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混世王-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毕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女人,她每走一步定然会有目的的。

    想到这里,秦厉还是闭口不言。

    众朝臣没有一个傻子,他们都是齐齐附和道,“是呀,太后,鲁王是不二人选,我等拥护鲁王登基。”

    几乎没有别的声音。

    乖乖隆地咚!这到底是怎么了?秦厉睁开眼,眼睛在众人的身上扫来扫去,好像除了工部尚书王繸和老丈人杨廷和外,刚才都是说话了。

    张太后脸上带着恬静的笑,对大家的话不置可否。在众人的声音停下后,她眼睛就盯在了王繸身上,道,“王大人,你也说说,刚才见你好像不支持鲁王呐!”

    王繸缩了缩脖子,好像很不情愿的样子,但最后还是说道,“太后,不是老臣不支持鲁王。实则是放眼当今天下,鲁王确实很不错。想来鲁王登基称帝也定然会是一个好皇帝,也是我大明之福。”

    王繸说到此处稍稍停顿一下。,朝太后投去询问的目光。

    秦厉想到,哼!这老家伙前些日子还在试探我,当时我说的可是朱厚熜呐。当时他应该是对朱厚熜相当满意的,若不然他也不会那么痛快的便去江彬府上游说江彬。可现在怎么听这老家伙像是变了口气?这老家伙葫芦里到底是卖的啥药呀?

    老狐狸,全都是老狐狸,我秦厉和这帮老狐狸在一起共事,真是费心呐。

    不过很快秦厉心下就稍稍放松了。那王繸却是随后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呐,老臣以为除了鲁王朱辰星,还有一个人更适合当皇帝。他也是弘治皇帝的堂侄,从血脉上说他还要鲁王更近一步哩。只不过他离这里比较远,大家对他所知不多而已。

    他便是湖广安陆兴王朱佑杬的儿子朱厚熜。兴王年龄大了,而且身体还不是很好,可他的儿子却是只有十五岁,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在去年,朱厚熜还进宫伺候了太后一段时间,想来太后不会忘记这堂侄吧?

    朱厚熜聪明绝顶,为人正派,在兴王一脉的教导之下更是诗书礼仪,无所不能。老臣以为,朱厚熜才是我朝未来皇帝的不二人选。

    太后呐,您老人家明鉴,老臣冒死也要举荐朱厚熜当皇帝。”

    这老家伙说到最后唾沫横飞,说的铿锵有力。很有点儿若是朱厚熜当不成皇帝他便要当即撞死的架势。

    也难怪了,此时一众老臣都是一个声音,独独他是个异类,发出了不同的响动。一旦未来的皇帝不是朱厚熜,是山东鲁王。那他王繸的日子还怎么过?甭说是工部尚书的职位不保了,恐怕他这条老命也是要被鲁王给算计了。

    说来这次举荐新皇虽然是气氛平和,但却是暗藏杀机呀。(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七章 坚定支持朱厚熜() 
朝廷中的一众老臣都是面面相觑,脸色在倏忽间都是发生了很大变化。安陆兴王,的确是有这么一个王爷。他远在安陆,和京城的朝臣们很少有过往来,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默默无闻的模样,低调的几乎让朝臣们都忘记了他。论起王室血脉,他的确是亲支近派,他和弘治弘治皇帝是叔伯弟兄。说起来他的儿子要比山东鲁王更近了一层。可是这样一个人要当皇上吗?

    显然不行!

    因为在座的众人几乎没有一个人和他有过接触,对他的脾气秉性,他的为人处世一点儿也不了解。让他当了皇帝,那自己……自己未来的日子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呀?

    几乎是想都不敢想。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几个人对兴王是知道的。并且也知道这几年兴王在湖光安陆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大肆招贤纳士,扩大势力。可是谁也不会想到,他竟然是为当皇帝而做的准备呀。王繸竟然把他推出来了。这老王繸一向十分低调,没想到他竟然和兴王有关联。哼!不用问了,兴王一脉真若是当上了皇帝,那他王繸一定是最为受益的人。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虽然和王繸关系不错,但王繸也不会保住自己的。不行,绝对不能让老王繸得逞。

    这是很多人心里的声音。

    而此时的秦厉却是长出一口气,王繸终于说出来了。在这样的场合终于是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了。行!只要是有兴王这一票,想来太后定然会好好想想。兴王世子当皇帝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太后脸上波澜不惊,王繸说出来兴王,和刚刚王琼和陆完提出鲁王一样,她都是不置可否。

    察言观色一直是秦厉的强项,秦厉还是捕捉到了太后脸色的那一抹欣喜。秦厉不禁心头一震。莫非太后心里想的也是兴王。呵呵!真若是这样的话,那对兴王绝对是有利了。

    秦厉心下大定。

    现场的气氛很诡异,在王繸说出兴王后陷入了沉默中,沉默的就是地上掉下一根针也能听到声音。

    沉默的时间十分短暂,而后王琼第一个站起,高声道,“太后,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安陆兴王远在湖广不说,更重要他这些年一直对朝廷不甚关注,朝廷的各种事情都置身之外。由此可见,兴王一脉只是安定的过他个人的小日子,并没有鲁王的那种大气磅礴。他断然不能当皇帝,真若是让他当了皇帝,恐怕我大明朝会陷入……会陷入……会越来越落寞呀!”

    乖乖隆地咚!这是什么话?你对兴王不了解就说人家当上了皇帝朝廷会越来越差劲,这也未免有点儿太武断了吧?

    然而老王琼的话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附和他的声音此起彼伏,几乎都是说兴王一脉不适合当皇帝,唯有鲁王可当大任。乱哄哄的一片,场面眼看就要失去了控制。

    张太后突然面色一寒,道,“都住嘴!本宫今日请你们来就是要商量出新皇是谁,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大家商量着办就行,没必要这样吵嚷。

    鲁王也好,兴王世子也罢,他们都可以当皇帝,大家都可以说。这是我大明朝廷的未来大事,必须要放在公开公正的角度,必须要从大局着眼,真正为我大明的百姓着想。

    刚才你们所说本宫定然会权衡。

    你们这样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难道吵嚷了就能吵出皇帝,就能让我大明朝廷焕发生机吗?”

    张太后一时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她轻易不会动怒。可真若是动怒了,老臣们还都是面色骇然。新皇帝是谁先不论,这时候先惹的太后不悦了,那自己还不是要先倒霉吗?最主要的是先保住现在的地位,然后再想办法进步,掌握更多的权利。连现在都保不住了,哪里还会有未来?

    朝臣们停止了吵嚷。

    张太后的脸色才慢慢有了些许缓和。她又是巡视了一眼众人,而后微微闭着双目,似乎是在权衡着。现场又重新归于平静。

    盏茶功夫,太后睁开了眼,眼神却是落在了秦厉身上。问道,“小厉,本宫今日叫你来议事,也是想听听你的想法。刚才众人一直在说话,本宫却是见你一致闭口不言。

    小厉,你以为鲁王和兴王世子谁当皇帝合适?”

    其实朝臣们吵嚷都是围绕着鲁王朱辰星和兴王世子的。太后又是这样一问,这无形中便是把未来的皇帝圈定在了他们两个人之中。太后其实是给秦厉出了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

    刚才场面的混乱,以及太后的面色变化,秦厉一直在暗暗观察着。现下他虽然还不是能彻底了解太后的心思,但他细心的捕捉也是发现了端异。太后其实是偏向于兴王世子的。去年时候朱厚熜在皇宫里伺候太后果然没有白费,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从这点儿看这朱厚熜绝对是个有心人,他便更适合当皇帝了。

    历史的改变岂能是那么简单的事?未来的皇帝是朱厚熜,这个可能还不至于偏离了轨道。但是瞧今天的架势,呵呵!朱厚熜想要当皇帝还真是要许多波折的。

    想必太后叫我来便是有这个心思。

    不管自己的分析对不对,总之现在可不能含糊了。必须要力挺朱厚熜了。无论从大明的未来还是天下的百姓来说,朱厚熜当皇帝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历史上,先不论朱厚熜后来怎么样,他当皇帝毕竟出现了嘉靖中兴的美好局面。单单是凭着这难得的局面,秦厉感觉他就必须要努力。

    再说了,自己和朱厚熜的关系那么铁,他当了皇帝自己还不是如鱼得水吗?

    什么狗屁鲁王,小爷连听都没听过,岂能让他当上了皇帝。

    此时秦厉显然也是动起了心计。

    呵呵!毕竟是人,怎么说也要为自己的利益好好想想呐。

    秦厉几乎连犹豫都没犹豫,便是高声道,“太后,小臣以为让兴王世子当皇帝势在必行,根本就不需要权衡。这天下除了他更合适当皇帝外,再也没有他人。小臣坚定的支持朱厚熜!”(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八章 杨廷和够狠() 
秦厉说完便是挺身而坐,眼睛看也不看众人,好像刚才不是他在说话一样,更好像全然不把众人放在眼里的模样。

    乖乖隆地咚!这秦厉也是太狂妄了吧?就他现在这份气度对在场的众人绝对是一种震慑。

    行!你个小崽子,真是有你的,竟然跟我们明目张胆的对着干。真不明白你小子为啥也要推荐湖广安陆兴王。难道你小子也和安陆兴王有关系?你才是刚出茅庐,你咋会和安陆兴王有了关系呢?

    朝臣中也有对秦厉的过往有过关注的人。此时他们均是心头一震,这小子在去年从狄道返回京城的时候去了一趟安陆。也就那一次他和安陆兴王有了关系。最紧要的是这小子竟然掌握了龙脉的地图,听说是把龙脉的地图献给了兴王。看来这小子真是居心叵测,早就想举荐兴王世子当皇帝了。哼!真若是兴王世子朱厚熜做了皇帝,那你秦厉还不是要登天吗?

    你现在浑然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等你真正掌握了实权,我们这些老臣焉有好日子过哩。

    不行!绝对不能让这小子得逞。

    他们想的是不让秦厉得逞,就必须要站出来反对秦厉了。刚才那种乱哄哄的场面遭到了太后的厌烦和呵斥。显然这时候就不能再陷入那种混乱不堪的局面了。

    大家都是把目光投注在礼部尚书王琼身上。

    是王琼第一个提出要鲁王当皇帝的。他说话的分量应该是最大的。王琼此时心下也在合计。

    说来他和山东鲁王关系很不错,就在去年,鲁王还派人到他府里送上了厚礼。这是王琼收到各地王爷的第一次礼物。

    各地的王爷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他们的身份在那里摆着,是皇室血脉。在王琼的印象里好像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一位王爷会给朝臣送礼的。这么看来他王琼算是第一人了。

    呵呵!收礼这种事自然是在背地里进行,绝对不能和外人提起的。老王琼不知道的是就在去年山东鲁王朱辰星给朝廷的多个大臣送了厚礼。包括杨廷和都是收过鲁王的礼物。

    在王琼看来鲁王如此看重他,王琼欣喜若狂。在后来的日子里,正好赶上正德皇帝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王琼便对鲁王有了很大的关注。王琼了解到鲁王年轻有为,堪称少年才俊,他在山东颇有贤明。更重要的是鲁王和山东曲阜的孔家更是关系紧密。孔家是孔圣人的后裔,历来是诗书传家。鲁王和他们接触紧密,自然受到了他们的很多教诲,这鲁王便更是知书达理。

    当然了,这些只是王琼的片面了解。具体内里,王琼自然不是太清楚。他是礼部尚书,平时就在京城里,哪有闲工夫和机会去山东面见鲁王呀。

    虽然未曾谋面,但鲁王在他心里早已先入为主了。王琼对鲁王有这么好的印象,哪里有不推荐鲁王的道理?鲁王当了皇帝,想来他王琼自然会受到重视,到时候的权利还不是要更大一些?

    眼看着秦厉推荐了兴王,没有人说话了,王琼心下更是激灵灵一下子。奶奶滴!,莫非这次老夫又要败了?那可不成呐!老夫这次若是再败给秦厉这个崽子之手,那老夫干脆就不要活了。

    兴王世子,狗屁,他能当皇帝吗?他是个神马东东?

    想到这里,王琼陡然站起,老脸通红,说道,“太后,兴王远在安陆,他怎么能当皇帝呀?南方和北方的情形不同,那兴王世子真若是来了北方,他怎么能适应了北方的地理天气?

    想来他若是当了皇帝,必然要有非分的想法。太后呐,大明现在需要的是稳定,单单是从这一点儿看着这兴王世子便做不得皇帝。”

    不得不说这老家伙的嘴可是够毒的。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谁也都明白他这话是暗有所指。兴王世子是南方人,他不适应北方,水土不服,想来他当了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迁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