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国我为王-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道摇摇头,继续道:“并非是嫉妒。老道本以为是人性使然,原来,却是他们真有冤情。贫道适才神魂出游,瞬息观遍陈国江山。但是乐山一地,民不聊生,遍地寒骨。山川尽是强盗,田地无人耕种。幼儿不得抚养,老人无所依靠。整个省都是哭声,无人开心。吃不饱,穿不暖,便是官员也要饿着肚子上任。”

    “各位觉得,他们冤不冤屈。为何一国之内,在场诸人可饱温饱平安,而他们却是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候你们生活的更好,却还能得到上苍眷顾,难怪他们冤屈。”

    “这……”百姓们哑口无言,难以置信。他们生活在陈都或者周围地区,便是天灾人祸的时候,也有贤明的君王给他们粮食衣物。没想到的是,这个陈国的另一处地方,竟是这般的惨。

    道士见大家惊愕,继续讲道:“你们当这边是最惨烈的情况?实际上还有更多地方更惨烈,限于天机不可泄露,我话只能说到这里。还请诸位好自为之,这次的神迹,还是不提也罢。”

    “这次神魂出游、窥测天机,散尽了老道的毕生功力。我啊,终究是凡人的躯壳。看不透,看不穿,我执念了,此次后我反而是脱去红尘身躯,得道已。诸位,再见。”

    老道竟是自己推开了棺材的盖子,整个人躺了进去。接着是一缕青烟从棺材之中飘了出来,诸人明白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位得道的道长,为了他们已经要仙逝了。

    众人撕心裂肺喊道:“道长莫要离去。”

    此时只听棺材中竟是又有声音传出来:“红尘离去,只余金身。老道我,飞升矣。”

    轰的一声。

    棺材板炸了出来,浓浓的烟雾布满了整个街道,烟雾似乎还带着辛辣味道,所有人此刻都睁不开眼睛,更不敢睁开。

    过了许久,浓烟消失,老道不见了。

    而原来的棺材只剩下一个金身,金身的旁边,分明是老道先前的那一身道服。

    老道不见了。

    百姓们大惊失色,不知是谁先带的头,跪倒地上高呼神仙。后边的人有样学样,皆是对着老道的尸体跪拜磕头。

    而这个消息也传播开来,整个陈都所有人都向着这条街道汇集,哪怕挤满了人,也拼命的往前挤去。大家伙都想着要看看这位白日飞升的活神仙留下来的金身,说不定能沾一点仙缘!

    随之传播的,自然是老道原先说的那番话。此次神迹的消息,竟然是因为地方的疾苦。百姓们也好笑的很,这时候竟然是不好意思起来,认为地方的不满是应当的。

    大概,他们的心中也惧怕过上那等生活。民不聊生的生活。

    老道的事迹自然不能瞒过“眼线遍布”的陈王陛下,他得知以后,也不敢犯了众怒把金身据为己有。只好另辟蹊径,说要在城中盖一个大庙,感激老道的功绩。

    李四今日听说老道后,连忙走了半天的路,再挤了大半天,终于在日暮西沉之前,见到了老道还躺在棺材板上的金身。金身旁边的道服也没有被收走。

    李四瞧见道服上有鲜红血迹,心想那便是大家伙说的老道吐血。

    他趁着诸人没注意,在血迹上摸了一下,鬼鬼祟祟挤出了人群。

    他把摸了老道血迹的手指放进嘴巴里舔着。

    “有点鸡血的味道。”

    他扇了自己一巴掌,这可是神仙飞升前的血,喝了说不定要得道飞升。

第三百七十章 罢黜林尚书() 
第三百七十章罢黜林尚书

    柳树梢头似剪刀,春日阳光如暖泉。天气很好,人心却不是很欢愉。街上入眼,百姓都穿戴素装,颇虔诚的几人更是身披麻衣。

    哀乐绕梁,哭声不绝。

    街上的百姓们,沿着几日前那不知名的街道,承载着厚重悲伤,一步一落泪。消息不流通的几位,看不明白,抓住了一位看起来不那么悲伤的,赶紧问道:“这是发生何事?难道有何等重要的人物过世了?”

    被抓住的那人,便把老道士为民问苍天、神游九州换金身的壮举,添油加醋、绘声绘色的描述一遍。围观者不知这事的,仿佛身临其境。情绪随着老道士的安危一起一伏,听到老道士最终褪去凡躯化神仙,暗暗称奇之余,又感慨昨日外出作甚,竟然没有在此地亲眼见到。

    世间没有后悔药,不过却有弥补遗憾的法子。不是亲眼所见,便说自己是亲眼所见不就得了。心中想到,眼泪便绝了堤落下,钻进祭奠队伍之中。今后在饭桌上,又多了炫耀的资本。想想那些仰慕的眼神,不由美滋滋起来,眼泪都不那么逼真了。

    长队如龙,小小街道是容不下的。最终的目的地已经有了,便是小流江畔。那处地方是第一个神迹出现的地方,近日又是发生了凶杀案,老道士长眠那处地方,即能吸收神迹的福气,又能把凶杀案件留下的冤魂镇压住。

    江畔这时人满为患,一改往常人烟稀少的状况,春日刚循着阳光钻出草尖,差点儿被一双双鞋踩萎靡,幸好他们生命力旺盛。

    金身要在新庙**香火祭拜,今日葬埋的,其实是老道士那件染了血的道服。早有青壮破开了草皮,挖了一个正容棺材放下的泥坑。这时四个大汉搬着放进老道士衣物的棺材过来,摄手摄脚缓缓让棺材躺进泥坑之中。

    棺材本是百姓们要合资买的,但城中铁公鸡似的商贾,这次大方了许多,一下子便承包了今日所有钱款。老道长为了百姓,身下的棺材就剩下一张板,还他一个也应该。

    “圣谕到。”

    正当青壮们拿起铲子要掩埋,忽有一声音从不远处传来。众人回头一看,一顶颇为奢华的轿子被抬着往这边来,而轿子两旁都跟着铁甲侍卫。

    轿子停下,里边出来一宦官打扮的老人。

    老太监是陈王身边伺候的,颇得恩宠,朝中官员多有迎奉。他敞开步子,往这边走来,当着百姓的面大声诵读手中圣谕:“诏曰:道长有恩我朝,当以国师待之,追封大国师。准陈国各地盖庙宇祭拜,以巩固道长仙位。”

    寻常百姓也不知领旨谢恩,老太监等不着诸人下跪行礼的美好场面,稍微一愣,倒也不敢造次。他知晓陈王陛下对这位仙逝的老道士信任得很,若是他叨扰了老道士地下长眠,脑袋就有可能要搬家。

    他只好收了圣谕,乘上轿子走了。

    ………

    王宫中群臣觐见,陈王独坐宝座上,俯睹众人。

    他长袖一挥,道:“这几日城中沸沸扬扬,对于发生的事情,各位爱卿作何看法,还请坦言。”

    率先出来是一眼圈发红的老翁:“启禀陛下,近日最令微臣心潮沸扬之事,便是幼子的身死。臣是朝廷命官,却有歹人斗胆杀人抛尸,任他在荒郊之中被乞儿发现。臣恳求陛下,彻查此事。”

    林尚书眼中带着恨意,死死盯着不远处安若无事的陈百川。

    这显然不是陈王今日召开朝仪的目的所在,陈王皱紧眉头,心道这老尚书实在不识趣。陈百川肯放下仇恨不追究老尚书的责任,实属不易。这老家伙还想干嘛?

    念在他只是爱子心切,另外加上对林勇志勾结庆贼的事情一无所知的事情,陈王还是压捺住废他官职的想法。刚才那些话,只当做没有入耳。他一脸的殷切,望着殿中其他臣子,等待有一人出来发言。

    哪知老尚书不懂事的很,把头顶上的官帽去了下来,缓缓的放在地上。人也跪倒了地上,一言不发。

    尚书乃正二品的中枢大官,做出辞官这等低姿态,饶是陈王也无论如何不能蒙混过关,只好重视了。陈王陛下忍住怒火,问:“林爱卿这是为何,有话好好说便是了。”

    林尚书倒也倔气,把刚才一番被陈王忽略的话照搬一遍:“臣适才说道:老臣是朝廷命官,却有歹人斗胆杀子抛尸,任他在荒郊之中被乞儿发现。臣恳求陛下,彻查此事。”

    “你!”

    “这件事情若是陛下心中已经有了偏袒,臣心也寒了,这尚书郎的位置,请陛下另选高才。”林尚书正义凛然。

    陈王抓住宝座扶手,手臂青筋竟已经暴起,他道:“你幼儿的事情寡人早已经着令刑部彻查,无非是匪徒伤人,你还想如何?”

    “陛下,臣从官三十余年,如今年岁有加,不得再为陛下效忠,不得再为陈国效劳。请乞骸骨,望陛下恩准。”

    听了他辞呈,陈王这回倒是不怒了,他眯着眼睛,嘴角一扬:“寡人恩准了。”

    老尚书猛抬头,有些难以置信,他沉浮官场三十年,竟在今日要终结了么?不过话以出口,文人骨气压得他不敢低头,只好挺着胸膛道:“臣,谢过陛下。”

    起身到了一旁时,眼角不知何时渗出几点泪珠。

    “陛下,还请三思啊。老尚书在朝多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只为了今日朝堂上的争吵免了职位,未免太不近人情。”

    “是啊,老尚书你也跟陛下道个歉,你刚才并非是刻意要冲撞陛下。”

    群臣中还是有几人不惧陈家的权威,乃是林尚书的门人或好友,这时候都出来劝林尚书低头。只是林尚书乃老书生,最惜爱这功名二字,今日若是低头了,恐怕养了数十年的名望便要毁了。

    况且他心中还有一丝希冀,盼望着陛下能不被陈家兄弟蒙蔽,对他做出公平的处决。

第三百七十一章 水落石出() 
第三百七十一章水落石出

    被人怨恨的陈家兄弟,此时二人分别站在文、武队伍中。两人隔着大殿中间空隙,相视一眼,看出彼此的看法。陈百里眼神中写满了宽厚二字,看来他并不想都爱子心切的林尚书做出报复性的事情。而陈百川眼中则是无所谓,对付一个可怜的老头,他没有这等兴致和爱好。

    林尚书不知道林勇志背着他的那些龌蹉事情,此刻还心存着希冀,以为是陛下被林家兄弟蒙蔽。但他永远也等不到陈王睁开慧眼的时刻,陈王能压住怒火不处置他,都实属难事。

    “肃静!”

    陈王身边太监长喊一声。诸人缄口,知道是陈王有话要说了,垂腰做出恭敬姿态等着听。

    陈王却又是揭过了这一事的打算,淡淡说道:“对于近日城中神迹的事情,诸位爱卿作何看法。昨日显圣的老道长,诸位又何以认为?”

    林尚书心已死,想到官位丢了,似乎再在这朝堂上撒野,也无须付出多惨烈的代价。他知晓陈王的心思,一心想在史册上成为明君的陈王,绝对不会轻易降罪一个老臣,特别是这个老臣官居尚书的时候。

    他带着决绝,从队列中站出,道:“陛下,臣还有话没有说完,还请陛下容臣多叨扰几句。”

    “你说吧。”

    林尚书爬满皱纹的眼角带着笑意,他心中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大义。

    “臣就想试问陛下,当今的陈国,是陛下的陈国,还是陈家的陈国。陛下,陈家是大衡的人啊!”

    陈王从宝座上站起来,吼道:“侍卫在哪,把这个扰乱朝纲的草民给我抓住了。”

    陈王震怒,殿外值守的侍卫听到,立马快步进来,把林尚书的手脚擒住。抓拿林尚书的时候他们还说道:“对不住了尚书大人,圣谕难违。”

    宫中做事的人便得滴水不漏,别看如今殿中吵得多厉害,只要林尚书的脑袋还在,有朝一日说不得还会卷土从来。

    林尚书颇有气节的把侍卫抓拿手臂的手挥开,道:“不用了,我不会妄动。”

    可惜震怒中的陈王并不打算给他守住气节的机会,他指着殿下傲然昂首的老尚书,怒火中烧:“你们这群饭桶,寡人的命令是什么,难道区区一个老人,你们都不能擒拿他么?”

    这下子林尚书也跳脚了:“陛下,就算老臣被削了官位,也是读书人,也是书香门第出身。”

    “书香门第?哈哈哈哈……”陈王忽然仰头放肆的笑了起来,“你生了那个勾结庆贼的乖儿子之后,还想世人把你林家当做书香门第?”

    “陛下是何意思?”林尚书听道勾结庆贼四字脸色大变,脱口就问。

    陈王气头上也顾不得其他,便回他:“是何意思?我的意思只是在告诉你,你那宝贵儿子,竟然是勾结庆国刺客,意图行刺朝廷大员。你明白我何等意思了么?”

    林尚书脸色惨白,不见丝毫的血色,他这下子提不起底气:“陛下说的事情我都不知道,可有凭据?”

    “凭据多的是,你家乖儿子还涉及了烧毁火器局,嫁祸陈爱卿的罪案。若不是陈爱卿宽宏大度不想与你算账,寡人按律就是把你满门处死也不过分!”

    陈王稍微停顿,酝酿语气后继续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