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天灭日-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日军越过泰国向缅甸重镇毛淡棉动进攻,31日占领了毛淡棉。接着,日军兵分两路北进,西路日军占领仰光。

    9月初,东路日军沿着伊洛瓦底江北上,向缅甸重镇曼德勒起攻击。

    9月中旬,日军先击溃了防守曼德勒以南的6万英军,夺取了安羌油田。

    接着,日军企图继续向北进攻,结果很不幸在腊戍地区现了北地义勇军的踪迹。

    日军都北地义勇军的畏惧刻骨铭心,立刻终止了前进的步伐,迅将这一情况逐级向上报告。

    北地义勇军反击大英帝国,日倭高层早就知道,为了避免北地义勇军加入战团,日倭军队必须避免与北地义勇军生摩擦,这已经是日方的普遍共识。

    消息传到日倭6军部,闲院宫载仁亲王说:“大6的内战已经爆,尽管北地义勇军暂时没有卷入其中,大概是封天另有想法。

    至少在当前战局还没有明了之前,封天不打算太早出手。

    但是,最终的较量早晚有封天的存在。

    如果此时与北地义勇军生交火,恐怕会吸引封天的注意力对准帝**队,这将是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帝**队必须避免与北地义勇军生摩擦。”

    6军大臣林铣十郎非常赞同这一观点,点点头,说:“吆西,帝**队必须避开北地义勇军,我们的目标是印度。立刻命令帝**队停止北进,继续追击英军。”

    日倭6军部迅下达指令,军队避开北地义勇军,继续追击英**队。

    在日倭军队穷追不舍的情况下,英军历尽千辛万苦,以伤亡1万余人的代价,撤到印度的英帕尔城。

    完成了清剿任务,日军占领了缅甸的沿海地区,打开了西进的大门。

    日本军势如破竹,横扫东南亚,相继侵占了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缅甸以及太平洋上的一些有战略意义的岛屿和城市,统治面积达38o万平方公里。

    南进之前,近卫文麿相扬言日本是亚洲的“解放者”,日军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存共荣的新秩序”。

    然而,在日军占领了印度支那、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缅甸之后,马上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实行极其野蛮残酷的法西斯统治。

    日倭政府把军事同盟强加于泰国政府,使泰国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附庸,成为日本侵略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桥头堡和后勤供应基地。

    日倭政府除了以不公平手段大量进口大米、橡胶和锡等商品外,还经常用所谓的军用票,包括他们自己印刷和行的泰国纸币,来购买食品和其他物资,结果导致物价上涨、经济崩溃。

    荷属东印度是日倭政府在东南亚建立“新秩序”的重点。因为荷属东印度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供侵略战争需要。

    为了完成殖民统治,日倭军政府成立不到两周,就宣布禁止一切政治活动,解散一切政党,甚至不准对现有行政机构进行议论及悬挂国旗,不准唱当地歌曲。

    日倭军事当局为了使当地日本化,强制各级学校,以日语代替荷语;废除公元纪年,改日本纪年。每日清晨居民必须向东京“遥拜”,甚至连时钟也拨快一个半小时,采用东京标准时间。

    在经济上,日倭人大肆掠夺荷兰和其他盟国国民的财产。

    除了由军政监部管理或移交给日倭公司经营的工厂、矿山和种植园外,大量的金钱及其他财产被日倭人没收。东印度群岛的对外贸易遭到破坏,引起了岛上食物供应的严重不足。

    为利用当地丰富的人力资源,日倭政府组织“劳务队”,征募大批爪哇劳动者。据日倭人的统计,被送到海外的建筑工程去干活的爪哇人达27万。这些不幸的人中只有一小部分活着回家。

    菲律宾哥黎希律岛上的美军投降后,日军顺利地侵占了整个菲律宾。

    日军进入马尼拉的第三天就颁布了戒严令,严禁一切抗日言行,凡采取反对日军行动的人均处死刑,并威胁如有一名日本人被伤害,就要处死十名菲律宾人质。

    在政治上,日倭政府解散了菲律宾国内的各政治团体,着手组织“新菲律宾服务协会”,强行建立联保制,对菲律宾人民进行严密的控制。

    日倭人要该协会的人在现陌生人时,必须报告日倭当局,并检举那些同情抵抗运动的人,否则,住在附近的人全都要连坐。

    在经济上,日军的目标是力图把菲律宾由美国的农业附庸国变为日倭的农业附庸国。

    菲律宾生产的大米大部分供应了日倭侵略军,菲岛人不得不以糠菜充饥。

    在日军占领期间,大批人死于饥饿。

    愤怒的菲律宾人民将日倭政府鼓吹的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斥之为“大东亚共穷圈”。

    在教育上,日倭人采用他们一贯的政策,即在还没有力量审查课程和教科书以及清除他们认为不利的内容之前,先关闭所有的中、小学和大学,待到日语作为一门课程时,方才重新开学。

    几乎和菲律宾的情况一样,日军在占领了整个缅甸之后,日军司令饭田祥二郎就宣布军事管制,依靠武力推行“大东亚新秩序”。

    日军先没收英国殖民者的财产,将保存下来的技术装备和原料直接运往日倭国内,在当地行毫无物质保证的占领纸币,来征用大量的大米等其他食物,通过海洋运输,从缅甸将大量的棉花、木材和矿石掠夺到日本国内。

    另外,日本人还用招募和强迫征集的办法,迫使大量的缅甸劳工从事建造飞机场、筑路等工作。仅在泰缅铁路一段,就有大约3万人被折磨死。

    而在欧洲,1939年9月1日,德国进犯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

    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o日,加拿大等加入)。

    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

    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

    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到194o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o年4月9日,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

    在以吉斯林为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德**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

    进攻于194o年5月1o日拂晓开始,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

    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

    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o日进抵英吉利海峡。

    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

    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

    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

    6月初,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

    6月1o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

    194o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o年)》而告结束。

    194o年6月1o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

    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

    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展,并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

    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

    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撕毁条约,进犯苏联。

    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全球性的战争不可逆转。

第四百一十章何其毒() 


    日倭占领檀香山,举国欢腾。

    此时,德国驻日倭大使西姆知道,该轮到自己登场了,上一次西姆的任务仅仅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要在今天完成。

    这是德国对封天的承诺,当初封天给德国巨大的好处,曼因施坦想回报封天,被封天拒绝了。

    对于曼因施坦的好意,最终只留下一个条件,在适当的时候希望德国人帮忙。

    德国从封天那里知道,美国人最终还是要加入盟国参战,只是美国人太狡猾,会选择最佳时机对轴心国开战。

    德国人当然明白,所谓的最佳时机,无非是德国精疲力竭的时候。

    由不得德国人不相信,一战历历在目,哪怕希特勒再疯狂或者刚愎自用,也不会愚蠢到连这一点也听不进去。

    封天也不会信口开河,说话的技巧还是有的。

    日倭人对美开战,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揽到自己身边成为敌人,当然也符合德国的利益。

    如果美国人在亚洲与日倭人死磕,杀得你死我活,精疲力竭,恐怕也没有太多的能力顾及到欧洲。

    虽然德国与日倭最终会是轴心国,但是,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再正常不过了。

    当日倭军队横扫亚洲的时候,德国人已经看的很清楚了,这个趋势不可逆转,距离美国加入战团为时不晚了。

    那么,尽快推动日倭人对美开战,让事态明朗化。

    试想,日倭军队突然出兵太平洋,将美国太平洋殖民地全部霸占,并消灭了太平洋舰队,面对这种打击美国人会甘心吗?

    触怒美国人的后果,必然把美国拉入到战团。

    至此,封天多年前所埋下的伏笔,今天才得以全部实施。

    这家伙狠啊,已经把太平洋战争提前引爆了还不算完,现在又要挑唆日倭人对美国本土下手,何其毒也!

    对于这件事,封天心中很明白,既然太平洋战争早晚会发生,美国人早晚会参战,那么,早一点开始比晚一点开始,更有利于北地义勇军。

    其实,这一切都是学习美国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封天自己想当那一只黄雀,而不是让美国人当黄雀。

    所以,封天现在很安稳,似乎没有太大的野望,也不想掺和世界各方势力,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是封天留给外界的假象。

    德国人拉他入伙,他不干,拿出一个烂理由糊弄过去了。

    前段时间美国人也来试探过,封天同样耍太极,让外人难以摸清他真实的意图。

    很显然,封天有更大的图谋。

    穿过东京满大街欢呼的人群,西姆大使信步走进了日倭政府大门,他要面见日倭首相近卫文磨。

    如果美国的军队出兵欧洲,这必将对德国构成极大的威胁,德国还没有强大到与数个国家对敌,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日倭人一力承担,也就减轻了德**队在欧洲战场上的压力。

    各算各自的帐,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首相近卫文麿心中很奇怪西姆大使为何非要急着见自己,问道:“西姆先生,你好!突然听说你要来见我,是不是有什么急事呀?”

    西姆大使耸耸肩,说道:“首先祝贺贵**队取得太平洋战役的大捷,并消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尽管这场战争足以说明日倭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是,作为盟国,德国非常担心此战之后的局势。

    尽管美国的经济情况有点糟糕,可美国毕竟是一个大国。

    珍珠港之战日倭帝国取得了绝对胜利,几乎完整地消灭了太平洋舰队,论说英国可喜可贺。

    但是,美国的工业底蕴非常强大,损失一个太平洋舰队,对他们来说并不会伤筋动骨。

    贵国无论从总人口、战争资源以及工业能力都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请问,贵国的战略家有没有认真分析?

    美国已经宣战,我想,他们国内的机器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