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大郎传奇-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徽宗皇帝龙颜大悦,捋着胡须,不住的点头道:“没想到,太子还是一员福将,这次没让朕失望……”

    众臣听了徽宗对太子褒奖的话,皆是猜测圣意,莫非皇上没有废太子之心?那为何连国宴这等大事,都不召回太子呢?

    在废储立储这件事上,即便奸滑如蔡京,也揣摩不透徽宗皇帝的想法。

    当下徽宗皇帝沉吟片刻,又说道:“醴宁城之战不得张扬,禁止民间谈论此事,切莫激怒了金国不好收场。”

    众臣心领神会,看来徽宗皇帝是铁了心要与金国结盟,共同对付江河日下的辽国了。

    童贯最后说道:“圣上,还有一事,老奴不知当讲不当讲……”

    徽宗皇帝心情大好,摆摆手,说道:“直说吧,这儿又没有外人,说出来也让蔡太师、高太尉一起参详参详。”

    “据张俊信中所说,此次有明教反贼也加入到了对金作战,并且人数不少,有上千人。”

    关于明教的事情,童贯不敢隐瞒,毕竟这些加急文书徽宗皇帝最终还是要亲眼过目,他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徽宗皇帝面上的笑意不减,只是口中所说的话却意味深长起来:“贼心不死,朕难心安。”

    众臣心中又是一凛,圣上此话是何意,莫非怀疑太子殿下与明教反贼有什么瓜葛?

    …………

    战后的醴宁城弥漫着一股悲凉的气氛,此战宋兵大获全胜,然而包括太子赵桓在内,没有人能高兴起来。

    此次大战,宋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又有梵羽运筹帷幄,用奇计,施奇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然而战后统计,宋军仍旧死伤惨重。

    据不完全统计,此战宋兵战死九千三百一十八人,重伤三千余人,这还不包括张俊属下战死的四千人,另外乡兵死伤近五千人,明教死伤两千余人,辽军将近三千具尸体埋骨他乡!

    醴宁城一役,对于金军来说,失去了战略要地,叶赫部被全歼,算得上是惨败。

    对于宋军来说,打退了纳兰骨飞的攻城,但死伤过重,总体来说属于惨胜。

    对于辽军来说,用三千契丹勇士性命的代价,拔出了宋辽边境上的金国据点,可以说是相当划算,宋与金相斗,辽国得利。

    知府唐安主持战后重建工作,对于死伤士兵及乡兵的抚恤,他已经上奏朝廷,急切的盼着赈灾粮饷。

    除了朝廷的拨款之外,赵桓也从东平府的财政收入之中拨出了一部分支援,梵羽也拿出两万两白银,用于抚恤那些战死的乡兵。

    大战刚平息不久,战场尚未清扫干净,梵羽、杨震二人便以剿匪的名义,引着一支军冒雪奔赴东海岸。

    “此去东海岸,并非是为了剿匪,具体做什么,杨大哥应该猜到一二了吧?”梵羽问道。

    杨震说道:“是与明教有关吧。”

    梵羽笑道:“如果再不为杨大哥释疑,恐怕你都会怀疑我是明教的人。”

    杨震点点头,说道:“我已经怀疑了。”

    “所以这一趟我带上你,就是想自证清白,我与明教确实没什么瓜葛,只不过和明教青木堂堂主慕容紫衣姑娘有些交情,我曾经在机缘巧合之下救过她的命……”梵羽淡淡说道。

第221章 沧海一声笑() 
蓬莱岛坐落在东面的大海之上,从近海岸上放眼望去,三座岛屿在落雪飞雾中连成一片,时隐时现,宛若仙域。

    那里曾经是渔民避风的港湾,后来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伙海盗,占岛为王,打劫来往的渔船,久而久之,这一带的渔民便不敢再下海了。

    下海的渔民少了,海盗无利可图,便时不时的上岸掠夺,好在这伙强人只求钱财,不害人命,再加上蓬莱岛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当地官府派兵剿了几次,无功而返,便就此作罢。

    梵羽将兵马驻扎在海岸边的宋军据点,他和杨震则是换乘小船,冒雪出海。

    当地渔民将蓬莱岛海域视为禁区,说什么都不肯送两人下海,最后梵羽只得买了一艘小船,与杨震一起亲自划船出海。

    海上风大,落雪即化,白茫茫的海面上,一叶孤舟,独行天下雪。

    “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明教的躺尸丸剧毒无比,你竟然也敢吃?”杨震摇着船桨抱怨。

    他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向来惜字如金,轻易不会与人推心置腹,也就是与梵羽厮混熟了,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梵羽面朝大海,做着扩胸运动,呼吸着海面上吹来的冷冽空气,长啸一声,神清气爽的说道:“杨大哥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婆婆妈妈了?躺尸丸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又不是无药可解,有什么好担心的。”

    杨震认真的说道:“万一他们不给你解药,或者依此来要挟你,你怎么办?”

    梵羽想起当初与慕容紫衣萍水相逢,她就把明教的铁栅令相赠,并将在邯城得到的黄金两千两,白银六千两赠送自己,这样的女中豪杰怎么可能言而无信呢?

    因而笑道:“换了别人我还真有这个担心,但紫衣不会的。我这个人看男人不准,但看女人一看一个准,紫衣外冷内热,绝不会做这等有辱身份之事。”

    杨震正色道:“你可别忘了,他们是明教反贼。”

    梵羽叹道:“杨大哥,你知道为什么这次让你陪我一起来蓬莱岛吗?”

    没等杨震回答,他自顾自的说道:“你我都是辅佐定王的人,我不希望杨大哥对我有什么疑心,我与明教的确有瓜葛,但公是公私是私,大丈夫恩怨分明,我分得清楚。”

    “明教是一把双刃剑,用对了可以杀人,用错了可能伤己,就像此次醴宁城之战,明教中人肯不计前嫌的放下彼此恩怨,共御外侮,这说明他们不是一帮是非不明的歹人,只要使用得当,并非全无益处。”

    杨震问道:“你想招安他们?”

    梵羽摇摇头,笑道:“我想让他们替我守住这蓬莱岛,有朝一日我大宋海军北上伐金,这里可以是一处战略要塞!”

    杨震听了心中一惊,诧异道:“你还要对金国开战?”

    梵羽眯着眼睛望向遥远的北方,胸有成竹的说道:“那杨大哥以为,我辅佐定王是为了将来封侯拜相?非也,我志不在此!”

    “辽国和西夏威胁大宋百年,此两国狼子野心,不剿灭始终是一个祸害。不过现在看来,金国也不是省油的灯,对大宋的威胁更大,迟早要南下侵宋……这三国严重威胁到了大宋的根本,不剿灭不足以使百姓安享太平,我有志扫清寰宇,还大宋一个锦绣河山!”

    杨震听了这番壮志凌云的话,震惊得说不出一句话,他盯着梵羽看了良久,最后摇摇头,说道:“难!”

    岂止是难,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别的且不说,单说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大宋用了上百年时间,寸功未建,更不用说灭大辽、大金、西夏了,放眼整个大宋,也就梵羽敢有这样异想天开的想法。

    以大宋目前的军事实力,不受外敌欺凌,能够自保,就谢天谢地了,别的纯属奢望。

    像梵羽发的这番宏愿,真要是完成了,其功绩比之于秦王扫六合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梵羽捏了一个雪球,用力的抛向远处海面,望着辽阔无际的海平面,陡然间豪情万丈起来,对着空旷无人的天地间大啸道:“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记多娇……”

    杨震默默的划着船,听着那豪情万丈的词曲,蓦然间心有所触,不自禁的挺直了腰杆。

    他看着状若癫狂的梵羽,心神激荡,暗道:“梵先生大才,或许他真的能做到呢。”

    梵羽低沉的啸声在海平面上回荡,忽然间笛声悠扬,不知从哪儿飘来的笛声与梵羽的啸声遥相呼应,相得益彰,配合得天衣无缝,仿佛是有人依词作曲一样。

    杨震腰间的宝剑轻轻动了一下,天下间不乏精通音律之人,但以内力催发,聚音不散,传到数里之外,能有这份功力的人,恐怕也只有明教铁栅五当头,玉笛公子萧别离。

    “兀那姓杨的,你来蓬莱岛做甚,是不是想与我打上一架?”

    十箫和尚的吼声传来,震得落向孤舟的雪花一扬,四散在了海面上。

    杨震性情耿直,梵羽怕他说话太冲,伤了双方的和气,毕竟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来求解药的,万一与对方撕破脸皮,索解药之事泡汤,那自己只有嗝屁了。

    于是大声说道:“喂,大和尚,你别误会,是紫衣姑娘邀请我来做客的。”

    只听十箫和尚冷哼一声,说道:“又是你这个没用的小白脸!”

    梵羽顿时无语,醴宁城城外大战之时,他与慕容紫衣率左路军强攻纳兰骨飞,乱战之中他三番五次遭遇险境,每次都是慕容紫衣出手相助,这屡屡吃软饭的一幕正巧被明教众人看到……

    “我是没用,但不是小白脸。”梵羽大吼,为自己分辩。

    十箫和尚不屑道:“没用的就是小白脸。”

    梵羽不忿了,中气十足的喊话道:“大和尚,敢不敢与我比试一番?输的是孙子!”

    十箫和尚挥舞着禅杖,哈哈大笑道:“来啊,来啊,谁怕谁——”

    梵羽立在船头,好整以暇的说道:“那我问你,‘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该做何解?”

    十箫和尚“啊”的一声,用力挠着光秃秃的脑袋,暴怒道:“哪个乌龟王八蛋要与你比试诗词了?”

第222章 痴人自有痴人法() 
登上蓬莱岛,十箫和尚怒视着梵羽、杨震二人,萧别离则坦然许多,问梵羽道:“刚才那首词为何名?是梵兄所填?”

    梵羽抱拳执礼,脸不红心不跳的将黄霑老前辈的知识产权据为己有,说道:“此曲名为‘沧海一声笑’,是在下信笔涂鸦之作,不成韵律,萧兄见笑了……”

    萧别离不敢苟同:“此词气势磅礴,胸襟开阔,颇有东坡先生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乃是上佳之作。正所谓高山流水觅知音,闻弦而知雅意,有共鸣即可,管他什么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呢……”

    梵羽只是信口胡诌的客套,原以为三言两语就应付过去,没想到萧别离反而一脸认真起来,只得客气道:“萧兄谬赞了。”

    萧别离那双清明的眸子不含丝毫杂质,说道:“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梵兄可否将此词写出来赠送于我?”

    梵羽正愁没机会与这些明教中人拉关系,没想到萧别离雪中送炭,想也不想便一口应承下来:“萧兄喜欢,荣幸之至。”

    他的话刚说完,萧别离麻利十足的从袖口里抽出几张宣纸,然后又摸出一支笔,那笔却不是市面上通用的毛笔,而是一支制作精良的炭笔!

    梵羽愣住了,萧别离居然随身带着纸和笔,这是准备在有灵感的时候随时记下来么?

    不过,更让他惊奇的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宋,居然有硬炭笔出现,这真的是出乎他的意料。

    萧别离撑着伞,双目炯炯有神,说道:“有劳梵兄献墨宝……”

    梵羽执笔在手,顿时生出一股亲切之感,他轻吁了口气,手腕凌空,笔走龙蛇,字迹隽永,刚中带柔,那首由黄霑的所创的《沧海一声笑》跃然于纸上。

    萧别离见梵羽龙飞凤舞,字迹秀美,执硬笔没有任何的不适,那双眼睛愈发明亮了,由衷的赞道:“好词、好字,梵兄果真是大才!”

    梵羽写毕,将笔和纸归还萧别离,向十箫和尚道:“大和尚,咱们不比诗词也可以,比书法如何?”

    十箫和尚冷哼一声不说话,怒目直视着杨震,看样子想要要和他一较高下。

    萧别离小心翼翼的将那张写了《沧海一声笑》的宣纸收起来,心满意足道:“远来是客,既然梵兄是来找慕容堂主的,我们兄弟二人就代为引路吧。”

    冬季的蓬莱岛银装素裹,奇松、怪石、凸岩……一片风雪奇景,看得梵羽目不暇接,大呼此地是风水宝地,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来这里隐居。

    一行人向岛深处走去,各处要塞都要兵士把守,并且十人一组的巡逻小分队来回巡视,防御相当严密。

    “我看梵兄和慕容堂主交情匪浅,她近来心情不好,你多劝慰劝慰……”萧别离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说道。

    慕容紫衣心情不好,梵羽当然知道是因为什么,当下他问道:“听说那日贼将李同国受伤逃掉了,后来有没有他的消息?”

    萧别离那风轻云淡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凝重,说道:“此人武功在我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