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这边去有一些着急,他们不会允许这一场平叛战争,再往下拖下去。

    那道圣旨就是明证。

    虽然不是建文皇帝写的,但是他能允许锦衣卫把这种东西拿出来,也就是说,他肯定是默认了,知道这件事情。

    建文皇帝的期望并不大,只要能够平定燕王的叛乱就行了,但是方中愈不会那样想,所以,这里面暗含的意思也就能猜到。

    皇帝着急啦!

    作为大明第二代皇帝,太祖皇帝的亲孙子。

    他必须要保住太子皇帝留下来的这大明江山。

    就算那个想要这个江山的人,是他的四王叔也不行。

    锦衣卫的渠道,一直都很畅通,在这边接到圣旨的时候,京师的建文皇帝也收到了消息。

    之前给中愈的三份空白的圣旨,现在已经用去了两封。

    建文皇帝对他这样的想法并没有意外。

    虽然感觉到他有些着急,但是既然已经答应他了,由他任用,那这一次的用处就是合理的。

    经历过这一次的大变,建文皇帝朱允文似乎比以前更加成熟啦,他现在考虑问题比以前全面了,大明报和逊志报的每一份报纸,他都会去看去吸收那里面新的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那些东西可能有一些虚假宣传的部分,但是越到后来他就明白这些东西是真真切切的与大明江山有关的。

    他不能在这儿,其他人蒙蔽了他的双眼,所以那也是他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也许现在每天,早餐的时候看着报纸是他最幸福的日子。

    因为没有人会去打扰他,他一个人会安安静静的看完上面所有的东西。

    时间久了,他也猜到了,有些东西就是给他看的,而且那些东西蕴含的东西有很多。

    他时间久了也会从上面判断出真真假假的东西。

    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当初他随意的一句话,因为相信中愈而答应入股做的这件事情,现在影响到底有多大?

    只要是朝廷官军,实际控制的地方都现在有一家,至少是有一家大明报,或者是逊志报分社。

    现在他们两家,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分的挺开的,但是向外扩张,还是一起。

    只要有第一家就会有第二家,只要其中一家在另一家就会来。

    这是他们商量好的。

    机构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需要专业的人员也就更多了。

    现在他们还在自己培训,但是,已经按照中愈的意思,开始准备技术学校。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考举人。

    这是他们经常宣传的思想,他们要问有一些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前途。

    当然宣传归宣传,几千年下来的科举不是那么容易就会离开人心的。

    但是总有一些人,科举失败,不能给自己家里挣一份读书的功名。

    所以他们现在获得的人才还挺多,再加上慢慢培养的就会更多,所以这些人,现在也很满意,现在的处境。

    记者这个行业本来就很危险,更何况他们还要采取前线的报告,除了一些机密的东西以外,都是可以向外报告的,所以朝廷官军获胜的消息,有一大部分都来自于他们这里。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不太习惯,随军记者这个身份,对方同样也不习惯,但是后来当他们的作用体现出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他们的存在,甚至还有一些士兵,主动保护他们。

    因为他们让他们的形象在报纸上到一起见了家乡的百姓,知道他们正在为国奋战。

    让家里的妻儿不在担心,他们依然成功的,在这场上活了下来。

    他们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将战场上的一幕幕一幕幕像会传遍了大江南北,只要是有大明报和逊志报分社的地方,这些东西都不会少。

    当然该有的监管还是要有的,这些人不可能什么都往外说,积极宣传并不代表把什么都往外说,有一些,失败的案例,甚至是一些暗地里的规则,不在他们之内。

    在这关键的时刻,这些还是要保密的为好,况且在这两份报纸成立之初,中愈就答应过他们,不会太多的管它们的内容,但是如果已经威胁到朝廷的案例,百姓的生活,那那些内容必然是被封禁的。

    在北平城外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

    这里搭了不少架子。

    一群人正在这里,煮着啊,午饭吃。

    在这片地方,周围的地方,还有一些人在守着。

    人数不是太多,但是很分散,也就是说他们在保护着一些人,这相当于谁敢临时的卫所。

    这些人都轻手轻脚的,生怕做出一些大的动静,也没有看见他们生活。

    说明他们的战斗意识还是挺强的,一看就是一群在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

    “王爷。既然咱们已经回城了,为什么不回复呢?”

    原来这一伙人真是朝廷追查的燕王一伙。

    是真正的燕王朱棣,而不是之前那些带着他的样子,冒充他引走朝廷追兵的亲卫。

    “等。”躺着的燕王突出了这样一个字。

    让刚刚问话的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虽然他跟在燕王身边已经很久啦,现在这种状态还是第一次见。

    “王爷,恕下官愚昧,不知道您在等什么?”

    这也是当初幕僚中的一员,这段时间他出的主意有很多,只是没有想到,现在已经用不上了,而且他的道理,基本上是用在后勤管理上。如今真是讨论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太多,而且对于军事不太精通的,他对这个大局观也把握的很差,根本不知道王爷到底要等什么。

    “等朝廷的下一步行动,还有北平城,可能会出乱子。”

    似乎是很久没有跟人这样探讨过啦,燕王朱棣看了他一眼,然后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这个想法朱棣一直跟姚广孝说过,但是他还想,姚广孝,现在并不在身边,所以只能跟他聊聊了。

    他一个人憋在心里,也确确实实有些难受。

    “什么,王爷,北平城会出乱子,那您更应该回去啊,世子也恐怕难以招架。”

    那官员一听立马站了起来,声音也不由得大了些,还有一些慌乱。

    在他们心中,因为燕王朱棣才是主心骨,而燕王世子朱高炽现在还很稚嫩,只能说在大致的帮助下处理一些事情,要让他完完全全的做主,恐怕不行,所以他有一些担心,更何况,王爷居然已经知道可能会出事情,为什么,还不回去呢?

    王爷,进城已经很久啦,但是呆在这个地方,跟大家在一起,也时间很长了。

    军师,姚广孝离开队伍也有一段时间啦,还没有消息传回来,至于他去了哪里,只有王爷一个人知道,所以他们都被蒙在鼓里。

    他们也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王爷不说,他们又不能强迫网页告诉她的,所以等着等着心里就有些着急啦,对于他们来说太多的事情不可控。

    作为王爷手下的幕僚,他们要想的事情很多,虽然每个人精通的方面不一样,但是还是希望能帮助王爷出谋划策,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的第一反应是王爷应该回评。

    “不要着急,该回去的时候过完自然会回去的。现在正是燕藩生死存亡的时刻,世子高炽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事情的话,恐怕对他以后的,事情会更难办。况且,他必须要面对这样一次危机,否则他永远成长不起来。”

    朱棣,慢慢的说了一下。

    只是那语气中颇有一些落寞。

    就在那一顺间就在他说出朱高炽需要这样一次危机的时候,站在他对面的那位幕僚,心里咯噔一声。

    不是说燕王不太看重世子吗?怎么现在感觉又往心里更在意的是世子?而不是二王子,朱高煦。

    “哦,属下知道啦!”

    不管他的想法有多少,现在也必须保持沉默了,毕竟涉及到世子朱高炽。

第0477章 希直先生的野望() 
    在燕王的临时营地里,虽然很简陋,但是燕王朱棣将之后的事情想的清清楚楚,甚至言语中与方中愈见面的,画面都思考得清清楚楚。

    虽然他并不知道方中愈现在在哪里,但是他心里知道,不管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不管朝廷的军队与他手下的军队,什么时候接上的,什么时候进行最后一战,他心里都知道,中愈肯定会出现的,这个年轻人,将自己逼往绝路的年轻人,将自己南下美梦一次性打破的年轻人,一定会出现的。

    那个年轻人现在在哪里?

    他并不知道,但是他唯一知晓是只要这边出现了什么意外,那个人一定会出现的。

    大明朝京师里的官员,还有他的侄子,朱允文,他对他们都很了解,所以之前虽然他有一些失败,但是大部分战事还是获胜了,而且这一次南下,可谓是战果硕丰。

    但是就偏偏是这个方中愈,他对他一无所知。

    因为不了解,所以没有办法对他的想法做出应对,也没有对应的政策来把这些事情处理清楚。

    也正是因为不了解,他这一场,才这么失败。

    他根本就没有预料到,会有一支军队出现在战场上。

    而且就那么巧,出现在他们的关键部位上,再这一场战争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就在那一场战争中,将他们的主力完完全全打残,甚至是后续的行动,都受到限制,也被朝廷的官军,一步步紧逼,最后,丢盔弃甲,弃城而逃。

    他手下的人可谓是大部分都在逃亡,甚至是最器重的朱能,张辅,邱福三人也在逃亡,顶多还算是一些有规模的,跟着他们的亲卫逃了出来。

    那些已经投降的人,他并不准备追究,也没有能力去追究,祸不及妻儿,他不会说对那些士兵的家人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更何况东山再起还需要那些人。

    就算是过河拆桥,也不是现在。

    这段时间注定想了很多。

    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不想对这些事情做太多的解释,但是他心里很清楚。

    能不能回来?

    能不能真正的成功,能不能反败为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他不是没有想过反抗。

    有些事情坚持了太多,他也不好跟他过多的说什么,只是他自己的一个想法,别人都不知道。

    这个世上有太多的事情解决不了,也说不清楚。

    他们都在等待一个奇迹,不仅仅是燕王朱棣,还有方中愈,还有诸位统军大将。

    事情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他们也自然知晓。

    在没有真正的到达最后一刻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有翻盘的机会。

    既然如此,那就等着吧。

    前线诸位统军大将得到圣旨的消息也传到了,那些随军的文臣耳中,还有京师这边的官员耳中。

    但是很明显,他们手里并没有这样一份圣旨从京师里发出去,也就有人猜到了,那是,和之前的圣旨一样。

    早早的就离开了,即使拿走那些圣旨的人,就是锦衣卫的千户,方中愈。

    除了他,他们实在是想不到,还有什么人,毕竟能如此让皇帝信任的人除了锦衣卫以外,他们也想不到其他人。

    锦衣卫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将很多的消息都给了皇帝,而那些东西,他们没有资格,也没有渠道知道。

    但是他们不可能对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做出了决断,也就是说那些圣旨是空白的。

    想想也能想得到。

    有人觉得这是胡闹。

    也有人觉得这样的事情,似乎预示着一位强权人物的崛起,毕竟连皇帝都愿意把圣旨,空白的交给他。

    要是他在那封空白的圣旨上胡乱写的话,该怎么办?

    不是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但是,经过和身边的人一番讨论之后,他们最后都放心了。

    目前看来,方中愈拿着这两份甚至并没有做什么不妥的事情。

    除了程序上的不妥之外,没有其他,不安分的东西。

    既然如此,他们就放心了。

    朝廷的军队,向前运行的速度很快,虽然辎重,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往北方运,但是还是有一些困难的,所以这一段时间他们的运行速度也比之前降了下来,毕竟不可能一直进行引导,每一位士兵都要得到充裕的给养。

    虽然还是给他们减少了一些物质上的补助,但是对于其他的,他们也没有什么不满足的,至少比以前领的多,就算是压缩了,钱粮目前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统一指挥所和前军的各指挥部门协调的还是挺不错的,现在就是一个消息沟通的问题。

    在那道圣旨下来之后,他们的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