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混世王-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暂的愣怔后,老陈头终于反应过来,他吼道,“你这孩子,真是不知好歹,就是种菜也是需要种子的。的确,我们家里有些种子,但这么多的田地,那些种子够用吗?集市上的菜籽确实便宜,但便宜也是要银子去买的,我们家有银子吗?

    况且即使有银子,谁去买那没用的东西呐!

    干活,快快干活吧!

    这位小兄弟,你若是没什么事情就请离开吧!”

    乡下的百姓本来是最为淳朴,也是最为热情好客的。这老陈头起初对秦厉是格外尊敬,也是格外热情的。可此时却是换了一副面孔,冷冷的注视着秦厉,显然他是把秦厉当成了一个坏人,一个不怀好心的坏人。

    秦厉却是恍若不觉。回头朝周帆轻声说了一下,周帆便从怀里掏出了三两散碎银子。

    秦厉微微一笑,道,“这位大叔,这块田地最多不过一顷。就是种出粮食也不会超过三两银子吧?我这里有三两银子,就权当是送给了这位哥哥。

    大叔不妨就让他实验一下,就都种上蔬菜,看到时候是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看清楚事情的结果,只有经过了实验才是最准确的呐!”

    秦厉一本正经,说的分外郑重。

    三两银子对于一个寻常百姓之家来说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要知道,一个三口之家节省着用,半年的消耗也不过是二两银子。

    老陈头顿时吃惊非小。

    那陈广倒很是高兴,他走上前来从周帆手里接过银子,道了声谢谢,而后又是对秦厉说道,“这银子我会还你们的!”

    “呵呵!当然要还,而且还是有利息的呐!只不过利息稍稍少些罢了!”秦厉轻笑着低声道。

    他的声音足够小,小到了只有陈广一个人能听到。其实这三两银子是满可以送给陈广一家的,可现在的秦厉想的是必须要想法设法激励陈广。

    陈广毕竟是个年轻人,决不能让他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只有带着压力才会有动力,相信陈广才更能一心扑在蔬菜种植上。

    陈广小声的问清楚了秦厉这三两银子的利息,便是放心大胆的从周帆手里接过了银子。利息太少了,一两银子半年才五文钱,这和白白借给他也就没啥区别了。

    陈广本来还想写个借据啥的,被秦厉制止住了。

    随后秦厉又是说道,“陈广呀,你的想法其实已经很好了,但我倒是还有一个主意,可能让你更能靠种菜发财。你想过没有,可不可以在冬季、秋季种菜。只要是想办法做好了保温措施,那是一样能长出蔬菜的。呵呵!到时候那样的新鲜蔬菜可不就是几倍的赚头了,那赚头可就是很大喽!”

    其实秦厉早已想到了可以让百姓种植温室蔬菜,只不过感觉时机还不成熟,所以便没有提倡罢了。而今,这乡下的一个普通百姓竟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秦厉索性便当即提出了。百姓们能更快的有了钱,过上幸福的日子那不是更好吗?

    这并不是拔苗助长,这是非常接地气,结合实际的有效想法。

    听着秦厉的述说,陈广的眼睛越来越亮了。他朝老陈头扬了扬手里的银子,高兴的说道,“爹呐,买菜籽不会超过半两银子,这剩下的银子足够买粮食了。爹呐,这块地便交给我了,我这就要种菜喽!”

    他的兴奋之情无以言表。

    倒是那老陈头此时无话可说了。

    秦厉又是微笑着问起陈广他们村子的村正。陈广道,“陈家庄嘛,现在没有村正了,老村正在年前刚刚死了!”

    “那你就是陈家庄的村正了。记住,我要求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去种菜,还要动员你们村子其他人都要种菜,这是一条生财之路。也是一条脚踏实地的路,你不要有半分的怀疑。

    呵呵!当然了,村子里的百姓手里可能也像你们一样没钱。不过,没关系呐,你可以让他们去县里借钱,至于借钱的利息,也是非常低的。”

    好嘛,这一下子陈广都成了村正了。

    老陈头一家人在短暂的惊讶后,陈广不禁犹豫的问道,“你说我是村正我就是村正吗?你到底是谁?”

    “恩,本官说你是村正你就是村正!”秦厉说道。

    话说的霸气十足,与此同时,秦厉身上那股威严也毫无保留的流露而出。

    周帆很和适宜的说道,“他就是河间知府秦厉秦大人!”

    老陈头一家人顿时愕然。(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八章 借贷处() 
几日之后,知府大老爷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人种田的事情不胫而走,先是传遍了整个青县,而后蔓延至整个河间府。而且越传越邪乎,说知府大老爷不但是教给百姓怎么种田,而且还自己掏钱帮助百姓寻求发财之道。更有的说知府大老爷一点儿官架子都没有,小小年纪却是种田的把式,竟然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

    百姓们对秦厉的呼声日渐提高,时间不久后,秦厉俨然成了河间府百姓们心里的主心骨,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神明一样的人物。

    百姓是最为淳朴,最为善良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是做官的不是重重盘剥,对他们不是那么心狠手辣的欺压他们就很满足了。至于奢望当官的能给他们什么好处,他们几乎想都不会想的。毕竟千百年来,当官为民做主的口号喊的响亮,可是真正为了百姓着想,把百姓们的利益放在首位的能有几人呀?

    像是秦厉这样的知府,在他们心中算是亘古少有的好官了。他们如何不为有这样的一个全心为民的好官而感到幸福,而到处传颂,顶礼膜拜呢?

    秦厉在百姓们心中的名声一天好过一天了,然而此时的秦厉却是一点儿也不知情。这几日秦厉一直在河间府衙忙着一件事情。当然了,他忙的事情别人是看不懂的,就是连徐渭和胡世宁也是非常迷糊。

    府衙里面的琐事继续交给徐渭和胡世宁,反正这两人是一等一的干将,对府衙中的一应事务都处理的井然有序。在秦厉刚刚到了河间府的时候,百姓们告状的特别多,徐渭为此还真是忙的焦头烂额了一阵子。可现在好了,一连几日下来,几乎没有一个百姓来府衙告状了。也难怪了,此时的百姓们都沉浸在种田的幸福中,他们都在急急的忙着种田,哪里有心情和时间去触犯大明律法呀。一时间,整个河间府空前清明起来。

    秦厉这几日正忙着安排人从各地搜罗读书人。

    当然了,他所要的读书人绝不是什么只是苦读四书五经,忙于科考的死书呆子。因为秦厉在江都时候兴办县学,实行了分年级分学科的教学之法。这种教学之法得到了大明很多有识之士的认可,此时全国各地的县学、府学等差不多都实行了这种教学方法。读书人是得到了全方面发展的。与此同时,朝廷的科举也适当做出了调整,当然了仍然是以考试四书五经八股文之类的为主,其他诸如物理学,算学、基础化学等也是出现了涉及。

    总体而言,这时候那种摇头晃脑的死书呆子渐渐的少起来。

    秦厉这时候安排差役们从河间府各地搜罗的便是一些科举无望,而且又读过书,认的些字,尤其是对算学有些掌握有些造诣的人。

    十天的时间过去,从各地搜罗而来的这样人达到了百人之多。秦厉对这些人一一进行了考核。他们的年龄虽然不等,但只要是通过了考核的,秦厉便是将他们正式纳入府衙办事员。

    对,就是府衙办事员。

    当然了,办事员这个词是秦厉给这些人新起的名字。

    把这一百号人组织起来,秦厉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还是算学,基础的加减乘除算法。此外,秦厉还对他们进行了记账的培训。秦厉所教的记账之法自然和此时大明的记账之法是有很大不同的。阿拉伯数字是基础,好在这时候的大明因为秦厉那江都县学的影响,阿拉伯数字已经很是普遍的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代替了起先大写的数字。

    有了阿拉伯数字的基础,秦厉又是结合表格培训一通。这样一来,简单的记账和测算之法便是被这些人接受了。

    好在这些人都是有些基础,头脑都不算笨的人。他们接受之后,秦厉便把他们全部分派到了各州县。

    此时在黄天和周帆,以及各地知州知县的忙碌之下,各地州县在衙门内都新成立了一个机构,名字叫借贷处。

    秦厉本来是想推出银行这个词的,可毕竟这是个新生事物,考虑到不容易被人所接受。再有,毕竟是仅在河间府内,也算是一个尝试吧,所以便是暂时命名借贷处。

    河间府的府库里不是还有将近三十万两银子吗。这些银子便是作为各地借贷处的初始资金,正式开始向民间借贷。

    利息自然是相当低的,半年的话,一两银子只有五文钱。这在这个时代的利息里简直是闻所闻为的。

    徐渭和胡世宁这时候才看清楚了秦厉的意图,我的天呐!这又是一项惠民之举。这秦老大的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他脑子里怎么总是有这些奇奇怪怪,而且又非常新颖,用处非常大的东西呢。

    借贷处的推出和实行,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百姓们借钱的难处。当然了,借贷处朝外借钱也是有原则的。所借贷的人必须是勤劳肯干的人,必须是有新想法,想发财致富或者是做生意的人。当然了,既然是借贷,那就必须要有抵押。百姓们所抵押的自然是他们的房产和田地。

    借贷处只向普通百姓开放,至于城市里那些富户,有钱人自然不在此范围之中。

    事实上,河间府这个地方是非常特殊的。因为起先是遍地的地主豪强,银子大部分是集中在了他们手里。经过秦厉打土豪分田地后。特别有钱的富户都消失了,而此时剩下的最有钱的也不过是中等偏上的商户,简单的生意人。因为他们还构不成地主豪强的资格。

    推出借贷处就是为了方便百姓们能更好的想办法发财致富。在民间,其实像陈广一样的年轻人还是不少的,就是要为这些有新鲜想法,极力想过好日子的人提供帮助。

    相信经过他们的努力,真正挣到了银子,日子比别人好过了,其他人也必然会跟风。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想办法挣钱,想办法过好自己的日子,整个河间府百姓离着生活的提高还会远吗?

    搞定了借贷处,借贷处步入正轨后,时间便也进入了三月份。

    又是一年三月三,草长莺飞的时候。秦厉这几日闲暇无事,便是领着慕容冰在河间城漫无目的的闲逛起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九章 父母官() 
阳光明媚,春风送暖,河间城也仿佛是在这春天气息的感染下,愈发繁华热闹起来。回想刚刚到了河间城时候的景象,城内是何等萧条,残垣断壁,到处一片落寞破败景象,街头就是连个卖菜的都是稀少。而今却是各种商铺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了。

    自从秦厉在河间城在烧饼铺子教给他们做火烧之后,秦厉更是教给了他们焖子的熬制之法。只不过当时因为少有牲畜,熬制焖子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很是难寻,焖子只能成为少数富有的人餐桌上之物。可现在不同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过去,街头竟然出现了贩卖生猪、猪肉的商贩,也有贩卖骡马驴等牲口的商贩。这其中的有些牲口便是不适合耕田的了,只能是被宰杀后端上餐桌。

    驴肉火烧被正式推了出来,并且很快在河间城成为了大家很喜欢吃的食物。那独家做烧饼的店铺掌柜果然是个心胸开阔的人,他并没有把手艺私藏。其实他就是想藏也是藏不住的。毕竟这种简单的面食在看到成品,经过众多次的试验后,终究会被大家做出来。

    秦厉说的没错,只有这驴肉火烧形成了特色,形成河间府的名吃,才会让大家赚更多的钱。

    华夏人总是有一个特点,有时候为了一张嘴走再远的路途也毫不吝惜。因为驴肉火烧现在俨然成了河间的名吃,此时街道上不时有外地来的客人,他们就是专门来品尝这种美食的。

    人多了,河间城想不繁荣都难了。

    在一家干净卫生的小店铺吃了两个驴肉火烧,喝了一碗紫米粥。秦厉打着饱嗝,很有点儿小小满足的味道。

    这在后世早餐必备的东西没想到在这大明就能吃到了,而且它的味道很是纯正,和后世的驴肉火烧几乎是差别不大了。

    因为这次出来仍然是做了一番装扮,慕容冰打扮成了一个富家小娘子的模样,秦厉打扮成了一个富家公子哥。此时的慕容冰满脸的幸福写在了脸上。相公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呐!这河间城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