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6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孝孺笑了笑,说道,指着方中愈介绍给了夏原吉,他也知道夏原吉离开京师的时候,对方中愈的印象可以说不是太深,所以这个时候也算是引荐了一番。

    “希直径自去忙,老夫与中愈聊聊。”

    夏原吉看着特别精神的方中愈,觉得眼前一亮,这才是真正的年轻人,大明帝国有这样的年轻人,如今走到这个地步确实是不错的,看来陛下当初没有看错人,至少让方中愈在身边,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这样一个年轻人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如果没有他的话,现如今整个大明帝国恐怕不知道又变成什么样子了。

    “关于设立皇明银行一事,是你提议的?”

    夏原吉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看着方中愈说道。

    他也有心要考校一下方中愈,毕竟能够想出这样主意的人,至少对整个金融体系要有充分的了解,虽然说不能完全把握的方方面面,但这种解决办法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到的。

    “回先生的话,确实我提议的。”

    这个人是后续大明帝国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人物,方中愈也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人可是几朝老臣,甚至是在燕王朱棣时期,把控了户部整整一个时代,所以他自然知道这个人在户部事物上的有利之处。

    所以他也希望能跟这个人有着充分的交流,至少他以后所做的事情一定要得到这个人的支持,或者说两个人相互合作是最基础的,对于他的问题方中愈自然是有一答一友二答二。

    “你觉得如今的帝国能够运用你所说的那一套体系吗?”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方中愈提出来的体系,看起来似乎考虑到了大明的方方面面,甚至是说已经完全取代了当初户部所做的那一套。

    可是在没有做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那个效果会非常的好,甚至可以说现在方中愈所提出来的东西都是超越现在所用的一切,就算是他们努力的想把它用大明的现实情况来一步套一步,都没有办法完全说服其他人。

    “先生如果想要我说真话的话,我只能告诉你,我没有办法确保这一套系统能够完全的适用于大明如今的体系,可是如果没有这一套体系,大明的金融会崩溃得越快,如今到底是用这一套体系来改变大明的金融,也就是户部之前所沿用的那一套政策,还是用大明的政策来改变这一套金融体系,这取决于大人您。”

    方中愈说话也是非常的直白,他对于整个金融体系其实是一个半吊子,他只能把自己所思所想和之前所了解的一些东西,告诉王玉成和他身边的幕僚们,然后由他们依靠大明的体系来做出改变,所以这一份计划书只不过是众多版本中的一种,而且是他认为可以实现的,那是因为他对于前世的金融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是精通。

    或者说他选择的,只不过是因为他觉得那一套体系可能更接近于后世中所用的,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可能会忽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后世对一些经济用语的定义后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环境的变化都造成了金融体系的不一样。

    “既然你能如此的告诉我,那老夫就告诉你一个问题,其实你的计划书不错非常的不错,但我知道他并不适合如今的大明,我相信他确确实实是你提议的,而且大部分的内容是由你手下人不全的,他真的不太适用如今的大明帝国。

    但老夫还是要告诉你,虽然他并不适合如今的大明帝国,但老夫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成为大明帝国所要运用的一套体系。”

    夏原吉不愧是担心夏原吉,一下子就看出了里面的主要因素,那就是如今方中愈所提供的那套体系完全是建立在白银充足铜矿重组经营充足的体系下,也就是说整个朝廷有着充足的保证金。

    对于整个国家的信用体系有着充分的认知和建设,才能够做到他所说的这一地步。

    方中愈听他一讲就知道这个人能够在青史留名的确不是浪得虚名的,至少他所说的这一切其他人就没有想到,之前的那些官员们只认为方中愈所所说的所做的有道理,所以就选择了支持。

    “那不知老先生认为该怎么做呢?或者您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能够完全补充吗?”

    方中愈看到了一丝曙光,他认为夏原吉既然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方法,也就意味着他肯定会有解决的方法,毕竟能够看出这个问题,就意味着对这些问题有着充足的思考,这才是一个正常的体系,否则的话工口说白话,谁都会放纵你,自己也会,那根本就不需要其他人来为这些事情考虑了,他一个人就能搞定所有的事儿。

    这不是再好不过了吗?根本就不需要花口舌来说服其他的人。

    。

第0875章 他才是穿越者吧() 
和聪明人谈话就是不一样,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心里都清楚这样的事情,所以打官腔的机会就比较少,但事实上在某些方面他们又不得不同时做这些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一系列的政策帮助他稳定了国内的局势,甚至是缓和了与诸位王爷之间的关系,并且现如今诸位王爷也希望能够得到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支持,离开大明国境,前往外藩。

    燕王朱棣的际遇让很多人羡慕,很多王爷都知道当初英王朱棣确确实实是叛乱的,可是判断之后不仅没死反而得到了一块实权封地,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够像他一样。

    在国内环境比较好的时候,建文皇帝朱允炆就不得不把目光看向外边了,所以大明南洲的开发和大明国境与大明南洲之间沿线的国家都在大明的威慑之中。

    按照朝臣们的意思,迟早可能需要做一些事情让这些国家彻底臣服于大明,只不过碍于泱泱大国的体面,这些事情不能明白的做罢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现如今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做标杆,所以他树立的标杆都是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之前那一种,完全凭借气节。

    忠臣与奸臣如今在他这里其实并不需要分辨,因为他知道他自己需要的是真正能干事的大臣。

    只要军权和财政大权掌握在他的手里,所以其他的他根本就不用害怕。

    财政大权一直以来都是他与户部财政部共同执掌的,当然更多的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内库的收入远远涵盖了户部的收入,所以内库的收入已经完全可以只出功力的消耗,根本就不需要户部再重新给宫里发银子。

    皇帝陛下的心思越来越难猜了,至少其他的大臣们都是这样感觉的,他们以前总觉得建文皇帝朱允炆很仁慈,至少让他们能够有很大的安全感,但是后来却发现,不管怎么做都不敢完全或者说能够猜测到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心思,这也让他们如履薄冰。

    不过还好,建文皇帝朱允炆表现出来的气势和其他的皇帝不一样,至少他对于官员们是看重的,对于文臣和武将都是扶持的,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去排斥那些有才干的人。

    这也让更多的大臣们相信,他是一个明君。

    夏原吉对方中愈的态度还算是满意,至少这个时候方中愈表现出来的那就是虚心求教。

    在他来之前他还是想了许多,要是方中愈一副自认为了不起,能够掌控整个大明卖的话,他根本就不愿意接这个差事,甚至是就算是跟皇帝做了,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更多的付出精力。

    但是现在看来是他想岔了。

    方中愈表现出来的态度让他很满意,所以心里也确定他的成功确实不是偶然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夏原吉笑着说道。

    “朝廷钱一直用物品来抵达税收,如今虽然在你的建议下想用白银来结算,可是就算是一些地方推广了,还有很多地方都没有办法实行下去,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白银的储备量根本就不够。

    而你想要用白银的储备量来衡量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想建立皇明银行来统筹安排这些事情,这本身就是不太对的。

    至少你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帝国的税收到底要怎样收,这些年我也知道你们做了不少的努力,可努力的结果呢?”

    夏原吉这样一说方中愈倒是有些脸红,毕竟他自己是半吊子,所以提出来的建议让很多人讨论之后觉得可行,那是因为比别人知道的多,可事实上他知道的只是后世的一个模样,后市的经济体系,人员的想法,老百姓们的生活状态跟如今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东西就算是套上去也不一定有用。

    可这些东西对于土生土长的大明官员来说,确实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所以他们也会认为不错。

    这才引来了后期各种各样的情况。

    至少有一些四不像的意味在里面。

    “先生说的是,这些确实是不太成熟的方案,那以先生来看该怎样做呢?”

    方中愈知道这些人都不简单,所以她也不希望现在能够出现一些什么其他意外的情况,那么就要选择支持了,不管,只要能够说得过去,他就不会停止了。

    “这些年我也知道你做出过不少努力,你已经尽量的让户部减免百姓的赋税,甚至是鼓励商品流通,从而增加商税。可是有一个问题你忽略掉了,那就是整个大明地方太大,人口众多赋税各种各样,虽说现在还算是比较稳定,可我们都知道大明帝国是在发展的,就好比之前谁也不会预料到大明会多出那么大一块土地,甚至上去,咱们也多了一块领土。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百姓们到底要交多少赋税?官员们到底要怎样征收。

    之前你支持数字分加数字分加分去的是什么?不仅仅是家里的房产店铺还有土地。

    有些人得了土地,就去卖甚至是委托给别人,甚至是挂靠在别人家里,这些逃掉的税负又怎么算呢?

    皇室如今有内裤把控,这我也知道,陛下那边有不少分子在你手里,所以皇室的消费开支由他们自己承担,这一点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宗室子弟呢,宗室子弟如今越来越奢侈腐化,这也是一个很重大的原因,朝廷还要承担他们的奉养。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军费的开支,如今你不仅要维持庞大的大明海军,北方军营,那么多人要不要养,南方你要更改的那些卫所要不要养,这些都需要钱。

    但是你的制度没有跟上,所以如今人越来越多反而造成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再加上虽然你在不断的往外修路,是消息的传递依然还很慢,所以在我看来,你这种方式需要一种更厉害的方式才能实行下去。”

    方中愈一听他们在那里,他真的想看一看夏原吉是不是也是穿越过来的,毕竟他说的这种方法都是因为后世计算机出现和网络的出现才解决的。

    庞大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只有依靠更有力的工具计算机才能做到,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华夏不断的更改制度。

    “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说的这些问题,仔细想来确确实实都存在,那不知易先生所看该怎样去做改变呢?”

    问题已经点出来了,这些问题其他人也许想到,我也许没想到,但都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说这一切还需要你自己去做,甚至是方中愈要跟朝廷达成一致,在某些方面各自妥协,最后才能处理好这些事情。

    “老夫确确实实有一个办法,但是这个办法能不能实行还不知道。”

    夏原吉越看这个年轻人觉得越发喜欢,因为他曾经也跟其他人探讨过这个问题,只不过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如今大明繁荣富强比之前更加的好,要是考虑这些问题的话,多少有一些跟朝廷对着干的意思,所以没有多少人附和,甚至是他的那些学生们也认为现在先生担心的太过久远了。

    这总让他有一种孤立感,那就是感觉自己被抛弃了,再加上如今大明的文化体系和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有不少人在开发一些新的知识,这也让他感觉到自己落伍了,生怕自己以后会被别人抛得越来越远。

    但是如今他却不怕了,因为他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梦想实现的人。

    “先生请说。”

    “如今大明副线众多统计麻烦,如果可以把各个州县的田赋徭役,其他的杂碎都总称为一条合并征收,用银两来支付,按不折算缴纳。

    这样做了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大大的简化了如今大明的税制,方便朝廷征收税款,至少不会像之前那么麻烦,同时呢,又可以使地方官员更加的注重这一块收入,而不是去用作弊的方式来增加税赋收入。”

    方中愈一听,这不就是一条鞭法吗?

    他隐约有些印象,当初张居正在万历年间所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