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4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钟、庆锋、任义等人给桓玄留下了一椀肉羹、一个胡饼,也各提一个木桶,拿着胡饼,准备去城下给宾客,或送给守卒。

    文瀚忙不迭把椀中的羹汤喝完,任义离他最近,他伸手拽住,说道:“别急,别急!再给我盛一椀。”

    任义得了桓玄的允许,操着木勺给他舀汤汁。文瀚嫌他舀的多是汤水,没见几块肉,抢过木勺,索性自己来盛。盛的满满一大椀,这才松手,放他离去。

    一旁的许阳失笑,说道:“老文,往日在家,三餐所食,较之区区肉羹、胡饼,不知精美多少,也没见你多吃,今日为何如此暴食?”

    文瀚一边吃饼喝羹,一边随口答道:“往日在家不觉饿,今日腹中空空。”

    周涌、袁尧、许阳等人齐声大笑。桓玄亦不由微笑。

    城头数百守卒,城下数百宾客,加在一块儿,千余人了,三几桶肉羹不够分,一个人最多喝上两三口。然而,不要小看这两三口,不多时,城上城下尽是欢呼之声。守卒们再看桓玄时,敬服之外,多了几分感谢和亲近。

    四面城墙,把牛肉羹分给守卒们吃用的,只有桓玄和在南城墙督战的郭济两人。

    夜幕缓缓降临,守卒饱餐过后,桓玄传下军令,令将火把全部熄灭,并吸取昨晚被黄巾军骚扰了整整一夜的教训,把他们分成了两班,一班值夜,一班下城睡眠。

    桓玄没有睡,周涌、袁尧、文瀚、许阳等人也没下城休息,陈佑、韩俊吃完肉羹还觉得饿就赶回家去吃了点饭后,又跑了回来。

    诸人聚在一处垛口内,目不转睛地望着城外黄巾军的阵地。

    夜风冰凉,从诸人的衣甲缝隙中吹入,遍体生寒。夜空中,天边悬挂几颗寒星,半弯残月如冰雕也似。城外,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黄巾军的士卒吃完了饭,升起了一簇簇的篝火,纷纷围聚在火堆边烤火取暖。他们大多缺衣少裳,露宿野外太冷,不生火取暖不行。

    戌时过了。亥时过了。

    子时正,周涌低声说道:“差不多了。”

    桓玄极目远望,入眼遍是星星点点的篝火。夜色朦胧,太远的看不清,较近处的火堆边,黄巾士卒皆已释杖而寝。

    在他们的外围,大约有一千多黄巾士卒守夜,可能是因为看到城头上没有火把,黑漆漆一片,以为郡兵都已睡下的缘故,这些守夜的士卒放松了警惕,三三两两的交头接耳,闲谈聊天,不少坐在地上。统带他们的小帅们也没人去管。

    “那些贼兵怎么不睡?骑着马乱跑干什么?”

    顺着文瀚的指向,桓玄看见百余骑马的黄巾士卒穿过主阵地,穿过外围,接近城外。

    到得近处,诸人看得清楚,这百余士卒的马上都挂着小鼓。

    桓玄立刻想起了昨夜的遭遇。

    陈佑嘿然,说道:“刘辟贼子这是想要接着昨晚,继续骚扰咱们睡眠啊!”

    李钟右手握成拳,轻轻打在摊开的左手上,说道:“桓君,机不可失!”

    他这句话说得没头没尾,但诸人却都知他和周涌说的是一回事,即中午时诸人商定好的:夜袭反击。

    袁尧虽不太懂军事,亦猜出了李钟的意思,颔首说道:“李君所言甚是。贼兵此时只顾着骚扰我军,必想不到我军会突然出城夜袭,此诚我军出击之良机也!”

    陈佑、韩俊说道:“不错。”

    陈佑顿了顿,又道:“却也不必急着出击,等他们这批贼兵骚扰完了,准备回去时,咱们再呐喊出城,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桓玄整了下铠甲,细致地把环首刀悬在腰间,试了试,觉得抽刀不太顺手,又调整了下位置,这才从容不迫地说道:“诸君请在城头为我观战。”

    一个多时辰前,李钟、南凌、许阳、文瀚等人已选好了六十个勇武过人、擅长骑术的宾客部曲,做好了出城夜袭的准备。

    桓玄向诸人行了个军中礼节,正待要下城率宾客部曲出击,一人从后边扯住了他,叫道:“不可!”

    扯住桓玄的是袁尧。

    袁尧说道:“兵曹椽今日临城激战,一天未得休息。傍晚你给我诸人盛肉羹时,我见你两手微抖,分明已经力竭。今晚夜袭,谁都能去,唯卿不可去也!”

    周涌、李钟亦道:“楚虚,你现居兵曹椽之位,府君不在,你就是主将,一身担负满城安危。昨日贼兵初来,为鼓舞士气,你率众出击倒也罢了,今夜万不能再轻身涉险。”

    桓玄心道:“我当然知道我是主将!不可妄动。你们以为我想去么?”

    兵者,凶事也。战阵之间,立尸之地。勇猛无敌如西楚霸王尚且死在万军之中,何况是左脚有点跛的桓玄?一个弄不好,就是有命出城,没命归来。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不怕死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事儿可不是谁都能做得出来的!问题是:他不去,还有谁能去?

    袁尧么?周涌、李钟么?又或者陈佑、韩俊么?

    他们还不如桓玄!最多会些击剑而已,让他们上战场不等同让他们去送死么?

    他们去不成,让郡兵里的将校去么?

    桓玄对这些将校们还不太熟悉,不知道他们的能力。不知其能,怎敢派他们出城?万一大败,甚至全军覆灭,守卒的士气必跌入谷底。这城,也就不必再守了。

    他说道:“守城一天,累是累了点,休息这么久,也恢复过来了。你们的意思,我都懂,然正因府君不在,我是主将,今晚夜袭,才正该由我带众出击。我不带头去,谁带头去?”

    他言下之意:今晚夜袭很危险,他身为主将,应该身先士卒。

    袁尧等人执意不愿。

    袁尧抓着他的衣甲不松手,说道:“我乃郡功曹是也,虽不及卿勇武,然亦曾习击剑,并非儒懦文生。今夜出击,卿留,我去。”

    “这怎么行!”

    “城中可以没有我,不可无卿啊!”

    桓玄真是没料到,袁尧竟然这样高看他,连“城中可以没我,不可无你”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他环顾诸人,见诸人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对袁尧的这句话似乎都表示赞同。

    周涌、陈佑、韩俊等人,无一不是本郡英才,却居然认可袁尧的这句话?

    桓玄又惊又喜,这才恍然发觉,在众人的心目中,他的地位竟如此之高了?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桓玄对自己评估过低、“妄自菲薄”,也不怪他,毕竟他是待罪之人,虽然得了朝廷大赦,但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就觉得自己比不上袁尧他们这些士族子弟。

    事实上,他也比不上他们。可是在袁尧等人看来,也许他没什么过人的智谋,也没什么超人的学识,可却十分的果勇,十分的沉稳。对这两点,袁尧等人皆自甘不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去掉这层神秘的面纱后,袁尧等干练的士族子弟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喜有怒,他们也会佩服一个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短处。这个世界上并无十全十美的人,再杰出、再出众的人才,他们也是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的。

    桓玄定下心神,笑道:“功曹椽职在简核吏员。率众突击、白刃夜袭,非卿职也,此吾之任也。伯舜,我知你好意,你不必多说了。”对诸人说道,“我有昨日破贼经验,今夜出击,轻车熟路。诸君不必为我担心,且在城头观战,看我如何杀贼就是!”

    尽管得了袁尧等人的看重,他也不能让袁尧肩负起夜袭的重任。袁尧或许如他自己所说,会点击剑,可杀敌破阵绝非会点击剑就行的。

    城下响起了一片嘈乱的鼓声,鼓声里混着上百人高低不平的嘲笑、谩骂。时已夜半,城上原本很静,鼓声、嘈杂声瞬时划破了沉寂。昏昏欲睡的守卒被吓了一跳,忙乱地跳跃起身,抓起兵器,往城外看去。

    桓玄等人也停下话头,朝城下观看,是那百余骑马带鼓的黄巾士卒到了护城河外。

    夜色下,他们一面沿着护城河来回驰骋,一面击鼓叫骂。桓玄没有怎么去看这股黄巾士卒,而是把目光在护城河上略停了一停。他记得河中本有血污,但被浓浓的夜掩住了,此时只见河水如带,倒映星月清辉,蜿蜒绕城,波光粼粼。纵是将要出城夜袭,即将再度与黄巾士卒白刃拼杀,然而这静谧清凉的河水却依然令他心中一动,恍惚里,不由想起了主公周澈的一句话,“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两日一夜的厮杀,这一刻,他难得的宁静。

    “楚虚?”

    “啊?”

    李钟注意到了他的异常,轻轻碰了他一下。他从恍惚中醒来,散漫的视线重新集中。城外,护城河外,官道上、原野上、丘陵间,一望无际,尽是露天而眠的黄巾士卒。

    “你怎么了?”

    “我在想:也不知主公现在怎样?安成老本营怎么样?也不知安成遭了‘贼兵’没有?”

    “反正等下就要出城夜袭,要不选几个勇士,看有没有机会冲出贼围,回安成看看?”

    “也好!”

    桓玄从远处收回视线。这一次,他的目光没有再在护城河上停留,向李钟、周涌、袁尧等人拱了拱手,按刀转身,大步往城下走去。

    (本章完)

第573章 出城复击士气强 狭路相逢勇者胜() 
和上次一样,这次出城的宾客部曲依然是以李钟、韦强、庆锋、南凌、高家兄弟、铁家兄弟等人为首,只是人数比上次少了一半,上次是百人,这次只有五、六十人。上回出城出击,文瀚、许阳没有出去,而是在城门口接应。这一次,桓玄本打算依旧令他们在城门接应,但这次他俩不愿意了,坚决要求随从桓玄出城。

    其实桓玄挺能理解他两人想法的。文瀚、许阳年纪都不大,并且皆尚武好勇,对老卒来说,打仗是一件危险的事儿,弄不好就掉脑袋了,而在他两人眼里,这或许却是一个彰显他们武勇的机会,因而积极要求参战并不奇怪。特别是文瀚,桓玄照顾他,因为他弟弟已经去了北疆从军,这两天桓玄一直都没让他上到第一线,早就按捺不住了。

    桓玄沉吟片刻,心道:“伯灏、子明既尚武好勇,早晚要上战场。我能‘保护’他们一时,不能‘保护’他们一世。与其等到日后直接与那些‘百战老卒’交战,不如让他们先练练手,同‘乌合之众’的黄巾士卒先打上一场。”

    想到这里,不再阻止他两人,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五十个宾客部曲,加上桓玄、韦强、庆锋等人,共计六十人,一人一骑,骑的都是上次出战过的“老马”。桓玄没有废话,翻身上马,对严伟和邢刚、任义等留守诸人说道:“如上次一样,待我率众出袭后,你们守住城门,为我擂鼓助阵。”

    邢刚、任义、严伟等应道:“诺。”

    桓玄侧耳,细听城外。

    城外黄巾士卒的骚扰纷乱之声隔着城门清晰入耳,他们又驰骋叫骂了大概有一两刻钟,声音渐渐小了下去,隐约闻马蹄纷沓,似乎远去,应该是离开了护城河,归回本阵去了。

    敌退我进,此正开门出击的良时。

    城门洞中,六十人骑排着整齐的队列,鸦雀无声,偶有战马喷鼻。

    桓玄回首看了一眼众人。

    他身后左侧是李钟,沉默安静。他身后右侧是庆锋,一手提着长矛,一手在轻抚上次负伤的地方。李钟、庆锋中间是韦强、许阳、文瀚,许阳激动得涨红了脸,一双眼紧紧地盯在桓玄的身上,时刻等待着他下达出击的命令;文瀚和李钟差不多,也很安静,只是李钟的安静里带着沉稳,他的安静里更多的却是轻松。队伍最后是南凌,他此次的职责仍然是殿后,正屏着呼吸、亦在侧耳倾听城外动静。混在队伍中间的高家兄弟、铁家兄弟表情不一,或紧张、或兴奋。

    这次出击的宾客部曲共有五十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皆为勇武之士。桓玄把他们分成了五个“什”,高家兄弟、铁家兄弟、南凌分别暂时担任各什的“什长”。

    相比这几个首领人物的表情各异,宾客部曲们的表情就单一了许多。

    他们不像桓玄,不必肩负全城安危;也不像李钟、庆锋,不是桓玄的亲卫;也不像高家兄弟、铁家兄弟、南凌,没有带队的责任,不需为本什人负责,只管杀敌就是,因而最多的表情是:将临鏖战的冲动与跃跃欲试。——上次出击时,他们把黄巾士卒打了个落花流水,这大大提升了他们的信心,此时此刻,竟没有一个胆怯害怕的。

    桓玄暗自点了点头,心道:“军心可用,士气可用。”沉声令守卒打开了城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