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动三国-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玉兰忽然打了个喷嚏,两人一下从出神中清醒过来,秋明连忙道:“看你,这样的天气还穿这么少,要是染了风寒怎么办?”张玉兰傲然道:“我是修道之人,哪那么容易得病?再说了,要不是你闯进来,我早就洗完了,又怎么会打喷嚏。”

    秋明连袍带人一起紧紧搂在怀里,问道:“暖和了吗?”小道姑温顺地点了点头,脸上尽是幸福和开心。秋明继续道:“我看你这胸部,完全不象是十三岁的样子啊,难道是水肿了,不行,看来我需要给你做个全身检查以除后患。”

    张玉兰的脸马上红得象熟透的龙虾一般,她大叫大跳着道:“登徒子,你眼睛往哪里看了,我要打你,我要叫符鬼放火烧你。”秋明一边笑着一边躲避着张玉兰的攻击,许多天以来的郁闷和憋屈仿佛在这时得到了消解,他的生命终于又开始色彩明亮起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八十三章 鲍出投效() 
正在打闹着,门口的小兵大声道:“魏将军来了,秋将军正在里面处理家事,你还是暂时不要进去吧。”接着听到魏延奇道:“家事?他家不是在邓州么?在这里能有什么家事?”

    张玉兰狠狠地掐了秋明一把,秋明挤着眉毛歪着眼走了出去,魏延更加奇怪了:“不是刚才还好好的么?怎么一下子就中风了?”秋明咬牙切齿地道:“你才中风了,还是马上风。快说,这么急着找我到底什么事?”

    魏延笑道:“你看看我把谁带来了?”秋明这才注意到跟在魏延身后的粗豪汉子,惊道:“鲍出,你什么时候到的郿县?”

    一段时间没见,鲍出完全没有了初会时那样的彪悍神情,只见他头上盘了条白布巾,身上反穿件羊皮夹袄,身形消瘦,好象个刚从田垄间下来的老农。他的眼光也没有了那样的桀骜不驯,反而显得畏畏缩缩的,让秋明想到了成年的闰土。

    鲍出的嘴唇翕动了几下,嗫嚅着道:“其实我这段时间来过几次,一直都是找的孙乾,今天听说县丞回来了,孙乾特地令我先来看望你。”

    哈哈,原来是来打秋风的,秋明正在想着这次该给他多少,鲍出却突然拜伏在地上道:“鲍出蒙县丞厚恩,无以为报,今当投效帐下,虽肝脑涂地,不敢辞也。”

    秋明又惊又喜:“秋明岂是挟恩图报之人,你又何必如此?”

    鲍出一脸沮丧地说出了实情,原来三辅之地历来人稠粮少,一直依靠关东的粮食输入维持民生。可是现在多了皇甫嵩的数万大军,粮食缺口立即吃紧,特别是在朝廷传出停止供给军粮的消息后,即使关中最大的粮商也开始惜售粮食,各家米店更是一致挂出了售罄的牌子,曾经有人赶着一车金子要换一车粮米而未得。

    孙乾得了秋明的嘱咐,只要鲍出来借钱就无条件地借给他,鲍出得了接济,总算熬过了一段时日,可是到了有钱也无处买米的时候,他一下子傻了眼,只能看着家中老母整天稀粥度日,心如刀绞。

    不过孙乾不愧是搞后勤的出身,听到鲍出说起关中的现状后,他马上修书请邓州运送粮米来长安。邓州前几年也是粮仓空匮民众饥饿,不过去年粮食大丰收,又通过集市从交州一带收购了不少,现在各粮仓都在花花地往外面渗米,反而成了幸福的烦恼。

    居孔和国渊接到孙乾的信后也很重视,马上通过商洛道运了一批粮食过来,到了长安后居然立刻就被抢购一空,获利甚丰。这下邓州的那些商旅好象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商洛道上粮车络绎不绝,人人赚得盆满钵满。

    鲍出眼看关中大乱朝不保夕,又屡次得孙乾馈赠,便动了移居邓州的念头。他的几个兄弟都是反对,但是老母亲得邓州粮米才保得性命,又听鲍出说起邓州富庶安定,却是大为赞成,更加坚定了鲍出的念头。

    鲍出的武艺,秋明是见过的,当下大喜扶起,正式把他收入自己帐下。

    张辽典韦听说秋明已回,都来与他相见,秋明问道:“既然粮米可以到长安,为什么军中还会缺粮?”

    张辽道:“孙乾也曾组织过从长安往郿县输粮,可是叛军有大量游骑充斥在这条路上,粮车过不了武功县就被抢光烧光了,平白损失了不少粮食和人手。”

    秋明大怒道:“靠,韩遂居然敢抢我的粮食,我可不能轻饶了他。不过你们难道全是废物吗?就这么轻易被人断了粮道?”

    张辽一脸羞惭地道:“军中缺粮已久,马匹也是缺少草料,兵无战心马无余力,那些游骑一沾即走,抢不过就发火箭烧粮,实在是防不胜防。”

    典韦喟然道:“也就是我前几天去了趟长安,死活运回了几十石粮食,勉强安稳了军心,不然现在可能都已经出现逃兵了。”

    这时孙乾也已赶到帐中,秋明问孙乾道:“如果不计代价从长安运粮过来,大概会损失多少?”

    孙乾盘算了一会道:“目前长安的粮食大多屯在各个邓州商人之手,我们想要收集也需要真金白银购买,以现在的市价来看花费甚多。而且能否顺利运到郿县大军之中,完全取决于路上武功县支援力度如何,可是武功的李榷早就已经闭门自守,不再敢出城野战,叛军游骑才能如此猖獗。按照前几次的情况来看,从邓州起运一千石粮食,到长安时就只剩七百石左右,而运到郿县最多能有三四十石。”

    秋明长叹一声,这么大的耗损,就算自己家大业大也是赔不起的,更何况自己刚刚才从贫困线上挣扎出来,还想着进一步迈向小康生活呢。

    张辽看见大家都是一脸忧色,强笑道:“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现在三月之期将到,只要杨阿若把酒泉兵马带到,我军趁势发起反击,自当反败为胜绝处逢生。”

    鲍出换了一身军服,总算看起来不那么象个农民了,他忽然出声道:“杨阿若?他不是受了重伤吗?怎么带来酒泉兵马?”

    帐中诸人都是大惊,连忙向鲍出问起。原来西北一带游侠儿一直都有消息往来,据鲍出所知,杨阿若自离了郿县,就一路北出萧关,到草原上游玩去了。而且这家伙好勇斗狠,每到一地就挑战当地的游侠,终于在九原惹恼了李进李肃兄弟俩,李进亲自出手把杨阿若打成重伤,现在还不知道躲在草原的那一处养伤呢。

    “不可能。”典韦瞪起铜铃大的眼睛:“这杨阿若武艺不俗,哪有人能把他打成重伤?定是偷袭。”

    秋明却失声道:“什么?杨阿若没回酒泉,这下糟糕了。”

    张辽也是面如土色,现在支撑全军坚持下去的就是援军必到的信念,如果酒泉没有发兵,那么大军必定哗变,形势立刻变得不可收拾。不过他也是名将之资,马上做出手势让秋明不要再说,提剑出帐寻个由头立斩了两名守门的小兵,再命人把郭嘉请了过来。

第一百八十四章 危局() 
郭嘉沉默了许久才对秋明道:“此事确实非常棘手,我有上中下三策,你要听吗?”

    秋明一下子变得精神振奋,这家伙不愧是顶级军师,居然这么快就有了三个办法,想了想,先问起了下策。

    郭嘉看了看秋明:“杨阿若是你向车骑将军引见的,那么这个事肯定要算在你身上的。那么你不妨向朝廷坦承其事,把所有罪责全部扛下来。这样一来可以安定军心,二来可以全了师生情义,岂不是一举两得?”

    秋明呆了半天才问道:“我全扛下来?可有办法脱罪么?”

    郭嘉摇头道:“如此大败,就算皇亲国戚也不可能脱罪的,我看最好的结果也是个凌迟之刑。”

    秋明大怒:“只说你前一段被尔玛依娜所迷,心绪不宁才,现在已经抱得美人归了,怎么还是出的这种馊主意?最好也不过是个凌迟,那我图个啥?”

    郭嘉不慌不忙地道:“图个忠义之名,将来青史之上少不得一个孝字之评。”

    小道童装扮的张玉兰抽出桃木剑,恶狠狠地从内帐冲出来指住郭嘉,秋明也恶狠狠地道:“少在这里胡说八道了,要是人都死了,还要一点虚名有什么用?”

    郭嘉悠悠地道:“这么说来,你是打定主意要做一个不忠不义之人了?”

    秋明骂道:“靠,少拿圈套来绕我,快说,中策是什么?”

    “既然你不想死,那就要竭力求生了。趁着此事无人知晓,你可以去向皇甫车骑进言说回邓州筹集军粮,反正我们也不是军中主力,想来车骑将军应无不允,我们就全体逃回邓州。等到此间事发,朝廷即使雷霆震怒也是死无对证,想来也查不到你的头上。”

    秋明又是大怒:“你要我弃师而逃?这不是陷我于不忠不义吗?”

    郭嘉毫不畏缩地直视着他:“是你自己说不要忠义的虚名的。”

    秋明一时语塞,却指着坐在旁边不发一言的张辽典韦道:“他们两个是知情的,我们一逃走,他们马上向老师说明情况,难道老师会不派他们来追杀我吗?”

    郭嘉笑眯眯地道:“他们两个好说,打昏了直接带去邓州就好了,既救了他们性命,也全了朋友之谊。”

    典韦怪眼一翻就要发作,张辽却拉住了他,看看秋明有什么话说。

    秋明想了半天,摇头道:“我虽不在乎什么忠义虚名,可也不肯做不忠不义的事。你的上策是什么?愿闻其详。”

    郭嘉收起嬉笑的表情,吩咐黄忠鲍出守住帐门,有无故靠近者立斩无赦,才肃容道:“如今我们仿佛立于危崖之上,前面是万丈深渊,旁边是崎岖峭壁,只有往后退,才是安全的。”

    秋明奇道:“往后退?怎么个后退法?”

    郭嘉深吸一口气:“现在的上上之策,就是力劝皇甫车骑斩杀董卓掌握全军,立刻起兵回师长安,就地征粮,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攻下函谷洛阳,接着是挟天子以令天下也好,是自立为帝也好,就看车骑将军自己选择了。”

    帐中诸人都是大惊失色,秋明全身寒毛都竖起来了:“你是要我劝老师造反?”

    郭嘉点头:“杨阿若之事,你已百口莫辩,皇甫车骑只怕也难逃干系,难免会被朝廷借机清算。我听说贾诩曾经劝过车骑将军起兵,不过那时他刚刚平定黄巾,圣眷正隆,或许会顾虑重重。可现在一个不好就是身败名裂祸及满门的局面,我想车骑将军也会要考虑得更多吧?”

    “不行,此法不通。”皇甫嵩几乎没作任何考虑就直接否决了:“吾家世代汉臣,安能为反?而且刘家江山绵延四百年,虽有王莽之流做乱也旋即被敉平,可见天道阼汉,吾不能逆天而行事。”

    秋明急了:“那酒泉兵不来,关中这个烂摊子该如何收拾。”

    皇甫嵩看了秋明许久才道:“这个事不能怪你,主要责任还是在我。”

    秋明一惊,不知道该如何接口,皇甫嵩却继续道:“是我自己被虚名所累,总想要用计谋取胜,要打漂亮仗,不肯与叛军正面血拼,结果反而作茧自缚,处处束手束脚。其实我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当我想要反攻的时候,军粮却已经不够了,只能一直拖延下来等待奇迹。现在看起来,奇迹还是没有发生啊。”

    秋明愤然道:“这怎么是老师的责任?即使我在军中待的时间不长,也看得出董卓与老师貌合神离,而且他的部下又是接连作反,大家难免互相猜忌,很难做到精诚合作。而且自古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老师在一直缺粮的情况下还和叛军对峙了这么久,已经不愧名将之实了。”

    皇甫嵩又是默然良久道:“杨阿若之事,你只是引见而已,计策是我定的,书信是我也写的,自当由我来负责。你只是客军助战,能解了斜峪关之危又能斩杀滇吾,已经尽了你的本分,这就回去邓州吧。”

    秋明一惊抬头,看见皇甫嵩眼中偶然透露出的一丝关切神色,流泪道:“情势危急,学生怎么能一走了之?当留下来与老师共度危局。”

    皇甫嵩摇头道:“我已经决定要败中求生死中求活,你留在这里只会碍手碍脚乱我大局,还是快些回去吧。我在朝中尚有些关系利害,就算失败也不至于被处刑,你放心吧。”

    秋明虽然心中不舍,却也实在不愿意把身家性命陷在这里,他郑重地向皇甫嵩磕了几个响头,对身侧的张辽典韦道:“我离开以后,你们替我多注意下老师身边的情况,有什么异动马上到邓州给我报信。”

    两人点头答应了,皇甫嵩笑道:“哪有你想的那么严重,我已心中有数,倒是你快些走吧,万一被董卓抓到痛处就麻烦了。”

    秋明退出中军大帐,正要回营,前面一人高声叫道:“秋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