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5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中愈后来也想通了,没办法,有些人就得接受命运的安排。

    总之想的事情多了,参与的事情多了,方中愈的想法也渐渐的变得淡然了,更何况他如今的年纪越来越大,之前皇帝跟他提的婚事,也让他现在不得不面对,更何况魏国公徐辉祖也在催他,尽快把事情定下来,虽然没有公开,可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明白账,也就是说这些事情迟早都会做的。

    这一段时间也接到了来自家里的兽性父亲和母亲依然在向她问好,对于太子和自家小弟相处的过程,他也知道了不少锦衣卫的周报里面也会有,但是没有自家小弟传来的信息,那样完全详细。

    方中愈对这些东西都一一做好回复,而且对于小弟如何跟太子相处,他也提供了不少的建议,甚至是帮助方中宪坐了不少的规划,按你说这些事情都变得比较正常,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应该如此,建文皇帝朱允炆不会去干涉方中,愈做这些事情,方中愈自然也不会过多的来干涉。

    但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东宫行走还要考虑到太子殿下的教育情况,之前他给代子殿下流下了不少可以开阔眼界的书籍和技术,当然更多的是以技术层面的事情在做,至于太子能不能够把那些事情都记在心里,这就难说了,毕竟太子殿下如今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情况谁也不清楚,虽然平常表现的像个小大人一样。

    也就是只有建文皇帝朱允炆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毕竟换了其他的人恐怕连一点皇权都沾不了,比如说当年永乐大帝朱棣还在位的时候,他的儿子太子朱高炽可就没有太多的权利,甚至是一点权力都不能沾,否则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大的问题。

    不仅仅是英王朱棣本身的性格有关,更重要的是他太过霸道,总想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所以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颇为防范的,毕竟储君,储君是未来之君。

    要是朝中的大臣们都有心思去攀附整个朝廷的运行,还怎么正常的形式,所以对于很多的人来讲这都是不好的,所以永乐大帝就看管的比较严。

    而如今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的清楚这一点,但他跟其他的皇帝都不一样,所以如今他并没有对于自家太子作过多的限制,反而希望他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能够把整个能提供的东西都学个透,了解一些,总比什么都不了解,要好被别人蒙蔽终归是不好的,作为天下最高的统治者还是要有一些自己的能力的。

    整个朝廷的氛围还算是比较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他们可以一心一意的发展经济,至少大家的目的是一样的,整个大明帝国必须要团结在一起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

第0787章 像风吹过一样的() 
时间似乎过得非常的快,大家现在已经习惯朝廷做这样或者是那样的决定,虽然是在替他们做决定,但是他们知道如今时间就是这样的简单。

    因为北方战争获胜的缘故,所以大明对一些囚犯也进行了一番特色,当然都是一些犯的不太大的过错,那些过错大的早就被送到北方前线上去了。

    如今地方上越是安稳,朝廷上想要做的大动作就越来越多,毕竟你现在朝廷的国力可以支撑很多大计划的进行。

    现如今朝廷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在大明之外有更加远的地方,航海队和探索队的外出也让他们知晓。

    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适合百姓生活,但不一定会很发达,毕竟那里的矿产资源并不丰富,而且土地贫瘠,不适合种粮食,也就养活不了太多的人。

    方中愈如今从经11路向西最大的想法就是交通实在是太过限制了,因为没有火车太过遥远的距离,根本就难以控制,更别说如今交通这么不发达,通信还只能用快马加鞭来输送。

    所以整个国土内这么遥远的距离,方中愈认为朝廷的影响力业已经有限了,现如今如果想要更多的掌控到地方,那就必须让更多的人识字懂得到,你知晓大明的边疆和大明精神,因为西北的沙漠戈壁滩,甚至往远处走动图,还有高山大明,都难以解决这些东西,如果不解决的话,就算他的牛皮吹得再大也没有人会同意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这两年开始按照方中愈在的时候所提供的建议,开始对整个金融体系进行整顿。

    但这些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技术上的难题如今就已经是一个大难题了,还有就是让百姓认可的超级信用的问题,因为之前大明宝钞所做的事情,让百姓们对于朝廷所发布的这些之前并不感兴趣。

    不说别的,有人仿造大明宝钞并不是没有,只不过力量有限并不能做太多的,但是如果现如今他们所做的东西越来越多的话,恐怕会让更多的人利用这些来获利,这对于整个朝廷是不好的。

    朝廷也知道这项计划,所以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至少目前看来他们并不想快速的将这件事情推行下去,因为在他们自己没有完全的弄懂这些问题之前,探索的过程还将一直持续保持现状,是他们想到的最好的方式。

    在规划之中,户部所承办的国家银行将负责整个帝国的官员俸禄,比如说地方浮现的拨款甚至是基础建设的拨款,如今公布与地方都是以签合同和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运作整个项目,这其实并不太好,毕竟如果完完全全的拿出经营钱财来做这些事情的话,对于朝廷的财政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拖累。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机构来对这些做一个更加正常的运营调节。

    庆幸的是他们对这件事情还比较看重,也就是说他们在努力的把这个体系建立起来,但是如今他们还是很慎重的做着所有的事情,不会那么轻易的将这件事情完全点破,但也不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还是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进行研究。

    百姓们对于朝廷的大事件,也在不断的关注之中。

    大明报和逊志报在你面前了很大的作用。

    不得不说能看字能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帮助朝廷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因为他们能够从报纸上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当然更多的是朝廷愿意让他们知道的东西。

    曾经也有人想过要通过什么其他的渠道来对百姓们进行蛊惑,甚至是把他们的心思弄起来,反对朝廷的政策,但后来都被朝廷各种强大的措施所挫败。

    这也更加的证明了方中愈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用大明报和逊志报,用故事最快的让更多的百姓知道了朝廷的宣传。

    官方所能带来的东西是能让大家安心的。

    汪思是海军第一师的师长,也是之前互送朝廷的官员去大明兰州的人。

    如今他们在外面奔波已经很久了,就跟他手下的将士一样,每个人都显现出一种长期在外奔波的颜色,总之不再像是一个纯粹的大明本土的将士,但他们离家在外越久就越发的思念家乡,跟很多的人一样,他们想要快点回到家里,在之前他们也曾通过书信来传递,但是从大明南洲到大明本土,实在是太远太远了,就算他们之前有人愿意帮助他们也没有办法快速的将家书传递回去。

    虽然没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样的情况,但家书真的来的很晚很晚。

    那些富商的货船如果把表明大明商人的身份,向大明海军交纳一定的款项之后,也是可以受到大明海军的保护的,虽然在之前他们是可以直接接受保护,但后来因为货船越来越多,大明水师的养护也越来越花钱,所以如果那些商人愿意提供一定的资金的话,将会为他们保驾护航。

    整个朝廷的贸易最大的地方当然是朝廷这边的官方团队,而那些朝廷官员们和他们背后家族所在的团队也能在里面参与进来,但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其实对于那些商人来讲,他们心里很清楚,朝廷能够允许他们做得这么大,也是因为他们能够保证整个国家财富的流通,更重要的是他们心里也清楚,对于朝廷来讲随时都可以收取他们手里的财富,现在只是他们代为保管罢了,但只要他们努力的把这些事情做好,这一切都是非常成功的。

    我想维持整个家族的繁衍生息,不受到朝廷的影响他们就必须向朝廷表现出他们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没有用的家族是不会长久的存在的,正是因为他们能够长久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做得很好。

    要回家了总是会让人很开心的,很多海船上面的水手如今都非常的高兴,他们在外面晃荡已经很久很久了,现在终于可以回去了,从大明南洲到大明本土,如今航线上的众多岛屿都成为了他们的补给点,当然如果靠近大明边境,也就是东南方向的话,那里还有无数的岛国,那些岛国其实跟大明如今的邦交还算是比较正常的,既然他们自认番国朝廷还是比较慎重的,因为如果真的番国,恐怕以后的关系就更加难处理。

    不过如今他们倒是对于朝廷各种各样的想法还算是比较赞同的,毕竟大明生产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对于他们的需求也有不少,他们那的特产朝廷还是非常喜欢的。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来往的商人越来越多,他们对这件事情了解的也越来越多贸易了解的就更加清楚了,贸易带来的好处,让他们也感觉到坐在家里都能挣钱的好处。

    你不可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可以过上好日子,但那至少成为一种梦想,也就是说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更加的注重这件事情,快速地发展建文皇帝朱允炆相信,整个朝廷在他的带领之中将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如今靠近海的那些富县都在大力的硬件港口,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只有大力的将港口学的更多来往的船只才会在他们那里停靠卸下货物,然后带走更多的货物,这样整个福建的经济就会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种变化之后将会不断的参与进来,不管是地方士绅还是朝廷官员,都希望通过这些来改变一些事情,他们需要供给更多的需要赢钱赢钱,如今又能做更多的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采用这种方式来改变一个浮现的情况。

    方中愈之前参与的那些事情,如今看来都不是特别严重,他提供的建议到时给大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沿海的百姓们除了出海打鱼,如今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出海所得做成贸易产品,让更多的人通过南来北往的行商带走,这也是他们如今改变生活的一种方式。

    就安安稳稳的挣钱,谁还会去把头颅拴在裤腰带上嘛,毕竟那样做的话很多人都会丢掉性命,甚至可以说根本就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安慰。

    不过毕竟大明的国土太大地方也太多,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个地方发展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后世超级城市也就那么三四个,而且在后面的城市也只能通过多年的努力才能弥补中间的差距,这也不是如今,现在这种状态可以做到。

    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年轻的学生们才愿意做出更多的事情,道理非常的简单,因为他们知道大明的未来在他们手中。

    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年轻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奇怪的想法,大明如今还没有进入工业时代,也没有进入科技时代,他们的技术都现在也是超前的,虽然跟后世相比还差了许多,可是如今已经能够保证他们能够生产出一些比较先进的工具了。

    对于天文学的研究,因为当初方中愈在国子监的一番研究之后,青天剑也开始加大规模的研究,在之前经天健更重要的是在黄家和历法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他更多的是成为一名学科。

    钦天监自然是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组建大学的,但是他却在皇明军事学院里开设了一个学科,专门教授天文知识。

    当然还是比较浅薄的,历朝历代的立法也是根据这些来完成的,对于他们来讲,现如今能够完善一些方中愈所提出来的知识,已经非常的了不起了,毕竟照他们所说方中愈所提出来的想法已经超越了他们很多很多。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方中愈超越的年轻人太多太多,更重要的是那些老一辈的人似乎也比不上方中愈,真的就像是生而知之一样,什么都知道,至少比他们了解的更加透彻,偏偏他们还反驳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这一代的年轻人真的要比他们强的很多,如今的大明就像是变了样子一样,一个月不见可能就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模样了。

    如果人都是这样的想法的话,那么大明的变化将会更加的快,之前那些鼓励研究科学技术的人也一直不断的存在着,他们能够拿到大笔的资金,不仅是官方的,还有民间的,因为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