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明知道不大可能,但秦致远还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德国人不会主动进攻上,万一威廉皇储喝多了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

    整整一个下午,秦致远一直都在费尔昂塔德努瓦前线视察,寻找合适的狙击阵地。

    秦致远的要求标准和德国人不一样,德国人选择防守阵地,要求是尽可能依靠地形,给进攻的法国人带来麻烦。秦致远选择阵地的标准是要有开阔的地形,不能像德国人那样依靠着埃纳河的河岸防守,要尽量选择一马平川的平原。

    这或许会方便德国人进攻,但同样方便陈康健的坦克部队包抄。

    秦致远的安排是用有一定防守经验的刘子正旅防守阵地,葛立夫旅则是充当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场,而陈康健的装甲团就在距离战场不远的地方,一旦德国人离开他们的战壕向刘子正的防线发起攻击,就是陈康健的装甲团出击的时候。

    陈康健的装甲团现在有180辆坦克,是这个时代首屈一指的装甲突击部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改变战场形态的能力。

    最终秦致远把阵地选在距离费尔昂塔德努瓦东南方大约3公里的丘陵地带,那里的丘陵可以有效的阻碍视野,对于装甲部队发起进攻的战术突然性更加有利。

    秦致远并不担心德国人会绕过这里,事实上,如果德国人绕过这里去进攻别的地方更好,因为那样的话,将会由法军部队承担德国人的第一波进攻压力,然后陈康健的装甲部队可以从容包抄。

    稍晚些时候,福煦终于抵达费尔昂塔德努瓦。

    这里是这场兵变最先发起的地方,福煦的第一站就是这里。

    “全部枪决?”在秦致远汇报完对于那些叛军的处理之后,福煦皱着眉头询问。

    “是的,全部枪决。”身为长官,秦致远干脆的背锅:“当时在军营内发现了三十多名法国女子,她们遭到了非人虐待,家人大多都被这些叛军屠杀,她们对这些叛军恨之入骨,战士们义愤填膺,于是没有等到军事法庭审判,就把那些叛军全部枪决。”

    秦致远想了想,指着营门口那些已经空荡荡的十字架介绍:“当时的情况您没有亲眼见到,否则您也无法容忍,这些十字架上挂的都是那些被他们枪杀的军官的尸体,他们甚至残忍的砍掉了那些尸体的头”

    “不用说的太详细,我能想象得出。”福煦打断了秦致远的话。

    福煦从22岁开始当兵,今年66岁,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军营里渡过,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几乎是秦致远简单提及,福煦就能在脑海中勾划出那一幕幕惨剧。

    他们该死!

    福煦在心中得出结论,这么想着,福煦也就不再苛求。

    “明天我要去第32师,你在这里尽快设置好阵地,如果德国人会主动进攻,你这里将是首当其冲。”福煦关心自己的女婿。

    “不,这里不用我担心,我已经安排好了,明天我还是和您一起去。”秦致远答应过朱莉,要保证福煦的安全,不可能让福煦亲自去冒险。

    “没事的,32师的情况还算稳定,师长是巴斯蒂安加西亚,你的老朋友,这难道还不值得你信任吗?”福煦有信心。

    “还是让我去看看吧。”秦致远坚持。

    巴斯蒂安加西亚当然没问题,他可是秦致远和合作伙伴。

    看来秦致远的“lll”公司,还真有必要改名为“ggg”公司。

    (。)

第230章 英雄(求订阅,求各种票……)() 
半年前,秦致远和巴斯蒂安、布鲁诺三个人创立了“lll”,当时三个人都是上校,算是实至名归。

    记得当时,秦致远还开玩笑,或许“lll”应该改为“ggg”,当时三个人只是一笑而过,没想到只过了半年,三位上校真的成了三位将军。

    战争真是军人升迁的好机会。

    “lll”公司的业务现在已经进入轨道,秦致远三个人名下在资产每个月都在增加,特别是当加斯帕德为秦致远打理财务之后,增幅越来越大。

    加斯帕德当初承诺只要由他帮助秦致远打理财务,秦致远的资产会以每年三成的速度增加。现在看来,加斯帕德还是打了个折扣,自从加斯帕德为秦致远打理财务,秦致远的资产正在以五成的速度快速累积,而且时间单位是月,并不是年。

    也就是说,秦致远的钱,每个月都会增加百分之五十。

    这还是在秦致远调动了大批资金投入到科西嘉岛建设的前提下。

    就在秦致远的资产增加的同时,巴斯蒂安和布鲁诺的资产也在增加,因为所属业务的不同,巴斯蒂安和布鲁诺的增速并没有秦致远这么快,不过也足以令巴斯蒂安和布鲁诺满意,他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将军就是明证。

    谁说西方人廉洁程度比较高来着?

    “财帛动人心”这句话东西方都通用!

    有这层关系打底,秦致远和福煦直接来到第32师军营内的会议室。

    而且还是当着数十名法国记者的面,仅仅只是两个人。

    这可真有英雄主义情结!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去看一看。

    自从前线的谣言传到巴黎之后,巴黎就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为了了解到最新的进展,几乎所有的报社都派出记者前往法军司令部。

    福煦也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直接带着这些记者前往第32师。

    呵呵,选择一个和秦致远有密切关系的师来做宣传,福煦的团队也不是看上去那么老实。

    清晨,当刷着蓝灰色油漆的车队赶到第32师军营前时,军营前有人正在聚集。

    “喂,我们和梅格黑尔先生联系好的,今天要采访巴斯蒂安先生,你只需要打一个电话。”有抱着摄像器材的记者正在和门口的哨兵交涉。

    “对不起,作战期间,拒绝采访,您可以自己去找电话请梅格黑尔先生出来接你。”哨兵的口气硬邦邦的,没有丝毫通融的余地。

    梅格黑尔是巴斯蒂安的侍从官,相当于是巴斯蒂安的秘书,就和皮埃尔、高鸿仕之于秦致远的意义一样。

    “不要这么不通情理,只需要一个电话,如果梅格黑尔先生不同意的话,我们会主动离开,但如果因为一个电话没有打,耽误了巴斯蒂安先生的采访,那可就要出大乱子了,要知道,我们已经留出了明天的头版头条。”记者不放弃。

    一般情况下,这时候哨兵会去打这个电话,不管是见或者不见,都由上级来决定。

    但今天情况有所不同,任由记者舌灿莲花,哨兵就是**的一句:“不行!”

    “难道我也不能进去吗?”福煦无法容忍浪费时间,他已经66岁了,每一秒都很珍贵。

    “向您致敬,总司令先生。”哨兵立正敬礼。

    就在昨天上午,关于福煦的任命已经通电全军,而且所有的报纸都因为此事发了增刊,福煦被形容为是“有能力将法国从悬崖边际拉回来的那个人”。

    “你好,上士,辛苦了。”哪怕是面对一名士兵,福煦也会回礼。

    简单的一句“辛苦了”,顿时让士兵红了眼圈,士兵嘴唇蠕动,却说不出话来,望向福煦的目光有狂热的崇拜。

    毫无疑问,福煦就是那个万众期待的人。

    “请通知巴斯蒂安将军。”福煦简洁。

    “是的,总司令先生。”士兵激昂。

    稍倾,士兵跑步出来,面色涨红带着一丝惭愧:“总司令先生,马上就会有车来接您,巴斯蒂安将军这就过来。”

    “接我?难道我的卫队都不能进入军营?”福煦面无表情。

    “总司令先生,请您原谅。”士兵无话可说,翻来覆去就是道歉。

    很快,巴斯蒂安赶到营门口,福煦把同样的问题丢给巴斯蒂安。

    “将军阁下,请您原谅,目前来说,32师无法信任任何人。从五天前开始,这座营门就是关闭状态,横杆从来没有抬起过。”巴斯蒂安坚持。

    兵变爆发之后,法军内部处于不信任状态,并不仅仅是不信任总司令部和巴黎的老爷们,部队之间也充满了不信任。现在这个时期,就是法军最危险的时期,所有的部队都不敢随意离开驻地,生怕引起友军部队的误解。

    “好吧,那么我可以进去吗?”福煦不坚持。

    “当然可以,将军阁下,您随时有权利做任何事。”巴斯蒂安恭敬。

    “并不包括命令你们是不是?”福煦语带嘲讽。

    “”巴斯蒂安没有接话,脸上也是泛红。

    “那么,我可以陪同吗?只是我一个人。”一直在福煦身侧的秦致远插话。

    “对不起,只有总司令先生可以进入。”巴斯蒂安装模作样。

    “你在担心什么?巴斯蒂安将军,难道我们两个人能令你感到恐惧?”秦致远不客气。

    “并非恐惧,只是为了安全考虑。士兵们现在不相信任何人,特别是你们外籍军团,如果您的部队进入营区,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巴斯蒂安解释。

    这个解释能说的通,实际上,现在的舆论对于外籍军团非常不利。因为非洲军团的原因,三级议会中已经有人提议要解散外籍军团,驱逐包括华人军团在内的所有外籍军团,虽然有些报纸在为华人军团说好话,比如克里蒙梭的囹圄人,但大的舆论环境对华人军团不利。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才有秦致远的32师之行。

    “外籍军团同样也为了法国流血牺牲,在战役开始的第一天,我的部队就伤亡近万人,是所有参与进攻的部队中伤亡最惨重的,但同时也是进展最大的。难道,这些还不能证明外籍军团的价值?”秦致远义愤填膺。

    这句话是秦致远说给在场的记者们听的,同时也是秦致远这一趟的最大目的。

    (。)

第231章 现场(三百推加更,求订阅)() 
“说实话,你把我害惨了,我几乎可以想像得到,明天的报纸会把我形容成什么样。,。胆小鬼、懦夫,甚至是长耳朵驴子。”会议室里,巴斯蒂安用只有两个人听得到的声音向秦致远抱怨。

    秦致远微笑着看巴斯蒂安,现在一点也不复刚才在营门口的强硬和坚持。

    “嗯哼,好吧,好吧,我是自愿的,真该死,为什么你是大股东”巴斯蒂安喋喋不休,深恨当时的短视。

    会议室里满满的挤了近百人,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在最外围,他们是士兵代表和军官,正在向刚刚上任的法军总司令福煦倾诉。

    “自从来到费尔昂塔德努瓦,每天的食物都在减少,发起进攻的那一天,我们连甚至每人只分到两片面包和一个已经萎缩的苹果,据我所知,最惨的一个连队,甚至连一片面包都没有。”有士兵代表在控诉,矛头直指混乱的后勤。

    “巴斯蒂安先生,那一天你吃的是什么?”福煦质问巴斯蒂安。

    “阁下,仅仅是一片面包和一些土豆泥。那几天一直都在下雨,送过来的补给全部都是弹药,我打了报告,要求尽快送食物过来,但是军部送过来的全部都是炮弹。那些苹果,是我派人去弄来的,因为没有相应的预算,是我自己出的钱。”已经过去了十几天,巴斯蒂安还是仔细回想了一下,才给出一个答案。

    或许正是因为巴斯蒂安的慷慨,他的部队一直保持着相对的完整,并没有参与到兵变中。这也给巴斯蒂安赢得了加分,可以预见,或许就在接下来几天,巴斯蒂安的军衔会再一次提升。毕竟随着尼维勒倒霉,有些人也会跟着倒霉的。

    “我可以证明,巴斯蒂安将军的菜单和普通士兵并无二致,士兵们吃的是什么,巴斯蒂安吃的就是什么。”梅格黑尔佐证。

    “是的,这不是巴斯蒂安先生的过错,我们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刚刚发言的士兵表明态度。

    “很好,巴斯蒂安将军,你会得到应有的奖励。”福煦不吝表扬,然后转而面对士兵代表们:“士兵们,你们在这次‘集体无纪律’的事件中,都保持了良好的克制,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作为法军总司令,保障部队充足的补给是我的责任,请相信我,以后绝对不会发生类似事件,实际上,现在有一支补给车队正在赶往这里,情况很快就会得到良好改善。”

    “集体无纪律”,这是法国政府为这次兵变定下的基调。当然事实上比这个严重得多,按照某位军官的形容,这次兵变表明法军现在“是一支具有极端怀疑倾向,没有信念的部队”。

    除了极少数例外,这次兵变的本质并不是革命的冲动,士兵们不想推翻政府,也不想结束战争,他们只是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议,抗议难以容忍的生活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