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北宋末年-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小子不会是犯了什么过错了吧?”杨夫人一惊之后不由担忧道。还以为这小子犯错被画院除名,给发配到边疆去了呢。

    “嘿嘿,哪能呢干妈,我在京城稳当着呢,对了,这次去北路是大官家亲自给我交待的,肯定不是坏事。”唐十一怕干妈担心,实话实说道。

    “嗯,稳稳当当的就好”杨夫人点点头道。

    “对了干妈,我们一会去花满楼吧,正好从御街过,那里可热闹了。”唐十一说道。

    “不了,一会我去大相国寺看看,你们几个年轻人去玩吧。”杨夫人道。

    说话的工夫,王夫人下了几素面,炒了几个素菜,端了过来。

    杨夫人和小凌小红简单吃了些。

    唐十一领着众人准备前往花满楼,正好顺道送干妈去相国寺。

    正往外走,唐十一突然看到站在后院门廊下的袁梅,不由一摆手道:“袁梅,站那干嘛呢,过来。”

    杨夫人面色平静,但心里也是直犯滴咕,这唐诗诗自己知道,也知道了映雪是郓王送来的什么习字老师,怎么又突然冒出一小美女啊。

    “干妈,她是我们家具厂袁厂长的女儿,现在后院负责整个财务上的事。”唐十一解释道。

    “夫人好,小姐好”袁梅礼貌的施了一礼道。

    “嗯,好俊的闺女啊”杨夫人赞了一句,不知怎么的,看着这几个美女怎么看干儿子眼神都不一般啊。

    一行人出了门,来到相国寺门口时,杨夫人对非要送自己进去的几人道:

    “好了,你们去花满楼吧,都到相国寺的大门了,我还能找不到庙堂啊。”

    “妈妈,这里面大着呢,我陪你去。”杨凌挽着母亲的胳膊道。

    “就是啊干妈,我第一次来都差点摸迷了呢,还是让我们送你进去吧”守在另一侧的唐十一接着说道。

    杨夫人不再坚持,看着一左一右的两个小年轻,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杨夫人进了一间庙堂,唐十一让燕青郑忠领着王虎等人去了花满楼,自己则和杨凌小红留了下来。

    眼前就两个小美女了,一个是亲妹妹,一个是未婚妻。唐十一终于敢大着胆子好好打量一下杨凌了。

    杨凌顿时被这小子看得面红耳赤的样子。

    “你过来”小红突然上前不由分说的拉着唐十一去了一边。

    唐十一知道这小丫头有话问自己,看着妹妹出落得越发水灵了,不由亲切问道:“小红,扯哥哥干嘛呢,想哥哥了啊?”

    “谁想你啊,你就做梦吧你。”小红不屑道。

    “口是心非了吧,小凌来信还说,你们俩都想我了呢。”唐十一打趣道。

    小红俏脸一红,小姐怎么连这话也跟这小子说啊,不过嘴上还是强硬道:“你就瞎编吧你,谁想你啊,要想也是小姐想你,我才不想你呢。”

    “呵呵”听妹妹说小凌想自己,唐十一忍不住傻笑两声,目光也投向了上旁的小杨凌,一身素雅的裙装,将十分魔鬼的身材衬托的淋漓尽致,咕噜一声,咽了口口水,真是女大十八变,几个月不见,这身材丰满许多……

    “喂,你看什么呢你?”小红注意到唐十一的猪样,说着忍不住伸出手就要揪这家伙的耳朵,又生生的停了下来,这小子可是小姐的未婚夫呢,自己一侍女有啥资格揪人家耳朵啊。

    “小红,这一次来京城就不走了吧?”唐十一突然问道。想试探一下粗神经的妹妹,看小凌是不是真来跟自己成婚来了,若是来成婚的,那就极可能不回去了,不然的话,完全可以等自己回镇戎军再说。

    果然,小红本能的“嗯”了,又突然意识到这小子是套自己话呢,不由白了唐十一一眼道:“老实交待,我们不在的时候,你没做什么吧?”

    “做什么啊?”唐十一疑惑道。

    “哼,你就装吧你,有没有做对不起小姐的事?”

    “天地良心啊,我对天发誓我,决没做过半点对不起老婆的事。”唐十一理智气壮道。不过想起诗诗和映雪那两个小美女,虽然没和人家真刀真枪的呗,但被妹妹逼问,这心里还真有几分发虚,

    (本章完)

第324章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 
“脸皮真厚,还没成婚呢,就喊老婆!”小红白了眼唐十一,回到了杨凌身边。

    恨不相逢妙龄时。唐十一站在杨凌身侧,一阵心跳加速的感觉,看着这小美女未婚妻,若是搁后世,就是一高中生呢,想着马上就和自己结婚了,还是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不知所措道:“小凌,你又长高也更漂亮了!”

    “我去那边买些点心”小红受不了这小子的肉麻,找了借口去了对面街上。

    杨凌这才抬起羞红的俏脸,低声娇呼道:“还是没一点正行!”

    “呵呵,在老婆大人面前就要想什么说什么。”唐十一嘿嘿笑道,又厚着脸皮向杨凌靠近了些。

    “这次去北部要多长时间啊?”听这家伙满嘴老婆长婆短的,杨凌满心欢喜羞涩之余,还是没忘这小子要出差的事。

    “还不知道,前段时间在画院时,大官家亲口交待的,不过什么都没说,连具体干什么都不知道呢。不过我猜测肯定是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吧,若是平常调动的话,不可能搞得这么神秘。”唐十一说道。

    “嗯”杨凌应了下,眸光又和唐十一对视了下。一时无语的样子,很明显,小美女还不习惯现在的身份,想着以前对这小子喝来喝去的,这转眼间成未婚夫了,心理上一时还转变不过来。

    “小凌老婆,你看我想你想的都瘦了吧?”唐十一肉麻的问道。

    “脸皮真厚,我看你气色好着呢!”杨凌说着瞄了眼唐十一,还别说,这小子现在虽然还算不上高大健壮的样子,但和自己刚见到这小子时那邋遢样绝对不可同时而语啊。

    说到气色,唐十一不可避免的想起了德慧大师,不由问道:“小凌老婆,咱师傅身体现在咋样?”

    “瞎喊什么呢你,德慧大师身体挺好的,对了,小谦信参军了。”杨凌明白这小子口中的咱师傅是谁时,不由白了唐十一一眼。

    “什么?那小秃……和尚才十一二岁吧,这么早就参军了啊?德慧大师怎么舍得?”唐十一被这消息给震惊得不行。

    “嗯,这一次招了好多少年,现都在凤翔府集训呢。”杨凌回道。

    “勇哥去凤翔府就是为训练这些新兵的吧?”唐十一点点头道。暗道这童师闵搞得阵仗还不小啊。

    却不知这童贯在北宋末年,前前后后共招募了数万亲兵,正是历史上所谓的“胜捷军”。想想也真是不可思议,也就是赵佶了,若是在任何朝代换了任何帝王,估计都不会容忍官宦私自招募如此多的亲兵。

    唐十一还是想不通这外表憨厚老实的小谦信竟也入了军,而且还不是国家正规军,不由纳闷,难道德慧大师老糊涂了?唐十一突然又联想到小谦信进京后的表现似乎有点怪,总感觉那小和尚哪里不对劲。

    “喂,想什么呢?是不是担心小谦信啊?”杨凌看这小子突然沉默不语,不由问道。

    “嗯,怕那小和尚那么小不会照顾自己啊!”唐十一言不由衷道。

    杨凌不由撇了下小嘴,切,你才多大啊,还怕人家照顾不了自己,不过想着这小子悲惨的出身和曾经凄苦的小叫花生涯,杨凌本能的拥起一股女性特有的保护欲来,想好好疼疼这个将要成为自己男人的家伙。

    看着小美女温柔的仿佛能将自己给融化了的美丽眸光,唐十一再次心思恍惚起来,感觉这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精灵,是要自己用尽一生的时间和勇气去好好守护的天使。

    两人就这样眼神交流多过语言交流的并立站着,时而说上两句,更多的时候是相视一笑。

    突然一阵颂经声音传来,似乎空气中还迷漫着缭绕的香雾。

    触景生情,唐十一突然想那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来。

    唐十一不由分说的牵起杨凌的手,快步进了旁边一家文房四宝店。

    “老板,准备一份笔墨纸砚来”唐十一说着,直接抽出一张百贯钞票来,拍在掌柜面前的桌子上。

    掌柜的一愣,迅速收好钱,磨好墨,铺好上等宣纸,并准备了一盒粗细不一的毛笔来。

    唐十一抽出一支细笔,迅速书写起来。

    店里的掌柜和几个客人见此情况,也不由疑惑围上前来,不由跟着读出了声: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及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你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听一宿梵唱,不为参悟

    只为寻找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瞬

    我飞羽成仙,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只是,就在一刻,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此生与你共度。

    ……

    “好,真乃应景之作,不错,好诗词啊!”围观者赞叹道。

    粉脸羞成霞的杨凌美眸已闪现晶莹的泪花,虽然看一遍就牢牢记在了心底,不过还是小心的将身前纸张折好,象宝贝似的握在了手里。

    望着两个年轻人肩并肩的出了店,掌柜的已经忘了人家只是写了一张字,自己就收了百贯了,还沉浸在了那首诗词中。

    杨凌一开始也为这露骨的诗词羞怯不已,但更多的还是感动。也对这小子能瞬间因时因地因景的写出如此诗词来,深感震撼,心想还别说,这小未婚夫虽然没上过学堂,文化水平不高,却能临时想出如此有深度的诗词来。

    两人来到庙堂门口,小红正提着一包吃食等着。杨夫人不一会也走出来。

    四人回到梅园后,天色已暗,唐十一就让一路劳顿的干妈她们歇息去了。

    王虎二愣子几人直到深夜才回到梅园,还在兴奋之中的几人睡不着,又陪唐十一热火的闲聊起来。

    “还是这京城好”二愣子说道。

    “看你小子这点出息”唐十一忍不住骂道。

    “哥几个,要不你们别当兵了,留在京城跟我们经商吧。”三皮提议道。

    “啊”二愣子和周家兄弟明显没往这方面想过,听三皮一说,不由一拍大腿,激动道:“好,我怎么特么没想到过要辞军啊”

    “你们三个抽什么风呢,以为想辞军就能辞军啊”王虎不由骂道。

    三人这才看看胳膊上的印记,想想这一日为兵,终生是兵啊,辞军的念头被王虎一盆冷水给浇灭了。

    唐十一趁机又问了一些梅谷堡的最新情况。

    “唐兄弟,你现在若是回到梅谷堡,保准认不出来了,现在变化可大了,这次北上代州的千骑,除了原先八百多老兵外,还有一百多新兵,现在梅谷堡还有差不多两千人。”王虎说道。

    唐十一点点头又问道:“牛师傅现在什么情况?”

    “咱们梅谷堡后山坡几乎全被开发出来了,专门划出一片区域给牛师傅他们搞生产。对了,这次北上,我们带了上千颗石头雷呢,组件也带了数千。”

    “好,明天走的时候,你们再带上几车火药。”唐十一说道。

    ……

    第二天一早,唐十一将王虎几人送上船,正打算领着干妈她们好好出去转一下。却被突然传去了宫里。

    唐十一估摸着应该是让自己出发了,于是简单向干妈小凌她们交待了几句,就随内侍进宫了。

    当随内侍来到大庆殿前时,还是被眼前阵势惊了下。

    只见在大殿正前方的广场上正分立着数十名衣甲鲜明的军士,而在两侧各立有五十名武学院的学生,四围则散布着众多刀枪在手的内卫。

    赵佶在殿前廊下坐定,赵楷、童贯、梁师成、谭稹等人分立左右。

    看着这些龙精虎猛的军士,唐十一这才想起,今天是武举殿试。

    说起这武举,它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武举最早始于隋,制度化于唐,宋朝的武举在唐朝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完善。

    而且,宋朝武举也一改唐朝武举的只重武艺,不问文章的做法。宋朝武举尤其重视武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欲选拔出文武兼备之儒将。

    宋朝武举的考试有专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