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动三国-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嵩终究是读书人出身,不敢有伤天和,思虑良久还是没有采纳李儒的计策。李儒随意地笑笑,也不说话。皇甫嵩却望向秋明道:“我军形势不利,则诚有何良策?”

    看见董卓眼里的凶光,秋明摆手笑道:“我初来乍到,连地形都没搞清呢,哪敢乱出主意?”董卓看见秋明如此识相,总算收起了脸上的不满神情,笑道:“反正只是作为参考意见,不妨也说来听听。”

    秋明道:“金城以西,尚有酒泉、张掖、敦煌三郡未曾作乱,为何不传檄三郡令其袭扰金城,叛军根基有失必回军去救,我军再衔尾直追,应可大破羌胡。”

    董卓摇头道:“此法不可行,此去三郡路途遥远,若无向导引路多半要困死戈壁之中。而且叛军派出大量游骑进行战场遮蔽,我们曾经派出不少熟悉地形的使者,可是都在半路就被叛军截杀,白白送了许多人性命。”

    秋明道:“可是我营里现在就有个酒泉太守派出来的使者……”一言既出,皇甫嵩和董卓都是神色激动,一下子站了起来。

第134章 未曾开始便已流产的计谋() 
秋明带着皇甫嵩往回走,一路回答着皇甫嵩的问题,还没走到自己的营地,老远就听见很响亮的喧哗声和采声,走到近处一看,原来是典韦和杨阿若正在比斗,吸引了附近将士齐来围观。

    只见典韦敞开胸襟,露出一巴掌来宽的护心毛,手中两把大戟上下挥舞,呼啸激荡仿佛塞上黑风暴。而杨阿若手持青锋短剑,如同随风摆柳一般飘扬来去,却始终不曾被风暴吞没。斗了一会,杨阿若纵身一跃,竟然跳在典韦左手戟尖上,挥剑向典韦右眼刺去。

    典韦右手戟被荡在外围,一时间无法抽回,一急之下吐气开声,将左手戟用力往天空抛去。杨阿若猝不及防,也被典韦甩了起来,不过他体态轻盈,用脚尖点了几下铁戟,竟如燕子抄水一样转折跳跃,依然是挥剑向典韦右眼刺来。典韦得此空隙,收戟回来护住脸面,不一会又接住空中落下的单戟,场面又再胶着起来。

    这几下兔起鹘落极是精彩,特别是杨阿若在空中那几下姿势优美,如同西域壁画中的飞天一般,赢得了不少人惊呼鼓掌。

    董卓也在热烈地鼓掌,当杨阿若跳起翻转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要停止了,那娇嫩欲滴的桃花脸,那盈盈一握的小蛮腰,那长腿桃臀,简直把董卓的灵魂都要勾了出来,直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

    董卓本是西凉豪族,既爱美女也爱俊男,家中奉体小童数以百计。正所谓三扁不如一圆,董卓一想到那般销魂滋味,顿时心中荡漾,恨不得活吞了杨阿若。眼看着典韦戟招大开大阖,好几次杨阿若都是险险避过,董卓的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大叫道:“住手,住手,不要打了。”

    典韦和杨阿若不明所以,同时停下手来,典韦是认识董卓的,却也无话可说,杨阿若却一脸愤怒地盯着董卓。他好不容易找到个不错的对手,还没分出胜负就被人叫停了,这算哪门子事呢?

    董卓看着杨阿若气鼓鼓的样子,越看越是喜爱,满脸堆笑道:“我是中郎将董卓,你叫什么名字呢?”

    杨阿若自幼仪容风流姿态潇洒,不知有多少人想收他为断袖之宠,却基本都已经被他当场格杀。如今看见董卓这色迷迷的表情,他哪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登时怒火中烧,几乎就要一剑刺出,李儒见他如此神情,连忙一步挡在董卓身前。

    董卓平日也是欺男霸女做惯了的,见对方似乎对自己中郎将的身份并不感冒,赶紧指向旁边道:“你就是酒泉过来的使者吧?这位便是左车骑将军,槐里侯皇甫嵩。”

    皇甫嵩名震宇内,即使是西凉荒僻之地也有童谣传诵:“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杨阿若大惊拜伏于地:“小民杨阿若,久闻皇甫将军大名,今日一见,实大快平生。”

    董卓见杨阿若对自己如此倨傲对皇甫嵩如此恭敬,心中大为不悦,却也只能随到秋明帐中,与皇甫嵩一起详问三郡之事。杨阿若把酒泉太守黄衍的委托交代了一遍,皇甫嵩大喜道:“黄太守公忠体国,实乃朝廷之幸。有他首倡起事,想来敦煌、张掖不敢不从,聚三郡之力,足可得精兵万余。如今叛军主力尽已东向,黄太守大可提甲兵,破金城,定凉州,立不世之功。”

    李儒看见董卓死盯着杨阿若状若痴呆的样子,咳了一声道:“这位杨壮士,不知从酒泉过来,需要多少时间?”

    杨阿若恨不得当场挖出董卓的眼珠子,可是当着皇甫嵩的面却不敢放肆,心中大恨,却不得不继续答道:“我此次过来,大约用了十天左右吧。”

    李儒盘算了一会道:“快马十日,大军估计要两个月的行军,再加上前期准备,有三个月的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皇甫嵩赞许地点头:“李文优不愧为董中郎之佳婿,此间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他又对杨阿若道:“酒泉路远,我军中也无熟悉路途之人,说不得还要麻烦杨壮士跑上一趟。我即刻修书一封,杨壮士请转交于酒泉黄太守,就以三月为期,三月之后,我与他共饮于金城城头。”

    皇甫嵩准备书信的时候,看见杨阿若一脸不情愿的样子,秋明低声劝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杨阿若身为游侠儿,难道不应该为国家和黎民做点事情吗?”杨阿若翻个白眼道:“国家黎民,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这次不过是因为打赌输了,才答应黄太守来送信的,现在居然又多了这么一档子麻烦事,难道我杨阿若就是专门来给你们做信使的吗?”

    秋明笑道:“若是寻常的信使,自然用不着你这把牛刀,可是如今叛军遮蔽道路,除了你,还有谁能把信送过去呢?”杨阿若马上回嗔作喜道:“你说的倒也不错,其他人就算认得道路,也跑不过那些羌胡,就算跑得过,也不一定会避得开陷阱。好吧,看来皇甫将军的面子上,我就再走这一遭吧,不过说什么也没有下一次了。”

    不一会,皇甫嵩取书交给杨阿若,再三嘱咐他注意路上安全。杨阿若刚要辞行,李儒叫住他道:“杨壮士可向黄太守言明,两军东西相隔,信息不通,酒泉军到日当以烟火为号,我军见到烟火即刻反攻,无烟火则我军绝不轻出,慎勿自误。”

    杨阿若答应一声翻身上马,才出营门,董卓却又追了上来,拉住他的手道:“我与阿若一见如故,却又立刻要分别,怎不叫某痛彻心脾。三月之后,某当与阿若重逢金城城头,共诉衷肠,一醉方休。”言毕,董卓掩面垂泪而走。

    杨阿若眼中凶光四射,只是见四处都是朝廷官兵才没有立即拔剑刺杀董卓,他奔出数里,越想越觉得心中烦闷,从怀里掏出皇甫嵩书信撕得粉碎:“国家黎民关我甚事?这信谁爱送谁送,我是绝不会再去见这个恶心的董胖子了。”说完,他策骑向北,出萧关去塞外草原上游荡去了。

第135章 入秦岭() 
西凉叛军自攻下天水,一直在冀县一带盘桓,虽然屡次放风说要寇略三辅,却一直没什么动静。既然已有三月之约,皇甫嵩总算安心下来,不过有副帅董卓在,他不可能经常把秋明带在身边参赞军事,便也不怎么理会他。秋明见此情形,突然想起一句话:“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接下来的几天,秋明无事牵萦,自由自在,只在营中东游西荡交朋会友,就好象初封齐天的猢狲一样。这一天他正准备出去鬼混,张玉兰拉住他道:“你上次说陪我去捉符鬼,不会忘了吧?”

    秋明笑道:“怎么会忘了呢?怎么,你感应到符鬼灵气了?”

    小道姑兴奋地点头:“是啊是啊,郿县南边就是秦岭,那里有许多珍禽异兽,灵气也是很足的,我前几天就想叫你去了。”

    秋明想反正也是无事,不如干脆出去玩玩,还可以顺便讨小姑娘的欢心。不过为了谨慎起见,他还是先问过了郭嘉,郭嘉道:“虽然只是客军,但别人都在整军备战,你这么整天闲混着确实不是办法,出去逛逛也好。不过外面到处都是西凉侦骑,你多带些人去吧,运气好的话抓几个耳目回来,说不定还能打探出什么消息。”

    秋明得了郭嘉的许可,让黄忠魏延点起一百甲骑出城,城门校尉认得他是皇甫嵩的学生,只略盘问几句便放下吊桥,秋明一行径往南边驰去。

    张玉兰自从来到关中,一直谨言慎行生怕被人察觉身份,现在出得城来,一路笑声不断,便如那脱网之鱼离笼之鸟,说不出的轻松快活。秋明看她高兴,心里也是欢喜,便问起符鬼之事。张玉兰道:“天下万物莫不有灵,即便是磐石朽木,吸收了日月精华也可能成精成怪,我们张家的符鬼就是裁符纸为形,采万物之灵气喂养而成的。”

    秋明听这话好象听耳熟的,问道:“那这个灵根怎么算?有没有什么宝贝,把手一放上去就显示出灵根属性的?象我这样的不会是废灵根吧?”

    张玉兰皱眉道:“不知道你说些什么,符鬼倒是有五行属性,不过都是因为喂的同系灵气多了才显现出来的,至于灵根,我是没听过的。”

    秋明涎着脸道:“那其他什么御剑炼丹长留上仙什么的有没有?没有?妥妥的要给个差评啊。”

    魏延他们与秋明相处久了,对他说的胡话早就已经免疫,此刻都是相对摇头,心想这孩子又开始魔症了。

    张玉兰也不理秋明,却招出来一只淡红色的符鬼,这符鬼只有核桃般大小,通体透明,不小心看几乎都显不出来。符鬼欢天喜地地在张玉兰手掌上跑了一会,抱住她的手指咿咿呀呀叫了起来,似乎在讨吃的。

    秋明看得眼都直了,魏延黄忠也都啧啧称奇,张玉兰得意非凡,顺手从路旁老树上抽出一丝青色的光点递给符鬼,符鬼欣喜地接住咬了一口,却马上呸呸呸地大吐起来,似乎这点灵气不合他的胃口。

    秋明看得眼热,便向张玉兰讨来玩玩,张玉兰抿嘴一笑,大方地递给了他。

    秋明大喜,用食指轻轻逗着掌心上的符鬼,符鬼却不领情,抱住他的手指就是狠狠一口咬下去。秋明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声惨叫,扬手把符鬼甩了出去。张玉兰哈哈笑着念动口诀把符鬼收了起来,再看秋明,手指上多了两个尖利的牙痕,正在汩汩冒出鲜血,魏延连忙找来布条给他包扎。

    秋明悲愤地道:“那个符鬼呢,快把它交出来,我要代表组织代表人民消灭了它。”

    张玉兰做了个鬼脸:“不给,你都这么大人了,和这么小的符鬼一般见识,丢不丢人啊?”

    正说着,忽然前面出现一队骑兵,却是董卓帐下骑督将华雄。原来华雄被分派在落星一带驻扎,听见秋明的惨叫以为有虎伤人,急忙带兵出来查看。

    秋明感觉到手指上的伤口又痛又痒,说不出的难受,这时听见魏延问道:“这边山上有虎吗?”

    华雄笑道:“本来是没有的,不过今年雪大,秦岭深处的猛兽都被赶了出来,前几天我就打了两只豹子一只猞猁,也发现了一些虎踪,还打算着给皇甫车骑和董中郎各送一张虎皮呢。对了,你们这是要去哪呢?”

    魏延道:“我们去寻符……”,秋明连忙用没受伤的手捂住他的嘴巴:“我们收到情报,叛军有一支部队进了秦岭,不知用意何在,我们这是要去寻他们出来。”

    华雄道:“山中积雪未消,道路难行,叛军此时进秦岭所为何来?”

    秋明脸色微红:“正是因为事有蹊跷,所以才要小心应付,若是两军交战之时,却从后方杀出一队人马,岂不是糟糕?”

    华雄想了想:“既是如此,秋将军且先进山搜索,发现敌军立即举烽火为号,华雄即刻前来接应。”他又叮嘱道:“山中凶险,将军不可深入斜谷,恐救援不及。”

    告别了华雄,张玉兰问道:“真的有羌胡叛军从秦岭翻过来了?我们是去找叛军还是给符鬼收集灵气呢?”

    秋明笑道:“天寒地冻,哪支叛军会这么大胆深入到我们后方呢?我刚才是唬那华雄的。”张玉兰白了他一眼:“就知道你从来没一句真话。”秋明哈哈一笑:“我们家小玉兰冰雪聪明,美丽可爱,这个就是真话。”张玉兰喜滋滋地反驳道:“谁是你们家的?我是我自己家的。”

    秋明带出来的这一百骑兵都是邓州本地人,平日见过最高的山也就是几百米的朱连山,此刻见到重峦叠嶂巍峨不凡的秦岭群峰,几乎都要顶礼膜拜了。不多时,前面来到一座关隘前,只见此关东沟西山,中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