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天灭日-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树森指指自己的鼻子,不确定地问道:“让我去指挥呀?是不是应该说说你的部署,准备采取哪些战术。”

    “对付骑兵,最好的战法就是使用装甲力量,不过,目前我军的坦克还太少,只能先凑合一下了。”

    说罢,封天拿过一张纸画了起来,嗯,先画了一辆卡车,而后继续写写画画,封天一边画一边解说。

    “看到没有,用铁板把汽车的重要部位保护起来,还不能遮挡驾驶员的视线,这需要现场试验。

    在卡车的顶部设置二三个重火力点,而在卡车的两侧各布置一排轻机枪,这等机动性极强的火力打击力量,简直是骑兵的死神。

    另外,装甲旅还有十二辆坦克,让坦克居中突破,装甲汽车两翼快速行动,这一战,务必打掉马家军的主力,顺势南下拿下银川之地,甚至威逼甘肃。”

    张树森吃惊地看着封天一边画一边说,真他妈化腐朽为神奇,一辆卡车竟然可以这样使用。

    张树森是骑兵,当然知道骑兵碰上这样的铁家伙,根本无法抗拒,只能被动的挨打。

    最主要的还是速度,骑兵依靠的就是速度,问题是这些铁家伙速度不比骑兵慢啊。

    张树森心中有底了,这一仗无论怎样打,都是绝对会打爆马家军的。

    “封指挥,你让宋未照示弱,是不是有深意呀?”

    “对,示敌以弱还不后退,其目的就是让马鸿逵感觉北方抗日军也不咋样,防守很艰苦。

    但是,他们一时半会也攻不动,或许马鸿逵会求助援军,三马能来多少军队,现在我们没法子估计,反正来多少打多少,越多越好。

    此战,我军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利用西北四马这个倒霉鬼做榜样,以雷霆之势震慑那些不怀好意的各色武装力量,谁敢对北方抗日军有想法,这就是下场。”

    张树森搓搓大手,说道:“好,好,这一仗很好打,一群装甲怪兽凶猛地向前推进,那些骑兵无论如何也挡不住这一股钢铁洪流。而我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横扫西北马军。”

    “对,就这个意思。而且,这一次北方抗日军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穷追猛打。除了趁机南下甘肃之外,还要一鼓作气势如虎,向西挺近,拿下玉门关。”

    封天话音刚落,惊得冯庸和张树森二人目瞪口呆。

    这一位的胃口也太大了吧?

    拿下宁夏、甘肃,向西直达玉门关,从面积上看,又是一个差不多北地辖区的面积,北方抗日军能照顾过来吗?

    虽说,这些区域也属于比较落后、荒凉的地区,北方抗日军的控制区扩大近一倍,是不争的事实。

    冯庸担心地问道:“民国政府的何应钦刚走,重要的是,你还承诺过,不会掺和国内事务。如此一来,这对你的名声很不好。如果冲突闹大了,我军一下子占领一大片区域,这样的话,势必引发国民政府的干预。”

    “是啊,你好不容易创出如此大名声,如果民国政府利用舆论,往你身上泼脏水,影响一定很坏的。”冯庸的担心不无道理,张树森也赞同。

    封天微微一笑,说:“我猜想,一旦我军与西北马军发生摩擦,民国政府肯定不会发声,他们会坐看两家军队拼个你死我活。

    蒋某人最希望看到的是,各地军阀相互攻伐,互为消耗有生力量,最终让中央军不战而定天下。

    如果,中央政府不是从一开始便出面制止这种冲突,而是等到最终决出胜负,他们才出面指责,显然是理亏的。

    我想,他不会干这种傻事。

    一旦决出胜负,乾坤已定,中央政府只能哑巴吃黄连,不认也得认。”

    冯庸和张树森或许不了解老蒋的为人,封天心中清楚的很。

    封天算定,蒋某人一定会坐山观虎斗,甚至,不排除他会在暗地里支持和鼓励马家军攻伐北方抗日军。

    像封天这种地方势力,不管你在抗战中有多大的功劳,只要一天没有臣服在老蒋的麾下,那就是一个极不安定的因素,必然会除之而后快。

    西北马军主动挑起事端,与北方抗日军一较高下,蒋某人不在暗地里偷着乐,那才是怪事!

    “报告,第一装甲旅辛景波奉命来到。”

    “报告,第二装甲旅苏炳文奉命来到。”

    “哦,苏旅长和辛旅长来了,就等你们唱大戏了。”

    “总指挥,是不是有任务呀?”

    “不错,尽管装甲旅还没有成型,却并不妨碍参加战斗,给你们制造一次练兵的机会。这一次安排你们装甲旅一个实战任务,随张副指挥前去执行作战任务,这也算是装甲旅成立之后的处女之战吧。”

    “是,装甲旅保证完成任务。”(。)

第一百三十六章老蒋的高招() 
♂,

    感谢书友:老饕狂,谢谢支持!

    今天的支持力度一下子弱了,不多说了,更新吧。

    。。。。。。

    北方抗日军的辖区,最西边就在包头以西,黄河大转弯处。

    这里已经与银川的守军接壤,两军发生摩擦,也是早晚的事情。

    而封天让宋未照的第四师,迫近银川,其实也有深意。

    与北方抗日军发生摩擦的军队,正是西北四马之一,马鸿逵。

    宁夏王马鸿逵,西北四马之一。

    西北马军是指统治了西北地区数十年的马姓军阀,其中又以西北四马最为出名“马步青、马步芳、马鸿宾、马鸿逵,人称“西北四马”。

    此时,盘踞在银川的四马还没有到极盛时期,马鸿逵手中的兵力相对不足。

    1929年5月,马鸿逵随韩复榘、石友三在洛阳联合通电反冯拥蒋,老蒋迅即复电嘉奖,将马鸿逵部十七师扩编为讨逆军第十一军,马鸿逵任军长兼六十四师师长、郑州警备司令、河南省政府委员。拨给军饷30万银元,千余支新枪。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马鸿逵攻占山东泰安市,升任讨逆军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兼徐州警备司令。

    后唐生智、石友三、韩复榘密谋反蒋,韩复榘以徐州为交通枢纽、军事重镇,且与马鸿逵为倒冯投蒋时的契友,联络马鸿逵共同倒蒋,并委派孙桐萱协商,马鸿逵同意反蒋。

    韩复榘派一个旅进驻徐州,以监视马鸿逵。马鸿逵思虑再三,深感老蒋势大,倒蒋难以成功,便向蒋告密。

    老蒋得知密报,即采取措施,反蒋遂告失败。

    马鸿逵得蒋信任,奉令参加围剿匪军。所部十一军被老蒋缩编为第三十一师,师部驻信阳。

    宁夏马家军主力虽然在外征战,可并不代表银川没有军队,只是数量多寡而已。

    宁马与北方抗日军的摩擦始于二月二日上午,宁马五名骑兵流窜到临近北方抗日军附近的协成乡,抢劫居民的财物,被第四师一些官兵发现,当场击毙二名骑兵,幸存下来的两名骑兵逃窜回去了。

    第二天,驻扎在磴口县的马家军一个连的军队气势汹汹地开来,准备实施报复。

    北方抗日军都是一些骄兵悍将,哪里会把这些马家军当盘菜呀,立刻给予迎头痛击,使之狼狈逃窜。

    师长宋未照获知消息后,知道马家军不会善罢甘休,立刻请示指挥部。

    获得封天的指示,宋未照跟随封天已久,甚解其义,立刻做出军事部署。

    “命令第七旅前出协成乡,在与补龙淖乡之间构筑阵地。作战主要使用轻武器,步枪远距离射击,只有在敌军靠近阵地,才可使用轻机枪火力。

    而且,任何时间不允许使用重机枪,以便制造我军活力不足的假象。

    总之,以击退敌军为目的,守住阵地即可。听明白了吗?”

    “是,长官,李威虎明白。”李威虎是从东北一路打出来的老部下,哪里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鬼名堂啊?

    东北军这些军官别的都没有学会,打仗耍心眼,玩阴招算是都学会了。

    所谓跟着什么人学什么本事,跟着封天都学会了玩阴招。

    马家军吃了大亏,肯定不算完的,果然,下午三点钟左右,一个营的兵力从南往北杀了过来。

    第七旅第一团早已经严阵以待,就等敌军找上门来。

    双方狭路相逢,双方军队二话不说就开打,马家军一个营的骑兵集团冲锋,向第七旅第一团的阵地扑过来。

    “啪啪……啪……啪啪……”马家军骑兵气势汹汹杀奔而来,第七旅也不含糊,对方的骑兵离着三百米远阵地上的步枪就已经开火了。

    骑兵靠的就是速度快,迎着密集的子弹往前冲。

    说实话,西北马军也算是凶悍的一支军队,全不管冲击过程,中弹摔下战马的士兵多少,奋勇前冲。

    西北马军凶猛,也要看与谁对阵。

    这种仅靠蛮力,武器装备落后的军队,碰上北方抗日军,那是找倒霉。

    一个营的西北马军,在北方抗日军面前,连塞牙缝都不够。

    更何况,北方抗日军武器装备极其优良。

    若不是师长命令悠着点打,这一阵就会吃掉西北马军这一个营的兵力。

    北方抗日军第七旅远距离射击,就是利用敌军冲锋的这段路程,不断地消耗对方兵力,三百米远的距离说远不远,你总得跑一会儿吧,等到你跑到我们眼前,其战斗力也就弱的差不多了。

    再说了,经过前段时间大练兵期间的严格训练,子弹都是敞开射击,几乎所有的士兵枪法提高了不少。

    随着马家军骑兵的不断冲锋,伤亡也在不断地增加,一个营三百多人跑出一百多米的距离,已经损失五十多人。

    等到靠近第七旅阵地的时候,一小半兵力消耗掉了,冲进百米距离被阵地上的轻机枪一阵扫射,阵型已经很松散了。

    这仗是没法子打了,剩下的骑兵掉头就跑,来得快去得快狼狈逃窜。

    依靠蛮力打仗,那是要吃大亏的。

    这一仗下来,马军吃亏不小,留守银川的马军吃不住劲了。

    显然,对方的兵力不少,不是靠留守在银川的马军所能够应付的。

    银川留守马军不敢再打下去了,赶紧上报吧。

    当然,马军也不会说是自己一方理亏,而是说受到了北方抗日军的挑衅。

    马鸿逵获知自己的军队吃了大亏,当然不会罢休。同时,从留守军队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北方抗日军的装备并不太强大,主要是以轻武器为主,有少量的轻机枪。

    北方抗日军崛起于去年的九一八,离现在不足半年的时间。

    在如此短暂的时间段,马鸿逵推测,北方抗日军应该还很弱小,时间太短,就算让他们防守扩军,能扩充到哪里去?

    虽说,封天叫嚣,说自己消灭了四个甲等师团的日军。

    天下人有相信的,也有不相信的人,其中就包含马鸿逵。

    不过,现在的马鸿逵也有难处,目前留守银川的兵力不多,马鸿逵的主力都在河南境内。

    马鸿逵一边向民国政府告状,而后紧急从河南调动军队,准备回军银川,反攻北方抗日军。

    除此之外,马鸿逵还向其他三家求援,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

    马鸿逵,字少云。甘肃河州(今临夏)人,1910年毕业于兰州陆军学校。曾任宁夏新军统领、绥远第五混成旅旅长、宁夏第七师师长。

    1929年后,任国。民政府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兼第十一路军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从1932年起,马鸿逵担任了宁。夏省主席、国。民省。党。部主任委员、第十五路军总指挥,集宁夏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开始了在宁。夏的17年割据统治。

    在统治宁。夏期间,马鸿逵以“三抓”出名,即“抓兵”、“抓权”、“抓钱”。

    马鸿逵刚愎自用,好大喜功,是一个典型的“土皇帝”。

    眼下的这段时间,马鸿逵还没有与青海马步芳闹僵,虽说四马之间也有些小龌蹉,但并不妨碍西北马军一致对外的原则。

    按理说,参与剿匪的马鸿逵,在没有接到命令之前,不可以调动军队离开。

    奇怪的是,这边马鸿逵抽调部队回银川迎战北方抗日军,竟然相当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而马鸿逵上报到中央的电文,也石沉大海,没有收到任何信息。

    马鸿逵的第六十四师先头部队开一率先开拔,但是,讨逆军第十一军的军长,马鸿逵在没有接到命令之前,是不敢擅自离开河南的。

    马鸿逵心中很清楚,别说回银川,光是潼关一道卡,没有老蒋的命令,他的第六十四师绝对是过不去的。

    焦躁万分的马鸿逵只能等待,一连等待了两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