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4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愈没有参与就好,没有参与就好,你现在立马去,让人告诉中愈,这些事情以后能不能跟我商量一下,在这样突然的做决定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有些事情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我现在算是发现了,中愈这小子一点都不像我,哪有做事这么冒冒失失,天家的是有简单的吗?”

    “是,老爷,我立马派人去。”

    “其实燕王朱棣这样做还是有作用的,除了你刚刚所说的那些,最大的作用无非就是能够帮助他尽快的积聚力量,齐王如今还没有动作,那么燕王朱棣现在所做的一切,就代表着朝廷最新的动向,而且他既然已经这样许诺了,那以后就要实现这个承诺,所以为了他自己和他以后离开大明国之后的前途,他就必须保证这件事情能够完完整整的做下去,也就是说,对于这些大门大户们来讲,如果真的做了,决定,帮助了燕王朱棣,到那个时候燕王就想要反悔,也就做不到了。”

    方孝儒不得不感叹朝廷有朝廷的想法,燕王朱棣有燕王朱棣的算计,这个时候可能最郁闷的要数齐王了吧,虽然他一直迟迟没有动作,可并不代表他就不想这样做。

    “老爷,仔细一想,您说得有道理,那我现在就去提醒少爷,毕竟少爷这两天非常的忙碌,说不定一些事情他可能就真的忘记了。”

    “快去吧,快去吧。”

    方孝孺停下来,又想了想,接着在自己的桌子上写道,对于他来讲,现在很多的事情都需要他自己做,写写画画也是正常的。

    现在他考虑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必须要保证现如今方家的利益不受损,方家族人的命运要保住之前,方中愈跟他商量过之后,扶持了不少的方家的族人在做的事情,各行各业,只要他们能够参与的基本上都有,甚至是那些人也因为方中愈和方孝孺的存在,如今生活改观了不少。

    按照方孝孺的想法,只要方家的人没有做出什么,违背朝廷利益,甚至是违背道德的事情,现如今,对于他们来讲都不是很重要。

    也就是说方孝孺如今考虑的是怎样把自己的理论完善,然后用这一套理论贯穿到整个大明朝廷的施政之中,对于其他的事情,只要不参与太多的道德批判,如今已经影响不到他了,这与他之前是非常的不一样的。

    如今最郁闷的是齐王,最快活的也是齐王。

    郁闷的是,从离开皇宫之后,他就想着如何把自己手中这一次的东西快速的发展出去,然后获取自己的人马。

    毕竟他跟燕王朱棣不一样,燕王朱棣,那个时候手上已经积攒了一批营养,甚至起兵造反,差点打进京师,就算是后期朝廷不断的追剿,也还是有不少人手落在外面的,再加上最近的两年,朝廷和锦衣卫都对燕王朱棣手下的人马宽大处理,所以还是有不少人,这一次肯定会追随燕王朱棣离开大明国境的,但是他可不一样,当初虽然他也做了不少准备,可毕竟没有正式起兵,所以手底下的人马早就算了,甚至是那些能人异士,如今也不一定卖他的面子。

    谁曾想到,燕王朱棣如今已经提前利用大明报做起了宣传,也就是说大明报如今关于大明南洲的消息传到哪,燕王朱棣招兵买马,招收人才的消息就会传到哪里,这对于他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他没有燕王朱棣这么大的号召力。

    所以对于他来讲,现在还得想别的方法,当然最快活的也是他,因为这个时候相比于其他的王爷来说,他已经很好了,可以离开大明京师,可以有自己的封地人马。

    燕王朱棣,不管怎么做,头上都会背着叛逆的罪名,但是他要轻得多。

    所以对于他来讲,现在所做的一切都还是比较轻松的。

    轻松的问题就更加的大,轻松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

    。

第0725章 要像风一样离去() 
成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成长就是这么的简单了的。

    方中愈的变化,让家人无所适从,至少让方孝儒觉得他似乎离自己的儿子越来越远了,之前他们还有时间,有机会交流一番,但是如今两人都各自沉浸在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之中,所以交流沟通的少了,自然你就不理解彼此的想法了。

    事情的发展犹如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方中愈之前预料的那样,百姓们会越来越多的知晓,现如今朝廷所做的决定。

    对于燕王朱棣所做的一切,他们都能够理解,所以在这个时候,支持的态度就表明了。

    对于反对的那些奏折,建文皇帝朱允炆都没有管,反而是落在那里吃灰。

    黄子澄黄大人,其实这一段时间来想的特别多,特别是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这样的想法从哪里冒出来,最重要的想法就是该怎样去反对这件事情,可是事情的发展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料,那就是这件事情爆发的速度太大,传播的区域推广,现在就算是朝廷愿意撤回,他能说服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没有办法做这件事情向外传播了。

    所以他非常的烦闷,一直在自家院子里走来走去。

    那些求见的大臣们都没有太多接见,或者说这段时间他选择了闭门谢客。

    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既然说不清楚,那就不说了。

    太常寺卿黄子澄,黄大人也梳理了这前后事情,那就是大明发现了一块飞地,如今要派遣王爷过去镇守。

    燕王朱棣成了如今最适合的人。

    也就是说,现目前这一切都似乎在按照某些人的一直在行进中,虽然他并不是很清楚,可是事情已经发展成这个样子了,他也选择了接受,但隐隐约约总觉得哪里有些什么样的问题,可就是说不出来。

    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其实整个朝廷之中还有很多的大臣们有这样的想法,主要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因为太多的信息掌握在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方中愈的手中,他们这些人是无权查阅的,所以不知晓的情况下,总是会有些断片的感觉,某些情况他们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所以这一切的来源就在于他们伤心的事情,很多的事情脱离了掌控之后,就像现在这样,他们更多的成为了一种作死的,而不是决定事情和谋划事情的。

    兵部尚书齐泰因为之前他曾北上和大都督们聊过,至少朝廷最近的动向。

    甚至因为国子监和王明,军事学院都派遣有学生去参与。

    所以对于探索大明南洲这件事情他还是知道的,正是因为知晓这件事情,所以表现的例如迫切,也不难受太多众多的奏折里面,以他为首的那些人,反而是唯一一组支持建文皇帝朱允炆决定的人,而那些其他的人都对此事保持一种状态下的否定。

    “看来自此以后,朝廷将不得安宁,如今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兵部恐怕也要大整顿了。”

    之前因为兵部大院儿出现了奸细,仪式,对兵部已经大家整顿了一次,后来兵部尚书茹瑺,又因为燕王朱棣的事情被牵扯进去,他一系的人马如今被贬被杀大有人在,现如今离开京师,有牵扯瓜葛的,后来兵部由齐泰一人独大之后,对很多事情都做了重要的更改,所以目前来说,事情还是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大人,如今这样的情况恐怕会牵扯兵部更大的精力,不说别的光是咱们燕边境南下,那一路上还是有不少国家,目前他们是没有什么的东西,可是以后就说不准了,毕竟朝廷想要通过他们所在的海域在向南走,直到大明南洲,这中间花费的精力可就不小了,况且如果朝廷的水师没有办法长时间的威慑他们的话,咱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可能都会白费,毕竟海上力量的强弱也决定咱们能否保留住飞地。”

    谭翼一直都在兵部尚书齐泰身边之,前也去了国子监,担任了教习,后来又去了皇明军事学院,成为了兵部在那里的代言人。

    如今两年过去了,他也从那里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回到了兵部尚书齐泰的身边。

    “这是自然的,其实这两件事在我们的眼里看来就是一件事,如果老夫没有猜错的话,陛下恐怕是要北伐大漠了。”

    “这咱们现在没有这个能力啊,况且如今前元余孽似乎内部有分裂,但也是很大的力量,瓦剌和鞑靼两族,如今已经在各自的地盘上休养生息,甚至是完全超出了咱们现在可能拥有的力量。”

    谭翼在这上面还是有非常清楚的认识的。

    “之前我一直疑惑,方中愈为什么将他手下的那部分力量完全隐藏了行迹,甚至是不断的派人北上,现在我知道了,恐怕从一开始他所做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北上,就算是北方边军大营大都督府,所有的改革都只是为这个服务的,只是我们明白得太晚了,不过这也没关系,至少咱们现在还有挽救的机会。北方的事情越大,也就意味着朝廷所感觉到的危机就越大,那个时候对于咱们的阻挠恐怕就小一些,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在完善整个体制的情况下,更多的力量依靠兵部。”

    兵部尚书齐泰并不想夺权,也不想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事,他只是希望,如果兵部要掌控的事情,就必须完完全全掌控在兵部手里,这样也是为了确保兵部所下的命令,能够完完全全的传递下去。

    大都督府现在势力庞大,这一点他不得不承认,况且如今他们两方属于合作的范围,也就是说并没有那么多的纷争,至少与那些其他的文臣相比,并不与大多数,还算是亲近的。

    “通知咱们下边的人,慢慢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感觉,不管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透露一些消息,出去看看民间百姓们的想法。”

    最后兵部尚书齐泰做出了这个决定,对于他来讲,现目前所做的事情都非常的简单,如果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那么从现在开始,他掌握的权力将会越来越大,甚至是立下不世奇功都有可能。

    就是跟他亲近的人,越是知道兵部尚书齐泰,其他人一直是想要建功立业的,如今代天巡守,光凭这一点,都已经能让他在史书上长久流传了,后面所做的事情,只要他不出什么大错误,这一辈子也算是知道。

    “是,大人立马安排下去做,不知道要不要去见一见小方大人?”

    谭翼应允之后,这样问一下,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对于这一位老师,他是非常的敬佩的,至少从之前的举动来说,忠于大明朝廷这点他从来没有忘记过。

    “哦,说说你的想法?”

    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认真的听从到,对于手下的这些人,他最喜欢的就是谭翼,因为谭翼除了他们所具有的品质之外,另一种就是有着独立思考的经验,再加上他在皇明军事学院担任了长时间的教习,对于某些情况下年轻人的想法了解到了更多,所以这个时候他让自己去找方中愈,恐怕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歧义句。

    “刚刚您说小方大人之前所做的事情一直都是为北伐做服务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小方大人是怎么确定南方一定会为北方做补充呢,那就说明这里面肯定还藏有后手,更重要的一件事,小方大人在几年前就已经做了这样的安排,足以证明其谋划之深远,眼光之远大是吾辈所不能及也,可是他年纪轻轻,居然已经有了如此阅历,甚至是手腕如此强大,陛下恐怕都赶不上他,这一点才是让我感觉到可怕的。

    所以如果您去听听他的想法,或许能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甚至是在某些事情上做出的决定,不至于违逆他和陛下的想法。”

    兵部尚书齐泰,这个时候却选择了沉思,他回想着自己和方中愈接触的一幕幕,甚至是想到自己当初推荐他做了锦衣卫,这一点从现在看来,似乎只是很随意的一笔,但是如今想来,如果当初建文皇帝朱允炆没有让方中愈去锦衣卫做这样的事,那么这一切还可能发生吗?

    如果方中愈没有掌控锦衣卫,他还能做到如今的地步吗?

    兵部尚书齐泰闭目沉思,在脑中构想着一切的事情发生。

    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不管方中愈如今是怎么做的,以后他一定会还做相同的事情,也就是说之前就算是不在锦衣卫,他也能够凭借其他的力量做到现如今他所做的一切。

    如果当初他推荐了其他人做锦衣卫也有可能,那个人一定会跟方中愈亲近。

    他丝毫不怀疑方中愈的能力,就看如今那么多的能人异士,也是在他手下做事,就足以证明了他的能力了。

    “好吧,我就去看看,也许他现在的想法我都已经跟不上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你们年纪相仿,,你接触的年轻人,到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