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帝国再起-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再次看向史可法,沉声道:“圣人有言:立子以嫡不以长,以长不以贤。只是先皇殉国,三位皇子又下落不明,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咱们都是大明臣子,为国分忧本是应当。

    福藩伦序当立,然其荒、淫昏庸,不堪造就,当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潞藩常淓亦是太祖子孙,其聪慧有德,素有贤名,道邻可趁势立其为君,以安天下,以定民心!”

    自从京师的凶信传过来,钱谦益就知道让他翻身的好机会来了,被崇祯冷藏了十几年的他,功名之心依旧火热,不仅他,其余的东林党人也都一个个兴奋莫名,呆不住了。这也难怪,拥立大功,谁不想把握?

    这股风潮,就是以钱谦益为首,联络了兵部侍郎吕大器、户部尚书高弘图、礼部侍郎张慎言,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东林复社的小辈,如姜曰广、黄宗羲、侯方域、顾杲、雷演祚等等人也加入进来,坊间的复社才子们同相奔走,短短时间内,就造就了不小的声势。

    钱谦益说完后,接下来便是高弘图,吕大器,先后交攻,众口一词,劝史可法早下决心,速迎潞藩至南京,告天继位!

    这些都是东林巨擘,而且是位高权重的大吏,论科名、论资历都不在史可法之下,这些政治能量加在一起,就连手执南都生杀大权的史可法也倍感压力。所以这些人的意见他不得不重视,而且他自己也是东林党人,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史可法沉吟半晌后方道:“学生以为择贤亦非不可。只是伦序有常,舍长立贤尤恐人心不服。人心不服,就会生变,此国难之际,朝纲纷乱,则贻害无穷!学生心中实在难以抉择……”

    钱谦益见史可法意动了,知道有戏,他笑着说道:“适才厅内诸公已大致总结了福藩之七大不可立,每一样皆非人君所为,福藩如此不堪,实在不可立为君,我辈东林君子一体同心,皆明此理,又有复社小辈一致宣讲潞藩之贤,即便有少数的冥顽不灵,心有异议,等大位一定,雷霆之下谁还能翻了天去?”

    “虽然如此,学生还是怕有人不服,导致朝纲不稳。”

    “道邻,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钱谦益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

    “容学生再想想,再想想……”史可法却只是沉吟,负手徘徊,一时下不了决心。

    史可法虽是东林一员,终究是个有操守的大臣,虽然立潞藩更符合他的利益,但于国却难说。东林诸公选出这么一个结果,确实让他有些始料未及,也让他陷入了两难境地。册立福藩,无论是伦理上还是法理上都足以服众,偏偏势力庞大的东林君子们不同意。册立潞藩,东林君子们是满意了,但“舍亲立疏”的做法又岂是那么容易能堵住天天人悠悠之口的?

    潞藩贤于福藩?——哄鬼呢!除了琴技音乐高超,他还有什么本事?难道要再选一个南唐后主出来?

    福藩和潞藩谁贤谁愚并不重要,这一点史可法很清楚,他要的只是一个可以号召天下的旗帜,一个不和君子们争权的傀儡,不论立谁为君,重要的是不会妨碍他们掌握手中的权力!

    但是诸位东林君子的选择却让他预感到,这次“选嗣”如果搞得不好,必将导致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波!

    这种预感源自“选嗣”背后隐藏着的玄机——东林君子与福藩的过节,确切地说,是前辈东林与老福王朱常洵的旧怨难解,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当年神宗皇帝想立不是长子的朱常洵为皇太子,但是东林们却以嫡长子继承的祖制坚决不同意。

    当初为了阻止朱常洵继承大统,东林诸人可以说是不惜血本,与神宗皇帝、郑贵妃(朱常洵生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国本之争”。神宗为此处置了三百多名官员,近一半遭罢免乃至流放。最后神宗甚至以“怠政”进行抗议,但还是无济于事。东林君子矢志不渝,凭借慷慨赴难的勇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是一场长达十五年的拉锯战,神宗皇帝最终还是屈服了,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册封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朱常洵同时被册封为福王。

    山水轮流转,朱常洵虽然死了,但新福王朱由桦是否会“反攻倒算”,东林党人心里没底。与其拿自己的政治前途甚至身家性命冒险,不如索性将福王父子得罪到底!

    东林君子们“倒福”的气焰甚嚣尘上,咄咄逼人,这让有些优柔寡断的史可法十分举棋不定。

    “何必再想?事已至此,难道还有什么可说?”

    “哎——”史可法长叹了口气,他本质上算不得东林党人,却是东林党元老左光斗的门生。他对东林党人的顾虑感同身受:万一成功登位的朱由桦果真翻起旧账,东林君子必广受牵连,自己虽非东林党人,与复社瓜葛也不深,福藩若是继位,说不定就会影响到自己的仕途。自己说不准也会跟着东林党人一起倒霉。

    即便自己无所谓,以东林、复社在留都上下的影响力,如果立福藩继统,只怕他们也绝难同意。

    于情于理,史可法都要掂量掂量东林党人的担忧。但是,本来就气息衰弱的大明余脉,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此时此刻,他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的任何举动,都牵动着大明的命运!

    若是举措得当,朝廷兴许能保住江南半壁,自己也可名垂青史。倘若举措不当,丢了祖宗的江山社稷不说,只怕便是遗臭万年的下场了!

    站在十字路口的史可法,平生第一次感到自己肩负重任却又如此无助。眼前就像是有一张巨网,一张令人无所适从又难以逃脱的巨网。

第15章 第015 筹钱() 
思索良久后,史可法决定暂且先让一步,他斟酌着语气道:“这样吧,学生先写一封书信给凤阳总督马士英,极言福藩之不可立,再与此人约见一次,面议商谈,诸位以为如何?”

    马士英是凤阳总督,乃天下督抚中首屈一指者,凤阳乃大明龙兴之地,太祖高皇帝便是由此走出,成就的帝业。伴随着大明王朝的建立,凤阳也被钦定为中都,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

    守卫中都的黄得功、刘良佐和高杰等三镇近十万兵马,名义上都是由马士英节制,所以马士英对“立嗣”的看法就比较重要了。

    “也罢,就这样吧。”钱谦益虽然拥立之心很是心切,但最终拍板还要看史可法,目前来看史可法显然已被说动,只是还有些犹豫不决,颇让人着恼,当下他站起身来,冷然道:“还望道邻不要拖延,此是天下第一大事,十分要紧!”

    “当然,学生定早日促成此事。”

    “那我等就先行告辞了。”

    众人起身,彼此揖让而别。

    ……

    第二日清晨,淮安,驿馆的后花园内。

    朱由桦照例先在后园练习一下武艺,自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他一有空闲就练习拳术。

    拳术是所有武术的基础。要精通兵器,首先必须精通拳术。别的不说,一个精通拳术的人,耳目特别灵敏、反映远比常人快捷,战场厮杀,性命相搏,生死仅在毫厘之间,快捷就意味着生命。

    经过长年累月的勤练不缀,朱由桦的身形更为匀称健壮,整个人都显的精干英挺,特别是拳术的水准也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步法灵活,手形的双臂伸缩间刚柔相济、飘逸敏捷;全身柔如无骨,随着双臂扭动时真如龙游长空。练拳练到如此手灵足稳的程度,正常情况下徒手应付五六个壮汉已不再话下。

    不一会,朱由桦收式站定,早有内侍在一旁递上湿巾,拭掉了额头沁出的汗珠后,他将湿巾递回给了内侍,然后便大步往正堂行去。

    正堂内,田成已经等候多时,见朱由桦缓步入内,忙躬身迎接,朱由桦挥手道:“不用多礼。”

    朱由桦坐下后,在案几上取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后,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帖子可都派到那些商行的主事手中了?”

    田成拱了拱手,道:“托主儿洪福,都送到了。”

    朱由桦赞许的点了点头。

    田成禀报完便恭谨的叉手而立。

    朱由桦起身离座,道:“给孤换上冠服,去‘醉宵’!记住,多备几盒香皂,到时有大用。”

    “是。”

    小半个时辰后,驿馆外的空地上,亲王的仪仗早已集结完毕,按照大明礼制,亲王的全套仪仗有一千余人,光是打旗扛幡的就有几十人,还有负箭卫士执戟卫士负帑士各数百人,捧金痰盂抬金交椅脚踏的也有数十人,末世之中,这些仪杖护卫原本就俭省了,现在是落难王侯更加摆不起那个谱。

    朱由桦只带了一百余名府卫充当仪仗队同时也负责随行护卫。

    “醉宵”酒楼就在巡抚衙门不远处的甲第巷里,出了驿馆,队伍很快就到了店门口,醉宵的掌柜事先已知道福王殿下在这里宴请城内各大商贾大鳄,早就等候在门首处,见亲王仪仗果然来了,连忙出门相迎,顾不得满地的尘土,他带着一干伙计,跪于路中,叩头道:“草民叩见王爷千岁,千千岁。”

    少顷,车驾里传来了朱由桦的温和之音:“都平身吧。”

    “谢王爷。”

    说话间,队伍最前面的辂车帘纱打开,车上的朱由桦轻轻推开侍立在一旁欲要上前搀扶的田成,踩着垫脚木榻,独自走下辂车。

    今日他特意穿了一身朱色团龙袍服,头戴乌纱善翼冠,腰盘玉带,整个人看上去颇为高贵大气,再配上挺拔的身材,直挺的鼻梁,清秀端庄的面容和炯炯发亮的眼睛,愈发显得英气逼人,渊渟岳峙。

    来到大明不知不觉已有十年,十年的风雨经历,他的脸上不复刚穿越时的那种迷茫无措之感,代之而起的却是一脸的自信与从容,还有目光深处潜藏的逼人咄咄的上位者特有的气息。

    等朱由桦下了轿后,店内的一名内侍忙上前跪禀道:“回主儿,城中各大商行的主事差不多都到了。”

    朱由桦点点头,随即起身先行,田成快步跟上。

    “他们都在二楼聚贤阁雅间里等候着。”掌柜的一边陪着笑,一边引着路:“王爷这边请,王爷请抬脚,王爷慢上楼。”

    店里的伙计更不敢怠慢,做菜的做菜,清扫的清扫。

    随行一旁的田成使了个眼色,家丁护卫们连忙跟了上去,将酒楼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查探了个清楚,不让有贼人埋伏。

    等朱由桦进了聚贤阁时,淮安城中几大商行的主事掌柜都在这里候着了。

    朱由桦作为大明的藩王,天子堂弟,龙子龙孙,即便没有任何的实权,论高贵程度也不是这些位处四民之末的商贾所能比的,别看这些商贾们平日里仗着有财在百姓面前威风八面,在藩王面前怕是连坐的余地都没有。

    众人原本还在窃窃私语,猜测福王爷无故宴请他们想干什么,此时见主角儿到了,赶忙收嘴,跪拜在地,不敢有丝毫声响。

    朱由桦走入正堂主位上,一屁股做了下去,然后用目光在人群里扫了一圈,方才开口叫起。

    “孤今日宴请诸位到这里来,没别的事,就是想送一场富贵给诸位。”

    “恩?”众商贾闻言疑惑不解彼此看了看,都想从对方眼中看出点什么。

    朱由桦将这些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他清了清嗓子,微微解释了一下:“你们不用疑惑,本来啊,这富贵孤是想自己得了的,不过碍于祖制,也只能放弃了,因为这场富贵涉及商事,所以孤便想到了你们。”

    在场的商行主事们听到这,才略懂朱由桦的意思,他们私下里窃窃私语着。

    少顷,一个五旬上下的老者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躬了躬身,抖着一副花白的胡须颤颤巍巍道:“不知王爷所谓的富贵是什么,可否给我等草民解惑一下?”

    “没问题。”朱由桦拍了拍手,顿时有几个内侍轮序进入了雅间,他们手上都拖着一个黑漆托盘,每个托盘里都放了五六个精致的花梨木盒子。

    “诸位每人拿一个盒子吧。”

    众商贾虽然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但还是依言而行,每人从内侍的托盘里拿了一个盒子。

第16章 第016 竞价() 
见众人都拿到了盒子后,朱由桦道:“都打开来看看吧,孤送你们的富贵就在这盒子里面。”

    众人一听,都好奇的打开了盒子。

    “咦?这是什么东西?”

    “这东西怎么这么香?”

    “这膏体颜色好生艳丽。”

    ……

    当众人看到盒子里的东西后,不由得又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朱由桦也不言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