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天灭日-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湘立刻明白了封天的意思,说:“好,就这么办。老弟的眼光看的就是远,早早把南疆这地方控制在手,还让大英帝国乖乖的承认,嘿嘿,换个人试试,大英帝国是那么好招惹的吗?”

    这件事不光是刘湘这样看,哪怕是老蒋都没有搞明白,大英帝国怎么就阳痿了呢?

    是啊,一个世界强国竟然认怂,公开承认喜马拉雅山南麓归北地义勇军所有,这其中没道理呀!

    有没有道理不去说,反正事实就是如此。

    大英帝国碍于脸面当然不会把内情往外泄露,封天也不会闲着没事到处嚷嚷,所以,印度次大陆这一次事件给外界留下一个谜团。

    当然,封天向外扩张,也间接地证明了封天以前的承诺,不会插手国内事务,让老蒋越来越放心。

    只要在抗战期间不打内战,封天没有理由反悔。

    至于抗战之后的事,那就与封天无关了。

    对此,目前国内几大势力大多都心中清楚,封天的企图,那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当然,对于南方那些不明就里的各派系,对未来的认识越发明朗,围绕在老蒋身边的凝聚力也就更高。

    是啊,只要将日军赶出去,国内还是老蒋的天下,除了封天没有能够挑战老蒋的权威。

    不过,若是他们知道阎锡山和刘湘都已经开始抽腿了,大概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阎锡山正在心里琢磨,是不是也给山之西的娃子创造点条件啊。

    在山之西经营了若干年,将来自己抽腿走路,不管自己治下的老百姓似乎也说不过去。

    阎锡山越想越觉着有道理,说道:“四川能移民五十万,这种事不能拉下山之西,老汉也要为家乡的百姓争取五十万名额。

    尽管山西临近北地,相对于四川富裕一些,但是,与北地相比,差距还是蛮大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道理是一样的。封老弟,不能忘了山西的弟子,应该一视同仁。”

    “哈哈,阎老哥什么也不想漏掉,这也要攀比。好在北地将来还会想歪扩充,否则,还真难以安置如此巨大的人流。行啊,北地义勇军继续招收农垦部队和工程兵部队,为安置这些人提供保障。”封天当然不能顾此失彼,满足刘湘,阎锡山这边的要求就必须答应下来。

    刘湘和阎锡山对望一下,问道:“听你这话的意思,不会仅限于目前所掌控的地盘,还要继续想歪扩张吗?”

    封天苦笑一声,说:“不扩张能容纳下后来人吗?先有地盘才能继续吸收更多的人,否则,人口密度太大,大家吃什么呀?”

    封天这话说的看似有道理,其实也没有说实话。

    阎锡山和刘湘都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爆发。

    封天要在这一次世界大战中,趁世界混乱之际,疯狂扩张地盘。

    地盘大了,总要有足够的人口填充,否则,无法真正占领那些土地。

    所以,话应该反过来说,封天要先有人而后才会有地盘。

    在封天的计划中,北地义勇军的总人口需要达到一亿人。

    如果加上一九三八年的转移人口,北地义勇军的总人口非常接近一亿,基本上满足了封天的要求。

    (。)

第三百九十六章封天出国() 


    北地义勇军最新的扩编计划出笼,封天发布命令:成立特别集团军,原警卫军升格为特别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的主要职责就是守卫核心区域,并作为北地义勇军的机动部队,随时支援战场作战。

    而且,这个集团军还装备某些最先进的武器。

    加上整编后的傅作义第三十五军,北地义勇军将整编成为十个集团军,当然,第三十五军全部拆散整编,而后与北地义勇军整合在一起,傅作义担任第十集团军军长。

    至于守备军,当然也要升格,顺利抵转化为十个军的建制。

    其中,南云省和西云省各有两个军的建制和一个山地部队。

    山地师虽然没有升格,却从两个山地师,变成了六个山地师,以适应战区不断扩大的需要。

    陆军这次大扩编造成农垦部队大幅度减员,这当然不行,倒逼着农垦军继续招兵,原来计划保持二百万的规模,却得到封天的命令,农垦军扩充到三百万,并逐步过渡到四百万规模。

    封天命令农垦部队继续扩编是有道理的,地面越来越大,耕种的面积也要扩大,需要的农垦军必然多,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农垦部队除了为正规军提供兵员以及辅助正规军作战之外,最大的任务就是要保障北地义勇军的粮食供应,一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全靠农垦部队支撑,人少了能行吗?

    工程兵部队也需要扩军,计划扩充到二百万规模。

    虽然地盘大了,工程量也在增加,工程兵部队却可以少一些。

    因为,北地义勇军掌握着数百万俘虏,都是劳动力呀。

    除此之外,陆军的其他兵种都在扩军,比如火力支援部队,名称没有变化,却增加了导弹打击能力。

    边防军作为一个兵种,需要巡防的边界加长,军队必然也需要扩军。

    最倒霉的是装甲集群部队,这一次不仅没有扩编部队,而且还被拆散了,充斥到各个集团军。

    这一步封天必须做,因为一个集团军的编制足够大,完全能够容纳装甲部队。而装甲部队也不可能无限的膨胀,维持师一级甚至是旅以及,编制刚好合适。

    除了陆军整编,其他兵种也需要整编。

    这一次整编,航空兵部队没有扩编,而且还被缩编了,飞行员抽调出去不少。

    因为,海军要组建海航,除了两艘航母上原有的飞行员,需要补充大量有实战经验的飞行员。

    飞行员光有战斗经验还不行,海航不同于陆航,需要在航母甲板上起降,除了丰富的飞机驾驶经验之外,还需要飞行员具备超一般人的心理素质。

    所以,这些飞行员就必须从航空兵部队抽调飞行员进行选拔,合格的飞行员才能够加入海航。

    这一番折腾,让陆航失去了大量的优秀飞行员。

    这样的话,航空兵部队想扩军也不可能。

    陆航的飞行员严重缺员,培养飞行员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完成的。

    飞行员只能慢慢滴培养,想急都急不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此次北地义勇军航空兵部队更换了装备,全部都采用新式飞机,的确不需要从数量上保持优势,而是占据技术上的制高点。

    高志航被任命为海航司令员,其他两名军长也升格为陆航副司令员。

    海军正式成军,海军司令陈磊,海航司令员高志航兼任海军副司令,政委初晓言。

    海军由这一次抵达仁港的双航母编队为基础,两艘航母,十艘驱逐舰以及十艘潜艇为主干,这是明面上的海军舰只。

    这一次跟随双航母编队一起回来的大型运输船队中,有一些船舶几乎是空壳,能自由航行,但是,没有武器装备,没有人发现这是军舰。

    其实,这是在欧洲造船厂制造的新型军舰,已经按照图纸预留设备底座,其中有十艘新型驱逐舰。

    此时,这十艘新型驱逐舰正在装备各种新式武器,其中包括雷达装置以及导弹。

    换句话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弹驱逐舰。

    除了驱逐舰之外,还有一些配套舰只,比如猎潜舰、扫雷艇、登陆艇以及补给舰,总之,双航母编队基本配备齐全,很快就会形成战斗力。

    至于那些已经形成战斗力的军舰,包括航母在内暂时不需要改造,继续维持原貌。

    航空母舰已经有过改造了,驶入欧洲后对航母进行了第二次改造,虽说基本保持原来军舰的外形,只是加装了部分武器装备。

    在这次改造中,航母和驱逐舰仅仅增设了雷达等设备,而潜艇的变化非常大,增加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为什么新型舰艇刚来到仁港,马上可以安装这些设备呢?

    因为,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是在这边生产制造的,欧洲造船厂只负责预留底座,双方通过图纸对接。

    为了保密,这些新型武器不可能在欧洲安装,封天只能采取这种方式。

    也就是说北地义勇军海军,目前已经有两艘航母,六艘常规潜艇,四艘装备了导弹的潜艇,十艘驱逐舰以及十艘导弹驱逐舰,应该说比较强悍了。

    短时间之内,汉省只能依靠这一支海军力量保护。

    因为,眼下造船厂还不具备生产能力,设备安装还需要一段时间,也许在一九三八年才可以开工生产一些小型舰艇,比如导弹快艇之类的小型军舰。

    想要制造大型军舰,恐怕要到一九三八年下半年,那时候,所有的造船设备已经就位,配套工程全部完工。

    一个造船企业不那么简单,尽管这个造船厂从欧洲整体搬迁,技术是成熟的,人员也还算完备,但是,设备安装总要有一定的时间。

    造船不用担心,因为封天原本就干这一行当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导弹技术不是问题,甚至连卫星发射都进入了倒计时。

    如果可以的话,原子弹都可以制造,关键问题是需不需要。

    当北地义勇军正式拉开整编序幕的时候,封天也到了离开的时间了,他要离开北地出国了。

    绿省机场上,封天登上了一架飞机,在另外两架战斗机的护航下起飞,飞往汉省,北地义勇军司令部将全部搬迁到汉省。

    封天乘坐的这架飞机可不一般,是空军一号,也就是封天的专机。

    问题在于,这是世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而两架护航的战机,也是北地义勇军唯一的喷气式战斗机。

    为封天驾驶飞机的是刚刚升任海航司令的高志航,在北地能够驾驶喷气式飞机的飞行员凤毛麟角。(。)

第三百九十七章王宫() 


    封天在汉省的府邸没有新建,而是利用了原来王室遗留下来的宫殿。

    相对来说,这样比较简单一些,只需要把内部设施完善,尽量保持居住舒适度。

    封天的玉龙集团所生产的家居设施相当高级,高端产品也只有各国的元首级别以及富有阶层有条件享受,因为价格昂贵,一般人享受不起。

    想想看,封天把后世的那些家居概念引入到这个年代,可想而知是多么的超前。

    而且,对于别人或许有技术上的难度,对封天的玉龙集团来说,制造方面不存在困难。

    王宫占地面积很大,北地义勇军又不缺人,挑选出许多十四五岁的小女孩充当丫鬟侍女,模样过得去就行。

    说是这么说,谁又能把扁瓜裂枣塞给司令的府邸里面去呀?

    毫无疑问,那都是百里挑一的货色。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异族女子,毕竟俘虏的人太多了。

    这个王宫属于北地义勇军财产,封天不想占便宜,付出一千万华元买下来了,变成了封天的私有财产。

    一千万华元不是个小数目,但是,这种建筑不会贬值,有可能还会升值,封天不会吃亏。

    并且,封天还在吴佩孚的廉政公署那儿备了案。

    当初冯庸就笑骂道:“你丫的这不是打脸嘛,北地义勇军连他们总司令的居住都负担不起,还需要自己掏钱,传出去是不是不好看啊?”

    封天却不这么认为,公是公私是私,必须分明,作为当家人,自己首先就要带好头。

    再说了,自己又不差钱。

    北地义勇军有一套制度,也为封天配置了居住地,就在司令部的后面,但是,居住的面积必须符合规矩。

    封天等人来到了王宫,苏菲早已在此等待,一大家子人终于团聚了。

    当初苏菲随船抵达仁港,造船厂有许多事情要忙,厂址的选择以及建设,都需要考察研究,作为这个企业的负责人不知道要有多忙?

    再说了,封天马上要南下,没必要自己先去北方而后再返回来。

    分别了数年之后,再见到封天,苏菲也顾不上其他人在场,大叫一声:“封,我的天”一下子扑到了封天的身上,封天抱着苏菲明显感觉到她浑身的颤栗。

    这些年苏菲不容易呀,封天安慰说:“菲儿,辛苦你了,这些年你一个人单独在欧洲,又要操持一家企业,殊为不易。”

    封天的安慰。不仅没有安抚住苏菲的情绪,反而有些呜咽,眼泪哗啦啦流了下来。

    好半天的时间,苏菲才有些平稳,说:“辛苦倒没什么,就是想你想得很苦,如果不是太遥远,我都想跑回来一次。想想一次来回大概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