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兵四万余人,刘辟部三万余人,五万多人在这块土地上列阵,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战鼓、号角不断,天上的云彩似都被这数万人的杀气给冲散了,但云虽被冲散,无云的天空却竟似比刚才更加令人觉得阴郁,似是一场大战的将要展开的前夕。

    周澈带着本部兵马立在前阵万人的正中,仰面望了望天色,心道:“今天天气不错,是个作战的良辰。”他久经沙场了,大场面也见过了,月前在颍川舞阳城南与波才决战,那也是数万人会战的大场面。因此,眼前数万人列阵之宏大场景虽令他热血沸腾,却还能保持冷静。

    皇甫嵩部前阵组成的仍是一个方阵。此时若从半空望下,可见这万人整体是一个大方阵,内部又有很多小方阵。一个又一个的小方阵排列得整整齐齐,组成了一个大方阵。每个小方阵都是一曲,汉军军制,一曲约二百人,每二百人是一个小方阵,分成两列,每列百人。每五个小方阵组成一个横排,每十个小方阵组成一个纵列。换而言之,也就是说,整个前阵共有二十列,每列五百人。

    第一排的五个小方阵是由皇甫嵩麾下最精锐的五个部组成的,周澈部在第一排的五个小方阵中位处中间,从左边数起是第三个。又按照曲的规模,组成了六个纵列的小方阵,五个步卒阵,一个骑兵阵。庆锋的陷阵曲在最前边,江伟部居第二,周仓、王慧两部在第三、第四位,周澈与陈到的亲兵曲在一块儿,列在第五,最后是方悦的骑军。

    万人布阵,说快也快,说慢也慢,随着中军的鼓声和皇甫嵩的将旗指挥,列阵最前的五个部的长官时而调整本部的位置,或向外去一点,或向内靠拢一点,时而随着将旗和鼓声向前、向后小步移动。对面的黄巾军兵卒在刘辟、吴霸的指挥下也组成了一个相应的方阵。

    两军列阵完毕。战场上安静下来。

    周澈在汉军阵的前边,可以看到对面黄巾军列成的阵中旗帜飘扬,一员黄巾军的将领带着几个骑兵在阵前驰马而过,一边驰奔,一边举剑,大声地在说话。隔得远,他听不到这个将领在说什么,但料来不是在传递刘辟的军令,就是在鼓舞黄巾军兵卒的斗志士气。

    皇甫嵩这边也派出了将校,从中军驰马到阵前,从左向右行,检查各个小方阵的阵型,并传达皇甫嵩的命令:“皇甫将军令:大旗就在中军。今与贼决战,贼营不破,大旗不动!”

    前线的汉兵扭头向后看。皇甫嵩的中军在前阵万人与后阵万余人之间,他的将旗就在这里,高高地耸立在下午的阳光中,迎风飘扬。中军皆白裳、白髦、素甲、素羽之矰,望之若荼。前后两军的汉兵多穿绛衣,如火。对面的敌人衣着不统一,但额头皆抹黄巾。色彩分明。

    皇甫嵩传令的将校传令完毕,驰马奔回中军。

    周澈心道:“命令开战的鼓声该要响起了。”令道:“向前传:鼓声起后,不要急着冲锋,拿着兵器以正常行速前进,积蓄力气,当临敌还有百步之时再呐喊冲锋!”

    从陈到这一部开始,一个兵卒接着一个兵卒地向前传,直传到最前边的庆锋陷阵曲。

    两军交战,最令人觉得有压力的时候不是在开战后,而是在开战前。开战后陷入混战厮杀,杀红了眼什么都不怕,开战前的沉默静止却很折磨人。若是彼此只有千余人还好说,现下敌我各数万人,这样大规模的会战,站在最前一列的士卒是很有压力的,放眼望过去,对面乌压压的全是执着亮晃晃兵械的敌人,就好像是要以一己之力来面对他们似的,难保不会胡思乱想,若是胆小之人,只这个肃杀压抑的场面就会吓得他两腿发软,簌簌发抖,毫无斗志了。

    庆锋这一部的兵卒全是从周澈部中精选出来的勇士,跟着周澈打过很多场仗了,却是不惧眼前场面。

    前部的万人列阵完毕,五十个小方阵立在地上不动。经过短暂的停顿,鼓声从中军传来。这鼓声先是平缓,节奏较慢,鼓点与鼓点之间的停顿较长,但随即,停顿越来越短,节奏变快,鼓声激昂起来。这是皇甫嵩命令前部出战的军令。此时若回头,还能看到皇甫嵩中军的传令旗们在左右、前后的摇动。周澈熟悉旗鼓,不必回头看旗,通过鼓声已明白了皇甫嵩的命令,当下拔刀在手,令道:“前行!”

    列在万人方阵最前边的五个小方阵的军官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下达了相同的命令。

    第一排的五个小方阵、千名汉兵开始向前行进。第二列的五个小方阵紧随跟上,接着是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周澈就在第五列的小方阵里,带着原勤、左桓、典韦、陈到等人,与庆锋这一部的兵卒一起向前移动。后边是第六曲的方悦的骑兵部,这个时候不用上马,骑兵们牵马步行。按理说,骑兵应该列在第一排,但皇甫嵩的这个万人方阵主要是由步卒组成,如果让方悦居前,那么就会使他的骑兵脱离大队伍,不利整体作战,因此周澈把他们留在后边,做为自己的预备队。

    皇甫嵩的战鼓不但是对步卒的命令,也是对骑兵的命令,早先布置在阵外、掩护步卒列阵的千余三河骑士随着鼓声率先发动了对刘辟部的进攻。刘辟部也有一些骑兵,差不多约有五百余骑,亦从阵中杀出,迎接上来。一千五六百匹战马,四五千条马腿,在原野上奔腾,如同滚雷,令步卒们脚下感到震动。前不久才刚熄下去的烟尘,顿时又为之大起。

    骑兵们速度快,很快敌我两方就冲到了一块儿,陷入混战。骑兵的战场在万人阵的北边。周澈注意到本部前边的兵卒有一些受他们作战的影响,把头扭了过去,他急下令:“全部向前看!后顾者,斩!左右顾者,斩!”大敌当前,交战在即,最忌兵卒左顾右盼,更忌兵卒向后看。他的这道军令得到了严格的贯彻,诸部的军官们接到令后,马上约束本部兵卒。

    对面的黄巾军阵随着刘辟的命令,也在向前移动。两军越来越近,列在最前一排的敌我兵卒渐已可看到对方的样子,只觉对方之敌神情狰狞,却没有发现他们自己也都是这副狰狞的模样。彼此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对方。起初,他们还有功夫去注意左右的敌人,但是慢慢的,随着距离的接近,他们的眼中就只有自己正面对着的这个敌人的样子和他们手中的兵器了。

    周澈计算着距离黄巾兵卒方阵的距离,心中默念道:“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三十步。”下令道:“弓弩!”周仓部的蹶张士举弩射之。别的汉军小方阵中也射出了箭矢,同时敌人阵中亦射箭矢。如雨的箭矢落下,后边几列的兵卒尚好,前边几列的敌我兵卒出现了伤亡。周澈不顾敌人不断射出的箭矢,心中接着默念,“一百二十步,……百步!”,令道,“举矛戟,跑步,冲锋!”前边庆锋接到军令,丢掉用来招架敌人箭矢的盾牌,接过亲兵递来的长铁戟,大吼一声,迎着箭雨,带着三百陷阵死士向前边的敌人冲去。

    汉军第一列中的其它小方阵也开始向前冲击,第二列、第三列等等紧随。对面黄巾军兵卒的方阵也一列接一列地向汉兵这边冲来。数万人奔跑践踏,使得战场上尘土飞扬,与骑兵们在北边交战处扬起的风尘汇拢一处,遮住了天空。

    大地在震动,敌我在呐喊,向前冲锋的两股兵卒撞在一处,厮杀立起。

    敌我两军相撞。

    汉军、黄巾军前头几列的兵卒已陷入厮杀,后边的兵卒还在向前赶。

    周澈策马持刀跟在典韦、陈到亲兵曲的后边,和王慧部一块儿冲锋。他没有骑昨晚从黄巾营里抢来的刘辟坐骑,刘辟的坐骑是一匹踏雪乌骓,神骏异常,很好辨认,黄巾军卒可能全认得这匹马,在这两军混战之时,他若是骑着此马,岂不就是好比戴着个一万瓦的大灯泡,时刻在对着黄巾军卒说:昨晚闯你们军营、抢你们主将战马的就是我!这与送死无疑,所以他还是骑着自己原来的坐骑。

    他控制着马速,紧盯着前边的战况,并时刻注意着前头各部士卒的阵型情况。

    这个时候才刚与敌人接触开战,阵型是不能散乱的,一旦散乱,就会被敌人分割包围,而一旦被敌人分割包围,不管个人再有武勇也必会陷入死地,无力回天。他部下这四千余兵卒都是经过多次战事,被他淘汰掉老弱后精选出来的,所以虽已开战,但在军官们的约束下还能保持阵型。

    两军交战不是一下子就变为混战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比如现在,汉军只第一列的小方阵就有千人,这千人与敌相遇后,彼此厮杀,不可能很快就突入敌人的阵中,故此在接敌之后,后边的兵卒就需要适当放慢脚步,以免反将己军前边的兵卒冲倒。这个不用周澈下军令了,周仓、黄盖等各部的军官都在下达命令,视前边的战况而调整冲阵的速度。

    周澈见各部军官井然有序,把本部千余兵卒指挥得井井有条,松了口气。

    他向左右观望,因是刚与敌接触,各部友军的进展程度相仿,齐头并进,还没有分出谁先谁后。不过周澈心知,再等一会儿,等战局陷入白热化后,就是显出谁的部队最为精锐之时,精锐部队会前进得多,会突入敌人阵中远,而不够精锐的部队将会被拉在后边。

    典韦、陈到、原勤、左桓等卫士握矛、刀在手,紧紧地卫护在周澈身边。

    周澈一边随着大队伍向前冲杀,一边复又向前展望,只见庆锋身先士卒,冲在本部这个方阵的最前,持长铁戟,左斫右劈,勇不可当,眨眼间已击倒了五六个敌人,带着本部兵卒率先突入了敌人阵中。敌人一个小帅打扮的头目带着十几个人过来阻击。

    这个小帅披着甲,用的长矛,他带的这十几个人大概是黄巾兵中的精锐,也都披有甲衣,各持长矛,铠甲兵械齐全。皇甫嵩知道把最精锐的部队放在最前边,刘辟自然也会把本部最精锐的人马放在最前。这十几个人形成一个弧形的半包围圈,试图把庆锋围住。

    庆锋根本就不等后边的兵卒跟上,跃步前冲,一边前冲,一边大叫:“尔等非我敌也!我只取刘辟、吴霸!”这些人却是哪里肯让开?十余支长矛刺出,庆锋左右击,利用铁戟两边的小枝把敌人的矛尖套入其中,然后用力拽扯,把这十余支长矛的矛尖悉数摧折。

    铁戟这种兵器,前端是枪尖,一侧或者两侧有月牙形的利刃,通过两个小枝与枪尖相连。小枝与月牙刃间有空隙,可用来套敌人的长矛。这本是长戟的一种用法。庆锋不但善用双铁戟,而且善用长戟,一下把这十余个敌人的长矛摧折,随即跨步而进,左击右杀。他力大,用的长铁戟沉重,一刺之下,敌人的铠甲若非精甲,就会被他刺裂,或者一甩之下,凭借长铁戟的重量也能将敌人打的胸陷吐血,眨眼功夫,这十余人半数被他击倒,包括那个小帅在内。

    这个小帅被他用铁戟甩击了一下,踉跄后退了七八步,胸前铠甲碎裂,吐出一口鲜血。

    两个陷阵曲的兵卒觑着便宜,疾奔冲上,一个挺矛刺中他的臂膀,受此冲击之力,这个小帅本就立足不稳,顿时摔倒在地,另一个陷阵曲的兵卒跳跃到他的身上,抽出刀来,麻利地割断了他的咽喉,冲庆锋叫道:“庆君,要头么?”战场上敌我交战,不可能每杀死一个敌人都取其首级,若是个寻常的黄巾兵卒,只割其左耳就行,毕竟这是个小帅,观其衣甲兵器,且应是黄巾军里的勇士,所以这个陷阵曲的兵卒有此一问。

    庆锋不屑一顾,叫道:“无名鼠辈,不值得乃公取其首级!”杀散了余下的几个黄巾军兵卒,挺长铁戟大步前冲,与涌上来如潮水也似的敌人奋力厮杀。

    在周仓部蹶张士的射矢协助下,庆锋诛戾刃猛,攻杀斩敌,奋勇向前,周澈这一部组成的方阵渐渐越过了余下几部的方阵,慢慢深入到了黄巾军的阵中。

    周澈掐算时辰,过了会儿后,令道:“令庆锋退后,江伟部上前!”

    长久的激战会很耗费体力,冲阵的时候不能只用一个曲的兵卒在前,尤其是在面对刘辟这样的勇猛敌将时,需得至少两个部曲轮番冲阵。周澈军令传下,庆锋带部退下,换上位居第二列的江伟、南凌部上阵。南凌号称安成大侠,也是十分勇悍,虽然他的个人武力比不上庆锋,但他这一部中的轻侠却是最多的,皆皆勇悍之徒,敌人虽如潮涌却都夷然不惧,呼喝酣战。江伟的弟弟江浒冲在第一列。江浒好勇斗狠,在与颍川黄巾作战时,他也是勇名远播,每战都咬着敌人不放,穷追猛打。

    左桓远望阵中,对周澈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