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诞看了一眼刘范,说道:“回禀主公,是曹孟德同其幕僚荀彧荀文若买通了皇后,皇后属意大将军升了曹操之官。”

    刘范一听,便是一惊。

    卢植说道:“朝廷得了曹孟德,国力便不降反升。我凉国兵威赫赫,也远不如大汉。”

    刘范说道:“以凉比汉,何如?”

    黄琬如数家珍地说道:“汉之户口五千七百万,凉今有户口一千一百万;汉有田亩七百万顷,凉预计有田亩四百万顷、草场四百万顷;汉之赋税、牛羊、战马等虽远不如凉,但钢铁之产,尤百倍于凉;丝帛之产,三百倍于凉;粮食之产,亦五倍于凉。”

    希尔听着,放下了心来。因为她能听出,凉国从上到下一心要与大汉帝国作比较,并未把安息帝国纳入较量的范畴中。看来,刘范皇图霸业的重心在大汉,并不在安息这里。

    刘范听了,看众人都有些凝重,看来是觉得大汉帝国仍然是远远强过凉国。刘范说道:“那凉国也没那么差嘛。众等皆言汉强于凉,孤却认为凉与汉是各有千秋。汉之田亩户口数倍于我,而我之财富却是超过汉之赋税,凉可以十年不收取分文之税;我有战马百万,而汉却未必有十万匹。再者说,耕牛可助力耕种,乃国力强盛之明证。我凉国几乎可做到每人三四头牛,单单是牧监就可有八百万。在耕牛上,汉必定不如凉。”

    说完,众人这才有些释然。刘范说道:“再者说,同他人比较,不如同自己比较。我凉国宜应同昨日之自己比较,看看今日之国力是否超过昨日。待孤回到姑臧时,想必荀攸已经为孤制定好了新法。孤将颁行新法,以及继续推行新政。”

    众人说道:“主公英明。”

    与众人议政后,众人退走了,刘范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刘范没想到何忆仍然如此深恨他,竟会利用曹操来向他复仇。但刘范也是没有办法,不论是施行新政还是领军出征,他连家中的妻妾都冷落了许多,哪里有空去顾及洛阳城中的何忆呢?再说,出于稳定朝局的考量,刘范也不能把何忆接出宫来。只有等到董卓入京、打破了朝局的稳定,他才能如此。

    这时,刘范开始后悔起来,他同何忆的这段情缘。本来就是君臣之间和叔嫂之间的不伦之恋,何况现在又让何忆误解他为负心薄情之人,更使她颇受煎熬。一想到这,刘范就自责不已。这真是多情反被多情误。谁让他妻妾成群,还去招惹何忆?

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尔之忧() 
另外,曹操得了荀彧,那便是如虎添翼。想必买通皇后的主意,就是荀彧献给曹操的。曹操如今如日中天,还颁行了大刀阔斧的新政,确实有伊尹霍光之象。想到这,刘范的嘴角掀起一丝微笑。曹操比在原来历史轨迹上更为厉害了,以后刘范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但也会更加刺激有趣。刘范愈加想早点回到姑臧,早点同曹操交手切磋。

    当大军开进到它乾城时,刘范正式宣布进行大赏。全军将士五十五万之众都得到了奖赏,每个人都收到了丰厚的奖赏,不然就是得到了一个羊群。而因为凉军的军衔制,赵云、张辽等将领已经到了最高阶的上将,所以刘范也没能将他们再行提拔,只是给众将赏赐了众多金银。

    大赏进行了三天方休。接着刘范就下令让四十多万屯田军回原籍去了。而七万多常备军,刘范留下张郃率领两万驻守西域,其余也都放了一个月的假,让他们回家了。

    只有其余众将、卢植、刘诞、希尔和虎卫军跟随刘范回姑臧城去。一路上,都有西域百姓蜂拥而至,在当地三老的带领下遮道而拜。这让刘范的归途变得有些遥遥无期了,因为百姓们大都知道他会从官道上回姑臧。所以官道两旁早早地汇聚了成千上万的百姓,人们自发组织前来向刘范祝捷,并献上牛酒。刘范没收下百姓们的进献,反而是给前来祝捷的百姓们赏赐了不少财物牛羊。

    看西域百姓们面对他执礼甚恭,仿佛面对汉家天子也没有如此敬畏恭敬,刘范知道:毫无疑问,他借岭西之战来凝聚人心、建立认同的目的达到了。一路上,刘范也时不时地停下视察,与当地的三老交谈。但刘范的心早已飞回了姑臧城,因为距离蔡琰和糜贞分娩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愈发靠近姑臧,在华佗的高超医术下,刘范的伤势渐渐变好,已经能下车走动了;但希尔却开始急躁起来。

    刘范把希尔的心思都看得透彻:无非是对他的家人、妻妾们的态度感到紧张不安。

    刘范问道:“希尔,在想什么?”

    希尔蹙着眉头,抬眼看向刘范的双眼,却又欲言又止。刘范将她揽入怀中,说道:“让我猜猜:是不是害怕我的家人不接受你?”

    希尔看向刘范满怀笑意的双眼,无奈地点了点头。希尔低着头,说道:“对于你的家人,我是一个外邦人,一个从未见过的人,更是一个来自敌国的女人;对于你的父母来说,我是来得突然的媳妇;对于你的妻妾来说,我又是她们的竞争者。”

    刘范说道:“什么我的家人?我们结合之后,我之家人就是你之家人。放心,他们会接受你的。”

    希尔仍然很不安,说道:“可,我听说在你们的文化里,婚姻必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允许就贸然结合,恐怕会惹得你的父母不快。”

    刘范没想到希尔居然对汉文化研究得如此深入。刘范一想,还真是,他只是把希尔抢了过来,就自行与安息帝国缔结婚约,而却没有得到父亲刘焉和母亲黄氏的同意,这是不合礼法的,等同于孔子父母的野合。而刘焉和黄氏同这个时代的其他人一样,对于礼*常是轻易不敢违背的。所以希尔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刘范正沉思着,希尔不安得脸都憋红了,说道:“而且,男子娶妾,也必须得到家中主妇的允许。而我又是外邦女子,万一你的妻妾们都不接受我该怎么办?”说着,希尔悲伤得几近垂泪。

    刘范知道,这时候他必须挺身而出。刘范赶紧握紧希尔的柔荑,说道:“希尔,你听我说。”

    感受到刘范的坚定,希尔方才止了止。刘范用坚定的眼神与希尔蒙上了泪水的双眼对视着,刘范说道:“无论我之父母、妻妾对你如何,都不打紧。你须谨记:无论如何,我会永远在你身边。有我在,绝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

    听得此言,希尔望着刘范那闪着光的双眼,一颗高悬的心终于放下了,希尔连忙一头撞进刘范的怀里。刘范紧紧地把希尔温热又柔软的身姿抱住,一手轻抚着希尔的后背,说道:“我之父母一向开明明理,特别是我之母亲一向对我疼爱有加。她若知道她的儿媳是安息的公主,又出落得如此美貌,定然会欢喜的。”

    希尔点了点头,也搂紧了刘范。刘范又说道:“我之妻妾,个个秀毓名门,知书达礼,平日里她们都如姐妹般相处,从无怨怼。你来了,便是她们又一个姐妹。而且你对汉文化如此精通,一定会与她们找到众多的共同点的。”

    希尔又松了口气,又听见刘范说道:“退一万步说,就算众人都不接受我们的结合,你也要知道我永远站在你身后。”

    希尔点了点头,像是只小奶猫在母猫的怀里拱来拱去。

    刘范忽然又想到了歪处去,笑道:“希尔,你知道一个女子如何才能在夫家夺得恩宠、提升地位吗?”

    希尔抬起头来看一脸坏笑的刘范,对此一脸茫然,但却兴致盎然:“如何呢?”

    刘范笑道:“你没听过母凭子贵之理吗?”

    希尔懂了,立即羞红了脸。刘范补充道:“在我们的文化里,为家中添了子嗣的妇人便是为家庭立了大功,地位最为尊贵。若我们生下孩子,众人一定不敢轻慢了你。而且我也很想与你有个孩子。”

    说着,刘范伸手揉了揉希尔羞红的脸颊。希尔虽羞涩不已,却微微推了推刘范,结结巴巴地说道:“我也很想要个孩子可,可”

    “可什么?”刘范猴急地说道。

    希尔羞怯地说道:“可华神医说了,你的伤势还很重,虽是可时时下床走动了,但毕竟是中箭在胸,又有余毒在体内未曾清除。华神医私底下已经交代我了,无一月之久,不可欢好。”

第六百九十八章 凯旋归来() 
刘范闻言,大失所望,只得作罢。

    刘范一行仍然跋涉在西域向着凉州姑臧城的官道上。像往常一样,在官道上每行进一段路程,就能遇见一大群前来犒军祝捷的百姓。西域百姓们本都是汉朝的流民,即使成了凉国人,在名义上也依然是汉天子的臣民。但刘范能轻易地看出来,岭西之战的大胜加上合理的舆论宣传、再加上几乎对所有人的大赏,已经让西域百姓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们自身的身份认同。这时,他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所忠之君已非汉天子;所爱之国也已非汉。

    而每天刘范的任务都是一边行进,一边停下抚慰百姓。凭借着大宛马日行千里的神速,刘范一行本可以在六七天之内回到姑臧城。但由于时常要接见、抚慰百姓,归期变得有些遥遥无期了。

    刘范莫名地有些烦躁。若是情况继续延续下去,西域二州的百姓络绎不绝的话,这就意味着很有可能他就不能在蔡琰和糜贞为他诞下子嗣之前回到姑臧城,重演之前多次的遗憾。

    希尔也十分烦躁,尤其是在知道了刘范之所以赶回去都是因为他又有子嗣即将诞下。希尔也粗略地知道,子嗣在汉人这里就意味着家族之一切。希尔愈加意识到,她一个异邦公主要想在凉国宫廷中立足固宠,非得要有个儿子不可。再说了,她也爱刘范,想同有一个孩子。可刘范的伤势虽说在华佗的医治下越来越好,甚至当行至阳关时已经能信马漫游了,但依然不可欢好。

    希尔甚至不厌其烦地去给华佗旁敲侧击,可是华佗却一遍遍地臊红着脸暗示她再等等。希尔是安息人,可不会在这方面有所避讳,何况这是她的当务之急。只是可怜华佗一个鹤发童颜的糟老头子,上了年纪的人却还得一本正经地告诉希尔“时机”还不成熟,其实内心里华佗早已羞极了。

    就这样,日子和归程就在这莫名其妙又挥之不去的尴尬和烦躁中一点点地消逝。渐渐的,刘范一行就快要回到姑臧城了。

    这回终于接到了准信:凉公的凯旋之师即将在今日回到姑臧城,姑臧城里的人们,不论是官吏还是军士,亦或是百姓,都欢欣鼓舞,雀跃不已。由于凉公的队伍一直盘桓在西域,为接踵而至前来祝捷的西域百姓所滞后,姑臧城里的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因为每一天都有锦衣卫流星马回城,言说凉公入城之期。但由于西域百姓太热情,凯旋之师也不得不一拖再拖。

    这次凉公的队伍已经行进到了姑臧城西不到百里的地方,所以今日凯旋之师进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官府在刘焉的组织下,早在岭西合约签订时就确定举行一个祝捷大典,以迎接凯旋归来的凉公。

    在今日,凉州州牧府早早地就在姑臧城西门外搭建好了各种设施,城门和城墙上挂满了大红横幅;凉国文武官吏们在刘焉的带头下,在姑臧城西门二十里处站立等候;数十万城中百姓们也都自发地早早赶到了西门之下;另有十万大军也在等待刘范的凯旋归来。

    刘焉站在所有人的前面,他的身后站着贾诩、郭嘉、荀攸、管宁、邴原、马均、赵匙、董扶、庞羲、陈翔、张俭、姜迥、刘陶、王国、阎忠、孔昱、傅變、司马直、马腾、黄忠、文聘、马超、马岱、魏延等凉国的重臣。

    刘焉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众人,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期待、神往、崇敬的神情,不禁内心里赞叹自己的儿子。刘焉很是感慨,本来刘范资质平平,若不是有了他和汉室血脉的便利,都难以出任屯骑校尉一职。当时刘焉见刘范将屯骑部训练得颇有章法,也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也就是两千人而已。刘范当时才十七八岁,刘焉想着就给刘范这个屯骑部来练练。

    可谁知没过多久,转眼刚到中平元年的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刘焉就惊讶地发现,洛阳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府大门上都被人写上了“甲子”二字。当时刘焉还不甚清楚“甲子”二字是何意思,只是知道这些字定是有人在除夕夜写上的。又过了一段时间,一个叫唐周的平民,居然闯入宫禁告太平良师张角的状:黄巾之乱爆发了。

    而黄巾之乱,也成了他这个本来不甚起眼的儿子施展身手的绝佳战场。刘焉能明显地感受到,刘范在黄巾之乱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变得比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