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延熹和建宁的两任先后垮台,他们没有受到牵连,反而步步高升。

    如今沈腾做了本部堂官,他们自然又倒向沈腾,可是这种“效忠”实在谈不上忠诚度,再加上他们能力有限,风评也不好,所以沈腾对他们只是虚与委蛇,沈腾现在只想把重要部门抓到手,还没精力排挤他们罢了。

    这个孙轩是举茂才的明经学士出身,能把那圣贤文章倒背如流就有希望被太守征辟举荐,这孙轩背东西是一流的,却不知为什么对于律法方面的事情却是怎么学也不开窍。

    一旦让他处理公文,他就一手提笔,一手抚额,愁眉苦脸,半晌难以下笔,手头案牍积压甚多,因此并不受到重用,只是被安排管理刑徒,靠着熬年纪资历才坐上主官位子。

    严庆则是性情阴损,睚眦必报。当初他还是巡刑官时,曾有一次赴外公干,路上口渴饥饿,巧遇见一桑园,便向农家要桑葚吃,他不付钱,农家自然不答应。严庆怀恨在心,到了当地的县令衙门,说是发现有盗贼藏于那人桑园。县令调了大批公差随他去抓,把那桑园搞得一片狼籍,贼自然是抓不到的,只是泄了他的心头之恨。可见其人心胸阴鸷之极。

    再说那沈腾的心腹萧丁,沈腾任职本部尚书之后,想把萧丁安插到司刑曹右令史的位置上,遭到了陈锡的坚决抵制。有一次,有份与御史台的来往公函急需送去,可是那管库房的小吏得了陈锡的授意,刻意寻个由头避了出去。

    萧丁没有钥匙开不了门,又担心公文送迟了受到御史中丞的诘难,他可不敢得罪,一时发狠,萧丁便去弄了把斧头,踩着凳子,几斧子就把库房的窗户劈烂了,从窗子爬进去把那份公函取了出来。

    于是这两人从此敌对,每次议事会在沈腾的暗示下,陈锡说对,他就反驳是错;陈锡说对,他就说错。总之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更好笑的是,因为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沈腾眼皮子底下,他却无能为力,所以他因此得了个绰号,叫“沈大菩萨”。

    所谓菩萨,就是说他泥胎木雕,御下无能。

    周澈听了文辉这番解说,不由陷入沉思。

    这一幕,好熟悉呀。

    沈腾有权,陈锡有势,俨然就是大朝廷中套着******,争权夺利的情形与后世那《宫心计》般明争暗斗差可比拟。

    而自己贸然插了一脚,他们又暂时合解,同心协力对付自己,这一幕又与《甄嬛传》众人对付甄嬛的反应差不多。

    大如一国,小如一衙,为了一个名利,从古至今,从中及外,莫不如是。

    周澈轻轻摸挲着下巴,暗自思忖:“如此看来,部曹这五人主官是离心离德,各怀心机呀,我差点被他们一开始摆出来的阵势给吓住。如今看来,他们分明是散沙一团,乌合之众嘛。既然如此,我纵然只是领着一个马屁精,也未必就不能分而治之!”

    周澈想到这里,目光一抬,便与正审视着他的马屁精碰个正着。文辉未料到周澈忽然抬眼,他的目光下意识地躲闪了一下,略一犹豫,便渐趋坚定地迎上来,两人对视着,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

    文辉很开心,刚才周澈眼中的精芒他看的一清二楚,周澈此人果然不是来这里混日子的。如果周澈毫无作为,他不过是找到了一个难兄难弟,闲暇时互相吐吐苦水而已。既然周澈想要大干一战,他也跃跃欲试起来。

    周澈也很开心,方才的眼神,他是故意让文辉看见的,时至此刻,他本就没想再瞒着文辉,不让他知道自己的意思,他又如何会死心踏地为自己效力?差不多也该是展开反击的时候了。

    排挤周澈的是上面那些人,周澈与这些小吏们没有利害冲突,虽然小吏们也要看上官们的脸色,可是就连上官们跟周澈也要保持面子上的亲热,他们自然不能对周澈躲着避着。

    几天下来,他们觉得这位周司刑倒不是个面目可憎的官儿,挺接地气的,所以都把他当了同僚一般,虽然少了几分尊敬,却是毫不见外的亲近。

    或许有人觉得,人生中总有一群人,你不敌视他,表现得人畜无害,他会觉得你懦弱无能,反以欺负你为能,以此彰显自己有多了不起。可是这种情况,在朝只能发生在最低一层的衙门,在野就只有地痞流氓那一阶层了。

    就算是流氓,混到了大流氓头子的地步,都会彬彬有礼仿佛绅士,绝不会像一个街边无赖一样去欺负无力反抗的普通人,更何况是混在部司的这群人精呢。

    再者说,周澈也不是没根没底的人,他后边站着周氏、袁氏,虽说这些人不能把手直接插进部司,既然周澈无意争权,这些人也犯不着同他为难。

    因此,周澈到了部曹这些时日,官员阶层的排挤联盟没见他去打破,倒是天天混在基层,把群众基础打好了。

    “当~当~当~~~”散衙的钟声响了,众胥吏衙差“唿啦”一下,就像倒了大树的猢狲,一股脑儿散去了。

    当官的当然要走的慢一些,哪怕是手头上没有那么多的公案要处理,也得慢慢腾腾的,就算不显得自己有多忙,也得深沉一些、端着点身架不是?

    周澈缓缓地道:“文主事!”

    文辉下意识地挺起身子:“周令史!”

    周澈摆出一副胸藏甲兵十万的模样,沉声道:“你替我邀一下孙主事和严主事,我要请他们赴宴!”

    “诺。不过还是等到后天吧,后天是旬假休沐之日。”

    。。。。。。。。。。。。

    次日,周澈到了衙门,点过卯之后依旧回到他的签押房睡觉去了。

    陈锡的侍从罗卜中途曾寻了个缘由悄悄进去看过,周澈睡的很香,罗卜忍着笑回去,把从这边看到的情形同陈锡说了一番,陈锡摇头吁叹,颇有一点恨其不争的味道。

    周澈既然这么识相,陈锡虽然依旧恨他夺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右令史的职位,却也清楚来由不得他,走也由不得他。只要他不与自己争权,那么自己就是实际上的部曹掌舵人,而中间有他这么一个傀儡,倒可以避免自己与咄咄逼人的沈腾直接冲突。

    所以,当天中午吃饭的时候,陈锡对周澈的态度客气了许多。

    午饭之后,照例是胥吏公差们闲扯淡的时候,等到下午钟声再度敲响,大家纷纷回到自己的公事房办差的时候,周澈打着饱嗝儿,对正欲离去的文辉说了一句:“明天是旬假,我上次说的那个事情。。。啊。。。替我约一下孙主事和严主事,我要在‘醉仙酒肆’请客。”

    周澈笑了笑,又对他道:“你也一起来吧,咱们还没聚过呢。”

    文辉看了他若有所思的神情,忽然觉得有些不妥,虽然现在都不看好周澈,可他既然决定投靠周澈,本就是打的奇货可居的主意。如此说来,他作为下属,是不是该先请上司搓一顿呢?光拍马屁,未免太虚啊…

    文辉想到这里,便对周澈道:“周司刑,哪能叫你破费。就算要请,也该下官先请你啊,要不然…今晚散了衙,咱们先小聚一下?”

    (本章完)

第189章 提案发难() 
ps:感谢起点马木留克骑兵、紫夜星情和创世书友1188373325的月票,过几天必加更报答。

    正文:次日是旬假,临近傍晚,在酒肆周澈宴请都官曹的孙轩和门禁曹的严庆,由本司主事文辉作陪。

    碰巧的是,这一天恰有另一拨官员在此聚会,席间看见周澈,先是寒喧了一阵,又过一会儿,竟然纷纷进了他们的雅间,向周澈敬酒,庆贺他荣升之喜。

    道喜的人如司空府长史宋勋,太常丞李贺,大司农丞张贵之流不是袁家门生,就是故吏。他们过来敬酒情有可原,可是其他几位官员却绝对不是袁门的人。

    如太尉府长史苏衡,这位身居要职的官员是当今朝廷上风头最劲的“征羌大帅”段颖的亲信

    诸如将作少监金裁,那是故太傅胡广的门生,此外还有司隶校尉从事郭裕、大鸿胪丞曹斐、廷尉丞李勤、客曹主事孟彦、议郎张鹏、侍御史唐众……

    孙轩和严庆大开眼界,原来周澈的人脉不只是依靠袁家!在朝堂上竟然也有这么多的朋友。

    虽然周澈身后有周氏和袁家,固然可以保证他在尚书台不会被人欺侮的太厉害,却也无法引起二千石曹官员的足够重视。而此刻一一亮相的这些官员,却是与他们密不可分的。这些人有的与他们平级,有的还比他们高上一两级,而这些人对周澈的敬意和亲热,他们都看到了眼里。

    花花轿子人人抬,当他们意识到周澈在官场上的人脉甚至比他们还更广泛的时候,他们本来觉得自己肯赏脸光临已是给足了周澈面子的倨傲感便一扫而空了。

    周澈很客气地向来人还礼敬酒,他知道这些人就是袁绍安排来给自己抬轿子的,袁绍涉足政坛才不过两三年光景,已经拥有了这么多人的投效,周澈也不禁暗暗吃惊。

    他当然清楚,这不是袁绍势力的全部,一定还有不曾浮出水面的力量。

    周澈刚开始看到廷尉丞李勤、客曹主事孟彦时还微微有些诧异,这两个人不是投靠在宦官手下的人么?难道被袁绍给收买了?等他看到司隶校尉从事郭裕、大鸿胪丞曹斐,才隐隐有些明白过来。

    这应该是曹家的势力,看来袁绍找过曹操商量过,这下是要欠曹操一个人情了。因为前几年曹嵩做过司隶校尉,现在又是名列九卿的“大鸿胪”,所以他们应该是曹家势力的人。

    如此看来,袁绍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故意用了手段,让他的人又邀请了其他的官员同来,以此混淆耳目,就是怕暴露他的实力。

    纵然分属于不同的势力集团,只要集团间没有剑拔弩张,作为同僚饮宴吃请也是常见的事,他们自然很容易就能邀得别的官员出来,而他们对周澈礼敬有加,他们邀来的人怎么也要给个面子。

    苏衡、金裁等人进了雅间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他们只是在周澈与孙轩、严庆酒过三巡正东拉西扯的时候走进来,很亲切、很客气地向周澈敬了杯酒,说了几句道喜的话,温文尔雅地向同席的孙轩和严庆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去。孙轩和严庆看向周澈的眼神就大不相同了。

    周澈要的其实就是这个效果。

    如果事事依赖别人,就算你背后有天那么大的一座靠山,旁人也只是敬你、畏你,看在你背后那个人的面子上给你一点面子,而不可能平等地与你合作。周澈要的只是一个契机,一个让孙轩和严庆这两个专业墙头草肯正视他的契机。要在部曹趟开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能靠他自己一拳一脚去打开局面,外部的力量只是一种推力罢了。

    此刻最兴奋的就是文辉了,他知道这是周澈真正踏入部曹的第一步,而周澈所展示的人脉和力量有些出乎他的估量。他相信,如果周澈真的能主掌司刑曹,他这个主事就一定能更上层楼。

    他很期待“不飞则己,一飞冲天”的那一刻!

    ……

    从酒肆走出来的时候,周澈很累,这种累是心灵上的累。他穿越重生的地方是战场,初入朝廷就在军伍,军伍中相对单纯一些,说什么话办什么事直来直往,哪怕是后来任职亭部、升任乡长也很少像现在这班文官们一样喜欢小心翼翼地试探、旁敲侧击地揣摩、拐弯抹脚地表白。

    入乡随俗,他只能用同样的方式与孙轩和严庆交流,太直白的手段会让这两个人把他当成没有城府的愣头青,吓得一走了之。

    尽管有些累,不过周澈走出酒肆的时候心里还是很满意的,今天的饮宴完全达到了目的。想露这么一手,就让孙、严二人纳头便拜那是不可能的,且不说陈锡现在比他有势力,何况他头上还有一个暧昧不明的老狐狸沈腾呢。

    他只要孙轩和严庆在一般情况下保持中立,关键时刻能稍稍表态支持一下那就足够了。他是司刑右令史,他要在司刑曹建立权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挑战陈锡的权威,这也是唯一的办法。

    时光匆匆,一晃又是十多天过去了。

    这天一早,沈部曹的议事房里,四司正堂正襟危坐,沈腾坐在上首,司刑主事文辉坐在最下侧,有气无力地念着案牍。

    这是部曹的规矩,每旬都会把这段时间部曹审处的各种死刑级以上案件拿出来,由部曹正堂汇同各司主官进行评议,如果有哪位官员觉得哪桩案子处治不妥当,可以当堂提出,大家评议。如果部曹正堂或一半以上的各司法官提出异议,此案就要重新审理。

    这是对一旬公务的一种例行公事的总结,实际上各司主官各自负责一摊,很少会对别人负责的公务指手划脚,如果是有什么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