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三国杀怪升级当战神-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则,周瑜便是周尚的侄儿,李明对他,也是势在必得!

    “属下周尚,拜见大人!”周尚得到通告,早早出城迎接。

    “哈哈,周县令多日不见,不请李某到府衙坐坐?”李明翻身下地,上前打趣道。

第79章 逼周尚摊牌() 
周尚也没想到李明会那么说,也不好拒绝,只得硬着头皮,拱手回道:“只要大人不嫌弃府衙粗陋,下官欢迎至极!只是,大人身后的军队……”

    李明闻言大笑,示意大军先一步返回山阴,只留下许褚和一百近卫军士卒。余暨县距离山阴,也不过一天多的路程,倒不急着回去。

    周尚见状也送了口气,上万大军进入城中,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尤其诸侯讨董大获成功,李明挟战胜姿态,强势罢免他这个县令,甚至拿下他也有可能。

    不过如今看来,对方并不打算这样,这让周尚松了口气。

    周尚带着李明进入县城,和几年前相比,如今的余暨县显然已经恢复了活力。不仅如此,还变得更加繁华了起来。

    府衙还是老样子,周尚没有大修,只是把战火的痕迹淡化,同时有种了些紫竹,让府衙显得恬静儒雅,文气比之前更盛。难得没有破坏府衙的威严,府衙门前的狻猊石雕,完全烘托出了府衙的威势。

    “没想到周县令居然如此节俭?”进入府衙里面,摆设大多是旧货,李明不由调侃道。

    “周某为一方父母,只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个人享受,倒不甚在意。说来无奈,我那三弟前年过来,看到府衙破败,说下官身为县令,居住如此府衙有损官府威严,擅自把府衙改成这样。”周尚苦笑。

    “怕不是有损周家的名声吧?”李明打趣道。

    世家子弟,直系都有家族提供补贴,避免嫡系子弟缺钱花堕落。旁系就顾不得那么多,比如郭嘉的分子钱在年前就断了。

    “三弟就这毛病,除此之外才华能力都很不错。”周尚摇了摇头。

    “既然周县令都那么推崇,那才华必然不错,不若介绍介绍?”李明笑道。

    “怕是迟了,家弟前年已投入袁术麾下。”周尚无奈,当时他来余暨县,便是邀请自己也过去。只是周尚觉得袁术并非明主,这才拒绝了。

    “这倒可惜了!”李明有点遗憾的说道,其实对此却有点不以为然。

    顿了顿,索性换了个话题:“余暨县几年不见,没想到已经如此繁华,周县令之功!”

    “哪里哪里……”周尚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余暨县贯通会稽郡和吴郡,南来北往的客商不少,也喜欢把货物放在这里就近销售,下官也只是因势利导而已。”

    “一个因势利导,便能道尽周县令的才华。”李明感叹,“余暨县没有什么特产,却占据了位置这个重要条件,所谓的枢纽城市,便是指余暨县这样的地方。庞大的物流量,会带动这里的发展,奈何很多人都看不到这点,中原许多枢纽城市的潜力完全没开发出来。”

    “枢纽城市,这个词用得恰当,大人才是真正是大才!”周尚眼前一亮,这个概念他的确隐隐约约产生,只是没有实际的理论。

    “枢纽城市的形成,需要庞大的物流,也就是需要大量南来北往的客商,还有他们的货物,这里是商品的集散和销售中心,城市也会因此受益。只是大汉经济一直不发达,大部分世家门阀只关注学问武艺,政治和御民之道,对商业爱理不理,不去发现和推广本地特产,也不懂得通过商业赚钱,只懂守着一亩三分地,在粮食上下功夫……当然,明面上是这样……”李明饶有兴致的看向周尚,而周尚则报以苦笑。

    商业不活跃,粮食又被垄断,长平仓废了,结果朝廷要钱没钱,要粮没粮。世家胁迫朝廷妥协的手段,不外乎便是钱粮二字,历朝历代,世家对付皇权的手段,也都是钱粮。

    以前李明是汉臣,这道窗户纸不能捅破。如今他当诸侯,谁也别想通过钱粮来威胁他。

    看了看周尚,也懒得客套,直接说道:“令侄在会稽书院颇得好评,乃文武双全之奇才,李某和吴郡太守,眼下都缺人,打算征辟令侄,不知周县令以为如何?”

    “公瑾从小就独立自主,若他不愿,下官也帮不了什么。”周尚似乎明白了,李明是在打他侄儿的主意。周瑜可是周家的麒麟儿,他可不希望因为下注错误,毁了他这辈子。

    “我可听说了,公瑾如今正在府上。”李明笑吟吟的说道。

    “那下官这便叫他出来……”周尚无语,李明果然是为周瑜而来。

    “这倒不急,说说周县令这边的事情先。”李明笑了笑,“先前王太守和我说过,吴郡缺乏一个合适的功曹从事,郡丞也快要退下去了,也要物色一个人选。问我有没有人举荐,我先前没人选,不过如今看余暨县的情况,以为周县令当为最佳人选。”

    周尚何等人也,李明暗示得那么明显,自然听出来了。

    李明的意思有三个:首先王御和他亲如一家,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从语气来看怕王御已经投入李明麾下。其次就是王御和李明已经能越过朝廷封官,换言之李明已经不打算当汉臣,而是一方诸侯。最后则是招揽,橄榄枝已经抛了过来,问他接不接。

    更深一层的意思,却是若不接,怕李明会用点手段了。

    “大人麾下人才济济,为何是下官?朝廷那边,怎么办?余暨县,又由谁来继任?”周尚尝试着问问,未必没有考校的意思。

    “首先,你有才华,有才华的人不该被埋没。李明以前听人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卒不是好士卒’,我深以为然。余暨县对阁下而言,格局太低。”李明比了第一个手指。

    不得不说,听了李明的话,周尚的确意动。人都有野心,谁不想更进一步?

    “至于你说朝廷,如今陛下在董卓手中,根本不能做主,也管不到关东这块。真等朝廷发下诏书,那就太晚,直接向州牧去一份报告便是。至于要不要上报,由他做主。但如今吴郡缺人,事急应从全,尚兄可以先去赴任。”李明比了第二个手指。

    “第三,继任者方面。令侄跟着尚兄那么多年,对尚兄的治政方针和理念应该非常熟悉。再则刚征辟也不好给他直接上高位,不若由他继任余暨县令职位,历练几年,尚兄以为然否?”李明笑道。

    “这……”周尚的确是心动,难得李明没有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倒也不是个愚蠢之辈。只是关系到周瑜的未来,且李明又出身寒门……

    “叔父,答应下来吧!”周瑜在后厅走了出来,“见过院长!”

    周瑜入读会稽书院,李明是名誉院长,周瑜当然也能这样称呼,而且这样也显得亲近。

    “你怎么……偷听可是很不礼貌,而且不道义的!”周尚当然明白,侄儿在后面偷听了,只是外人还在,总要做做样子。

    “话可不是那么说。”周瑜摇了摇头,“院长欲征辟公瑾,这事当然与我有关。公瑾可以立刻答复,愿为大人效力。”

    “为何如此快下决定?不考虑考虑?”李明看向周瑜,事情反常必有妖。

    “公瑾认为,当今天下,唯有院长能安心用我,如此我也才能完全发挥才能,而不需有所顾虑。”周瑜拱手。

    本来儿时好伙伴孙策估计也没问题,只是孙策一家在刘廷麾下,未能完全做主,刘廷和申夜也不是善与之辈,在他们麾下听用简直不敢想象。至于其他,没有对他胃口的。

    “若公瑾继续学习,继续成长,以后说不得能够主持一方军务或者政务!”李明笑道。军政分离是必然的结果,就算周瑜真的坐镇一方,也只能负责军务或者政务。

    “必然不负主公厚望!”周瑜应承了下来。

    “尚兄,你看看,你侄儿都比过你……”李明看向周尚。

    “……属下领命!”周尚沉默片刻,这才拱手行礼。

第80章 汉献帝殒落() 
周瑜当天就完成了县令的交接,他以前就跟在周尚身边学习,县衙的人都认识他,见是他来接任,顿时纷纷前来道贺。

    周尚交接完毕,第二天就北上前往吴郡,担任功曹。

    李明第二天就回到了山阴,回到府邸,小李冲就直接跑了出来,一个跳跃扑到了李明的怀抱中,亲昵地说道:“爹爹,冲儿想死你了!”

    “哈哈,是真的想爹爹,还是为了躲避今天的功课?”知儿莫若父,李明顿时问道。

    “冲儿!功课还没有完成呢!”荀采却是急急忙忙追了出来,真相如何已经不言而喻。

    “我不要念书!不好玩!”李冲顿时趴在李明怀里,死活不下来。

    “这可不对……”李明把他放了下来,“又不让你深入研究经文经义,启蒙总要做好!否则以后什么都不懂,很容易被坏人骗了!”

    “可是孩儿更喜欢舞刀弄枪,书真的读不进去……”李冲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说道。

    “你是长子,而且是嫡长子,以后这个家和你的弟弟妹妹都要靠你保护。我知道你喜欢练武,爹爹以后每天用一个时辰教你武艺,不过读书不能落下,答应父亲不?”李明语重心长的问道。

    “好!爹爹不能骗我!”李冲得到许诺,立刻跑回了书房里面。

    “冲儿这样可不好……”荀采幽怨的看向李明,荀氏书香门第,自然希望李冲文武兼备,可李明却如此纵容李冲。

    “夫人听我一言!”李明将荀采搂入怀中,“对了,玫儿呢?”

    “玫儿还小,刚刚睡下,如今小莺在看着。”荀采白了李明一眼,这男人真是心疼儿女不要夫人,刚回来也不见问自己一句。

    “夫人……”李明和荀采也是老夫老妻,她的一举一动代表什么意思,自然是心理神会,当即将她搂在怀中,把鼻子凑在她脖子上,深深的吸允着她的幽香。

    “多大的人了……还不正经……冲儿方面你到底打算说什么?”荀采只觉得脖子痒痒的,最后羞红了脸挣开李明的怀抱,这才继续问道。

    “冲儿正因为是继承人,所以不需要了解那么多的经义。他只需要知道如何用人,还有具体事务的具体情况就好。至于那些实际的工作,是臣子应该做的,总不能什么都由他来处理吧?尤其是儒家那一套,你们荀氏本来就厌恶,何必还要拿来祸害下一代?用来作为行为准则的上限还好,不过下限我觉得还是以律法为宜!”李明缓缓说道。

    “夫君推崇法家?只是那些世家大族,可不喜欢!”荀采非常郑重的说道。

    “我没有说要推崇法家,百家皆有长处,不应该偏向某一家。连孔老二不也说了,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再说董仲舒的儒家我不喜欢,我其实更喜欢端木学派,至于孟子一派,可以借鉴,却不可以当真!”李明笑了笑。

    以民为本倒是不错,只是封建时代搞这个本身没有基础,更别说世家大族最讨厌就是这玩意。再说以民为本,把皇帝置于何地?所以可以借鉴,但绝对不能当真!

    “冲儿只需要启蒙,以后把诸子百家的学识归纳总结一下,让他系统的了解便是,这个需要找蔡琰谈谈……及冠后就到地方历练,以后我李家的孩子,都要到地方历练,若不成器,何以肩负家族兴旺的重任?”李明缓缓说道。

    “就没见过你那么狠心的爹爹……”荀采有点担心,按照这个说法,以后李冲也未必会是真正的继承者。

    “放心好了,冲儿到底是嫡长子,他有着先天的优势!”李明拿起荀采的手,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拍。

    “说起来,夫君这次北上还真是大有收获……”荀采索性换了个话题,“北上一次,就给采儿带回了三个妹妹……”

    “你可别听彭蝶忽悠!”李明连忙澄清,“不管是董姮还是貂蝉,我只答应接触一段时间,若有感情再说,若无法产生感情,自然放她们寻找自己的如意郎君。毫无感情的结合,说真的我做不到。不管是对我,还是对她们,甚至对你都是伤害!至于董白……年纪太小!别忘了,十八岁成亲的事情,可是为父率先提议的!”

    “那夫君要多多和她们接触才是,否则的话如何能有感情?采儿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月见一次面的男女,还能有感情的。”荀采笑道。

    “这个我尽量吧……话说怎么感觉你在怂恿我?”李明疑惑的看向荀采。

    “我和两位妹妹接触过!”荀采缓缓看向李明,“董姮是董姮,她倾心于你,却是真情实意。至于貂蝉,美轮美奂,且与王氏的联姻也很重要,于情于理,你该娶她!她们刚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