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直播闯明末-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都不会喜欢一个文绉绉,只懂得指手画脚的文士。想要得到将士们的认可,首先你得把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至少威严并非是用在这种地方的。”李霄雷也问过李岩为什么要这样做,后者这样回答道。

    不得不说,在与士卒同吃同住,而且一起操练的情况下,李岩很快就融入到军队之中。期间只要有空,他就关注军中的监军落实情况,根据西安这边驻军的情况进行把控。

    夜校已经是第一时间建立起来,既然说会影响到升迁,超过八成的士卒报名参加。剩下两成主要是年纪有点大,又或者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所以才放弃了夜校。

    “哪里都有一些不求上进的人,这群人只懂得得过且过。到头来,吃亏的其实就是这群人,然而更多时候,这群人吃亏之后,还会不断的质问为什么他是这样的待遇。”李霄雷听着下面的汇报,无奈的耸了耸肩。

    或许就如同常说的:上帝给了你救命的稻草,你却幻想着好处自动在天上掉下来。

    所谓启蒙也没有后世那么麻烦,语文数学就好,语文只需要学会拼音,标点符号还有三千个常用文字即可,数算方面主要学会加减乘数,竖式计算,还有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即可,这些都会用得上。

    为了方便学习,李霄雷已经委托常家研究铅笔,铅笔主要是铅笔芯,这玩意不是用铅制作,而是用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这个东西常家早就进行尝试,不说还真的研究了出来,最初研究出来的是铅笔芯,然后按照需要放在特殊的笔具里面,用完可以再更换一条,相比木头铅笔,以现在的工艺来说这样更轻松一些。

    成本不算贵,尤其是铅笔芯的成本更加不贵,所以就算是普通人家都能使用。只是铅笔到底不同于毛笔,书写方法不同,于是硬笔书写法,自然也在军中普及下来。这个写法主要作为速记手法,正规文书还是要用毛笔书写。

    “从历史进程来说,以后的生活节奏只会越来越快,所以毛笔书写也会逐渐被淘汰。书法和文字书写会被分离开来,快速的书写方法会成为主流,到最后我们甚至不会手写,而是直接用电脑打字,这样两千字甚至不到十分钟就能写出来,反之没有半个多小时,手指发痛估计都抄不出来。”李霄雷吐槽道,他要推广硬笔字,自然会有一些文士无法接受,最后这玩意只能在军中夜校和民间夜校里面推广。

    不过阿拉伯数字的推广倒是变得很顺利,毕竟方便。标点符号和汉语拼音也第一时间推广了下去,当时的公文是这样的:李霄雷总兵苦思天下寒门学习不易,句读难辨,发音不准,创造出《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秦王亲自尝试,大喜,力排众议,全面推广。

    不管如何,李霄雷这个创始人的身份,是逃不掉的,这也让他得到不少的名望。至于所有的非议,尤其是来自士人的非议,都算到了秦王身上。不过谁让他也得到了好处,硬要说,那就是‘痛并快乐着’。

    很多东西都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比如说流民的安置,比如说物资的调配,比如说教育和思想的扭转。扣除军工方面的研究,还有监军制度,军校制度的落实,其他的就不必那么着急。

    “另外汤若望联系到了澳门那边的天主教主教,据说是允许他创建新教。这群葡萄牙人在华夏生活了很久,对华夏的情况非常了解,会答应也不奇怪。”李霄雷耸了耸肩,估计以后华夏要多一个本土化的宗教了。

    好处也是显而易见,那就是汤若望正式和李霄雷达成协议,帮助他培养化学人才。不过他也很担心,东方这里会有人懂得数算吗?没有数算作为基础,那么很多东西教不下去!

    直至李霄雷把几个孩子推到他面前,他才真正的惊讶,这些孩子原本是李霄雷最早收留的孤儿,他们有几个人虽然没有李定国那种文武兼备的资质,在数学方面却是特别有天赋,很早就学会了阿拉伯数字,一些基础的数算知识也有学习。

    汤若望对他们的潜质也是非常看重,专门教导他们,至于另外一些头脑灵活的工匠,则交给他的弟子来教导。至于传教,会穿插其中,至于对方是否入教,只能随缘。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正式下达命令,全面封锁陕西西安府、庆阳府和延安府,不让一粒米,一片布进去。对于胆敢走私的商人,进行严厉处罚。

    还有一个人,在之前的讨伐战里面获得好处,那就是张献忠。他在榆林的表现也进入到了崇祯的视线范围内,于是将他提拔为游击将军,隶属于太原镇。

    本来是明末最大的反贼之一的张献忠,结果就这样在官方发迹了!

第206章 蒸汽机诞生() 
张献忠原本就是因为违反军规,所以才被清理出军中,当时若非别人求情,只怕甚至已经被军法处死。回乡多年,看着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于是也投入到了这个伟大事业之中。

    不过如今,他还在军中,关键是由于被李霄雷教训过一顿的关系,他低调了很久,没被清理出军中。同时又因为榆林保卫战中,也算有功,于是顺利上位。

    对于一个粗人来说,张献忠此刻是非常高兴的。既然已经发迹,那么自然是要想办法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关键是他和李霄雷不对付,也担心对方会找他算账,自然是紧紧抓住了军方和朝廷这根大腿!

    奈何太原镇真的是被李霄雷打得支离破碎,直接一个参将被杀,三万人或杀或俘,损失惨重。于是不得不招募一批新的士卒,张献忠趁机找人回乡,在老家拉起一帮兄弟进入军中,如此初步的势力也就建设了起来。

    这些李霄雷当然不清楚,他现在更关心的另外一件事前。

    之前路人er这个大佬,告诉他蒸汽机的构成,实际上他也大概有些印象,结合这个构成他尝试着让下面的工匠制作一番,就算外面在打仗,负责蒸汽机的工匠依然是在研发。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发,最早的一个版本的蒸汽机就研发了出来。很难想象,这才一个月上下的时间,居然已经有了成品。

    “大人,这就您要的蒸汽机,我们尝试用软木和布匹进行密封,效果虽然不好,但至少它已经能够使用。只是这样一来要频繁更换软木和布匹……至于其他的密闭材料,却是不好找。”研发小组的头目带着李霄雷查看这座‘庞然大物’,这是按照李霄雷所言的功率,最终确定体型的产物。

    “至少是后世蒸汽机的三倍大小,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某些设计并不合理……”李霄雷看向这个蒸汽机,却是有点不太满意。别人才三分之一大小,就能具备它一样的功率,这样的消耗完全不成比例!

    那么大的体型,也意味着它绝对是消耗水和煤炭的大户!若是成本上去的话,那么就算方便也不太划算。至少,用于军工生产还好,用于民用显然不合适。

    “这个体型,难道就不能减少了?”李霄雷询问道。

    “体型缩小,那么蒸汽的力量就会下降,那么整个机械运转起来的力气也会跟着减少……属下已经做过很多次实验,要达到大人要的那个功率,只能那么大……”工匠也表示非常无奈。

    “拆开来看看!”李霄雷觉得情况不太对劲,动力装置显然有问题。

    工匠闻言也不敢怠慢,立刻拆开给李霄雷查看。没多久已经看出了有问题的情况,于是抬头对工匠说道:“这里面涉及到杠杆原理,以及需要增加一些齿轮,来提升动力才行!”

    也是他疏忽,这年头杠杆原理和齿轮的使用还没有出现,水蒸气沸腾由于密闭的问题,使得功率输出的过程会存在衰减,所以为了保证输出只能讲体型做大做厚。

    “杠……杠杆那……什么原理?齿轮?”工匠听得有点莫名其妙。

    李霄雷无奈,只能好好解释了一番,后者顿时恍然大悟。只是知道是一回事,到底没见过齿轮是怎么省力的,所以还需要尝试一下。纯粹制作齿轮并不困难,当天晚上就制作完毕,然后尝试了一下,发现这样一来的确是减少了摩擦力,降低了功率的衰减。

    通过杠杆原理,工匠也意识到在牺牲距离的情况下,可以用很小的东西,依靠一个支点撬动更重的东西。很多东西,对于他们这些工匠来说,其实就是一层薄纱。随着李霄雷提出了这个概念,他们很快就找到一台小号的原型机,然后拆解之后进行改进。

    三天时间,李霄雷刚刚和常家签订了粮食买卖协议,军校也选址完毕开始建设。同时各地的蒙学,师范学院也开始相继开工,工匠那边终于改良好了蒸汽机。

    “大人,我们成功了!”李霄雷来到工坊的时候,工匠非常的兴奋。改良后的蒸汽机体型已经缩小到了之前的二分之一,不过按照工匠说法,功率还提升了两成。

    李霄雷自然是让他们尝试启动,果然在成本减半的情况下,功率有很一定提升。若是能解决密闭的问题,那么还能进一步提升。于是他想了想,花费了2000元兑换了不少的橡胶,反正就在昨天,为了满足火铳的制造,他又兑换了10000元的铁管给军工作坊那边。

    “这是什么材料?”工匠第一次看过硫化橡胶,顿时有些好奇。

    “这些材料叫做橡胶,是橡胶树的树脂加工而成!只是这玩意只生长在海外,我已经委托葡萄牙人帮忙寻找,若是能引种的话最好。不过现阶段能拿到的成品,则只有这些,小心点用!”李霄雷提醒道,这东西不贵,2000元已经可以买很多,只是这到底是消耗品,不节省还是很亏的。

    至于让葡萄牙人去找,这是真的,汤若望和澳门的主教进行练习,李霄雷就请他顺便帮忙,委托船队在巴西寻找巴西橡胶树。以树苗为主,能找到多少给多少,当然少不得墨西哥的辣椒,虽然按说沿海地区,已经有少量种植,主要作为观赏用植物。

    工匠这边听了李霄雷的话,自然也是谨慎使用。经过测试,果然密闭性好了不少,进一步调整之后,制造出来的蒸汽机功率再次提升15%上下,已经完全可以作为工业蒸汽机使用!然而问题就是于,它还只是一台蒸汽机,后续的配套设备,还没有研究出来。

    比如说万能机床,比如说镗床、铣床和钻床什么的,这些都需要慢慢研究。不过有了钻床和螺旋纹路,那么要把铁管钻出一道膛线,也就变得容易许多。

    哪怕没有底火子弹,至少可以考虑米尼弹,这玩意工艺……是怎么样来着?李霄雷大概知道形状,已经具备后世子弹的形状,但具体是怎么样的却不得而知。

    实在不行继续铅弹,有膛线至少稳定性还是可以放心的。

    尤其是冲床,冲压板材一旦可行,那么板甲也有可能批量生产。若是降低一些功率作为代价,把蒸汽机缩小多一些,那么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民用设备进行投入。别的不说,印刷、纺织这些产业肯定用得上。

    “所以说,我即将进入蒸汽时代!”李霄雷捏紧了拳头。

第207章 六月的丰收() 
检测到新的推荐票,开始导入……主播获得36元;检测到新的弹幕,开始导入:

    liu055:“签到了,不知道大魔王在不在?张献忠要打你!”

    ?戊夜·元:“米尼弹,锥形弹头的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使燃气无法外泄,又可以使弹头在膛线压迫下高速旋转。发射药只能使用快燃火药……以提高初速。”

    路人er:“由于只能用视频*****,所以我们只能用****交流,也许未来会好点吧。。”

    ……………………分割线……………………

    “感谢戊夜大佬的帮忙!不过就算知道这些,要从颗粒火药提升到无烟火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知道即时是在三四百年后,欧美那边的战斗依然是以黑火药为主,直至诺贝尔这个专门玩硝化甘油的家伙。”

    无论是底火还是发射药,这都需要一个研究的过程,相对来说把钻床研究出来更为重要。准头首先要比铁管还要坚硬,这意味着冶金工业同样需要有所提升。

    “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如何研究更坚硬的钢材吗?”李霄雷自言自语道,“我要求他们尝试合金,比如说碳钢,他们按照不同的比例加入碳粉,然后进行小批量冶炼测试,最后得出最合适的比例,如果换做是以前,那么一切就要按照工匠的眼光和经验来冶炼。

    这个方法很笨,也很浪费时间,不过不需要任何理论就能完成对合金钢的摸索,或许会浪费不少钱,不过这些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