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分隋-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原计划调动大军北上鲁郡和琅琊,不能让宇文化及的好处都被翟让抢去了。不过现在王世充横插一杠子,不管其意如何,李密总不能冒后路被断的风险,但又经受不住那两个郡地盘的诱惑,于是他盯上了沛县和滕县。随即李密调兵十五万东进彭城,一战便驱逐了王世充拿来凑数的少量守军,占领了上述两县,然后就按兵不动了。

    十五万大军待在沛县和滕县不挪屁股,一边让正跟宇文化及打得热火朝天的翟让后颈发凉,一边让跃跃欲试的王世充为了难:一旦他轻兵突袭梁郡,这十五万大军杀个回马枪怎么办?光凭一个萧县在手他也没把握拦得住啊!可他要是不动,战机转瞬即逝,光指望王世恽的南路偷袭也不靠谱啊!

    王世充在萧县徘徊三日,还派兵试探性的打了沛县两下,结果李密重兵在握却固守不出,显然是跟他耗上了。

    李密耗得起,王世充可耗不起。他一咬牙一狠心,还是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出兵!

第二百一十五章五封信() 
王世充咬牙切齿的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决定,以非嫡系的五万兵马死守萧县和彭城,他自己则统率五万子弟兵出萧县、下砀山,然后过虞城而不入,绕道消失在梁郡东北的莽莽大山之中。

    想当初王世充死乞白赖加赌咒发誓,皇帝才勉强同意从他的江淮子弟兵中划拨三万人归他指挥,怎么一转眼就成了五万?

    要知道王世充的嫡系兵马出身江淮,号称是他的“子弟兵”,那可不是白叫的。

    王世充派他兄弟王世恽从南路偷袭东都,还带上了包括他的世子王应玄、嫡子王应恕在内的二十余名王氏子弟,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那三万前大隋府兵、现王氏私兵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王世恽一旦得手先行拿下东都而起了异心。就算王世恽是他的亲兄弟,老王也得防着一手。

    至于江淮子弟兵,那可是他的命根子,当然就更不能轻忽了。王世充是皇帝亲封的右屯卫大将军,这所谓的“江淮子弟兵”的官方编制也就在右屯卫。而这个新鲜出炉的二代右屯卫实际统兵的将军,就是他的三位亲兄长王世师、王世衡和王世伟,至于军中的各级将领基本都是王太、王君度、王弘烈、王琬、王仁则、王道询、王道夌、王整、王素等王氏族人,不下四十多位,可以说老王是把他们全家都搬到右屯卫里边去了,所以除了他谁能调得动右屯卫的兵?就算皇帝都不行。

    所以老王发一句话,到他帐下报到的右屯卫兵马就变成了五万人,江都上下还谁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老王就是这么牛,要不是怕突袭东都不成给自己留条后路,老王连剩下那三万人都不能给皇帝留。

    老王的一举一动,早有防备的李密自然瞧得清清楚楚,老王一动他就开始调兵遣将,当砀山被其一举攻克的时候李密就急了,以为老王狗急跳墙,堵他后路不成又想掏他老窝,刚想纠集人马捅老王的屁股,却被左长史房彦藻拦住了。

    房彦藻认为王世充的行为很奇怪,尤其是动机未明。按理说李密那近在咫尺的十五万大军可不光盯着北边的翟让,王世充也绝对在其打击范围之内,在兵力处于劣势、防线四处漏风的情况下,王世充最好的选择固守几处要点等待战机,贸然轻出、尤其是在老虎的眼皮子底下还想掏其老巢绝对是找死和脑残的行为。王世充活够了吗?肯定没;那么王世充是傻缺吗?跟他打了多年交道的李密也肯定不会这么认为,那么他这么做到底想干什么?不弄清楚他的想法就冲上去穷追猛打显然是智者所不为。

    李密自诩为智者,所以他采纳了房彦藻的意见,只带了五万人马驰援梁郡,而且暂不接战,只是远远尾随。李密把底线设在虞城和谷熟,如果王世充攻打其中任何一城,那就意味着他的目标是梁郡,这是李密决不可容忍的,即便放弃琅琊和鲁郡,全军回援与其决战也在所不惜。如果王世充不动这两城嘛李密的脑海里浮现翟让那张令人讨厌的脸孔,但很快便被他拂到一边,紧接着浮现在他眼前的就是他那个奸诈狡猾的便宜女婿那张假惺惺的笑脸。李密有了短暂的一阵犹豫,然后呵呵一乐,悠然的催动战马,不慌不忙的继续行军。

    等王世充绕虞城而不入并遁入莽莽大山之后,李密的心托了底。等他的部下抓到几个王世充麾下的逃兵,基本探明了他的战略意图之后,李密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这下他不用操心老窝的安危,可以安心的率军重返琅琊前线跟老对头翟让算账了。不过临走前,他还是下令柴孝和严守梁郡,遣大将李子雄统兵八万移防颍川,并严令两人无论是杨霖还是王世充,但凡在这两郡境内借道、甚至是交战,只要不攻城、不进城,就权当没看着,更不许掺和。当然李密也没忘了给他的便宜女婿送去一封信,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回报。

    这就是杨霖现在看到的这封信。在信中李密对于女婿的提醒和告诫深表欣慰和感谢,同时也把王世充的行踪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并指出他对王世充此人深感厌恶,决不能允许他占据东都、彼此为邻。只是当前翟让太过嚣张,竟不顾宇文化及未灭非要跟他李密争个高下,琅琊之战一触即发,所以他暂时抽身不得,只能在精神上对女婿表示支持。同时他还告诉杨霖,他已密令李子雄在颍川、梁郡一线严密布防力图阻截王世充。即便阻截不成,只要杨霖有需要,亦可下令李子雄越境增援,千万别客气,都是一家人,就权当把李子雄当自家人使唤就行云云。

    所谓的李子雄听杨霖这个“自家人”使唤这事连傻子都不信,指望他能阻截住王世充那更是做梦。让杨霖汗如雨下的是李密在信中提到的王世充潜入虞城以西大山之中的时间是七月廿三七月廿三!那阵子他们连王世恽的动静还没发现呢,这都过去快一个月了,王世充就算爬也能爬到荥阳了吧,没准都到东都了!

    “我说老卢,你出来几天啦?东都啥情况?”

    杨霖顾不上看信,抓住卢少陵一边乱摇一边叠声问道。

    “主公主公您别急呀!卑职出来两天啦,没白没黑的跑一刻都没停,马都累死了好几匹好吧,卑职不废话了,出东都时房相并没有交代卑职别的,卑职也没听说东都出了什么事”

    好嘛,这就是个二傻子,啥啥都不知道。不过啥啥不知道总比知道了啥不好的事情让人省心杨霖悻悻的放开卢少陵,继续看信。

    第二封信是李渊来的。李老倌收到了他女婿要娶他闺女的信,但是对于信中杨霖没有明确确认他闺女的正妃之位大为恼火,指着鼻子把杨霖臭骂了一顿之余,还威胁道若不立他最宝贝的三闺女为正妃,他就要尽起河东三十万大军来给他闺女讨个公道!

    王世充的五万大军就把杨霖弄了个鸡飞狗跳兼魂不守舍,不过面对李渊口中的三十万大军他却连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就算李老倌真的发兵三十万,杨霖甚至不用费一兵一卒,只要遣出帐下一员大将——母老虎李秀宁同学出马,就能让李老倌乖乖退兵,连黄河都过不来!

    这会儿工夫没心思跟老丈人怄气,杨霖顺手把这封信甩到一边,下一封则是屈突通来的。老屈突在信中跟他痛述两者之间的战斗友谊,坦陈他与杨霖虽有旧怨,但毕竟是各为其主,而且这么长时间来俩人一起骗皇帝、坑瓦岗、揍宇文、蒙李渊,一同发展一同壮大,现在各抢到了自己心仪的地盘,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美。在这种情况下,两人更应该和平相处坦诚相待共御强敌,可你小子闲的没事跑我家大门前比比划划是个什么意思?难道觉得老哥哥现在是个软柿子,可以随便捏一捏?

    呃,果然让侯君集说着了,老房出了招臭棋,让李仲文跑到潼关底下搞军事演习,看来是把老屈突惹毛了。不过惹毛了老屈突后果并不严重,这老头守成有余进取不足,除了口头抗议一下应该没啥严重后果,也就是赔个礼道个歉的事,暂时也不用理他。

    接下来的一封信居然是萧铣送来的,这货的信怎么绕过他跑东都去了?这事也可以不理,萧铣在信中满嘴胡柴的再三表明屡次犯境纯属误会更不用搭理,反正现在也没工夫修理他。

    最后一封信是房玄龄写的,终于说到他最关心的事情了。老房告诉他,他刚离开东都到半个月王世充就出现了,而且等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王世充已经拿下了圃田!

    老房这下可慌了手脚,急令渑池的李仲文急速回援东都,偃师的丘师利出兵抢占汜水、阳城,并遣一部精锐进驻号称东都咽喉的百花谷严防死守。同时遣使急奔阳武,令李君羡立即收缩兵力,不用管圃田,赶紧回防荥阳,只要守住荥阳就万事大吉。

    李君羡反应很快,他没等老房的军令,甚至连从酸枣、浚仪退防的守军都没等,收到消息就连夜领着麾下的一万兵往荥阳跑。可惜他速度虽快,王世充比他还快!刚拿下圃田,他那在荒郊野岭里钻了大半个月林子,搞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五万子弟兵就吃了一顿饱饭,便立刻开始分头行动。

    他们搜刮了全城的粮草辎重,然后便将圃田弃之不顾,直扑荥阳郡的郡治管城。兵不血刃的拿下管城之后,王世充留下他的二兄王世衡率兵一万留守,然后派他的大兄王世师率兵一万偷袭原武,且一旦得手同样就地固守。同时命他的三兄王世伟统率五千骑兵奔袭荥泽,得手后对荥泽占而不守,继续奔袭金隄关、板渚、牛渚口等要隘直至汜水城下,能取则取,若不能取则与其隔城对峙,等待援军。王世充则亲率剩下的两万五人直奔荥阳而去。

    李君羡不敢去管城碰硬钉子,所以绕道原武,结果慢了一步被王世师堵在城下。自古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李君羡的兵还没王世师多,所谓围、攻、战纯属多余。想把王世师勾搭出来吧,人家还不上他的当就守在城中不挪地方,这下他彻底没辙了。虽说原武和管城之间到处是空档他可以钻过去,可到时后有追兵前有堵截,他这万把人只有死路一条。无可奈何之下李君羡只得就地等待从酸枣、浚仪退下来的守军,凑齐两万人马开始攻城,结果连攻数日而不克,只能困在原武城下干瞪眼。

    荥阳城内杨霖根本就没驻军,只有千余巡兵和民壮维持治安,对王世充来说连盘下酒菜都算不上。而一旦荥阳有失,东都门户大开,就凭丘师利那一万来人哪里能守得住那么多地方?只要王世充突破一点即可兵临东都。而此时杨霖的援军还在数百里之外,东都能不能守住还就真难说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血统论() 
杨霖看到这里都快哭了,荥阳无兵可守,王世充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进驻,这样一来王世师和王世衡就可以弃守莆田、原武甚至管城,只要留下一万人守城,李君羡还是干瞪眼没奈何就是过不去。而丘师利只有一万人,汜水、阳城、巩县、嵩阳、百花谷哪个都不能丢,他匆忙上阵,能守住几个?丢一个就全完蛋!那么指望李仲文?这货的两万人还玩命的从渑池往东都赶呢,那也是快两百里地,不比王世充的路程近,没准等他赶到了,王世充都进城了!东都还有啥可指望的?难道还指望房玄龄、祖君彦他们的老胳膊老腿,还是指望那一万女兵?

    房玄龄的信到此戛然而止,杨霖也彻底绝望了,但是无论如何路还得赶,而且还得玩命赶,毕竟他有仨老婆还在东都城里呢,无论如何也得把老婆抢出来。

    杨霖二话不说就要翻身上马继续赶路,却被卢少陵伸手拦住了。杨霖哪有心思跟他废话,抡起马鞭就要打,却听卢少陵大叫道:

    “主公莫急!卑职这里还有一封信”

    杨霖差点被这货气疯了,不管不顾的抡起鞭子一顿猛抽,直到被看不过眼的李秀宁拦住才罢休,但还忍不住骂道:

    “你他娘的是大喘气还是缺心眼,要不是看在你姐夫你姐的面子上,今天我非抽死你不可!”

    卢少陵一边脱去外衫,从内衣夹层里掏出一封写在帛巾上的书信,一边委屈道:

    “房相千叮咛万嘱咐,说卑职此来弄不好会被人堵截,一旦遭人挟持那五封书信尽可交出以保全性命,而此书则万万不可泄露,所以卑职先前才没有把这封信拿出来嘛!”

    “靠!难道你姐夫不是让你把信送给我的?有什么不能拿出来的?”

    “嘿嘿,卑职脑子笨,一时没转过弯来,该揍!嘿嘿”

    这封书信竟然是连着房玄龄的上一封写的,而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