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天灭日-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无奈之举,他曾经希望中**队能够拖住日倭军队,而中国战场的形势的确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奇怪的是日倭军队竟然甘心失去东北占领区,没有任何反击,这太不正常了。

    他也派人联络,希望十八集团军出兵北方,拖日倭远东军的后腿。

    但是,没有鸟用,寄予厚望的第十八集团军根本不听招呼,连一点回音都没有。

    莫斯阔搞不明白其中出了什么问题,反正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更何况,北地义勇军挡在北方,即便想出兵恐怕也不能如愿。

    东方没有一点力量可以借用,这不得不令人非常沮丧,也标志着莫斯阔在华战略的失败。在这种局势下大胡子之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施自救。

    大胡子决定从东方收缩兵力,在托木斯克设立最终防线,抵挡日倭军队的进攻。

    他相信,即便日倭军走到这里,漫长的补给线也难以保障,希望日倭军能够知难而退。

    当然,他不知道日倭远东军的补给,是远东贸易公司提供的,如果知道的话,大概也不会做出这种决定。

    苏军收缩兵力大大减轻了日倭军队的阻力,日倭远东军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快速推进,到了九月份的时候,已经推进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日倭军队还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争取在寒冬来临之前推进到托木斯克。

    而印度次大陆的日倭军队继续追击大英帝**队,横扫印度次大陆。

    日倭南方军作为南方作战的战略兵团,统辖11个师团25万人,天皇钦命寺内寿一为南方军总司令官。

    太平洋战争初期,南方军进展迅速,兵分四路作战,山下奉文的25军沿马来半岛——新加坡方向,本间雅晴的14军沿菲律宾方向,饭田祥二郎的15军沿缅甸——泰国——印度方向,今村均的16军沿爪哇方向。

    日倭南方战略兵团不到半年时间,南方军即侵占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南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攻占了10倍于日本本土、拥有富饶自然资源和1。5亿人口的大片土地。

    同时,日方损失甚微,包括海军在内,仅伤亡15000人,损毁飞机380架,驱逐舰4艘。

    由于没有了中国远征军,大英帝**队只能选择撤退印度,四万多军队仅剩下一万多人。

    中南半岛战争结束之后,南方军总司令官立刻命令第十五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率领第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三十一师团、第三师三十团、第五十六师团继续西进,攻击印度。

    大英帝国在印度的兵力严重不足,加上撤退的一万多人,英军的总兵力还不足五万人,根本抵挡不住日倭军队西进兵团的进攻,只能让印度师临时支撑一下,而大英帝**队继续西撤。

    阿三的军队都是炮灰,上去也是送死,致使日倭西进兵团长驱直入势不可挡。

    日倭军队就要来了,盛世才也不敢再留在这片土地,裹胁着那些难民向西北方向而去,而且,随行的人员大幅度增加,威逼那些印度次大陆逃难的人一起走了。

    这段时间盛世才的力量也在扩张,又不缺武器,与大英帝国交战缴获了不少步枪,还与那些所谓的土匪交易换回来一些枪支弹药,控制一些乱民不成问题。

    北地义勇军给盛世才画了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大饼,由不得盛世才不动心,像他这种流窜在外的小势力,有那种结局已经很不错了。

    盛世才相信,北地义勇军不会耍弄他这种小势力,只要自己卖力干好这件事,北地义勇军会兑现诺言的。

    套路还是一样,制造无人区,继续裹胁难民往前走。

    数百万人声势浩大,在盛世才军队的驱赶下,向西北方向呼啸而去。

    封天一直在密切关注着这场全球战争的进度,除了老毛子日子有些不好过,西方战场没有多大的变化。

    上一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倭军队并没有真正发动西伯利亚战争,莫斯阔大胡子集中精力对付希特勒,相对容易的多。

    但是,现在恐怕有点不太妙,莫斯阔正在承受着东西方两个战场的压力。

    能不能挺得住,很考验大胡子的智慧。

    东方战场和北美大陆的变化很大,与上一世不同的是,日倭军队竟然登陆北美洲,关键是美国的海军被日倭海军击败,以至于全军覆没。

    自从一战之后,美国一直没有战争。

    所以,美**队的数量不多,新招募的官兵打仗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在北美洲战场节节败退。

    危急时刻,加拿大军队加入了战团。

    正是因为有加拿大军队的加入,美**队终于顶住了日倭军队的进攻,暂时制止了日倭军队的继续扩张,双方进入僵持阶段。

    封天一直在等待,一直在准备,就像历次战争一样,希望一击奏效。

    毫无疑问,封天还想采取老套路实施突袭,实施闪电战,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战争,获取最大的利益。

    时机很重要,封天很有耐心地等待。

    三年的时间,让封天发了不少战争财,无论是德国人还是英国人,他们都需要战略资源,只要给钱,主要是指黄金,封天绝不拒绝。

    三年的时间,封天大力发展海军,军舰像下饺子一样纷纷下水,一下子制造了六艘航空母舰,而且还是六吨级最先进的航空母舰。

    因为造船本身就是封天的强项,他还很有远见地从欧洲掰过来最先进的造船厂,一切条件都具备,如果再造不出军舰那才是怪事。

    封天制造那么多军舰,难道日倭等外国势力不会察觉吗?

    察觉也无所谓,再说了汉省采取严格的军事管制,更主要的是,在沿海地带汉省的人员构成相对纯粹,企业员工大多数都是原版人马,加上军队、工程兵部队、农垦部队。

    至于那些劳工,在严格的管制下,也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军事机密。

    三年的时间,足以让封天有充足的时间让北地义勇军发展壮大,不断健全各兵种,通过这些年的训练,北地义勇军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当然,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封天有选择地制造了一些新型武器装备,并不断地充实到军队中去,北地义勇军已经进入导弹时代。

    虽然封天足够强大,但他就是引而不发。。。。。。

第四百二十九章封天要当终结者() 


    北地义勇军即将召开高层会议,分布在辽阔疆域的各方大员都要回汉省。

    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都驻扎在绿省,相对来说还不算远,而王铁汉的第二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却在中南半岛,在没有通铁路的情况下来回一次相当麻烦。

    随着汉省的工业进程加快,现在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因为,玉龙集团旗下的航空公司制造出了大型运输机,在此基础上,商务飞机当然不是问题。

    汉市机场跑道上,一架飞机在跑道上降落,稳稳地停下来,不多时,北地义勇军第三集团军司令员徐立强和第四集团军司令员苏炳文等人走下了悬梯。

    “尼玛,这就到了啊,没觉着有多远啊。”徐立强站在机场无比感慨,头一次乘坐如此大的飞机,本来还以为要走很久,没想到眯一觉已经到了目的地。

    第四集团军司令员苏炳文回头看了看庞大的飞机,说:“这玩意儿真是了不起,这么大的个头竟然也能待在天上,头一次乘坐还真有些提心吊胆啊。”

    前来迎接的航空兵司令员陈海华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据司令说,马上就有豪华的商务飞机,舒适度非常好,将来我们来往于各地都可以乘坐。北地义勇军幅员辽阔,再依靠传统的方式往来非常好不方便,飞机是最快捷的运输工具,北地义勇军将优先发展航空业。”

    这话说的在理,汉省在东部,绿省在北部,而中南半岛隔着个大海,从陆路要转一个大圈,乘坐汽车恐怕要走半个月的时间,而且长途奔波非常好遭罪。

    徐立强感慨地说:“咱司令真是没说的了,北地义勇军从东北杀出来,一边打仗,一边发展,十年时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想想都恍若隔一世。”

    这边正说着,跑道上又有一架飞机开始降落。

    陈海华说:“这可能是张树森政委和王铁汉司令员到了。”

    果然,飞机停下之后,从飞机上走下来张树森和王铁汉等人。

    几人赶紧走上前去迎接,陈海华说:“张政委,一路辛苦了。”

    张树森还没有开口说话,他身后的王铁汉却先开口了:“辛苦个屁,我还打算在路上好好睡一觉,谁知道机务人员告知,说飞机即将降落,请大家做好准备。我艹,这就到了啊。当年第二集团军跋山涉水走了近一个月,怎么说也是机械化部队,这路途有多远可想而知。麻痹的,现在好了,一眨眼的功夫,老子又回来了。”

    对于王铁汉的感慨,在场的人无不大笑,王铁汉的感慨也是他们心中的写照。

    今后距离不再是问题,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无论多远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把人送过去。

    张树森说:“这些年见的多了,我是见怪不怪了,天下的奇迹都让咱司令创造出来了。咱们都是有福之人,没有跟着司令干的人都是傻帽,无福之人。比如那个王一哲,当年若是留下来也不至于被乱军祸祸了。”

    可不是嘛,当年王以哲可是第七旅旅长,九一八事变之后,非要回到张学良的身边,西安事变之后被乱军杀死了。

    当然,即便是现在活着也不见得有好结果,中原战场正在酣战,据总司令说,国民政府非败不可。

    分散在各地的集团军司令陆续到齐了,会议如期召开。

    主持会议的封天环顾一下手下这些大将,说道:“诸位,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三年多,想必各兵种都做好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决战。”

    封天话音未落,在场的十大集团军司令以及各兵种司令全都站起身来,喝道:“请总司令放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战则必胜。”

    “好,有信心就好。”封天挥手让众人坐下,而后继续说道:“纵观当今世界,国弱必将被人欺负,世界还是靠拳头说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战正酣,而在战后,这个世界将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重新决定世界规则。

    而这个规则谁来制定,当然是胜利者制定。

    回顾中华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我们这个民族饱受耻辱,可谓血泪斑斑。虽说我们的民族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貌似是一个大国。

    但是,我们的拳头不够硬,受欺负是必然结果。

    结束了,这一切在今天将全部结束,我们将为这一段历史画上句号。因为中华民族有一只军队正在崛起,那就是我们这一支北地义勇军。”

    封天的话非常鼓动人心,各大司令员们一起鼓掌称赞。

    当然,他们更期待着总司令后面说什么。

    “先让我们看看这个世界的战争局势,在欧洲战场,德国除了与老牌帝国英国开战,同时还席卷欧洲各国,目前正在向莫斯阔挺近。

    而莫斯阔的东线战场,日倭远东军已经抵达克拉斯诺亚里斯克,距离托木斯克不远了。

    可以说,北极熊正在面临轴心国的夹击,危在旦夕。”封天指点着地图,为众人讲述欧洲局势。

    而后,封天又把目标指向北美洲,说:“在北美洲战场,原本想坐山观虎斗,等到时机来临之时下山摘桃子的美国人,如今日子不好过,被日倭军队入侵,打碎了罗斯福的如意算盘。

    而引发这一场战争的外因,恰恰是我们。

    因为,后发制人的机会只能留给北地义勇军,而不是美国人。

    换句话说,收拾烂摊子的责任属于我们,摘桃子也应该由北地义勇军来承担。世界大战不能永远继续下去,需要有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重新划分世界格局,建立世界新秩序。”

    封天的一席话是多么的令人振奋,而且,意图说的非常明白,北地义勇军将主宰这场世界大战的节奏,必要的时候,北地义勇军将终结世界大战。

    是的,全世界都打烂了,在各国精疲力竭的时候,北地义勇军将是一支唯一的生力军,谁不服就打谁,站在哪一边哪一边就是胜利者。

    是的,北地义勇军这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没有出手,封天要当终结者。

第四百三十章要圈地立国() 


    那个号称要投十张月票的李胜洋到底没出来,人无信不立,说过了不兑现。

    好吧,不管他了,今晚再更新一章,感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