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中愈耐得住性子,就在那里等着建文帝,还抽空,好好打量了这里好一番,窗明几净,既富丽堂皇,又彰显皇权,看来这里的宫女和小太监们,干活还不错。

    到是建文帝的脸色变化万千,时而愤怒,时而迷茫,时而揪心,脸色潮红,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看着他的手上,青筋暴起,中愈也知道他看到了哪里,那件事情,换一个人也不会接受的,更何况是在这个朝堂最高峰的建文皇帝。

    中愈心里暗自叹了口气,建文皇帝这养气的功夫还得再练啊,这有点着急了啊,生气是在情理当中,但是作为帝王,有些事情,还是要多担待一些的,不能光凭着自己的本性来,得学会隐藏,不是说建文帝不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图,只是现在这些,让他难以接受罢了。

    “这上面说的是真的?”建文帝站起来,指着手里拿着的题本,问着中愈,这是最重要的情况。

    中愈心一沉,立马起身,“是,或许没那么严重,或许……”

    “或许是什么?”似乎明白了中愈没说的话,他起身走在了一旁,看着自己的那张龙椅,“或许比这更严重,是吗?”

    中愈跟在身后,没有应话,这些话皇帝可以说,但是他不能说,这一点还是懂的。

    建文帝盯着自己的龙椅,心里一阵悲痛,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是大明勋贵,这就是大明肱骨,这就是皇爷爷留给朕的朝中重臣?”建文帝扭过身来,看着中愈,一声声的质问,既是问着中愈,又是问着自己,这样的人,是怎么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生活了这么多年,还把持着重要的部门,干着这里通外贼的活。

    中愈又一拜,低着头,没有答话。

    “你别一直低着头,既然说出来了,为什么不讲个透彻,还嫌现在事情不够多吗?”

    建文帝说了他一句,也不是责怪,只不过是现在在气头上,需要一个人说出更多的东西,这样才能缓解一下自己心中的疑惑与不解。

    “陛下,臣只能根据现在锦衣卫得到的东西做出这些判断,至于以前的事情还要查,臣的猜测也不一定准。”中愈也不能一口把话咬死,毕竟还是要做一些验证的,他是知晓不少东西,但那些毕竟是史书上的东西,可信度有多少也不清楚。

    “那关于徐家的情况呢?”

    建文帝问了一句,这话看着很简单,中愈却从里面听出了其他的味道。

    建文帝想多了,自己明明只提到了徐四爷,徐增寿,他问的却是徐家,中愈警惕了起来,看来历史上朱允炆丢掉江山真的不是太仁慈,也不是手下有两三个坑货,根子还是在他自己手里啊,这玩意儿,整个一个想象力丰富啊。

第0319章 不要什么都问我() 
中愈看着建文帝这样想,他有些心累,本以为建文帝在这些事情发生之后改变了不少,没想到在这件事情上,他还是耿耿于怀,似乎有牵连的意思,这可不行,看来以后还是要弄一些批评检讨会才好啊,不然大家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让皇帝做自我批评应该会好看吧!

    中愈心里想着,但是突然一个念头在自己的头脑中浮现,要是自己真这样做了,会不会把自己给玩死。

    中愈斟酌了一下,之后告诉自己,这是皇帝的小心思,只要是帝王,就会猜忌的,只不过是程度高低大小罢了,况且徐辉祖还在外面领兵呢,建文皇帝有想法也是能理解的。

    得想个办法让他改变一下这个念头,至少现在不能有这个想法。

    不过,似乎还是不能说服自己啊。

    这,就是坑货皇帝啊。

    “陛下,徐家有没有问题,您心里最清楚,这件事情臣,不敢多加置喙,陛下自我决断就好。”

    中愈俯身一礼,没想到会这样,现在他还不能帮助徐家说话,就算他清楚徐辉祖不会做什么,反而徐增寿做的特别多,他也不能说。

    历史上在朝廷中什么人死的最快,就是那些皇上猜忌,却有大批的人为他求情的人,这样的人,反而死的最快,为什么,朝中大臣都为你求情,这算是怎么回事呢?

    到底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这朝廷是朕的朝廷,还是谁的朝廷。

    所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闭嘴,换个话题,中愈还不想这么早就用一句话坑死一个忠臣,所以还是要皇帝自己做主。

    “是吗?你真是这样想的?”

    似乎是不太相信中愈的话语,建文帝看了看他。

    “臣说的是实话。”

    中愈回答道,本来就是实话,这件事除了你自己判断,其他人还真的没有办法说什么。

    “你没说实话。”

    建文帝似乎在对中愈说,又似乎是说给自己听的。

    中愈突然对他们这种高深的话有一些反感,因为啊,是真的无感。

    “臣,不敢。”

    是不是真的不敢别人不知道,建文帝看他这样,就没有作声了,有些东西自己知道就行了,现在多说话没有没有什么意义。

    “好了,你不愿意说,朕也不怪你,但既然这件事情出了,你还是跟朕好好讲讲吧。”

    建文帝有跟他坐了下来,意思就是倾听一下,你还得好好说。

    “是,回禀陛下,徐四爷确实是参与其中,具体有多少,咱们也确实是不太清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叛逆的人马确实是通过接触他在京师活动的,可以说,在这里他为密谍提供了很多帮助,甚至是动用自己的关系帮助他们。”

    中愈将自己了解先说了出来,毕竟他是干情报的,有些东西他不说陛下也不会知道,甚至会猜测。

    “除了他,还有谁牵扯其中吗?”

    建文帝听了中愈的叙述,张嘴问了这一局。

    怎么,还来劲了,老逮着这个问题不放,这是非要把徐家人都扯进去。

    “陛下,徐家是先中山王之后,袭爵魏国公,现在正在外领兵作战,不会牵扯到这件事情之中的。”

    中愈俯身说道,今天中愈已经起身坐下很多次了,有些话要是不说敬语会在建文帝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还有就是中愈在提醒建文帝,徐家已经位极人臣,只要天家不倒,他们是没有上升的空间的,那么,徐辉祖参与进来就没有必要了。

    建文帝听出了中愈的意思,但他还是问了一句,“你确定?”

    这样的话你问我,我能怎么说,我又不能完全的做担保,但是,算了,姑且信一次吧。

    “陛下,臣做事,不求无敌于天下,但求无愧于人心,臣,自问是相信魏国公的,虽然臣,从未见过他。”

    这算是很明显的表态了吧,但愿建文帝可以看得开一点,要是还那么的不依不饶的话,那可就怪不得我了。

    “额,朕知道了。”建文帝没有不依不饶,借着这个台阶就下去了。“那你希望朕怎么做?知道这个消息这么久了,没见你动手,怕是心里有其他的打算吧?”

    这是试探还是真有这么一问,“陛下,您做主就好,锦衣卫是有权力做这些,但是有些事又不能公开,自然也就不便展开了,要怎么处理,您决定就行了。”

    方中愈这个时候说的是实话,对于徐增寿,他的了解都仅限于历史书,现在他就是个纨绔子弟,左都督的名号也就是个名号,当然特也干过正事,只不过心思不在上面,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事迹传出来,但是并不代表徐增寿在军队中就没有影响力了。

    “那茹瑺的事情也是真的了?”

    既然已经了结了一件事情,自然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那就是茹瑺,现在的兵部尚书,两朝元老,未来的三朝元老。

    还真别说,茹瑺可是个关键人物,至少在燕王进入金陵前后,他都参与了重要的决定。

    后来还做了件大事,率先带领愿意投降的大臣,打着白旗出城投降了。

    后来燕逆朱棣询问定国安邦的大计的时候,茹瑺首先建议燕王继统大位,以安定天下,燕王接受了,即位后就成了后来的明成祖。

    从龙之功茹瑺没有捞上,但是他已经是建文朝的大臣了,而且在朱元璋的手下也是干过的,所以呢,威望还是有的。

    但是劝进之功当属首位,成祖即位后,下诏说李景隆、茹瑺、王佐和陈碹侍奉太祖很忠诚,功劳很重。再加上首先投诚,就封茹瑺为忠诚伯,食禄一千石,终其一生不改,仍任兵部尚书、太子少保,选他儿子茹鉴为秦府长安郡主仪宾,仪宾就是宗室郡王的女婿,说白了就是入赘的意思,当然也有不入赘的,下嫁也有,比如梅殷梅驸马,他的儿子可是姓梅的。

    虽然最后茹瑺的下场不太好,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但是现在他还是建文朝的兵部尚书,朝中重臣,不能轻易触动。

第0320章 临行的锦囊妙计() 
关于茹瑺,他的话题很多,中愈能想起来的也很多,当然是那个历史书上记载的茹瑺,一个少有才气,深受皇帝信任的人。

    现在他碰见的茹瑺是一个和自己父亲一样的中年人,但是对于古代平均年龄都不高的人来说,他已经算是活的很好的了,现在家有三个儿子,个个是少年英才,当然在历史上的命运也各不相同,不过这并不影响中愈对他的评判。

    平时看着和蔼可亲,慈眉善目的,对于很多事情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也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好官吧。

    至于为什么会在最后选择投降,而不是和其他的同僚一样选择自尽,来保住忠节,那就不得而知了,想必永乐朝的很多人都会有那些疑问吧,说不定暗地里还讨论过,为什么入城茹大人没有自尽,没有追随先帝而去,而是选择了在新帝面前表忠心,还获封爵位。

    晚节不保,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吧,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唏嘘吧。

    当然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普通人大概会说,不过是贪生怕死,不忠不义,没有气节,丢了读书人的脸,不配做先帝重臣什么的。

    但是来自后世的中愈多少还是猜到了一些,他应该是对建文帝和建文朝廷失望了,这三年出的昏招太多,虽然这是大家集体的决定,但是有了过错,总要有一个人承担,当然这个人是陛下是最好的选择。

    齐泰和黄子澄也逃不掉。

    当然还得加上一个自己的父亲方孝孺,这个在后期乱出注意的人。

    对于茹瑺来说,活着或者更重要吧。

    毕竟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手腕的大人物,是不愿意在一个连藩王都打不过的朝廷中任职的,多少有些虚荣吧。

    “是的,我相信茹瑺茹大人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知道的,甚至是采取了默许或是视而不见的态度,当然,也许他有他的想法。

    至于,他有没有有意的参与到这些事情中来,还不好说,但有一点,他对于朝廷的忠心大于对陛下的忠心。”

    这话就有点重了,这里面的意思,相信建文帝一定会懂的,都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要是还不懂,那就问题大了。

    “那你想朕怎么处置他?”建文帝也听懂了,忠于朝廷,朝廷可以是他朱允炆的朝廷,也可以是燕王朱棣的朝廷,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慎重对待。

    不是吧,这也问我,刚说了不要什么都问我,现在就来。

    虽然心里这样子想着,但是嘴上还是很老实:“陛下,茹大人暂时不能动,我们还不能确认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对于他,咱们还是再看看,他能帮助敌人,自然也能帮助咱们,至于怎么弄,那就要看陛下的您的意思了。“

    说得简单,做起来可没有这么简单,事情从来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就会变得简单,因为你没有办法明白人心,人心这个东西,是最捉摸不透的。

    “好吧,朕知道了,这件事情朕会认真考虑的,不过既然已经知道他们和燕王多有瓜葛,很多事情尽量少让他们知道吧,朕,不想给他们出卖咱们的机会。”

    这也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了吧,中愈还没想好动不动,建文帝还不愿意动,那就搁置吧,等到了时间再说。

    “是,臣知道了。”

    中愈伸手从怀里掏出来两个锦囊,递与了皇帝,“陛下,这是臣写的东西,现在臣不知道,臣有没有命回来,这第一个黑色锦囊,倘若陛下在某件事情难以决断的时候,可以拆开来看,但一定是在紧要关头;这个红色锦囊,陛下,可在,可在中愈身亡的消息传来之后,拆开来看,万望陛下不可提前拆开。”

    中愈深深的一拜,以前他也是不习惯,大家拱拱手就算了,但是现在他颇有些嘱咐后事的感觉,所以呢,今天都不知道拜了多少次了,自己的头都快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