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天灭日-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天虽然有胆气,却也不是莽夫,自不会拿鸡蛋往石头上碰。

    谁都可以傻,封天不能傻,他手里可是维系着数千万的人口,责任心巨大,不能让自己痛快了,造成无数人死于这场浩大的战火。

    十月,经过几十万工程兵以及农垦部队数月的努力,绿省的一些地方可以住人了。

    至少绿城已经具备入住的条件,原本这里就有一些基础,不就是建房子嘛,对于北地义勇军来说,这件事再简单不过了。

    绿省负责人,对外称呼为绿城市长商震,已经率领他的那套班子进驻绿城,正式展开工作。

    北地义勇军在战后启动了军队的扩编,主战师正式升格为军一级部队,并全部开进了绿省。

    为什么要开进绿省,因为那里面没有人烟啊。

    人都到了哪里去了呢?

    如今大草原可真是空阔,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绝大部分都跑了,其余剩下的人都被抓了起来,美其名曰审查,并接受劳动改造。

    可是,自己的家园,人家为何要跑呢?

    不跑不行啊,那场面太吓人了,没见过世面的人不跑才怪!

    原来北地义勇军采取的手段,有点恐吓的味道,胡乱杀人总归不好,那就把声势搞地大一些,军队距离居住地还有老远,枪炮声稀里哗啦的砸,好怕人哎,人家能不跑嘛。

    北地义勇军从南往北进,跑路的人自然也就跑到了北部老毛子的地盘去了。

    封天这家伙太狡猾,这样既不会造成太大的杀戮,又可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省老鼻子事了。

    现在这个广阔的大草原,也只有工程兵和农垦兵以及他们的家属,这点人算什么?

    如今整个大草原都属于农垦部队所有,他们要在这里建设牧场,是牛羊等各类牲畜的放牧的地方,为北地义勇军提供肉食。

    整个绿省的人口,要有计划地往里面安排。

    比如,企业搬迁到了绿省,在企业工作的职工以及家属,自然也会安排在绿省居住。

    究竟有哪些企业会被安置在绿省,恐怕也要有一个总体规划,选择适合这一地区的企业入驻,大概会有一些必要的条件。

    是啊,凭空得到这么大的地盘,封天很珍惜。

    哦,就像穷人得了个毛驴,嘚瑟着呐。

    也不能说人家得瑟,关键是封天看得多知道的事情也多,总不能像后世一样,把蓝天变成昏暗,到处都是雾霾,不利于人类的生存。

    而为了高产拼命地施加各种化肥,全不管土地过度使用造成贫瘠。

    封天要求所有的行业都需要有一个完整地规划,必须强调规划,而且要有短、中、长期规划。

    一些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先制定短期规划,在经过充分研究之后,制定严格的长期规划。而长期规划是不允许随便改动的,除非经过最高级别审批,否则,就是渎职、犯罪。

    如今,商震领导下的一些机构忙着呐,各种条例、法规都在研究制定中。各类专家规划组已经全面进入工作程序,为绿省的未来勾画蓝图。(。)

第三百四十八章扩张的时代() 


    北地义勇军十个主战师,现在要整编成为十个军,其中包括警备军,最重要的是原来的武器要淘汰掉,逐步换装成最新式的武器装备。

    这件事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张扬,封天所掌握的武器已经是这一世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是他手里的王牌,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发挥重大作用的。

    封天没有那样傻,早早地公诸于世,有意义吗?

    所以,封天选择了绿省。

    这里人烟稀少,就算有人也是北地义勇军内部的人,不怕泄露到外界。

    有了新武器装备,军队要适应新装备,那就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训练,绿省有许多戈壁滩,无人区,随他们折腾就是,条件再适合不过了。

    除了主战师升格之外,其他军队都陆续升格,北地义勇军有十二个守备旅,其中两个旅升级到守备师并划归到了边防巡防军,其他是个旅升格为守备师。

    而装甲部队升格为军一级,下辖三个装甲师作战单位,准备装备华氏36h(虎式)式坦克和华氏36b(豹式坦克),以及先进的点子指挥系统,将成为北地义勇军一支强大的坦克集群攻击力量。

    当然少不了火力支援部队,装备火力更强大,机动性更强的现代化火力支援部队。

    再就是航空兵部队,原本是师一级的建制,这一次升格为三个航空军。

    而且,还在航空军中设立五支空降旅。

    尼玛,小小的北地义勇军装备三个航空军,这是不是有点儿另类呀?

    的确,相比较任何国家和军队,没有如此大比例的航空兵。

    但是,封天就这样做了。

    因为封天知道制空权的重要性,也知道培养一名空军飞行员是多么的不容易,现在没有仗打,不等于以后没有仗,多积攒一些飞行员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重要的是,这一次航空兵整编,是将双翼飞机过渡到单翼飞机。

    北地义勇军在世界范围内率先使用单翼飞机作战,为下一步亚音速飞机过度能让外界知道吗?

    显然,那会吓坏一些人的。

    所以,封天决定单翼飞机必须在绿省比较隐蔽的地方进行飞行训练。

    而各航空兵部队分批进驻绿省进行训练,逐步过渡到使用单翼飞机作战。

    封天非常重视航空兵,空军装备走在了飞行员的前面,现在飞机不缺,而缺乏的是合格飞行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喷气式飞机都可以实现。

    但是,现在不行,飞行员需要一种必要的过度。

    在适应了单翼飞机之后,再从中挑选优秀的飞行员驾驶喷气式飞机。

    按照目前封天所掌握的技术储备,喷气式飞机不是障碍,飞机都进入了研制阶段,封天所缺乏的只是合格的飞行员而已。

    所有的这一切,封天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段,心急没有用。

    除了作战部队之外,鉴于新形势下的需要,北地义勇军工程兵以及农垦部队根本不够用,而前期招募的数量,还比不上从这些后备役中抽走的人数。

    所以,无论是工程兵还是农垦部队,都需要大幅度扩招。

    北地义勇军初步估算,工程兵至少还需要扩充到五十万,而农垦部队至少需要扩充到一百万之多。

    总数一百五十万的后备役很多吗?

    不多,北地义勇军新开辟的三个方向,包括绿省、西部的克什米尔以及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区,三处一分摊就没有了。

    所以,看似多实际不多,在这一次扩招之后,还要有计划低继续扩招。

    封天之所以大批量地扩充农垦部队,一方面为作战部队提供兵员,而长远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发展。

    封天的设想,一步进入工业化以及城市化,那就不需要太多的个体农民。

    农业的机械化,必须建立在大农业的基础之上的,一家一块土地,想要实现农业机械化,那得需要多少年才能过度,封天等不及呀。

    推崇小农经济,那是一些人眼光短浅,或者是短期行为,不具备长远眼光。

    毕竟小农经济阻碍农业社会发展,为了眼前的利益,损害长远战略,实在是投机家的行为。

    封天是过来人,对于这段历史非常清楚。

    在北地,从一开始封天就把最好的土地安置给了农垦部队耕种,以保障北地有充足的粮食。而北地引进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其中就包括生产拖拉机等机械设备,随着北地工业项目的展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片的土地为北地生产出足够的粮食。

    小农经济在北地所占据的比例逐渐在减少,大农业项目不断扩大。

    而随着包括农业在内的各种研究机构的诞生,农业项目也在向高科技发展。

    从现在起,封天都在做这一件事,新占领区的土地,都交给了农垦部队,算是收归北地义勇军所有,而非个人拥有。

    而北地防区内从事农业耕作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人分流到了军队或者工厂,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如此,而且比例不断地在扩大。

    如今,随着北地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北地的总人口还在扩充,已经超过六千万,下一步要向七千万迈进了。

    这个人数已经非常庞大了,但是,新占领区需要人口填充,北地义勇军将会有计划地分流人口,至少,输送到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工程兵以及农垦部队都带着家眷一起过去了,到年底大概要有几百万人口分流出去。

    当然,这也少不了绿省,近期整个地区恐怕也要容纳几十万人口。

    封天不怕人口多,汉民族需要更广阔的的生存空间,而不是仅仅拥挤在中原这一带。

    封天很清楚,一旦战争结束,和平年代人口会呈基数地膨胀,那时候,恐怕不是人数少的问题了,而是人太多了,太拥挤了。

    二战爆发将会为封天提供了最好的时机,世界大混战,为何不扩张呢,必须抓住时机在那个阶段迅速扩张,才能彻底解决汉民族的生存空间,让汉民族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空间。

    这一点我们要向西方人学习,大航海之后,欧洲人逐步向全世界扩张,占领了澳洲,占领了北美洲,及大地改善了欧洲人的生存空间。

    而我们也有一个航海时代,郑和下西洋,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

    毛都没有一点!(。)

第三百四十九章老蒋犯难了() 


    封天打算向西方人学习,从中原地区向外扩张,为民族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在后世,人们竭力抱怨空气污染,对高房价满肚子怨言,诸如各种限制,比如生育也要被限制。

    为什么会污染,还不是因为人口密度太大,再加上工业的高速发展,能不污染吗?

    每一个人都在抱怨,可每一个人都是污染源,城市最大的雾霾源之一就是汽车,你能让大家把汽车停在家里不开,这可行吗?

    这不可能,哪怕人们明明知道自己在制造污染也不会停止使用。

    其实,人都很自私,自己做不是错,看到的都是错,一张嘴除了埋怨还是埋怨,但从不检讨自己的行为。

    一些人口口声声称赞某一国的空气好,他甚至不会考虑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口密度,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可能造成差别。

    大英帝国的工业时代,也被雾都所困惑。

    美国早已经度过了高速发展期,人口才三亿,只有中国的零头,而面积却与中国差不多一样,当然空气好了。

    一个高速发展的中国,又是在如此如此拥挤,如此密度的土地上,没有雾霾简直不可能。

    一切都源于生存空间的狭小,用不着埋怨。

    纵观历史,扩张从来都伴随着杀戮。

    欧洲人占领了北美洲,几乎杀光了当地的印第安人,在尸骨上建立了美利坚。

    尽管封天会尽量减少这种杀戮,尽管有一些是不可避免,战争中不死人是不可能的。

    但是,无论如何,扩张这条路已经被封天付诸实施。

    如今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已经应有两片连通起来的土地,因为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势高若云端,封天把这里将被命名为南云省和西云省。

    此时,北地义勇军已经在当地大幅度招兵,将年轻力壮的人招募到军队以及工程兵和农垦部队中。

    这也是一种计划生育,男人和女人分开了,出生率自然会降低,凡是占领区恐怕今后都会采取这种方式。

    其中廓尔喀年轻男子很好战、很勇敢,是非常不错的士兵来源。

    英国的廓尔喀兵是英国从位于喜马拉雅南麓山国尼泊尔招募的雇佣兵。1814年,尼泊尔王国的廊尔喀战士奇袭了克什米尔和不丹。

    英国人以3万人对付尼泊尔1.2万人,经过两年的浴血奋战才赢得战争的胜利。

    这一战对英国人是一个教训,尤其是廓尔喀兵宁死不屈的勇猛精神,很让英国人羡慕和敬佩。

    之后,英国与尼泊尔签订条约,享有招募廓尔喀兵的特权。

    从此,他们就在平均身高1。6米、佩带弯刀的尼泊尔男子中为英**队招募新兵。

    廓尔喀兵最初来自尼泊尔加德满都以西的廊尔喀村,后来每年都有年轻的男人从尼泊尔各地来到西部城市博克拉的英国廓尔喀士兵招募中心申请当兵。经过严格的选拔,几千人中只有两百多人能幸运成为英国职业军队中的一员。

    现在不用那样麻烦,北地义勇军的需求量几乎是无底洞,直接将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