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之君临-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Ч辽偈敲蝗眯衾系劳歉詹诺囊蟆!肮幽苫姑淮鹩ζ兜啦话涯切└龌龊Υ降v川来!”

    不明白玄阳老道为什么会在这个问题上如此坚持,想要以此要挟那老骗子尽快说出实话,可又考虑到那些大人物既然有胆子在早年间拒绝当今太上皇的征辟,怕是更不会给自己这个小小的祐川县尉什么面子,鱼寒也只能换了个方式冷笑道:“你要再磨蹭,本公子这就叫人去把你那些师兄师弟的给绑回来!”

    “别!别啊!虽说当年是大伙齐心协力推演的天机,但公子您这命犯诸天劫煞、身负九阳逆脉、偏偏又体内五行俱全的断命之人可是贫道花了十多年时间才寻到,哪能轻易让那群祸害占了便宜?”看来玄阳老道并没有从刚才的痛揍当中吸取到足够教训,否则他应该不不会说出这种谁都糊弄不住的浑话。

    “行!不说是吧?那可就不怪本公子……”相信玄阳老道说这话是出于职业习惯,但鱼寒显然不太喜欢这种谈话方式,当即就决定不再跟着老骗子继续胡扯下去。

    不知道鱼寒会使出怎样歹毒的手段,但玄阳老道也很清楚那滋味肯定不好受,此时更是赶紧阻止道:“说,贫道这就说!”

    “那还不赶紧的?”没打算为了查清楚一个老骗子的动机就彻底启用情报网络,但如果只是用他来测试记忆中的那些酷刑到底有多大效果,鱼寒还是不会太介意。

    “贫道可不像那几个祸害一样满脑子都是如何逆天改命借运飞升,贫道找公子就是为了能避祸而已!”

    “避祸?”这个词让鱼寒感觉很不舒服,当初被孝宗皇帝糊弄得替魏王挡灾也就罢了,眼前这老骗子凭啥也要有相同想法?

    “嗯!不过这事说起来,还都得怪贫道学艺不精……”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开始回忆往事的玄阳老道似乎并没有留意到鱼寒那难看的脸色,只是无比懊悔地道:“前些年为研习师门秘法,贫道特意前往北地寻龙脉以引天地灵气,可谁知道就在紧要关头居然掐错了咒语……”

    很是糊涂的老骗子,但这似乎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玄阳老道又很快接着道:“贫道原本还以为这事不算个啥,顶多也就是跟往常一样多遭几次雷劫,但这大金国做事不地道啊!他们居然把自家祖宗给埋在了那么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结果一下就被天雷给轰没了六个……”

    鱼寒不关心那什么龙脉啊天雷的,毕竟这些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似乎太过玄奥,但听到这里他还是忍不住惊呼道:“啥玩意?你把人家祖坟给刨了?还一次就是六个?”

    “没刨!贫道不都说了么,那是被天雷给灭的!”非常愤慨地纠正了鱼寒的错误用词,玄阳老道也不忘顺便替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道:“事后贫道掐指一算,才知道这都是因为他们生前杀孽太重故而招来天谴也祸及了贫道,特别是那个叫做武惠成襄皇帝的,居然被轰得连骨架子带棺材板都没了影……”

    武惠成襄皇帝?那不就是传说中的金昭祖么?

    原本还以为玄阳老道不过是因失误而毁了金国六个寻常百姓家的祖坟,还寻思着若这老骗子对自己没什么危害就想办法帮他把这点麻烦给解决掉,如今却被告知他居然是把大金国皇室的祖宗陵寝给整没了!

    幸亏当年的海陵王有先见之明,在掌权后就赶紧把金太祖极其继位者的陵寝给搬到了中都,否则找不到地方祭祖的完颜雍在得知玄阳老道去向之后,还不得赶紧派个百八十万大军来把祐川城给拆了,好拧着这老骗子回去千刀万剐?

    实在没办法对这种缺德带冒烟的混蛋行为做出正确评价,被吓得有些傻眼的鱼寒只能竖着大拇指道:“厉害,你个老东西还真够厉害的!”

    “多谢公子夸奖,当初耶律弥勒跟她那些姐妹也是这么说的!”骤然得到了鱼寒的夸奖,玄阳老道也没认真思索这话里的真实含义,反倒是很得意地又给扯出了另一个隐秘。

    “耶律弥勒?完颜亮的柔妃?这事给她又有啥关系?”在鱼寒看来刨了大金国在老家的祖坟这事情就已经是够缺德了,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更能让自己感到惊讶的发生,可事实证明……

    “要说这还不都是因为贫道心地善良,虽说金国祖坟的事是他们作孽太多咎由自取,但贫道也实在不忍看着其后人受罪,所以就趁着金国内乱之时帮忙把那什么海陵王的嫔妃们……”

    “你把她们都给拐出来了?”看这玄阳老道那副得意的模样,鱼寒虽然不愿意相信,却也只能做出这种猜测。

    “没!贫道虽是心善,却也能力有限,除了那耶律弥勒之外,也就带了十来个当时年纪不足二十的女子出宫,可谁知道那完颜雍居然为这事又连下了五道海捕令!公子您说,贫道若不赶紧先给自己找个……”

第173章 突然冒出来的西夏公主() 
一个自称与萨天师有着同门之谊的老骗子,不仅因为瞎胡闹而把大金国从献祖到穆宗的六个祖坟给折腾没了,居然还趁着金国皇室内斗拐跑了海陵王的十来个遗孀!

    对鱼寒来说想要证实这一切似乎并不太难,至少完颜雍亲自下达的海捕令应该很容易得到,而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用不着再担心玄阳老道做出什么有损自己利益的事,却很可能会因此遇到更多更能让人头疼的麻烦!

    正在琢磨着应该把玄阳老道给绑了送到完颜雍那里去换点零花钱呢,还是继续留着这老骗子等将来有空了再扔出去更好地恶心大金国君臣,一个从南边传来的消息却使得鱼寒不得不把注意力从这件荒唐事上转移出去。

    孝宗皇帝赐婚了,鱼寒作为从九品的小小祐川县尉,当然没资格享受到这种特殊待遇,所以能有这种艳福的当然还得是魏王!

    话说这魏王不是早就成亲了吗?他那几个妃子不仅温良贤淑持家有方,并且还因这些年偶尔会抛头露面帮着赈济南逃弃民而在天水城内积攒下了非常不错的名声。

    孝宗皇帝做出这种荒唐决定,难不成他老人家最近忙昏了头,打算给躲在西北享清闲的宝贝儿子制造点家庭纠纷?

    当然了,猜测永远都只能是猜测,事实上孝宗皇帝这个决定可是在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之后才做出的最佳选择。

    毕竟这次要嫁人的女子身份非比寻常,西夏国主李仁孝的亲闺女,那是一般人有资格有胆子去惦记的?

    让魏王娶西夏公主?话说这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似乎都没有与异族和亲的习惯吧?这又是闹的哪一出?

    两宋时期不和亲这是事实,但这并没有形成具体的明文规定,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和亲是特指把闺女送给人家,如今换了种方式与西夏结亲不仅没有改变这个传统,甚至还能进一步体现出大宋皇室威严。

    但要这么说起来的话,临安城内似乎还有一个更为合适的人选,毕竟一国储君再怎么说也要比不受待见的倒霉王爷强了不少,若能让太子负责此次违反历史潮流的联姻,不管从哪方面来看似乎都更合适一些。

    理论上很是正确的想法,可就算是不考虑太子最近干出的那些破事,也没人敢忽视他家那个足以堪称天下第一妒妇的李凤娘啊!

    眼下临安城内的皇权争斗形势尚不明朗,孝宗皇帝一时半会也不会考虑更换继承人的事,自然也就不太可能用这种损招除掉自己的亲儿子,再顺道给西夏那边添个还没过门的寡妇。

    否定了太子参与此事的资格,偏偏孝宗皇帝身边也就只有两个人选,好在魏王的妃子们性格都还比较温柔,就算她们可能因此而心生怨怼也不会表现得太过明显,至少是不用担心她们会把某个老实孩子给吓出什么毛病来!

    完全没有别的挑选余地,更重要的是太上皇居然在这时候用了个非常传统且获得朝臣们认可的理由来表示支持。

    自唐末就开始进行武装割据,直到宋真宗时期才正式立国的西夏,前些年夹缝求存不是连辽抵宋就是在连宋攻辽,如今更是一边搂着金国的大粗腿又一边抛出与宋室联姻的绣球,就他们这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对外政策,还真没谁敢彻底放心。

    实在没办法准确把握到西夏的意图,如今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防范于未然,让身份地位都不太重要的魏王去负责联姻,就算两国之间的关系在将来彻底破灭,朝廷和皇室所能因这事受到的影响也会被降到最低。

    如今连八字都还没有一撇的事,太上皇却已经忙着诅咒小两口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劳燕分飞,话说这种做法似乎也实在有些不地道!

    没功夫考虑太上皇的真实意图,孝宗皇帝也必须承认这话确实有道理,毕竟现阶段不管是真正交好西夏,还是借机让金国对那个不太老实的小跟班产生怀疑从而将部分注意力转移到西北方向,对于大宋朝廷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贤弟,这事你可得帮我!”官家的决定已经做出,朝廷的正式文书也即将抵达西河州,提前获知消息的魏王也懒得呆在家中抓耳挠腮就直接跑到了鱼寒面前。

    “帮你?咋帮?你不会是打算让咱去把那什么西夏公主给娶了吧?”眼瞅着偷偷定下的出兵日期正在一天天临近,如果不是被亲爹“很不小心”地出卖了具体去向,鱼寒还真不打算掺合到这件事情当中,此时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给魏王看。

    “这法子还真不错,要不贤弟你就勉为其难?”若是换做以前在临安的时候,魏王就算有再多不满也一定会接受这个安排,但现在他还真不介意在抗旨不尊的同时顺带着做点乱点鸳鸯谱的破事。

    “一边玩去!咱家里都还有仨天姿国色的娘子没过门呢,哪有这闲工夫?”鱼寒是不介意在吃饭的时候多添副碗筷,但他前不久才刚被自己的混蛋岳丈给找了次麻烦,如今哪还敢用这种方式帮魏王解决问题?

    “老话不都说好事成双吗?你这才仨,添一个正好凑成两双!”再怎么说也是一起呆了这么多年,鱼寒既然没打算用传统理由做出拒绝,魏王当然也不会傻乎乎地跟这小混蛋讲大道理。

    “闲得无聊,跑咱这里找抽来了是吧?”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鱼寒也是被孝宗皇帝的决定给吓了一大跳,但真等他看到魏王带来的那份嫁妆之后就已经彻底明白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指着上面的那一串数字道:“咱就不相信你不知道这意味着啥!”

    “知道啊,一个保命的机会,外加一个勾结番邦异族谋逆造反的罪名!”没有出乎鱼寒的预料,魏王在来以前显然也是把握到了其中的关键,却又显得有些无耻地继续道:“为兄已经想了好些天都没个应对之策,所以这事就交给你了,琢磨不出损招,你就自个把那什么西夏公主给带回家去!”

    要说这次李仁孝为了嫁闺女那还是真舍得花本钱,厚厚的一沓嫁妆清单,上面除了传统的布帛等日常用品之外,还有三千两黄金,玉器珠宝若干,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能够体现其良苦用心的是最后那一个西夏土特产!

    五百匹大宛良驹,这对于从立国到现在都一直缺少战马的两宋朝廷来说,还真是谁都没办法忽视的巨大诱惑,若是让军中那些将领看到了怕是得两眼发绿光才行。

    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军中,都显得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偏偏又是属于某个幸运儿的私有财产,更严重的是这个幸运儿在名义上还统帅着数万大军,这能不被那些有心之人给擦亮了眼睛盯着么?

    孝宗皇帝没把这笔能够引人侧目的嫁妆划掉,那是因为他既找不到合理借口,也还打算用这种方式来帮助魏王增强实力,毕竟手里若有这么一支骑兵部队,就算将来真要有点什么不测,在需要远遁逃命的时候也能增加不少把握。

    孝宗皇帝能够做出这种安排也可谓是用心良苦,但很可惜太上皇在这件上显然也是有自己的谋划而且似乎还得到了某些外来的帮助,以至于现在魏王现在收下这笔嫁妆的弊端要远大于能够获得的利益。

    都这么多年了,无论是打算试图彻底搅乱大宋朝堂的金国,还是为了给亲儿子夺取皇权的太上皇,亦或急于登基称帝的太子,所有人都已经把魏王能否及时造反当作了引爆所有问题的关键,可偏偏这老实孩子到了天水军之后就在成天忙着开荒种地,就算偶尔闹出点动静也跟军务沾不上边!

    这孩子到底是真傻了,还是打算听天由命?所有人都在等待,所有人都在寻找答案,在认真翻阅了这些年从天水军中传来的消息之后,他们非常惊讶地发现,魏王不是没有产生过抱怨,而是一直受到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