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面的老者,看着他,脸上露出了笑容,心里似乎有底了,摆下一子,说道:“看来,你是乱了心啊,这小子有点魄力,居然能让你皱眉头。”

    “算了,不下了,没心情,一点乐子也被你破坏的没有了。”边说边双手一抹,整个棋盘顿时就乱掉了,看不出谁赢谁输,扭过身去,自顾自的喝茶,任凭身旁的人怎么劝也不听。

    “说吧,什么意思,这可不像你,我记得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你可是很看好他的?”旁边的人,看出来了,这老小子犯浑了,看来定是有什么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端起手旁的茶,杯盖拨了一下漂浮的茶叶,喝了一口,靠,真是好茶啊,看来这生活还不错,只是这房子也太破了,有钱也不换个好点的。

    “我想把手下人,交给他了。”之前生气的老人,猛地来了这么一句话。

    “噗。”一口茶水喷出去了,什么情况,听到这话的老者顾不上擦掉洒落在自己身上的茶水,从自己座位上站起来,围着老者转了一圈,又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确认眼前的这人是自己认识几十年的老朋友,不然他可能真怀疑这是别人假扮的。

    “你确定?”这什么情况,纵然是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也让这回老人犯了迷糊,刚刚你还说不要来烦你,对那小子一脸不爽的样子,怎么一下子就转变这么大呢,你是不是烧糊涂了,脑子烧傻了吧。

    “老曹,不要用那种看傻子的眼光看着我,这是我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似乎是知晓老友眼神中透露出的意思,这老头直接出言,堵住了他的嘴。

    老人听后,走回自己的座位,坐下了,“你手下的那帮人能听他的?”

    做他们这一行的,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除了最底层,上级的话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并不需要知道最高上司是谁,只要知道顶头上司是谁就可以了,但是,对于那些本来就是上司,掌握着权力的人来说,谁不想往上爬,所以,空降也是有危险的。

    “那我哪管得着,他有本事就吞下去,没本事的话,那群人,就给他们自生自灭吧。”这幅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样子,让老曹看的有些心酸,他突然意识到,出了问题。

    “郭老头,你的病复发了,是不是很严重了,你到底有什么事情瞒着我?”老曹一脸的焦急,最后的老人就剩下他们几个,他可不想又失去一位好朋友。

    “放心,我还没那没快死,不过,人总会死的,我也只是个普通人,咳咳,熬过那段日子,熬不过这段日子,也很正常。”老郭咳嗽了几声,舒缓了一下,这也是隐喻的承认了自己将会不久于人世的事实。

    “那你打算怎么做?”既然已经决定了,他也就不再劝了,有些事,早做比晚做要好,他甚至在想,自己要不要和老郭一样,早做准备。

    “自己看吧,好东西,跟你分享。”老郭伸手从怀里掏出来的,几张折起来的纸。

    老曹伸手接过来,心里想着,好东西,不会是春宫图吧,你这身子骨还有心情看那玩意儿,不过仔细一想,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我这身子骨好像也不怎么好啊,“你也这也太心宽了,这么重要的东西,就这样放着,也不怕揉乱了。”

    仔细一看,越看越带劲,“这是他做的?”

    “嗯,他就是一个天生的锦衣卫,不在咱们这儿干,天理不容啊。”咳咳,似乎太激动了,老郭又剧烈的咳嗽起来,让老曹一阵担心,两人又嘀嘀咕咕说了一阵,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第0140章 天子家的小萝莉() 
京师里,在那个不知名的小院子里,两位老人不知道在谋划些什么,时不时还有笑声传出来,过了好一会儿,房间里才安静下来,两人相视一眼,都看见了彼此眼中的兴奋,他们在为自己的想法打气,若是可行,这将会是他们一生中的最重要的决定了,就算就此身死,也再无遗憾了。

    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谈了什么,也没有人敢窥探这个院子,只是在那以后,京师里的那潭水再次被搅得更浑浊了。

    “姐姐,这是人家给你画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的很是华丽,脸上还有个小酒窝,看着面前着女装的姐姐,问道。

    虽然她有些奇怪,为什么姐姐会拿着一张男人的画像看,但是仔细一瞅,原来这画上的人居然是姐姐,只是姐姐啥时候穿了男装了。

    被称作姐姐的人扭过头来看看,“恩,好看吗?”

    “恩,好看,这是什么画的,好像从没有见过呢?”小姑娘伸出手来,摸了摸,感觉很奇怪。

    “呵呵,是用炭笔画的,宝庆没见过是正常的。”原来这小姑娘竟然是朱元璋的小女儿,宝庆公主。

    她的母亲是美人张玄妙,朱元璋临终遗诏,嫔妃一律赐死殉葬,但因宝庆公主年仅三岁,特留其母张氏不死,没想到张美人的性命竟会因为自己的女儿而留下,因此之后更是用心的教养着她。

    建文皇帝朱允炆还得乖乖的叫她一声小姑姑呢。

    之前宫里的女学,专门教授公主,郡主,还有达官贵人家的女子学习礼仪,也读些《女诫》一般的书籍,虽然宝庆还小,但也开始学习了,只是以前的姐姐们嫁人的不少,现在也没有多少人了,她和徐家的小郡主关系还是挺好的,也就是她口中的小姐姐。

    今天她进宫来,应该先拜见太后和皇后的,不过太后在休息,她就来到了宝庆的房里,毕竟她们俩还算亲近,闲着没事,就拿出来看了,心里也想着,什么时候让他给我再画一张女装就好了,原来这便是中愈的徐兄,先中山王的四女,魏国公的四妹,小郡主徐妙锦。

    “姐姐,你的脸怎么红了?”小公主看着眼前的徐妙锦,问道。

    “啊,没什么,只是有点热。”徐妙锦虽被说中了心事,但是也没有那么着急,毕竟宝庆还小,做的太明显反而不好,慢腾腾的卷好那幅画,收进了怀里。

    热吗,小公主到是没感觉到,看着开着的窗户,想了想,也没想明白,就过去了。

    “姐姐,你让那人也给我画一幅,好不好,还有那么多姐姐们?”

    看着眨巴着眼睛的小公主,听她提出的这个小要求,徐妙锦嘴角一笑,摸了摸她的小鼻子,“好啊,到时候我跟他说,不过他是个大忙人,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呢?”嘴上说着要问问,心里却有些异样的感觉,真的要他到宫里画像吗,宝庆倒是无所谓,其他的公主,郡主,还有大臣家的小姐,也要画,那可怎么使得,还是算了吧。

    “太后娘娘驾到,皇后娘娘驾到。”一声宣号,徐妙锦赶快起身,和小公主等候二人的到来,这时宝庆的母亲张太夫人也出现了,按理说他是先帝爷的妃子,辈分比皇太后还要高,不应该住在宫里,但是宝庆还未成人,因此还是和宝庆住在了宫里。

    众人行礼,这很奇怪,张太夫人先向皇太后行礼,皇太后随后又向张太夫人行礼,这是因为先行国礼,再行家礼,随后众人落座,张太夫人坐在上座,皇太后吕氏坐在一旁,皇后坐在下方,有丫鬟送上茶水和点心。

    “小郡主怎么今日进宫了?可有些日子没见你来宫里了。”皇太后问了一句,毕竟她和小郡主是一辈的,开口也在情理之中。

    “回太后,锦儿这段时间闲着没事,哥哥又不在京中,又有些想念宝庆,就来看看她。”

    “嗯嗯,锦姐姐还给我带了不少好吃的呢。”小公主在一旁不住的点头,很是开心。

    “额,那就好。”吕氏看了看自己的儿媳,皇后也看了看她,两人好像都想到了一块儿,笑了笑。之后几人又在一起聊了聊,虽说差着辈分,但年纪相差并不大,所以还是聊的比较开心的,妙锦也和她们聊了聊宫外面的事情,逗得她们很是开心。

    今日中愈依旧去锦衣卫衙门点卯,却被告知,以后他都可以不用来了,问其缘故,那小吏说道:“大人有令,方大人可自行安排,不必到锦衣衙门点卯,若是需要您来,会提前通知的。”

    “这……”中愈一愣,能下这种命令的不用说,就是曹大人了,只是他倒是没想到,曹大人居然让他不用来点卯了,毕竟,就算是隶属的千户所的千户,也是要来的,之前他可是碰见了好几位,不过就算是自己声名在外,也抵不过文武有别啊,就算是皇上赏的官身,也不太受待见啊,不过也能理解,北镇抚司干的事情,能让人害怕那是最好的。

    中愈心里猜测,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回到北镇抚司衙门,中愈去了情报分析室,中愈手下的情报渠道现在有两处,锦衣卫新建的侦缉网和暗卫领导下的谍者,二者侧重不同,但消息也多有重叠。

    “查一下,打铁铺里的人都去了哪里?”中愈吩咐道。现在他们的消息都是中午汇总,时时更新,所以人力物力都不是一般的多,还好锦衣卫卫所里还有足够的人挑选,不过这十年来,隶属卫所衰败的厉害,素质有些下降,不过划拨过来的经过培训也能干事情了,况且,发钱啊,比以前发的多得多了,也让他们感觉生活有奔头了。

    不一会儿,就有人拿来纸张汇报,“目前已有三十六人有明确踪迹,十人在京师各处闲逛,八人在打铁铺子打铁,六人到了皇宫附近的大街上闲逛,十二人分散开来,去的府衙,酒楼,车马行比较多,其他人暂时没有明确的行踪。

    “好的,让弟兄们跟紧点,不要让敌人发现了。”

    “是。”

第0141章 多条朋友多条路() 
这几天中愈很忙,要操心的事情很多,所以对于手下其他的事情能够都没有过多的关注,手里的活多了,人也很累,这时他才想起以前看到的那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许在很多方面,他比不上这个时代很多人,但因为接受的教育不一样,毕竟有了超前六百多年的见识,有些事情在他这里很容易解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很多人也比不上他。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位置,做出自己的贡献,换取一定的报酬,这个报酬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声名这样虚无的东西,中愈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大明的御史和给事中很讨厌,因为有御史和给事中上题本弹劾了他,说他不务正业,每天竟搞些不靠谱的事情,在京师博取声名。

    中愈接到这个报告时,愣了,这很无耻啊,踩着我上位,很牛逼啊,原来这几位大人因为这个折子,已经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至少京师已经有了他们一号了,以前谁知道他是谁啊,原来还有这种操作,中愈很是佩服啊,怪不得清流在以后的时代中受到了那么大的争议,言路畅通也不是这么个意思啊。

    忙活了这么久,廖镛和廖铭两兄弟手下的货栈终于开通了,参股的勋贵,各家的公子,可是出了大力的,有还在国子监上课的依然上课,但安排家里的仆人办事,或者直接让家里的管事全权负责。

    能够参与这件事情的人都不傻,知道这是给家里带来益处的生意,做不好的话,坑的是自己,况且在这里认识的人也很多,就算是赔本赚吆喝,咱也得做。

    多条朋友多条路,别说你是勋贵你不用,那宰相胡惟庸胡大人当年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呢,还不是咔嚓一下,做了太祖高皇帝的刀下鬼,别在这里托大,不值当。

    人啊,还是要有远见,你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所以笑脸迎人,做好事,做好人吧。

    开业的时候场面很是宏大,不过廖氏兄弟都没有出面,之前接受培训的大掌柜,二掌柜出面接待众人,现场还有大明报和逊志报的记者做采访,记录下宏大的场面,不过因为货栈都在各个地区的不同地方,所以办事点都是分开的,毕竟接待客人总不能让别人在仓库里谈吧。

    有些事放在私下讲就行了,背景上有这些人就可以了,防得住君子,防不住小人,但是震慑住就可以了,人可以说自己不怕死,可是很遗憾,当真正的刀子驾到自己脖子上的时候,才发现,坦然赴死也是个技术活,所以名号打出来后,自然挑事的少。

    货栈囤积自己或者商家的货物,再帮助商户将货物发出去,这是一种方式,另一种是,客户只租赁自己的货栈,他们自己起运,发货,只是这样收费就多了些。

    毕竟没有完整的手续,没有大的背景支持,想要长途运输货物,还是要担很大的风险的,大明朝也有山贼马匪的,况且现在北方战乱,难民那么多,保不准就有人铤而走险,落草为寇,打家劫舍过日子。

    不过,这也是看顾客的选择,中愈告诉廖镛他们,不着急,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