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然心存怀疑,但那些士兵和探索队的人依然紧密的执行着这个任务,国家竟然有要求,他们自然要毫无疑虑的去做。

    总的来说,大明如今占有的土地还不算是非常大,至于他们领地上可能出现的那些当地土人要怎么做,就看两位王爷自己决定了。

    王爷带来的人自然有不少的能手,所以在登岸的第三天,就已经开始为燕王建造简单的府邸了。

    按照之前燕王朱棣的承诺那些纷纷赶来的大家族们,也开始在燕王朱棣的附近开始建造自己的腹地,当然只是一些简易的措施,现在他们还没有能力在这里大规模的建造。

    对于此,燕王朱棣表示同意,毕竟离开京师已经是他最大的梦想,如今能够拥有一块自己真正的封地,这足以让他能够放下之前所有的一切,重新开始。

    燕王的三位儿子如今都非常大,放松似的,担惊受怕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了,之前晕船可是把他们折磨坏了。

    好不容易离开了船只靠岸法,自然要感受一下这更加宽阔的土地。

    大明的工业化已经起步,所以他们离开的时候,大明的环境其实已经有一些变化了,天空总的来说还是有些昏暗的,但是如今看着明亮的天空,清澈的海洋,让他们觉得这也是真正的内外美景。

    燕王妃徐氏如今反而是更加的淡然,看着身边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心里非常的高兴,终于离开那个地方了这个时候才是幸福的笑容,之前一家人担惊受怕,生怕会出个什么意外,毕竟就算是他们葬身鱼腹,葬身大海,也没有人会去责怪建文皇帝朱允炆会怎么样,毕竟皇帝还是表现的非常大度的,不管是他们还是其他人,都是这样的。

    “王爷,这里以后就是咱们的家了,咱们得好好的经营它呀。”

    燕王非许是此时就像是一个小姑娘一般表现了与年纪不相符的可爱。

    “是啊是啊,如今咱们终于可以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了。”

    燕王朱棣看着如此欢呼雀跃的家人,看着那个像小孩子一般的妻子她终于放下心来,或许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追求的就是这些吧,只不过被权力和欲望蒙蔽了眼睛,如今终于可以慢慢的静下心来,将手里的事情做好。

    也许之前真的就是为了那个位置,也许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里对父皇的不满,所以他才做了那样的事情,可是如今渐渐的想通之后才发现,这天下只要是朱家的,好像也没什么两样,他也相信这个帝国在他侄子的手中会变得更不一样,也许在他的手中会颁发不一样的感情,但与现在的大明帝国相比,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不说别的,就好比无偿的信任,方中愈一样,建文皇帝朱允文可以那样做,可以相信一家人,但鹰王朱棣是做不到的,所以自认为比不上,也就意味着渐渐远离,最后再也跟不上了啊。

    突然之间,燕王朱棣的身上确实变化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咄咄逼人,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让人感觉到寒冷,反而像春风一样,让人感觉到温暖,配合着海边的海鸟的叫声,这一切似乎更加的温馨和谐。

    跟随燕王朱棣来临的人,有很多,是为了给自己谋一个前程,也有很多,是因为当初跟燕王朱棣牵扯的太深,就算是朝廷没有追究,他们也没有脸面,或者说没有胆子敢在那里呆得太久,所以才会跟随燕王朱棣离开大明国境,来到这里。

    如今来到这里之后,发现了不一样的天地,也不得不感叹,方中愈的胆子真大,当初竟敢用这样的条件来和燕王朱棣谈判,最后劝说燕王朱棣投降。

    只是他们接触不了太多的东西,表面上的东西已经让他们难以接受了,不过在真正的见到这些东西之后,他们就觉得也没什么害怕的,毕竟大洋彼岸就是大明,大洋彼岸,就是如今的大明南洲。

    “王爷,这里会是我们终老的地方吧!”

    “是的,爱妃,咱们再也不用向之前那样了。”

    “嗯,那王爷我要在院子里种菜还要养几只鸡,还要养一只大狼狗。”

    “可以可以,不过种菜可以,养狗的话得看这里有没有。”

    这样的生活是他们都向往的,毕竟宁静而又自然,但因为主体深深的志向,今天他来到这里,当初他承诺的那些就要给别人,也许会用其他的方式,但毕竟别人帮了忙,自己欠了人情,很多事情都是说不清楚的,特别是人情,欠的越久,该还的时候就越困难。

    不过这样也好,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就算是自己种田,自己织布也能活。

    不过这样的事情毕竟做起来很困难,毕竟其他人都是服侍他们一家人的,干了这么久,他们心里也非常的清楚,不管最后怎么样,该服侍的还是要服侍,这就是他们所做的一切。

    探索队之前探索了不少的地方,当然也遇到了不少地方的突然,但他们并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反而双方还有过一些简单的交易。

    燕王朱棣带来的人和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探索,但并不会影响很多事情,这才是朝廷现在所希望的。

    要接这样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不过是资源互享,朝廷那边有超出的人接待,这边自然也有这边的人接待,他们所做的就是把朝廷的消息互通有无,最后做不一样的事情。

    大明南洲很好,与朝廷的联系也很紧密,只不过传递消息的时间太久太长了,按照如今的运力,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恐怕是办不了的,不过也没关系,建文皇帝朱允文现在并不担心两位王爷在大明南洲会出什么事情,反而觉得那些土生土长的人才会受到两位王爷的征伐。

    两位王爷都不是简单的人,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妥协的人,所以来到这里自然会遇到种种的困难,朝廷从一开始就知道,也许后来会越来越麻烦,但既然他们已经开了这个头,也就不拒绝了。

    故事总是发展的这样简单,虽然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中间的环环扣扣有很多,但并不影响整个事情的发生,那就是如今朝廷已经慢慢的将大明南洲完全的纳入统治了,虽然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曲折,至少有一片土地是掌控在大明朝廷手里。

    京师的百姓们自然不知晓这些情况,他们只知道的就是朝廷正在源源不断的向外扩张,不仅是发现新的飞机,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找到一些,可以帮助他们获取财富的机会,这也是每一个百姓现在愿意支持朝廷所做事情的原因。

    又不上树的忙碌,意味着他们所做的事情有很多都是要靠这个吃饭的,自然不可能携带太多,培养新的子弟还需要时间,大家并不会坐在官衙里打发时间,反而是强迫自己进步,因为不进步,年轻人就会抢走他们的位置,在如今这个时代,没有说年轻人一定要从基层干起来,最后慢慢的,年龄大了之后才可以坐上高位,因为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不拘一格,所以很多重要的岗位都是由年轻人担任的,更何况有方中愈这样一个强人所在一些基础的消息基本上都可以传到皇帝的耳中,如果他们在暗中使绊子,甚至是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恐怕第二天被流放的就是他们了。

    朝廷可不会认为他们那是气话,毕竟想要落井下石的人可多着呢,又不会只有他一个人,所以当故事发生了之后,大家都会闭着嘴。

    。

第0766章 每人位置不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他们在现在这种状态下,你可以处理好很多事情的,因为很多人没有办法看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果,可以让他们完完全全的成为现在这种状况。

    整个国家正在进行一项特别大的计划,那就是既要让老百姓过上好的日子,又要让整个国家变得更加强大,至少不要受外族的欺负。

    这是很多人的梦想,也是很多人的想法。

    在大明报一直在源源不断的宣传这种理论之后,这样的理论就在快速的在整个帝国之中流传。

    一件事情说的多了,自然会有无数的人重视,而这些人之中就有那些朝廷的高官南来北往的行商,在地里刨食的百姓,还有边军的将士们。

    一件事情只要谈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就会成为真的,甚至是会成为一种理念在大家的谈话中。

    大明帝国的大明梦,如今正在广泛的传播,百姓们也在为这个梦想努力,朝廷官员们也在各自的位置上,按照他们之前的构想做的事情。

    即使你渐渐流传出皇帝,朱允文如今愿意微服私访,到处看看,甚至是还在各个部门转悠,他也想知道如今各个部门做事的态度。

    也就是说,如今京师里所发生的情况,进入皇帝,朱允文都知晓,而且皇帝对于自己能够接触到那些基层的人员,那些工作在一线的人非常高兴的。

    因为这样也是他能够完完全全理解现在朝廷所做事情的一种原因。

    从这桌上看到的东西,自然是表面上的东西,里面到底参杂了什么,没有人知晓,就算是皇帝自己,也不能从那里面分出大部分的事情来,他们能了解到的都只是一小部分。

    朝堂上的东西对于百姓来说还很遥远,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朝廷的各个政策中来找到符合自己的那一项,然后按照他,渐渐的让自己家里富足起来,然后培养一个学生,管他是哪一门学科的。

    各个学院如今都没有藏私,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才来继承他们的事业,所以对于能够考进学院的学生,都非常的照顾,不管是什么样的照顾,精神上的赢钱上的,只要他们能够付出来的都可以。

    毕竟最后大家都可以走的更远,其实皇帝如今还算是让各个大臣们都非常的放心,至少皇帝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滥杀,就算是犯了大错,也只是流放,不过流放也足以能够震慑到他们。

    毕竟一家人到那些边远之地去戍守还是能够让他们感觉到担心的,就算自己过苦日子,也不能让家里人过苦日子啊。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朝中的大臣们都收敛了一些,当然更多的大臣还是愿意做一些实事的,如今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不再像以前一样内斗,然后为家人攫取财富与地位。

    虽然各自还有着各自的坚持与原则,各自还有着各自相交的大臣,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共同为整个帝国的发展付出努力,建文皇帝朱允文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源源不断的出现一些政策,将这些大臣们的力量各自分散,只要他们在工作中团结一致就行了,至于私教上面是不能影响到朝廷的现有政策的。

    锦衣卫的力量已经渗透到了全国各地,现在只要有朝廷力量存在的地方,基本上都隐约有锦衣卫的力量参杂其中,力量,有大有小,人缘有多有少,但只要有锦衣卫存在的地方,也就意味着很多事情都隐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锦衣卫的总部越来越一样的庞大,在京师附近各处都有分店,而且锦衣卫基地如今扩展的地方越来越大,地下的地方,如今也愈发的放荡,来来往往的人都非常精神在处理着各自的事情,他们有的在进行情报的传递,有的在进行资料的汇总,还有的在进行之前所得到的情况的分析。

    能够进入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人才,大多数都是锦衣卫自己培养的,当然还是有会在外面找留一些孤儿和那些烈士的后人。

    除了锦衣卫,这里还真没有其他的地方的人来过。

    皇帝都不曾知晓,这里会有这么大一个地方,他们虽然知晓锦衣卫,如今改革之后有着控制天下消息的地方,但是绝不会想到这个地方离京师竟如此之近,而且还掌控着大量的力量。

    这是因为有着一份力量的政策,所以朝廷的官员们都纷纷的把自己之前的事情处理的干干净净,当然会不会留下痕迹,被锦衣卫查到,就不是他们能够做主的了。

    方中愈对于整个场景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大家也不会小瞧这个年轻人,不到20岁的年轻人,如今能够做到这个位置,本就让他们感觉到差异,冷淡,确确实实由于它的存在,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

    在方中愈见皇帝朱允文的相处之中,皇帝似乎更容易妥协,而方中愈却成为了一个不断禁言,不断索取,不断改变的人,或许大家都觉得小方大人喜怒无常,想事情总是有一出没一出的,可是那恰恰认为,小方大人是在真正考虑事情,因为只有考虑到事情,有了问题,才会想出办法,拒绝才会让人觉得事情太多,啰里啰嗦。

    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还真没有像历朝历代的国君一样,怀疑自己身边的臣子更不会像那些残暴之君一样想尽方法,自毁长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