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澈不急着入座,先拜倒在地:“横路亭父周澈,拜见县君。”

    这个三旬男子便是本县的县令,江夏安陆人,(今湖北安陆)姓黄名琰。

    ……

    汝南郡贤士辈出,能来此地当县令的非名士不行。如孝安朝的王堂,汉安帝出巡时,朝廷一些权贵秘密谋反,欲拉拢王堂。王堂拒绝,称自己蒙受国恩,不可为权贵所屈,于是弃官返乡以死相守。他以“守正”为人所称道。

    前几年去世的范滂,桓帝朝年间在郡府中担任功曹,与大名士郭林宗亲善,无一不是当时俊杰。

    现在的这位县令,家世衣冠,亦为一时之选,族中有先辈任过三公。………他的族祖父黄琼,拜议郎,迁尚书仆射,又外任魏郡太守,生性至孝刚直,尊德重道,延熹七年卒,时年七十九,追赠车骑将军,谥忠侯。

    虽说如今朝政被宦官把持,大兴“党锢”,但是黄琰不是黄琼的嫡系,是庶出。所以不在党锢之列。

    周澈这不是第一次见他了。黄琰早在来任之始,就去岐兴里拜见过周家的长辈、名贤,在周乘家与周澈见过面。其后,周澈求为任职亭部,两人又见过一次。这一回乃是第三次见面。

    黄琰把案几上的竹简往外边推了推,笑道:“又不是初次相见,周君何必多礼?快快请起。”吩咐随从把周澈引到右侧的坐塌上入座,上下打量片刻,说道,“比起上次相见,周君似有清减,也晒黑了。……,怎么样?在横路亭还适应么?是不是累坏了?”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澈之心愿,只求百姓安康,虽然累,乐在其中。”

    他说的很老实,的确累,但累得高兴。黄琰为之一笑,说道:“‘百姓若能安康,累亦乐在其中’,说得好!周君在横路不足三月,而美名已屡次传入县中。最近我又听闻,周君自家出钱,资助里民买桑苗、修里墙,抚慰孤寡。若天下为吏者皆能如君,何愁百姓不能安康,天下不能太平?”

    周澈老老实实地说道:“买桑、修墙、抚慰孤寡诸事,我虽出了点钱,但大部分费用都是乡亭许阳所出。澈不敢掠人之美。”

    黄琰最先那句话本就是试探他的,此时听他如实相告,越发开心,笑道:“那乡亭许阳倚仗阳翟黄氏为靠山,素来跋扈乡里,恶名传遍县乡。周君任职横路,不到三个月,不但将本亭部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能感化外亭豪强。……,周君可知,如今县人都称赞你有‘导人向善’的高尚品德!并夸赞你扬了周氏高名!”

    “区区一亭,十里之地,些微成就,怎敢当此美誉?澈家长辈,祖,少卿、宣光公,皆清白谨慎、美质贞亮;澈家同辈,伯若、仲渝,无不英才卓跞、志怀霜雪;澈家晚辈,叔达诸人,亦皆沉敏有识、磊落奇才。澈何德何能?不敢当此美誉!”

    “周君谦之过甚。地虽十里,亦十里之宰。君家虽前有大贤、后有俊杰,然而以你治理横路的才干而言,也许尚不及前贤,但丝毫不逊同辈!……,去年,你随伯铉(即周鼎)来见我,自求为任职亭部,说不愿为案牍劳形之吏,而愿为俯首做事的亭部,并举了陈留仇季智作为例子。老实说,我初不以为然,以今观之,君非大言,果有干才。……。周君,你可知我今日请你来是为何事么?”

    “不知,请县君示下。”

    黄琰没有直接说,而是问道:“君曾举仇季智为例,定然知道仇季智的事迹了?”

    “是。”

    “仇季智为蒲亭长时,以德化人,考城令王涣闻其名,署为主薄,当时问他了一句话:‘你在任亭部的时候,听到别人的过错后,不给他治罪,却用德行来感化他,莫非是缺乏像鹰鸇一样的威猛心志么?’……,周君,你知道仇季智怎么回答的?”

    “季智答曰:‘以我之见,鹰鸇虽威,不如鸾凤之美’。”

    “然后呢?王涣又说了什么?”

    “王涣因而说道:‘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遂以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他去太学读书。”

    “周君,你家学渊源,自不必去太学求学,但我虽不才,却也想学一学王涣,不使他专美在前!……,我今日请你来,便是为了此事。”说到这里,黄琰含笑看着周澈。

    仇季智的故事,周澈非常熟悉。早前,陈松也曾以“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这句话来勉励过他。

    这会儿听完黄琰的话,他心中想道:“听这话风,似是想要拔擢我?”抬起了头,望向黄琰,说道:“仇季智是陈留先贤,澈才疏德薄,不敢与他相比。王涣为政严猛,却是不及县君宽容。……,县君言欲如王涣,不知是何意思?”

    “我门下主薄不缺,而主记刚刚因病告归。君若有意,我虚席以待。”

    果然是想拔擢周澈。主记是“门下五吏”之一,乃是上官的亲近之臣。从亭部一下被拔擢为主记,可谓“一步登天”。周澈心道:“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蒙县君厚爱,澈真才疏德薄,不敢担任此信任之职,怕误了县君。”周澈作揖深拜道。

    “好吧。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如此,我就不强求了。”黄琰略带失望道。

    。。。。。。。。。。。。。。。。

    从县衙官寺出来的时候,周澈并不后悔,倒是代县君送他的那位圆滑县吏有点为他遗憾,说道:“县君要拔擢你为门下主记,周君却怎么拒绝了?我知君有大志,横路虽好,只有十里之地,哪里能比得上辅佐县君,主宰百里之县呢?……,周君,要不你回去再考虑考虑。”

    “君之好意我心领了,但还是那句话:去亭部是我主动要求的,从就职到现在还不满三月,桑苗、备寇诸事都只是刚开了个头,尚没有收尾,因为清贵的主记之职就将此职舍弃,匆匆离任,既非‘义’,也有损圣人的教导:‘有始者必有终’。……,且待澈将横路治理稳当,再说此事不迟。”

    县吏肃然起敬,说道:“君不以亭部为轻,不以主记为重,言出必行,有始有卒,真古之特立独行者、今之豪杰之士也。”

    “君谬赞,愧不敢当。敢问君之大名?”

    “江夏黄祖,我字敬忠”

    “我字皓粼。见过敬忠兄!”

    “皓粼兄!客气了。”

    黄祖将周澈送到县衙官寺门口,两人作揖相别。

    ……

    因为周澈很少休沐回家,故此刚才在与黄琰辞别时,黄琰特地准了他一天假,交代他回家看看。周澈不是个矫情的人,虽然拒绝了接受拔擢,但对黄琰的这个好意并没有完全拒绝。离开县衙的大门,上了大道,正准备往岐阳里去,迎面来了三四个人。

    (本章完)

第76章 边关烽火() 
PS:感谢书友1970063177的书币打赏!!!今晚2章一共万字。爆发!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这三四人皆短衣佩刀,牵马步行,后边三人的年龄都在二十五六,最先一个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路上人来人往,他们几人,包括那少年在内都身高体壮,又牵着马,甚是显眼。

    周澈本待让到一边,等他们先过,谁知这几人却直奔他而来,随即听到身后有人惊喜说道:“汉升,你来了?”周澈回头看去,见说话之人却是黄祖。

    那三四人来到近前,黄祖见周澈还没走,便拉牵着马在前头的少年过来,给他介绍:“周君,这是我远房族兄之子,姓黄名叙。……,叙郎,这位是周家豪杰,可是出身汝南周氏望族。”

    “黄叙?”周澈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黄叙,看那少年,见他浓眉大眼,虽还未及弱冠,但嘴唇上已毛茸茸地长了不少胡须,并不显得稚嫩,反倒有一股粗豪之气。他拍了下额头,心道:“黄祖?江夏黄氏?远房族兄之子?黄叙?……难道,后面那几个人里就有。。。。”

    他前世时看过三国的书,当然知道“黄叙”这个人,好像是后世书中的“五虎上将”南阳黄忠的儿子,虽不知这个“黄叙”是不是,但却知其黄祖和黄忠都曾在荆州刘表手下为将。而江夏郡和南阳郡,可不就是属于荆州么?

    自穿越以来,周澈已见过不少“名人”了,只并州的董卓、洛阳的曹操两个就是“重量级”的,此时突然路遇黄叙,倒也不是十分惊奇。那少年人听了黄祖的介绍,将缰绳丢给伴当,撩起衣袍,便在路边冲周澈行跪拜之礼,口中说道:“南阳黄叙,拜见周君。”

    周氏名重天下,便不说周举嫡系一脉与现在周乘一脉的声望,只说他们曾任过的官职,党锢之前,周澈的父亲与其他周氏族人大多都当过县令,周乘公的祖、父、叔更是多任二千石的高官,虽说黄氏也算大族,但南阳黄氏只是江夏黄氏的分支,不论名望还是仕宦,拍着马也赶不上周家。

    所以,黄叙一听当面是周家子弟,尽管不知是谁,也是毫不犹豫地立刻跪拜。他是黄祖的远房族侄,当然不好与周澈同辈论交,因行子侄之礼,跪拜相见。

    周澈定了定心神,微笑着将之扶起,笑道:“无需多礼。快快起来。”

    “后面的诸君,谁是汉升兄?!”

    “某家黄忠便是!敢问周君大名。”只见一位身长八尺有余的雄壮汉子,作揖道。

    周澈见他五官分明,特别是双目,炯炯有神;再看臂膀粗壮且长,犹如猿猴之臂;右手拇指、食指、中指的中间关节有老茧,想必是常年射箭导致。

    周澈旋即回礼,但目光却打量着黄叙,向黄忠称赞说道:“君之子年未弱冠,已如此威武雄壮,又举动有节制,可谓文武双全,再过十年,国家将又添一良臣啊!吾姓周名澈,字皓粼。”

    既隐约猜出此人就是“那个黄忠”,他当然不会吝啬赞誉之词,那可是“箭神”黄忠啊。

    周澈目光回转黄忠,略顿了一顿,问道,“汉升兄是从南阳来的么?”

    “是。”

    这时黄祖插嘴道:“上个月汉升对我说,说叙郎今已十六,学武之余想修习文事,有意来依我游学。”

    “噢!原来是这样。”周澈脑筋急转,暗暗想道,“原来是来汝南游学,只是怪哉,以前看三国电视剧时,却怎么不记得有此一节?”

    他瞧了黄忠与黄叙一眼,见他俩也正看着自家,心中一动,接着又想道:“黄氏在江夏可是和汝南周氏、袁氏,弘农杨氏、颍川荀氏齐名的望族,但是分支南阳黄氏虽可称南阳大族,但并无名士、大儒,至多一地土豪罢了,而这黄忠的体貌虽然雄壮,但我在洛阳和汝南从没听说过他的名字,应该是没有过什么出色的事迹,不像夏侯惇,年十四为师杀人,远近皆闻,服其孝勇胆气。……,或许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黄忠带儿子游学时,没有能得到名士们的青眼,故而默然无闻、史籍不载?”越想越觉得是这回事儿。

    在他的印象中,黄忠的名声可是和关羽、张飞、张郃、张辽等等名将们齐名,特别是定军山以老年之资斩杀壮年夏侯渊,被后世誉为“老当益壮”的代名词,压过了“尚能饭否”的廉颇。

    而且周澈前世水贴吧的时候,曾见到过三国迷大胆推测……如果青年吕布遇见青年时期的黄忠,这“天下第一名将”的名号是谁的,还不一定啊。

    他想道:“方才慨叹人生如朝露日晞,转眼就碰见黄忠,这是天意么?”他一向都是当机立断的人,当即作出决定,心道:“‘天赐不取,反受其咎’。没想到我这一次来县廷,居然能捡到这么一个‘大漏’!”因笑道,“叙郎年未弱冠,便远千里,求学外州。马伏波曾言‘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叙郎可谓是‘少年坚壮’了!你既有王世公的志向,我虽不才,也愿鼎力相助。……,这样吧,你远来初到,且先随你叔、你父把住处安置好,若是有意,等过几天,我给你引见我族中长辈,如何?”

    黄祖拉着黄叙长揖到地,说道:“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黄忠亦是作揖道:“周君如此真是。。。。某家真是。。。”

    ……

    周澈走得远了,回头看时,黄祖、黄忠与黄叙还站在原地未动。见他回首,三人又都长揖。目送着他远去,黄叙问道:“阿叔,这位周君也在县中为吏么?”

    “不错。”

    “我见他赤帻佩刀,没有绶印,腰间插了一块木板,倒像是亭部的装束?”黄叙年纪不大,心思缜密,早在看周澈的第一眼时就觉得奇怪,只是他少年老成,没有当即就问。这会儿等周澈走远了,才将疑惑道出。

    黄祖与周澈接触得不多,今天是头次见面,但听黄琰提过几次,这几天又在县中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