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人偷盗,凡我大明百姓,密报敌踪者,赏银百两,立大功者,论功而行,朕无所吝。朱允炆建文四年正月二十日。”

    “陛下的意思就是咱们要团结起来,保守秘密,抓住奸细,论功行赏。”酒楼里的人们都很兴奋,有钱拿,立了大功还能加官进爵呢。

    报纸上还有方孝孺的论文,关于上次格物致知的一些新想法。还有齐泰齐大人对上回兵部案件的描述与评论,还有吏部尚书张大人对吏治的想法,还有近期对朝廷救济北方灾民的报道,总之都是一些对百姓来说有用的东西。

第0042章 陛下转行了(第一更)() 
大明报的规格比逊志报大一些,内容也涉及的多,版面的设计也还在慢慢探索中。当然,关于采稿这也是中愈的想法,他可是花了大气力,才慢慢培养出来了大明朝廷第一批记者,虽然只有几个人,但是他们终于能去采访,还写出一篇稿子了,不是吗?这才是做事的样子。

    民间的消息传得是最快的,听说皇明报社还给陛下和接受采访或者直接供稿的众位大臣一部分稿费,当银子专程呈送至陛下面前时,陛下还欣然接受了,看见陛下接受了稿费,那些大臣也就收下了,虽然不多,但也是本事挣来的不是,这也让那些岗位没油水的官员的心思活络起来,这好像也是一门生财的方法啊。

    人们不禁想到,陛下难道改行了?这皇帝不做了,改做作家了。当然,这话他们可不敢大声嚷嚷,心里想想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大明报带来的热乎劲一直没有散去,报纸上印的大明报这三个字还是当今圣上亲笔所书呢,人们已经发疯了,这可是真迹啊,虽然是印刷的,但这是首刊啊,有心的人已经在收购了,但是买的人多,卖的人少,这东西,留在手里,保不准哪天,它就升值了呢。

    自从大明逊志报和大明报在京师流传后,人们发现自己的身边多了些志同道合的人,大家有了共同的话题,各个对国家大事都有看法,说的是头头是道,连家里的吵闹,邻居间的纷争也少了许多,这让那些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还头疼的官吏大为奇怪,怎么突然大家都好像翩翩君子了呢,再这样下去,自己就得卷铺盖滚蛋了。

    在朝廷大员中也发生了类似的现像,大臣们发现,直接把事情写出来让大家看,比光靠两张嘴去说,或者让别人去猜测要好得多,要方便有效得多,当然有些话还是默认比较好,拿到台面上说就有些那啥了不是。

    锦衣衙门的态度很暧昧,物资都送过来了,但是饷银却没有拨下来,陛下虽然从内库里拿了一部分出来,但是杯水车薪,做不的大事。中愈想到,难道是秦大人有意为难,毕竟他的态度不明。

    中愈心里也清楚,对于锦衣卫来说,他是个外人,是没有基础的,毕竟锦衣卫属于军事组织,没有人支撑,是混不下去的。现在的他依靠的是陛下的威望,跟他自己没有关系,他那点名声,让老百姓高兴高兴还可以,要想在军队里吃得开,那还得靠本事。

    选人的条陈已经交上去了,今天应该就会批下来。

    下午的时候,锦衣卫出征集令,后日上午在锦衣卫校场遴选北镇抚司精锐,愿者可参加,令旨一到,各大直卫都沸腾了。

    具体的条陈也发下去了,府前卫里,锦衣卫征集令,燕逆不法,北军肆掠,京师动荡,为保家国,锦衣卫招军入伍,凡有特长者或有志报国者,可在锦衣卫报名点报名,一经选中,待遇从优。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令,大明建文四年正月二十日。

    “去吗?”一大群亲卫围着最新的征集令看,推推嚷嚷的。

    “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

    “那我去了。”想法多多,机会摆在眼前,就看抓不抓得住。

    与此同时,民间各大闹市口,都有布告,围观群众特别多。方良曾来问过,如此大肆宣扬,怕是让奸细知晓,我们太过被动,不利于开展工作。

    中愈告诉他,就是要让那些人知道,他们知道了就会有动作,他们动了我们才有机会啊,况且这也是检验我们能力的时候。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要做给那些大臣看,他们很多人对锦衣卫的记忆,还停留在当年洪武皇帝时的乱臣,所以中愈要让他们知道,他手下的锦衣卫北镇抚司跟以前的不一样,但是不是真的不一样,那就不一定了。

    大明报依旧是两天一发,自从发刊以来,销量就不低,把郑左书坊忙的是不可开交,现在他们负责大明报和逊志报的印刷,分发,如今已经赚的是盆满钹满,郑掌柜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不过更高兴的是作坊里的工人,现在他们这段时间挣的银子都快比得上以往一年的薪银了,对自家掌柜是愈发尊敬了。

    这可是让之前不愿跟中愈合作的书坊眼红死了,这种情况在中愈调进锦衣卫,如今又印制大明报之后,就更加后悔了,可惜的是,没有后悔药吃。

    其他几家掌柜的一碰头,没有解决办法,现在中愈风头正盛,他们背后的关系哪有中愈背后的关系硬,没办法,只能组团到郑掌柜这里说情。

    郑掌柜在客厅里见了几位掌柜,“郑掌柜啊,你看,咱们都是同行,那个,现在郑左书坊做的这么大,是不是,咱在合作合作,让我们,我们也喝喝汤。”

    “是啊,是啊。”剩余的人也附和的说道。

    郑掌柜拿起茶杯,慢慢地嘬了一口,还吧唧吧唧嘴,要是搁在以前,他们哪会这么跟自己说话?要是搁以前,自己还能做做主,但是,现在吗?自己还真做不了主。

    心里打定了主意,说道:“诸位掌柜,你们也都知道,咱这个店子,是吧,背后通着这个呢”。郑掌柜用手指了一下天,“不是我不帮大家,我是真做不了主。”

    “郑掌柜,你看,咱们在这条街上,做印刷的铺子,有一家算一家,还没您做的好,是吧,抬头不见低头见,之前是哥哥我瞎了眼,没跟住方公子,如今就想在这行讨口饭吃,您在费费心,帮忙说说。”

    “是啊,郑掌柜,咱们这行,以后还得仰仗郑老弟了,老弟在跟方公子说说。”

    “再说说?”郑掌柜放下手里的茶杯,看了他们一眼。

    “对啊,再说说,把方公子引荐给我们认识吧,老弟,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那行,你们先回去,过会儿就去找公子请示请示,大家等我消息。”

    众人听了,只好笑着告退。

第0043章 郑家有旧闻(第二更)() 
北方的大地上,燕军大帐,“军师,我们的人传出来消息,已经拿到了近期的北方边镇布防图,但是现在还没有送出来,那边需要我们接应。”一个穿着儒衫的汉子正在向人汇报。

    “刘应夜没有想办法吗?”停了一会,有人问道。

    “想了,但是现在查的太严,而且他说总有些不知道哪一方的人,再盯着他和他手下的人,想问问军师,是不是另外派的小队。”

    “没有,除了他们,没有起用其他的人,告诉他们,谨慎小心,不要出错,现在主上势如破竹,我们需要更明确的布置图,让他们想尽办法赶快送出来,实在不行,让他们找个脑子灵活的,记住图样,再送人出来。”

    “是,这就去办。”

    这几天天气还算很好,人们的心情也还不错,大明报的发行并没有起什么波澜,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锦衣卫选拔的消息还在不断的传播,锦衣卫也是军户,现在军人的待遇还算不错,况且还是大名鼎鼎的方公子招人。只是布告上写的这条件有些苛刻,需要身体健康,家世清白,最好要有特长,只要是用得上的特长都可以。

    “李哥,锦衣卫,在重新招人了,传出来的消息是那个方中愈方公子的令,我们要去吗?”

    他口中的李哥还是敲敲打打自己手中的板凳,还是一样的板凳,看着精巧,大大小小,摆在了一旁。

    “李哥,你说句话啊,布告上面说了,有特长的最好,凭咱哥俩的本事,回去还不是顶呱呱的,说不定还能捞个百户做做呢。”

    咕咕叨叨说了半天,见眼前的男子还是没有反应,年轻的小伙子就不做声了。

    没有谁看见,刚刚敲打着板凳的木工的手,顿了一下,随后,敲敲打打的声音就又出现了。

    随处都在讨论锦衣卫招人的事情,不是内部选拔,是京师全选,报名时期只有五天,多一刻都不行。

    “大哥,咱们去吗?”一个庄稼地里的农民模样的汉子问道。

    “去啊,还有钱拿,现在北边这么乱,南北之间总得有个了断,拼一把,也给你那侄子挣个前程。”

    “他爹,我听前街大婶说,锦衣卫招人了,还是那个写大唐西游传的方公子招人的,要不你去试试?”院子里的婆娘一边哄着自己的孩子,一边向自己的丈夫建议。

    “孩儿他娘,说啥呢,我去了,你们怎么办啊,现在北方这么乱,招人,肯定要打仗的,我要是去了前线,万一有个好歹,…………”

    “他爹,没事,你放心好了,家里我会照应着,咱家也有个种了,我知道你早想去了,你要是死了,我会为你守节,咱家老娘我也会好生养着。”

    “孩儿他娘,说这话干啥呢,你这是?”这汉子心里奇怪,怎么今天孩儿他娘尽说些混账话呢。

    “他爹,你那把刀,每天都擦,这几天,你擦的是越来越勤了。”

    “苦了你了。”这汉子一顿,哎,都是命啊。

    处处都有人准备参军,参军的理由也是各种各样,送别的人,一大片一大片,只是选不选得上还有一说呢,却搞得这么伤感。

    这段时间,郑左书坊加班加点,在中愈的帮助下,已经成功研制出了印双面的纸张,但是油墨不能太重,但还好,逊志报的最近几期就用了这项工艺,,只是质量有点差,打算在成熟点,就用到大明报上来,毕竟,国家级报纸,还是要稳妥一点的,当然改进油墨也在日程当中了。

    下午的时候,郑掌柜来见了中愈,中愈正在想着怎样处理奸细案子呢。

    “少爷,三山街的书坊的掌柜们想见见你。”

    “他们托你来说请?”中愈抬头看了看郑掌柜。

    “是的,他们都说当初是自己瞎了眼,没跟着你干,现在后悔死了。”郑掌柜在心里悄悄腹诽了一句,活该他们后悔,想当初,他们可是不愿意的。

    “现在想要些什么,他们?”商人嘛,无非就是重利,中愈也能理解。

    “他们也想发行咱们的报纸,还有就是咱们最新的技术。”

    “额,你是怎么想的?”中愈并不奇怪,捡现成的,是每个商人都会得一招。

    “我觉得发行可以,咱们的新技术嘛,那就没那个必要了?”

    “额,为何?”

    “技术给他们了,我们就没有优势了,况且同行是冤家,咱们也没必要培养他们不是。”他楞了一下,微微皱了邹眉,总觉得自己的宝贝被偷了一样。

    中愈停了一会,没有说话,他不怪郑掌柜,这个时代,小农经济,小商经济的思想太重,所以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

    “大哥,你想多了,咱们吃肉,不给他们喝汤,会得罪所有的人,况且,要想不被别人超越,咱们自己就得强,把技术公开吧,他们能弄出来更好的,算他们有本事,咱们要想还在首位,咱就得拿出更好的东西来。”

    停了一会,中愈又说道:”他们想参与大明报和逊志报的发行,可以,组织一个印刷协会吧,你来干会长,专门协调咱们的印刷,纸张,油墨,运输等问题。团结起来力量大,大哥,你要看远一点,等战事结束了,我们有的是时间去做更多的事,现在有机会给行业立规矩,别浪费了。好好干,我看好你。”

    “真的要这样?中愈,总觉得不甘心啊。”

    “哈哈,大哥,有时间,回老家看看吧!”

    “这,这中愈我不是有意瞒你的,我……。”

    “打住,郑大哥,我没有别的意思,衣锦还乡是每个离家的游子最想做的事情,把这件事做好了,就回去看看吧。”

    “中愈,谢谢你了。”

    原来,是这样,郑掌柜是建宁府郑家的人,之前被没考上家里人赶出来,现在也算是荣光了。这么多年没有回去,心里多少有些难过。

    现如今,中愈给了他这个机会,他心里还是挺感动的。他也打算,等这里的事情了结了,就回趟家里。毕竟,有些事还得自己去做。

第0044章 兄弟入伙吧(第三更)() 
锦衣卫校场,一栋古典古色的阁楼里,一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