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三国杀怪升级当战神-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服气!”张默当然不好反驳什么,甘心受罚。

第21章 南中的异变() 
    司州这一块的战争,到这里局势已经明朗。

    随着庞德占据了武关一带,整个河南尹已经完全落入了李明的手中。同时随着关羽部突入河内郡,王御部在打下了魏郡的同时,开始浩浩荡荡朝着赵郡和巨鹿郡杀去。

    袁绍率军在安平国与袁谭对峙,好不容易把袁谭击败,还没有等到攻入渤海郡,却不想太史慈部骤然杀出,与袁谭汇合到一处,共同进军。

    李明在函谷关前,停止进军的脚步时,河北传来捷报,袁绍被袁谭在乱军之中取下首级。这个投名状提交得非常完美,李明必须要接纳袁谭的效忠,不过抹黑其名声是必然的。

    这下子,袁谭只能成为一个孤臣,是否一个复仇的哈姆雷特姑且不知,现阶段的表现,李明却是非常满意。袁家的家族,注定是袁谭这一支,其他的人李明都不会认可。

    “并州打不下来?”李明看向郭嘉,刘廷已经退回关中,趁机把并州打下也不错。

    “我军在幽州很吃力,三十万的鲜卑和乌桓联军,让镇北将军很吃力,征北大将军最近的最优先目标,将放在幽州!”传令兵连忙回道,不敢怠慢。

    “这样啊……”李明觉得有点可惜,若是王御再努力点,估计一统河北不是梦。

    “并州占领价值不大,更别说南匈奴也在那里游弋,同时还要越过有黑山军活动的太行山脉,此刻过去太被动。关键王御的亲族还在太原,到底还是有所顾忌。”郭嘉立刻就分析出了王御的想法。

    “是否需要支援?”李明点了点头,算上风险的话,并州目前的确没有攻打的必要。

    “河东看来也一样麻烦……就到这里打住吧!庞德!”李明仔细考虑了一番,眼看还有半个月就要进入冬天,也没必要继续打下去。

    “臣在!”庞德闻言迅速出列。

    “由你来代替吕布担任征西将军,坐镇河南尹。你这边将是对付大汉的最前线,务必不能放任何一个汉卒出函谷关!”李明正式下达命令。

    当然敌人也可以从河东郡,翻山越岭过来,以前是因为成本高所以几乎不会考虑。如今很难说,为了得到战机,谁也能肯定汉军会怎么做。

    “臣遵命!”庞德闻言大喜,连忙领命,当然也没忘记说几句效忠之类的话语。

    “至于张绣……”李明看向另外一个人,正是吕布的副将张绣,一直以来他都在。

    “由你坐镇南阳,防备敌人从武关南下!”李明下达命令。

    “臣遵命!”张绣欣然领命,他必须要爬得更高,这样才能成为征西军团里面的主力。也唯有这样,才能为叔父报仇。

    “回去吧!”李明出来也有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再不回去荀表和张昭要闹翻天了。

    六天左右,大部队抵达颍川郡,李明正打算去阳翟探望一下荀爽。毕竟从今年开始,荀爽的身体就不是很好,如果条件允许,李明也打算好好给老大人看看病

    “报!南中急报!”半路上,却是有一个传令兵急急忙忙前来,“南中急报,汉军突然全面攻打南中,朵思大王和木鹿大王纠结十数个部落反叛,南中告急!”

    李明闻言当即询问详细过程,才知道汉军居然集结了三万大军,再加上木鹿大王和朵思大王纠结起来的十多个部落,将近一万蛮兵的帮助,已经成功推翻了以孟节为主的南中势力,把云南郡、越雋郡和朱堤郡等三个南中地区北部的郡夺了回去。

    孟节中了对方的奸计,被他们引诱到营地里面袭杀,南中蛮那边群龙无首,才导致对方迅速打下了三个郡。之后彭虎和肖遥两人迅速向北进军,其中肖遥以绝对优势,在万军之中斩杀木鹿大王,这才逼得对方暂时退回了越雋郡,云南郡和朱堤郡暂时收复。

    “看来我们在南中的动作还是太着急了一些,地方的土人,尤其是那些部落的族长,担心会失去他们固有的权力,所以被木鹿大王和朵思大王给鼓动了起来……”郭嘉只是听了情报,就已经大概猜到了关键。

    南中虽然属于半自治的状态,不过最近几年彭虎一直都在加强汉化工作。再加上一些汉人的基本礼仪和观念的传递,严重侵害到了地方大小酋长的利益。其实哪怕可以当县令郡守,怎么都没有以前当土皇帝舒服,被鼓动起来对付自己,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彭虎一直都在向北进军,怎么不仅没有能够攻城略地,还被别人打下了三郡?”李明顿时就不爽起来。

    “陛下,征南大将军已经尝试三次北上巴郡,奈何好几次进攻江州,结果都被对方一名中年将领,给打退了回来。肖将军多次叫阵,奈何对方却不接受,同时多次用计,逼得肖将军不得不撤退回来,如此僵持到了白热化的状态,后方突然发生了变故,若非孟获顺势夺回权力,并且稳定好了各部的情绪,只怕永昌郡、建宁郡和牂牁郡都有危险。”传令兵连忙解释。

    “益州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那么擅长用兵的武将?”李明有点疑惑,不过如果肖遥也参与了战争,那么应该不是推脱之辞,毕竟这样欺骗自己,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回头收集一下江州守将的情报给我!”李明看向身边的一个亲卫,后者拱手领命。

    周围的将领,自然很清楚这个近卫军士卒,乃是影卫的人,只是乖乖的闭上嘴巴。被影卫惦记上,那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和已经转职为检察院的暗卫不同,影卫是隶属国家安全局的,只想李明一人负责,权力不可谓不大。

    “回去告诉彭虎,入冬前把三郡给我打回来,否则的话就换个人当征南大将军!”李明缓缓说道,正好有借口把彭虎替换下来。说到底,这厮就适合当武将,当军团长什么的,太为难他了。

    肖遥的能力,其实也略有不足,奈何能力和地位足够的,也只有他一人。可以暂时代理征南将军的职位,让他多累积一些经验,然后看情况再转正回来。

    “喏!”传令兵不敢怠慢,闻言当即领命,随即翻身上马,朝着南方迅速前进。

    又过了十多天,大部队回到寿春。期间李明的确去了一趟阳翟,奈何到了才知道,荀爽在六月已经去世,他到底没有来得及,见荀爽最后一面。

    简单拜祭了一番之后,这才继续南下,以至于十天后才回到寿春。果然,不出所料,荀表和张昭,带着一大堆的政务资料,笑眯眯的来到他的面前。

第22章 九品中正制() 
    镜头稍微回到关中,或者说当刘廷再次苏醒,并且戒备地从床榻上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大部队已经进入函谷关中。

    好几万的大部队参与攻打李明,黑山军甚至放弃太行山的基业南下设伏,没想到这样还是没有能够留住李明。不过这怪不了谁,谁能想到,李明已经能够驱使大妖来助阵。

    “我们为了打赢李明,投入了那么多,为什么结果还是失败了?”刘廷躺在床榻上,喃喃自语,只是迟迟没有人回话。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一直跟在他身边的申夜,似乎不在他身边。三十多年下来,他已经习惯了在思考的时候,有申夜在身边,当了王和皇帝之后,他也有**思考的时候,不过遇到什么重要的问题,他还是习惯去把申夜叫过来。

    “申夜呢?”刘廷随口问了句。

    “申金吾至今未归……”亲卫摇了摇头,“申金吾决定启动北邙大阵,带着二十多个道士留在那里。”

    “蠢货!触发大阵根本就不需要他亲自动手!”刘廷顿时怒吼起来。不过转念一想却又明白了,阵基石是大汉秘宝,申夜也不好随便交给别人使用。

    “他还没回来?”刘廷只觉得如今乱糟糟的,失去申夜之后,他发现自己居然失去了决策的能力。他甚至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才好,一种强烈的不和谐感席卷而来。

    “至今仍然没有消息……”亲卫摇了摇头。

    如此等了三天,申夜一直没有消息,最终在第五天收到消息,申夜和二十多个道士,已经在北邙山被杀。当时的情况,也通过汉魂的情报人员,陆续汇聚过来。

    “仲达,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消息来得太突然,刘廷有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司马仲达,也就是司马懿是个25岁的年轻人,司马家全族投靠朝廷,司马朗和司马孚都在朝廷任职。唯有次子司马懿加入汉魂,成为情报人员。

    或者说是被申夜发展出来,作为接班人来培养,这也是如今刘廷会找到他的原因。

    “事情是这样的……”司马懿把侦查到的情报缓缓说出来,没什么感情渲染,不过还是很好的把当时发生的事情,通过一些零碎的片段还原了回来。

    “你很不错!”刘廷愣了一阵,“以后你来担任金吾卫吧!”

    “谢陛下!”司马懿拱手领命,他很清楚金吾卫意味着什么,这相当于是天子近臣。

    让司马懿下去休息,刘廷却是不断回忆着申夜最后对他说过的那些话。前方已经传来消息,袁绍已经被袁谭所杀,整个冀州也已经落入李明手中。

    马腾在并州站稳了脚跟,孙坚坐镇函谷关,暂时也没有让李明打过来。饶是如此,失去了河内和河南尹,再加上冀州,朝廷的地盘在不断削弱。五万朝廷精锐在战场上阵亡,对于李明那边来说,最多只是破了一层皮,对于朝廷来说却是伤筋动骨。

    “没有十年估计没办法主动进攻,不过他那边估计不会给我们十年时间!”刘廷很清楚,接下来的日子,要进入被动防御的状态。这次的决斗,完全就是完败。

    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南中的战况,不得不说申夜最后的安排还是奏效,南中地区最终夺回了两郡,江州的守将严颜可谓是功不可没,数次击退了彭虎和肖遥的攻打。

    也多亏了那边的环境因素,毕竟那边显然不适合组装重型投石车。只是一想到这种武器,刘廷就很郁闷,李明有这种利器,以后他们要攻城略地,他们拿什么来抵挡?

    回到皇宫已经一天,他最终还是决定首先把陈群找了过来。没有了申夜,他需要有一个办法,来平衡各个门阀。他们必然会趁着这个机会,争取更多的权力。刘廷突然意识到,他身边如今真的是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都没有。

    “是朕负了你……”刘廷看着空荡荡的御书房,低声沉吟道。有些事情其实就是这样,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然后伴随而来的便是追悔莫及。

    “陛下,议郎陈群前来觐见!”近侍前来通报,表示陈群已经在外面等候。

    陈群来自颍川陈氏,在大汉也算是颇有名望的经学和政治家族。周武王把长女大姬嫁给舜帝三十三代后裔妫满为妻,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奉祀舜帝。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为陈胡公,乃颍川陈氏先祖。

    陈群的父亲陈纪,曾任大鸿胪,受党锢之乱下野隐居,在士族中颇有名望;爷爷陈寔为太丘县长,与钟皓、荀淑、韩韶等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为“颍川四长”。

    或许是荀氏支援李明而得到好处的关系,陈家投靠朝廷也是颇为尽心尽力。科举制度能够顺利推广下去,申夜的谋划功不可没,但没有陈氏的帮忙,怕也没那么容易。

    “陛下!”陈群进入御书房,朝着刘廷行礼。

    “这次决战,我军损失颇重,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怕要进入守势。但最关键的是,申夜罹难,其他世家怕会抓住机会争取权利,朕不希望现有的政策被推翻,爱卿可有良策?”刘廷决定相信陈群,毕竟那是申夜推荐的人才。

    “陛下,如今的局势,如果不放出一些好处,怕世家们只会不断咬住不放。既然如此,不若主动让出一些好处,这样他们反而没有了攀咬的机会。臣有一个想法,如果顺利的话,可以让各个世家互相攀咬,然后陛下从中受益,甚至可以趁机平衡各个势力,让某些势力为陛下所用!”陈群缓缓说道。

    “哦,爱卿有何良策?”刘廷闻言,当即来了兴致。

    “臣的这个构思,便是九品中正制!”陈群提出他的看法,“楚国已经进行政治改革,内阁制度和各部制度,很适合他们大楚,却不适合我们大汉!臣尝试思考过,最终得出的结论,便是比较适合我们大汉的九品中正制!”

    “具体如何?”刘廷自然知道李明的改革,他们的改革是建立在李明对臣子的绝对掌控下,各个世家不得不妥协的结果才能推行。反之大汉不行,随便搞内阁制度的话,君主的权力很有可能会被架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