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复乜视堂上诸将,不屑一顾,随即转脸迎面卜己,按剑挺胸,傲立席间,慨然说道:“皇甫嵩不辨时事,安定犬狗,傅燮空有仪容,北地枯骨,周澈好名吊誉,汝南小人,如彼辈者,不足一提!岂是吾辈东郡英雄之敌?堂上诸君平时皆大言炎炎,而今闻皇甫嵩留韦乡,却都如鼠遇猫,惶恐汗流,实令人发笑!今卜帅麾数万之众,坐拥一郡之地,何必惧怕彼等呢?我有一计,若能按之行使,足能灭此残贼!”

    卜己大喜之极,急问道:“是何计也?”

    李复说道:“皇甫嵩遣傅燮、周澈去击白马,自带兵留守韦乡,以威胁我军,使我不敢出城去援白马。彼之此计观之甚毒,破之易矣!咱们也可以如他一样,兵分两路,一路兵多,而故意装出兵少之样,急急去援白马;一路兵少,而故意大张旗鼓,做出兵多之样,徐徐前去韦乡。”

    卜己说道:“一路兵多,做出兵少之样,急援白马;一路兵少,做出兵多之样,徐去韦乡?”

    李复点头说道:“然也。”他对自己想出的这个计策甚是自得,骄傲地环顾帐中,按剑说道,“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皇甫嵩兵分两路,一击白马,一留韦乡,用的就是虚实之计,咱们也用‘虚实之计’回敬他!咱们分两路出城,一急援白马,一徐去韦乡,他见此状,必不敢拦击我援白马之部!”

    堂上诸人细细思之,觉得李复说的有理。设身处地,换了他们是皇甫嵩,在有一路“人多兵众、大张旗鼓”的敌人气势汹汹、迎面袭来时,恐怕也是不敢轻易离营,贸然去拦击援白马之黄巾兵的。皇甫嵩留在韦乡,是在牵制濮阳城里的黄巾军,但若是按李复此计,皇甫嵩又反被“徐去韦乡”的这支黄巾兵给牵制住了。众人尽皆大喜,有人拍案称赞:“真妙计也!”

    卜己说道:“卿之此计固妙,可若是皇甫嵩不顾我‘徐去韦乡’之部,或是被他看破我去援白马的才是主力,又该怎么办呢?”

    李复说道:“就算被皇甫嵩看破也无所谓,他若是悍然出营,拦击我援白马之部,则我徐去韦乡之部就可从后击之。我城中之主力也可趁机急出城,直捣其中军。如此,前有我援白马之部,后有徐去韦乡之部,中有我城中主力,三处发力,皇甫嵩便是知兵善战,当其时也,定也是无计可施。”

    一人问道:“白马城外有傅燮、周澈所统之万人……”不等他说完,李复就打断了他,说道:“不错,可白马城内也有韩力的六千兵!当我三路合击皇甫嵩之时,傅燮、周澈若敢轻动,则韩力便可带部从城中出来,亦从后击傅燮、周澈。”

    堂上众人有几个闭上眼,假想若是出现这种情况,将会是怎样一个局面:韩力、周澈和傅燮、援白马之黄巾军、皇甫嵩、去韦乡之黄巾军以及濮阳的东郡黄巾主力,六支敌我的兵马将会形成有一个乱战。最西边是韩立的六千兵,其次是周澈、傅燮的万人,接着是援白马之黄巾兵,然后是皇甫嵩的万人,再接着是去韦乡之黄巾兵,濮阳的东郡黄巾主力则在皇甫嵩部的侧翼,对着其中军。这一番乱战若是展开,很明显,占上风的将是东郡黄巾。

    卜己做出了决定,说道:“好!卿此计真可谓万无一失。”霍然起身,顾视诸将,“便按旦之此计行之!”

    ……

    韦乡,皇甫嵩接到军报:濮阳城中出来了两支兵马,远远望之,一路旗帜如林,约有五六千人,徐徐往韦乡而来,一路旗帜较少,行军的规模也较小,可能有两三千人,急往白马而去。

    听完军报,皇甫嵩哑然失笑,笑对帐中诸将说道:“小儿伎俩。”

    帐中诸人里一个军候蹙眉忧心,说道:“东郡贼分兵两路,明显是针对将军此前之分兵而来。他城中总共只有两万人马,不可能分出八千人出来,这两路人马之中必有一路是虚张声势。”

    另一人接口说道:“不错。他若是真敢派八千人出来,那么濮阳城中的防备必就空虚了,一旦出城之贼被我军击溃,濮阳城唾手可得,卜己必不敢冒这样的危险。以下吏愚见,他派出城的这两路人马虽然号称八千,实际上至多五千人就不少了。不过话说回来,五千人虽然不多,可若分不清他这两路那一路是虚、那一路是实,对我军而言也是个麻烦啊!”

    又一人接口说道:“不错。万一他来我韦乡的这一路是‘实’,那么我部如果贸然离营,去截击援白马之贼,岂不是就要进退失据了么?”

    好几个人问皇甫嵩:“贼之此计甚毒,将军缘何说是‘小儿伎俩’?”

    “兵法之道,在精、在专,不在故弄玄虚。”

    帐中一人说道:“孙子云:‘兵者诡道也’,将军为何反说兵法之道在精、在专?”

    皇甫嵩笑道:“诚然,孙子说过‘兵者诡道也’,可这个诡道却不是故弄玄虚啊!何为诡道?‘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这是诡道。今观东郡黄巾贼,他们既不是‘能而示之不能’,也不是‘用而示之不用’,更不是‘利而诱之’、‘实而备之’,正如方才诸君所言,他城中只有两万守军,此次派出城的最多五千人,而却竟又分兵两路,这不是自己削弱自己么?他若是合兵一路,我还觉得有点麻烦,分兵两路?他们这是在自取其亡也。”顾盼帐中,笑对诸将说道,“兵法的‘诡道’是一回事,实力又是一回事。实力不够还要用‘计’,这不是诡道,这是学兵法未成,只学到了皮毛。”

    听了皇甫嵩所言,帐中诸人恍然,一人问道:“将军所言之‘精’、‘专’,指的便是实力么?”

    “不错,观古之战事,固有分兵以取胜者,然更多的还是依靠优势的兵力来击败敌人。楚汉相争,高祖皇帝败於彭城是因为项羽奇袭之计,而最终垓下一战,项羽自刎乌江,为何?当其时也,楚兵十万,汉兵六十万,堂堂之阵,项羽力不能敌。七国之乱,条侯与大将军率三十六将军进讨,遣奇兵断吴楚之粮道固为奇计,然最终之获胜依靠的却还是精兵追击。行兵打仗,正奇两道,正为根本,奇不过是辅助罢了。故此,东郡贼分兵两路出城,自以为得计,於我看来,却这是小儿伎俩罢了。”

    皇甫嵩说着话,柱剑立起,面容一整,环顾众人,说道:“军令!”

    诸人纷纷起身,行礼应道:“请将军令。”

    (本章完)

第648章 主力夜袭破濮阳 宜将剩勇追穷寇() 
    皇甫嵩到了韦乡后,遣周澈、傅燮统兵六千,号称万人,击白马,自带主力近两万人,亦号称万人,留韦乡。卜己用李复之计,遣兵两路出城,一路两千人号称五千,徐行去韦乡,一路四千人号称三千,急援白马,试图以此来干扰皇甫嵩的判断。

    但是,卜己却没料到,皇甫嵩根本就没把李复的计谋当回事儿,不但没当回事儿,还嘲笑说是“小儿伎俩”,在对麾下诸将讲述了一下“何为正奇”之后,当下於帅帐内传下军令:“今日,我便以正击奇,再以奇破城,让卜己小儿看看什么是正奇之道!”

    众将轰然应诺,道:“是。”肃手听令。

    皇甫嵩点了两个军候的名字:“你二人带本曲兵卒速去白马,一来,支援周度辽、傅司马,二来,告诉他两人:不管去援白马的东郡贼到底有多少人,五千也好,三千也罢,我不要求他俩求胜,但至少给我顶住两天。至迟后天,我必遣军援之。”

    被点名的两个军候应诺,转身出帐,自归本营召集本曲兵马,前去白马。

    帅帐内,皇甫嵩又点了两个校尉的名字:“你二人各带本部,我再拨给你们一千五百人,合计五千人,留在韦乡,多打旗号,装出主力尚在的样子。”

    这两个校尉接令。其中一个迟疑了下,问道:“将军,你令我二人‘留在韦乡,多打旗号,装出主力尚在的样子’,此话何意也?难道将军你要……。”

    皇甫嵩笑道:“不错,我要带余下的主力急取濮阳!”

    “急取濮阳?”帐中诸将大惊,那个校尉急声说道,“将军,濮阳城坚,就算卜己真的派了两路八千人出城,城中至少还有万余人。我军现在韦乡的兵马不到两万人,将军先遣两曲去白马,又留下五千人守韦乡,那么能带走的最多只有万人,以万人取濮阳,恐怕难以猝克!若不能猝克之,那么贼兵这两路出城的兵马必回返驰援濮阳,待到那时,将军将要腹背受敌!”

    皇甫嵩大笑,说道:“有卿等在,我怎会腹背受敌?”

    “将军的意思是,来我韦乡的贼兵如果有意返程、援救濮阳的话,我等便带兵出营,从后击之?”

    “不止如此。今晚我就悄悄的带兵出营,抄小路奔去濮阳。来我韦乡的这路贼兵行军甚慢,计算路程,大概明早他们能抵达我韦乡营外。待他们至后,你们即分兵出战,务必要把他们缠住。”

    听到此处,帐中诸将里有心思敏捷的,猜出了皇甫嵩的意图,又惊又喜,说道:“将军莫不是想?”

    “然也,周度辽在颍川两度用‘伪为贼之溃兵计’赚开了襄城、郏两县的城门,我等今不妨借用其计,亦用此来骗开濮阳的城门。”

    “只恐卜己不会上当。”

    皇甫嵩一笑,说道:“卜己尽收精兵,聚於三地:濮阳、白马、韦乡,妄图成鼎足之势,以抗我王师,而周度辽入东郡,一战克复韦乡,现又与傅司马合兵击白马,白马一下,濮阳就等同孤城。卜己定早已心慌意乱,要不然,他也不会使出这‘小儿伎俩’,故弄玄虚,分兵两路出城。诸君请试想:先丢韦乡,白马又被围,濮阳城中又先后派了两路兵马出城,城中兵力短缺,他正心慌意乱,忽闻城外仓皇逃回一支自家的溃兵,会是何种反应?”

    诸将齐声说道:“必开城门接纳。”

    “正是。所以说:只要你等留在韦乡的将士能把他遣出来我韦乡的贼兵牢牢困住,不放出一人逃走,我便可诈作贼之溃兵,骗开濮阳城门!”

    诸将齐声说道:“诺!”

    ……

    皇甫嵩派去支援周澈、傅燮的两个军候带本曲人马到了白马城外,入中军帐内见到周澈、傅燮,转述了皇甫嵩的将令。韦乡距白马较近,濮阳距白马较远。这两个军候率部到时,周澈、傅燮刚刚接到军报,说来援白马的东郡黄巾兵已经入了白马县界,距汉军兵营只有十里地了。

    听完皇甫嵩的将领,周澈、傅燮对视一眼,傅燮蹙眉说道:“来援白马之贼兵号称三千,但据斥候远望观察,人数远不止三千,从其队列的长度来看,估计得有四千来人。外有四千来援之贼,内有五千白马之贼,我部只有六千人,若是硬打,恐怕会顾此失彼。”

    顾此失彼的意思就是:如果全力对付来援的东郡黄巾,那么势必就将围不住白马城中的韩立部,如果全力来围白马,那么势必就将挡不住来援的黄巾兵。

    桓玄低头沉思了会儿,抬起头,展眉而笑,说道:“皇甫将军这是想‘正奇兼用’啊。”

    傅燮问道:“此话怎讲?”

    “皇甫将军现统兵近两万,而只派了两个曲来援我部,这说明什么?贼遣了两路人马出城,这说明他想带主力先全力歼灭贼之一路,然后再来歼灭这一路。故此,他与二君相约:令两位坚守两天,说他两天后必会遣军来援啊!”

    荀攸点头说道:“卜己遣两路贼兵出城,一路号称五千,一路号称三千,从表面上看‘奇妙莫测’,不知其虚实,然究其根本,此计却只见有‘奇’,不见有‘正’。没有了‘正’,‘奇’就好比是无根之木,不堪一击。志才所言不错,皇甫将军必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想正奇兼用,以我部为正,挡住九千贼兵,以主力为奇,先用全力快速地歼灭另外一路贼兵。”

    荀攸、桓玄虽然聪明多智,毕竟不是“神机妙算”,他们的这番猜测只猜中了一半,猜中了皇甫嵩的确是想“正奇兼用”,也猜中了皇甫嵩的确想以周澈、傅燮为“正”,让他俩暂时挡住这九千东郡黄巾,却没有猜到皇甫嵩根本就没想着去歼灭另一路黄巾兵,皇甫嵩真正的“奇”是想趁机骗开濮阳城门。

    傅燮说道:“虽然如此,但我部只六千人,我只恐不能完成皇甫将军的将令啊!”

    傅燮虽是皇甫嵩亲信,但论起硬仗却没有周澈打的多,说实话,仗打到现在,区区四千黄巾兵,他压根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