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动三国-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明上前拜谢,又向他问起长沙情势。原来秋明前两年就向张机提醒过要小心区星这个人,可是张机本来宅心仁厚,见区星又小心奉承,渐渐把秋明的话抛诸脑后了。

    去年荆州大荒,连襄阳的蔡瑁都要到邓州来抢粮,长沙更是无处可抢,城内城外饿殍遍地。区星因势生事,召集宁乡、浏阳、望城三县饥民起来哄抢闹事,等到局面失控又拉起反旗分成几路进攻长沙,声势倒是越来越大。

    张机虽然医术了得,于人情政务上却不过是个中人之资,根本无从应付这样的乱局,若不是郡尉苏代、参军杨龄两人救护,几乎退不到城中。眼看区星把长沙城四面围住,张机急得团团乱转,连续派出几拨信使北上求救却只如石沉大海,于是只得令苏代出城搬取救兵。

    苏代单枪匹马杀透重围,先是到襄阳求救,可是荆州刺史王睿却阴阳怪气冷嘲热讽就是不肯发兵,而且从他口中还探听到前面的几次求救文书都被十常侍藏匿不奏,朝中的救兵也是无望。苏代在襄阳府内叩头流血,却是无人理睬,只得又孤身往北而去。

    一路来到邓州,苏代想起张机曾说过与县丞秋明交好,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入邓州城,却不料秋明又已经领军外出了。苏代此时万念俱灰,只能遵照张机的吩咐去家中报信,顿时牵动满庄悲声。

第四百八十九章 五溪沙摩柯() 
听完苏代的话,秋明开始思索起来,中国历史上超凡入圣的人物不少,比如说茶圣陆羽、诗圣杜甫、谋圣张良等等,可是他现在能见到的只有一个智圣诸葛亮和一个医圣张机了。秋明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会给历史走向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可是张机的《伤寒杂病论》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实在太大,秋明可不能让他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死在长沙。

    好吧,先不说别的,光是张机能够炼出金锁固精丸这一点,就足以让秋明奋不顾身去救他了。没有这样的宝贝,秋明可不敢单独去面对那个如狼似虎的何皇后。

    苏代这次求援之路可以说是到处碰壁,所以对秋明其实也没抱太大的希望,此刻见他一口答应下来,真可是说是喜出望外。张太公更是感激涕零,差点又要给秋明跪下磕头,还好他眼疾手快,一把将张太公拉住,才不至于人前失仪。

    此去长沙山长水远,要经过大半个荆州,若是没有调令,只怕会被荆州军公报私仇当作乱军攻击的。好在苏代带着张机的告急文书,他又随身携带着长沙郡尉的官印,弄出一份调令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与苏代约定好第二天在邓州会合后,秋明麾军继续启程。他一路询问同行者的意向,祝平这伙蛮人既然已经获得了进入秋市的资格,带着秋明赠与的几面秋字旗兴冲冲地要赶回南中报喜。而申家兄弟也要回去准备猕猴桃的生产和采集,无心再随秋明去长沙。只有金旋巩志因为家在下庸,离着长沙城不远,却是不得不跟随了。至于那几个倭人,秋明连问都懒得问,反正建御名方不发话,他们都是连个屁都不敢放的。

    巩志就住在武陵城内,可以说是半汉化的庸人了,对长沙的情况非常了解。据他介绍,区星本是荆州南部的大豪,平日里结义市恩,倒是笼络了不少江湖人物,因名望被推举为宁乡县长。

    此人一向自视甚高,又见汉室羸弱,太守荒于政事,便联络四方图谋反乱,只把张机蒙在鼓中。这一次利用饥民起事,又有零陵、桂阳、五溪等多处豪强助阵,声势可谓浩大。巩志在武陵时,区星也来找过他入伙,只是他怀着忠义之心,又要到邓州来为下庸的族人寻找出路,才没有当场答应。

    忠义之心?秋明摸了摸下巴,决定还是暂且相信了吧。他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五溪?那里好象有个叫沙摩柯的,你听说过吗?”

    巩志吃了一惊道:“当然听说过,此人力大无穷能生裂虎豹,又武艺出众、弓术超群,刚刚夺得五溪蛮的首领之位。秋县丞怎么会知道他的?”

    秋明心说这样能射死甘宁的猛人,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没有回答巩志的问题,却转而问道:“这个沙摩柯,和区星的关系怎样?”

    巩志摇头道:“沙摩柯是新近才出来的人物,我跟他也不是很熟。不过区星惯于结交这类豪杰,应该关系很不错吧。”

第四百九十章 真正的水军() 
回到邓州,秋明几乎连家都没回就开始安排再次出征。魏延的铁甲骑兵是肯定要带上的,庸人的佣兵也肯定要带上的,至于这次新收降的几百嵩山盗么,秋明皱了皱眉头,决定把他们丢在城外难民营忆苦思甜,接受一番贫下中农再教育。

    陈宫要负责与李严的联络和洛阳方面的善后事宜,势必不能同去长沙,这次说不得又只能带上郭嘉了。郭嘉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笑嘻嘻地道:“我听说荆州水网纵横,若无船楫只怕寸步难行,你带这么多旱鸭子过去,莫非是准备给区星送礼么?”

    秋明这才想起,这个年代可没有那么多公路桥铁路桥,要顺利渡过长江和洞庭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曹操一直到死都没能征服长江,苻坚更是连小小的淝水都没能过去,自己只怕也很难讨得什么便宜。

    秋明皱眉想了好一会,忽然看见郭嘉仍旧是笑嘻嘻地站在一旁,忽然灵机一动道:“你既然提出此事,想必早已成竹在胸,别再卖关子了,快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吧。”

    郭嘉道:“我想那区星既然能围攻郡城,势力绝非嵩山盗可比,这点铁甲骑兵可是你的心头宝贝,而且在荆南又用处不大,不如不要带去。”

    秋明苦着脸道:“其实我也舍不得带去,可是明说是去援救张机的,要是只带些庸人岂不是太难看了?而且庸人都是山民出身,作用只怕还不如骑兵呢。”

    郭嘉笑着道:“既然你也知道这些道理,那么为什么不带上一支真正的水军呢?”

    秋明大奇道:“真正的水军?你是说五毛党?不对,莫非你偷偷地训练了一支水军?”说到这里,秋明的脸色有些变了,郭嘉现在可以说是秋明系统里第二号人物,无论用人用钱都是可以随手支取,若是他瞒着秋明弄出这些动作,只怕……。

    郭嘉也是眉眼通透的人物,一看秋明的脸色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笑道:“别乱猜了,这支水军可不是我的,是兴霸留下来的。”

    “甘宁?”秋明喃喃念了两声,忽然眼睛一亮:“锦帆贼的铃铛兵?”

    “是啊,甘兴霸现为蜀郡丞,大小也是个官了,这些江湖兄弟不方便带在身边,就一直交由老兄弟带着留在江汉之间。前一段你在我家里见过那个,就是他的一个叫做苏飞的兄弟。甘宁临行之前,还一直叮嘱我要给他的兄弟们寻个正经的出身,这次若是能够让他们在战阵立功,说不定能够洗脱罪名,不用再东躲西藏了。”

    “东躲西藏?谁要对付他们?”

    “前几年甘宁年轻气盛,劫了江夏大豪黄祖的货船,结果被黄祖下令追杀,刺史王睿也协助画影图形通缉。锦帆贼在荆州几乎待不下去,甘宁投了蜀郡,苏飞躲到邓州,其他人也各自隐藏下来。如今若能借邓州军之名复起,我想他们会非常愿意的。”

    秋明看了看郭嘉,重重地点了点头道:“也好,我们起家的骑兵本是彭家的马匪,庸人佣兵多半是强盗团转过来的,新近掳来的嵩山盗兵也不过是些山贼而已,现在再多一部分水贼,想来也无可厚非。”

    处理完了军务,秋明终于可以回府去看看。刚刚踏进府门,从门后闪出一条身影,扑地跪倒在秋明脚前哭叫道:“我父命在旦夕,求老师开恩发兵相救,学生定当结草衔环以报。”

第四百九十一章 亮夜观天象() 
秋明定眼看时,脚下之人正是自己不久前还念起过的智圣诸葛亮,惊问道:“孔明何以如此?你父亲出什么事了?”

    诸葛亮大哭道:“亮夜观天象,发现我父亲命星将坠,生死只在这几日之间。学生在这里夙夜盼望老师早日归来,求老师即刻发兵救我父亲,若再延误,恐怕父亲性命不保。”

    秋明大为诧异,在他的记忆里,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应该是病逝而不是横死的,怎么会需要发兵去救呢?而且区星的造反似乎也比历史上提早了许多,难道真是自己的到来掀起了蝴蝶的翅膀?那么自己原本记忆中的三国,还有多少被改变了呢?

    他定了定心神,温言宽慰诸葛亮道:“孔明,天象之说终为虚妄,或许是你思父心切,看错了也是有的。”诸葛亮吃了一惊,正要说这天象之说还不是你点拨的,怎么现在又说虚妄了呢?秋明却继续道:“况且从邓州到泰山,中间要经过好几个大州,我既无虎符又无调令,如何可以私自发兵,那样还没出豫州就会被朝廷剿灭了呢。”

    诸葛亮此时不过是个五六岁的小孩,听见朝廷两个字不免也是心头一颤,可是他到底天资聪颖,马上道:“我们可以假扮黄巾或者流寇,绕开城池关卡潜伏过去,救出我父亲就走,岂不是可行?”

    秋明哑然失笑道:“此去泰山千里迢迢,于路名臣良将无数,岂能做到完全不动声色?若是被人劫住,堂堂邓州军竟然去假扮贼寇,我该如何分辩?难道说是因为一个小孩子的夜观天象?”

    诸葛亮哽咽着道:“老师,我没有看错,父亲确实身处在极大的危险之中。”

    秋明缓缓道:“我知道,去年你父亲把我送到我这里来,不就是因为处境太危险,怕照顾不了你们吗?我想那泰山太守张举再是胆大包天,也不敢公然杀害一郡之丞,你父亲只要小心避过暗算,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若是我贸然参与进去,张举有了口实,只怕会更加对你父亲不利。”

    诸葛亮仔细寻思一回,觉得秋明说的也有道理,可是他父子情深,无论如何也不能坐看父亲身处危险之中。他正要再次哭求,忽然魏延风风火火地闯进大门道:“则诚,你去长沙救张机,为什么不带我的铁甲骑兵?”

    诸葛亮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雪白:“老师要发兵去长沙救人?”

    秋明先向魏延解释一遍,又对诸葛亮道:“去长沙是我早就答应人家了,而且那边调令向导俱全,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父亲那里,只能希望他吉人天相了。”

    诸葛亮站在秋宅的大门里面,踮起脚观察着秋明的表情,单薄的衣袍在寒风中猎猎生响,泪眼中闪动着一种莫明的神光,终于他长叹一声:“我懂了。”

    秋明马上慌了手脚,在他看来,既然诸葛亮的父亲注定是要早死,那么是病逝还是横死也没有什么区别。师者如父,若是诸葛亮没了父亲,自己控制起来就更加容易了。可是眼前这个小孩虽然年幼,却是古往今来公认的第一大智者,秋明被他这一声说得心里发毛,立刻问道:“你懂了什么?”

第四百九十二章 秋明的礼物() 
诸葛亮大声道:“老师心怀国家社稷,自不必以小我为念,不过学生自幼与父亲情笃,只想回去侍亲奉娱,为父亲排忧解难,求老师恩准。”

    秋明张大口啊了几声,他由于内心的愧疚,实在没有立场去驳回诸葛亮的请求,只能求助式地望向魏延。魏延却道:“这孩子一片孝心,说的又在理,没有理由不让他回去啊。对了,我记得吴敦似乎也是泰山附近的人,可以让他护送孔明回家,也好有个照应。”

    秋明这个气啊,魏延今天好象是专门来拆自己的台了,自己好不容易把诸葛亮诓到邓州来,现在要是放了回去,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再相见了。要是刘大耳朵在徐州的时候就提前寻访到了诸葛亮,那自己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魏延的话合情合理,秋明也再没有反对的理由,只好对诸葛亮道:“既然你一定要去,就让吴敦陪你去吧,一路务须小心。”

    诸葛亮答应一声就要转身离去,秋明又叫住他,犹豫了一会才道:“我准备了几样东西,本来要等你长大一些再交给你,现在看来,还是提前给了你吧。”

    魏延马上来了兴趣:“什么好东西?有没有我的份?”

    秋明没好气地道:“这是我们师生之间的秘密,关你什么事?对了,你不是要和张宁成婚么?既然不用去长沙,就抓紧时间把事办了吧,等我回来再补喝你们的喜酒。”

    魏延扭捏起来:“这个么,那个么,先不说那么远的事,还是先看看你为孔明准备了什么宝贝吧。”

    秋明对正在忙碌的蔡文姬耳语了几句,便带着魏延和诸葛亮进了书房。过了一会,蔡文姬捧了个锦盒过来,盒中赫然竟是一把莹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