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句话戳到了何忆的心窝子。天下哪有不望子成龙的母亲?何忆说道:“皇长子辩是陛下嫡长子,自当继承陛下的大位。”

    曹操说道:“娘娘说的是。还有,小臣一旦为尚书令,总揽朝政,一定会复兴大汉,重振朝纲,厉兵秣马,征剿刘范。”

    何忆一愣,说:“什么?你再说一遍,你会如何?”

    曹操忽然有些忐忑,心想难道皇后不想复兴大汉?

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谋()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曹操把刚才的誓言再说一遍:“小臣定当复兴大汉、重振”

    “不不不”何忆皱着眉头,也丝毫不影响她惊人的美,“刘范那句”何忆强调道。

    曹操没想到皇后深居皇宫,居然也会和朝廷的大臣们一样痛恨刘范,这个两叛国朝、两兴大乱、两围京城的国贼。如此更好,曹操窃喜,若连皇后都痛恨刘范,那自己就能更顺利地实施自己的抱负了。

    曹操严肃地说道:“小臣必将兴兵克复凉国,剿戮刘范。”曹操想,皇后定会对此深感同仇敌忾。

    这句话果真起作用了,曹操看见皇后突然变得无比严厉起来,周身笼罩着冲冲怒气,双眸中似已烧红的火炭。

    何忆与曹操对视,她忽然惊觉,原来她需要的一个绝佳的帮手,能够辅助她报复刘范、狠狠地打击凉国的帮手,原来就是这个性情颇为执拗古怪的曹操曹孟德!

    何忆看着曹操不太大却如烟朦胧的双眼,她能从中看到此人也同他一样,怀着对刘范深深的恨。何忆是恨刘范抛弃了她;曹操是恨刘范打败了他。虽恨因不同,但恨意是等同的。何忆心想。

    何忆看着曹操,笃定地说道:“说的好。”

    曹操再接再厉,说道:“小臣誓要将此贼的首级亲手拧下。待拧下后,小臣定要把他的首级做成个夜壶,夜夜溺之!”

    何忆如磕头般疯狂地点头,对曹操大加赞赏:“说的好!”

    曹操又说道:“这还不算,小臣还要”接着,两个恨意无以复加的人,又说了许多折磨人的办法,恨不得把人所能想到的酷刑,都加诸于刘范一人身上。

    旁观两人的人们,无论是舞阳君,还是荀彧,都十分吃惊,谁知这两人竟如此仇恨刘范。

    最后,曹操说道:“总之,小臣若得娘娘的厚爱,刘范和他的凉国的下场会很惨很惨。”

    何忆爽快地说道:“好!本宫准了,会同大将军商量的。”

    曹操说道:“谢娘娘。”

    忽然何忆又想起来什么,恶狠狠地对曹操说道:“曹操,本宫可有言在先,本宫绝不允许你的第二次失败。若再败给刘范,刘范这个国贼没得到他应得的惩罚,你的下场会比他的更惨的。本宫既然能许给你官职,也能轻易地褫夺。你可不要和本宫耍什么花招。”

    曹操心中一惊,未料到这皇后竟如此杀伐决断,比他还恨刘范。曹操郑重地说道:“娘娘安心,小臣也不会饶恕小臣之败的。上任之后,小臣会竭尽所能地打击他。”

    何忆点了点头。于是曹操和荀彧退下了。望着曹操那不高的身影,何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来报复刘范这件事算是有着落了。

    接着,何忆又传令下去,命令大将军进宫来见他,要和他商量给曹操擢升至尚书令一事。

    何忆知道,尚书令一职太过重要了,权力堪比丞相。他的兄长不会轻易答应的。果不其然,当何忆把事情简短一说,何进就站起身来,连连摇头,说道:“不行!这万万不行!尚书令乃朝廷要职,娘娘如何轻予曹阿瞒?他祖父是个宦官。若让宦官之孙执掌朝政,对祖宗如何交代?内外臣僚会作何想?就连天下万民,他们知道此事,也会深感羞辱。”

    何忆说道:“兄长此言差矣。想想我兄妹是何出身?如今不也荣为*吗?”

    何进仍是不愿,说道:“曹阿瞒策动十军之战,弄得我朝伤筋动骨。朝野上下,中外之间,可都甚为不满。总而言之,曹阿瞒不可为尚书令。”

    何忆笑道:“怕甚么?你我兄妹现今执朝廷牛耳,想给谁官职爵位,不是易如反掌吗?众人反对,让他们反对就是了,终究于大局无碍。”

    “娘娘,曹阿瞒断不可为尚书令啊。”何进不听,仍然苦劝。

    这下,何忆来气了。何进居然数次驳她,这让她十分不悦。于是她冷笑一声,说道:“兄长当真不愿听从本宫之令?”

    何进一向害怕何忆,尽管她是他妹子。何进只是弓着身,不说话。

    何忆说道:“算如今,该到父亲的祭日了。”

    何进大感意外,何忆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了?

    何忆说道:“他老人家葬在南阳。你我同胞兄妹,进入朝廷后却鲜少回南阳祭拜,都是派南阳官吏代为祭祀。想来还真是不孝呢。”

    何进更迷糊了,不知何忆有何打算。何进只是怯怯地回一句:“娘娘说的是。”

    何忆说道:“今年,本宫想下达皇后懿旨,派兄长回南阳祭拜父亲,为父亲守孝三年。兄长总长朝纲,号令公卿,当知孝道为先,不会拒绝吧?”

    何进大吃一惊,立即跪倒在地。他深知,他这个妹子名义上是要派他回去守孝,实际上是要褫夺他的大将军之位了。因为一旦何进一离开朝廷这个权力的中心,皇后便有千百种办法拉拢起另一个大将军。皇帝一直对他擅权独断怀恨在心,若是皇后和皇帝勾结在一起,那可就全完了。

    何进急忙如捣蒜般叩首,颤抖着说道:“娘娘啊,若微臣离京,事必有变啊。”

    何忆微笑着道:“兄长离京后,军政社稷,就不劳兄长费心惦念着了。朝廷中豪杰充庭,会为陛下治理好江山的。”

    何进被何忆的话吓得周身发汗,一想到滔天的权势即将离他而去,何进就不知所措。

    当然何进也不傻,不然如何能为大将军?何进立即说道:“娘娘,微臣会尽早任命曹操为尚书令的。”

    何忆满意地点点头,心想,就他这个兄长,根本就不是她的对手。何忆说道:“嗯,如此一来,兄长要和曹操治国理政,却是无暇返乡祭祖守孝了。”

    “是是。”何进抽空用袖口揩了揩流下脸的汗。

    待送走了诚惶诚恐的何进,何忆走出寝殿,至高大的廊柱下,远眺湛蓝蓝的天空,微风拂面,心情格外的舒畅,她露出了多年来未曾有过的笑容。

    “等着吧,刘范,本宫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何忆捏紧了衣裙。

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凉同盟() 
在过去的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五年,战争如此频繁激烈。至今年往前追溯四年,在这五年间,天下就接连爆发了几近十场大战。这一连串的战争若如一场风暴,那么刘范就身处风暴中心。

    现在,又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即将来临。身在空中俯瞰中亚,就会发现广袤无垠的中亚大地上,三股洪流自东、西、南三个方向,以大宛旧都贵山城为向心,缓缓汇聚。三股洪流将猛烈地碰撞开来,玉石俱焚,如火星撞地球一般。

    自东往西的洪流呈现黑色。这一群人尽皆一头黑发、额束黑帻、身着黑衣、披挂黑甲、手执黑旗、腰佩黑刀、手绰黑槊。他们就如一股黑色的沙尘暴,迅速地从东吹往西,最终汇率于贵山城中。这一支基本色是黑色的大军,便是刘范的五十五万西凉军。

    自西向东推进的洪流,是一支金色的大军。这四十万人,尽皆身穿斯基泰式铠甲,即头戴金色尖顶头盔、胸腹部披挂金色鳞片甲、腰部和大腿上绑着金色长片甲、穿着分档长裤。因贵族买得起重甲,故而重骑兵的金色尤为璀璨夺目。轻骑兵多为平民应役,大多着很少的铠甲,有的想要展示勇武,还特意袒露上身,不带头盔,露出浓密的胸毛,和编成四辫的头发。除此之外,他们的骑兵有的拿着长枪,有的拿着长剑,步兵则手持一面长方形的盾。这群人拥有高鼻梁和蓝眼睛,健壮的体格和高大的战马。他们便是安息四十万大军。

    自南向北的洪流,如一条牛奶流淌的大河。他们身穿白衣白袍,甲胄也是打磨得光滑反光而显得灿白。除了军旗不是白的,其他大多都是白的。这是前来报仇并收复失地的大月氏三十万大军。

    若是看得再仔细些,其实还能看到有一股洪流自北向南而来。不过,这股洪流比起前三者来远远不如。这是伊列人的骑兵。伊列人劫掠了众多康居人和乌孙人,各个民族之间各有自己崇尚之色。前三者皆是全军一色,而伊列人是全军杂色。

    四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朝着风暴中心贵山城越靠越近。当安息大军渡过乌浒河后,西凉军早已撤退到贵山城,眼前的景象让安息人失望:原本属于康居领土的乌浒河以东之地,城池几乎都被夷为平地,千里沙漠,亦是空无人烟。

    这是右军师田丰的命令:让安息大军在康居境内得不到一根羊毛,把他们的补给线拉长一千里。但这并没有使沃洛吉斯四世忧虑。只有弱小的部族才会止步于坚壁清野,安息帝国强大的底蕴,给沃洛吉斯四世的四十万大军准备了多达两千万的牛羊、近百万匹战马,以及不计其数的骆驼,足够安息人人吃马嚼一两年。

    三十万大月氏人的心情比起安息人,稍显沉重。西凉军听闻大月氏军将卷土重来,就如退潮般退出大夏。跟着西凉军如潮退去的,还有大夏几乎所有的重要物资,粮草、铁矿石、工匠、金银币、牛羊、战马、骆驼、织布机、马车、武器、香料、食盐

    当然,西凉军也并非一味掠夺,他们在撤离大夏时,也给大夏留下了众多礼物:推倒的城门、堵塞的水井、烧毁的麦田等,不一而足。

    伊列人既不如安息人之坦然,也非大月氏人之愤怒,而是忐忑不安。谁也难料,他们在大战中站到安息帝国这一边是否明智。尽管安息帝国强盛,但战争往往是瞬息万变。若是安息输了,凉人定会来报复他们。

    就这样,大战的参与方各怀鬼胎地渐渐汇聚。于东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二月一日,安息大军前锋数万骑开至贵山城下,同日下午,大月氏大军前锋接踵而至;二日,安息大军与大月氏大军的主力纷至沓来;三日,伊列大军七万骑姗姗来迟。安息人与大月氏人历来是仇敌,就算两国结盟,也是各自提防;沃洛吉斯四世同迦腻色迦会面,再次强调盟约,相约平分战果。至于伊列部落,沃洛吉斯四世许他们在胜后劫掠西域以为军犒。

    这样,伐凉同盟终于形成。伐凉同盟的七十八万大军云集贵山城下,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贵山城虽是大城,但身处七十八万大军以及他们数不胜数的牛羊马驼之间,犹如沧海之一粟。

    七十八万之众,或许吓得倒旁人,但吓不倒西凉军。毕竟这次刘范可谓是孤注一掷,几乎将他的凉国最大的兵力都付之一战。于是国力远不如伐凉同盟的凉国,这次居然也能以五十五万之众,面对伐凉同盟屹然不惧。

    两方加起来,便是超过百万之众。此次战争之规模,不下于十军之战。贵山城显得更加渺小,仿佛随时都会被人海所吞没。战争的阴云在此云集,此起彼伏的战马长嘶声,让人心惊胆战。人人皆是期待着开战的那天和战争结束的那天。

    近来刘范常常打喷嚏。

    而且每次一打都是打三个。

    从它乾城到贵山城的路上,喷嚏声此起彼伏,空谷传响。

    只有到了贵山城方止,因为他没有心情再顾着打喷嚏这等小事。刘范肩头上的压力重若泰山,特别是登上贵山城墙远眺伐凉同盟的阵容时。只见伐凉大军有如大地之上的一个调色盘,有大片大片的金色、白色和杂色。

    当刘范回望身后时,更倍感压力。贵山城容不下西凉大军,刘范命田丰所率的七万西凉常备军驻于城中,屯田军则在贵山城两侧十里建立两个大营,拱卫贵山。当看向西凉军的阵营时,那是一片黑色。刘范仿佛能感到,西凉军三个大营中正有千万双眼正热切地注视着他。将士们都对刘范的战绩耳熟能详,人人都盼望着他能带领他们再次取得辉煌。是胜是负,全然系于刘范一人身上。

第六百二十六章 亲探虚实() 
当刘诞和典韦接到军令、刘范命他们二人各带一身军士的铠甲前来帅帐,他们一进帅帐、正欲半跪行礼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下级军士正大大咧咧地斜卧在属于凉公刘范的虎皮宝座上,还低着头在整理他身上的铠甲和长靴。

    两人先是吃了一惊,方欲呵斥,再仔细一看,那僭越的下级军士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