打听袁家的所在,却被人带到了袁术的面前。

    袁术听说戏志才是来投奔庶兄的,哪里肯放他走,强把他留了下来。戏志才胳膊扭不过大腿去,潜意识里又想着或者这样还不用与荀彧勾心斗角,于是也安心在袁术手下做了个低级的文书。

第四百七十八章 徐徐设局() 
戏志才是来谋求出仕的,不会甘心只做一个小小的文书。虽然袁术手下已经有李丰、杨弘、袁胤、阎象等诸多谋士,可是戏志才却屡屡抢着出谋划策,而且往往都能奏效,于是在获取了袁术器重的同时,也收获了其他人越来越重的敌意。

    以戏志才的眼力,自然看出了那些人的反应,不过他却全不在乎。在他看来,自己总是要成为虎贲中郎将的第一谋主的,这些烂番薯臭鸟蛋一般的人物迟早会象狗一样来巴结自己的,那现在又何必去理会他们呢?

    他越是恃才傲物我行我素,那几个人就对他越是憎恨,特别是袁胤本是袁术的堂弟,时常凑到袁术身边说戏志才的坏话,而袁术本身也是个耳根子很软的人,没过多长时间有改变了对戏志才的观感,觉得这个人多嘴多舌,实在有些讨厌。

    这次来救援嵩山,本是纪灵带队李丰为辅,戏志才最多算个辅助的辅助,现在纪李两人拿定了主意,他再怎么反对也是无用。在出马和秋明交涉了一会过后,李丰回到阵中,面无表情地对戏志才道:“对方提出要我们的人去清点帐目,你随我们一起来吧。”

    戏志才跟在纪灵和李丰身后进了秋明的营门,一路思索着这个县丞打的究竟是什么主意。莫非是要把我们诓进大营一网打尽?戏志才摇了摇头,毕竟是朝廷命官,应该不至于会这么丧心病狂。难道是准备用重金收买我们?戏志才又摇了摇头,收买他们两个或许可能,可是自己只是个小小文书,应该不值得收买,况且以自己的风骨,就算金山银山也只是一笑了之,怎么可能被收买?纪灵和李丰看见他一路自言自语又不断摇头,都是嗤笑不已,只当他是个傻子。

    秋明立于门首,微笑着对李丰道:“虽然李主簿一言发人深省,让秋明惶恐无状,不过方才这位戏先生说的也有道理,那么我们就按照协助剿匪的方式来进行?”

    戏志才方才本是想用这个法子把秋明所部哄走,没想到反被秋明抓住口实,竟然攀上他了。李丰狠狠地瞪了戏志才一眼,心想着这次回去一定要在中郎将面前告他一状,不过方才阵上的说话双方都听得很清楚,想要赖帐也不可能,只好气呼呼地认了。

    秋明微笑道:“既然我们是协助剿匪的客军,按照惯例,除了功劳以外,我军还可以选择一部分战利品,是不是?”

    李丰马上变色道:“不行,这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属于我们袁中郎和虎贲军的,你没有权利带走任何东西。方才你不是都认错了吗?怎么现在又要反悔?”

    秋明摇手道:“不不不,我不是反悔。只是按照戏先生的说法,协同剿匪也要有协同剿匪的规矩,若是我就这么空手而回,只怕在部下面前也无法交代呢。戏先生,是不是?”

    戏志才眼珠滴溜溜乱转,出声道:“你说的……”,话没说完,李丰猛的大喝一声:“混帐,这里哪有你说话的地方,还不退下。”戏志才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却也只能忍气吞声地退到一旁。。。。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书吧”,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涉() 
秋明就当没看见他们的冲突一样,继续微笑着道:“虽然是落草为寇,但是雷薄、陈兰二人武艺超群,本官非常喜爱,正好他们都被我军生擒活捉,不如我就收下他们作为战利品,如何?”

    纪灵一愣,马上大声反驳道:“不可,此二将都是袁中郎心爱之人,绝不可能让给你。”他的眼珠一下子瞪得溜圆,胡子也翘了起来,似乎要把秋明一口吞下肚去。可是看看秋明身边的典韦和鲍出,纪灵却又马上冷静下来,决定暂时放秋明一马了。

    秋明也不生气,依旧笑嘻嘻地道:“既然是袁公路心爱之人,本官自然不可能横刀夺爱,这二将还是请你们带回吧。我们在嵩山山寨里搜出来不少金银,这些……”。

    李丰叫道:“这些金银都是袁中郎的私有财产,是绝对不允许别人染指的,你可不要痴心妄想。”

    秋明又提出留取马匹、粮草或是军械,李丰却是一个劲的摇头,秋明还没怎么样,典韦已是勃然大怒:“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亲手抢回来的,肯分些出来都已经是秋县丞宽大为怀了,你们偏偏不知好歹,连指头缝里都不愿意漏一点出来。依我说,干脆把你们全部赶出去,所有东西我们自己独吞,岂不是好?”

    李丰看见典韦凶神恶煞的样子,登时被吓得退了一步,却又马上挺起胸膛道:“你要做什么?我在和你的主人说话,这里哪有你说话的地方?”

    秋明冷哼一声,森然道:“李主簿,我不知道你平时是怎么对待你的同伴,不过在我们邓州军中,没有谁是谁的主人,也没有谁愿意被人象狗一样呼来喝去。如果你再敢以刚才那样的口气对我的部下说话,我立刻把你斩首示众,你信是不信?”

    李丰没想到一直是笑嘻嘻的秋明忽然冷起脸来,丝毫情面不讲,一下子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而戏志才听见那句被人象狗一样呼来喝去,也仿佛被当面狠抽了一鞭,脸上的肌肉都抽搐了起来。

    纪灵连忙打圆场道:“李丰本是文职,不识同袍之谊,县丞莫怪。不过你方才所说的那几样,都是军中急需之物,实在不能拱手相让。我前一段在洛阳曾搜罗得一口宝刀,就献给县丞作礼物如何?”

    秋明深深地看了纪灵一眼,笑了:“怎么?纪将军以为我是城门小吏,专门盘剥琐碎杂物的?”纪灵连连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

    秋明收起笑容道:“我不管你是什么意思,既然你们这么没有诚意,那么我们也不用谈了。别的东西我可以不要,那些已经入了我邓州户籍的嵩山盗,我必须要带走。”

    纪灵急了:“不行,那些士兵经我虎贲军训练多日,已成精兵强卒,更加不可能给你了。”

    秋明没有理他,却转向李丰道:“足下既为袁中郎主簿,想来对政务应该也是精通的了,可知庶民脱籍需要办哪些手续吗?”

第四百八十章 脱籍之法() 
李丰虽然做的是主簿,却主要负责协助袁术处理军中事务,对于民政可以说涉猎甚少,哪里知道这些具体事务,期期艾艾地半天说不出话。戏志才方才被训斥一番,本不想为李丰出头,可是他天生就有超强的表现欲,有话憋在心里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暗中叹了一声道:“按照本朝户律,入籍之民须按丁纳税并分派兵役和力役。若要脱籍移民,需要地方官府造册报到少府和大司农那里,待三年大造之期方能重新入册。”

    秋明微笑道:“听见没有,三年大造,三年之后你们再到邓州来领人吧,在这之前别再来烦我。”

    纪灵和李丰对望一眼,都是大感棘手。这时戏志才又道:“方才所说的是户律中的要求,其实如果不那么循规蹈矩的话,也不需要等三年的,可以有许多变通的方法。”

    纪灵精神大振,问道:“有什么方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