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跑不掉,除了投降只剩下战死一途。

    投降也不一定会被接受,红十字会的人并没在场,哪怕是在场,恐怕也无法阻止已经杀红了眼睛的法军士兵。

    在之前的战斗中,德国人杀死了太多的法国人,仇恨已经无法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只有死亡,才能获得最后的解脱。这一点,对于生者或者是亡者都一样。

    正在增援的德国人没有成为压死法国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坦克成了压死德国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来增援的坦克数量和士兵人数并不多,但是给了法国人极大的信心,同时给了德国人一个法国人的援兵会源源不断的抵达的感觉。

    此消彼长之下,德国人被赶出185高地,至于那些已经陷入混战的,则是全部阵亡。

    没有时间休息,当把德国人赶走之后,法国人和华人全部撤出阵地,因为接下来185高地肯定会迎来一波大规模的炮击。

    那是来自德国人的报复,同时也是今天战斗结束的信号。

    秦致远看不起西方人的战术素养是有原因的,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知道,几乎每一次战役,交战双方都是要经过漫长的准备期,然后在开始时又有漫长的火力准备,最后是漫长的相持阶段。

    不管是福煦,还是黑格、兴登堡他们,这些当世的名将好像并不明白“兵贵神速”的意义。

    不仅仅是一战时期,一战前或者是一战后,西方没几个人明白“兵贵神速”的意义,唯一一个搞明白的是古德里安,这家伙充分利用飞机和坦克践行“兵贵神速”,结果被这些个洋鬼子给捧上天,“闪电战”横空出世。

    还有半个搞明白的是隆美尔,隆美尔在非洲的时候,利用英国人还没有完成战争准备的间隙发动连续进攻,一时间打的英国人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从而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誉。

    类似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这样的将领,如果从华人历史里寻找,不知道能找出来多少。

    眼前又是这样,德国人和法国人对于战争的态度就像是上班一样,天一亮就开打,天一黑就停手,非常的有默契。

    难怪“职业军人”这个词会从西方诞生。

    但对于秦致远来说,太阳落山并不代表战斗停止,而是另一种战斗刚刚开始。

    秦致远派出的侦察兵部队会继续骚扰德国人,让他们昼夜不得安宁。在pla体制内混过的秦致远对于“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一信条的理解非常深刻。

    如果把一战时期的德国人和法国人形容成一战时期的侦察机,那么秦致远的侦察兵就是二战后的全天候战斗机,这才是真正的“飞机中的战斗机”。

    派出骚扰部队的秦致远也没有闲着,他和巴斯蒂安要连夜调整防守配置,填补防守中的漏洞,以应对德国人明天的进攻。同时要对通信系统进行优化,避免下午和215团失去联络的状况再次发生。

    最大的调整就是185高地。

    215团已经被打残,仅仅是两个小时,215团1350人阵亡五百多,剩下的八百多人几乎人人带伤,其中一百多人伤势严重,伤愈后也会落下残疾。

    215团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他们击毙了超过了1000名德军,算起来伤亡比例差不多。

    但与此同时,向安康团击毙了大约500多名德军,自身的伤亡只有200人左右,其中阵亡的不到三成。

    这么一比较,215团和向安康团的战斗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于是185高地的守军调整为华人,葛立夫旅的徐盛团连夜调往185高地,替换下已经被打残的215团。

    对此,215团团长克里斯托弗没有异议,他白天已经见识过华人部队的战斗力,现在对向安康团心悦诚服,再也没有了丝毫的骄傲自大。

    人都是这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

    只是,这个“绝知”的代价未免有点太大。

    这也是好事,只有代价足够大,才会给人最深刻的印象。

    在215团撤下来之后,秦致远让茅十八派了几名军医去215团帮助治疗伤兵,这又让巴斯蒂安惊讶一下。

    “秦,我感觉你就像是阿拉丁,从你这里我能得到所有我想要的。”巴斯蒂安带着点惊讶的感叹。

    从卡皮那个阴暗深幽的坑道内开始,巴斯蒂安一步步的见证了秦致远的崛起。对于巴斯蒂安来说,秦致远就像是个神话,从“民夫”到“外籍军团”,再到“天使”,然后到“lll”,直到现在,秦致远给了巴斯蒂安太多惊喜。

    “我不是阿拉丁,我叫孙悟空,你想要什么我都能给你变出来。”相对于欧洲童话,秦致远更喜欢东方神话。

    “孙?这又是什么鬼?”巴斯蒂安一脸懵逼。

    “以后你会知道的,那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家伙,伸缩自如的棍子,七十二种变化,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秦致远看着白天的战报随口解释。

    “棍子”巴斯蒂安的表情明显跑偏。

    “别胡思乱想了,你会有机会见到的。现在能不能请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部队需要补充的物资上?”秦致远很无奈。

    对于某些心思不正的人来说,看到胳膊就会想到大腿,那不是因为联想力太过丰富,而是因为本身就喜欢那一口。

    “那是你需要担心的问题,现在185高地由你的部队负责防守,我的部队只是预备队。”巴斯蒂安心不在焉。

    “如果你一直这样下去,那么你这辈子永远就只是少将。”秦致远恨铁不成钢。

    “我已经是将军了,从这个角度上说,我的军队生涯是成功的。”巴斯蒂安得意。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这句话是拿破仑说过的,恰好拿破仑是法国人,因此这句话在法国流传甚广。

    从这个角度说,巴斯蒂安的军旅生涯确实是成功的。

    (。)

第246章 火海(1200推加更)() 
入夜,战斗重新开始。

    相对于法国人和德国人而言,黑夜是属于侦察兵们的。

    配属给胡听风的三辆装甲车,有一辆是专门的通讯车,这辆车里安装了一套无线电收发装置。

    战争是催生科技发展的最好动力,目前已经有了可以将声音和电脉冲自由转化的电话,也有了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信号的无线电,可以说是无线通话技术已经具备了实现的客观条件。

    秦致远在科西嘉岛上的实验室里,一个专门研究无线通信的小组已经组建,他们的第一个研究项目是将相关的设备小型化,至少要可以用于车载,以便安装在坦克和其他车辆上。当然这并非易事,短时间内估计不会有成果,就目前来说,还是只能使用大到能塞满一辆汽车的无线电。

    好在不是秦致远买单。

    有无线电助阵,侦察兵们实施骚扰方便的多,他们不用再开着摩托车冒着被mg08扫射的危险抵近骚扰,而是用指引火炮的方式给予德国人更大的打击。

    要知道,白天的时候德国人的火炮一直都在肆虐,而第一师和第三十二师的火炮却都保持了沉默,之所以隐忍了一个白天就是为了这一刻。

    加上第32师的大口径火炮,秦致远可以指挥的重炮超过了一百门,如果再加上类似“75小姐”的小口径火炮,秦致远可以指挥的火炮超过了300门。

    说起火炮,法国人其实在一战之前陷入了一个误区。

    当初“75小姐”刚刚诞生的时候,其射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法国炮兵也因此很是牛气了一阵子,尤其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几乎所有见识到“75小姐”威力的国家都向法国人求购“75小姐”。送上门的钱没道理不赚,法国人因此把“75小姐”卖遍了全世界,唯独不卖给世仇德国人。

    “75小姐”拥有超越所有同类武器两到三倍的射速,这个优势巨大到法国人为此改变了战术,他们为“75小姐”加装了钢盾,使用依靠钢珠和碎片杀伤敌人的榴散弹,在战争中要求把“75小姐”推到距离敌人阵线1000公尺的地方,用无与伦比的超快射速击垮敌人,然后再发动步兵冲锋。

    买不到“75小姐”的德国人很无奈,既然射速上弄不过法国人,那德国人就干脆另辟蹊径研究无论是从威力上,还是从射程上都超越“75小姐”的大口径火炮。

    不同的路线导致不同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法国人引以为傲的“75小姐”还没有推到预设阵地上就被德国人的重炮击毁。德国人使用的炮弹也不再是榴散弹,而是全装药的高爆弹,这时候炮弹已经不是靠钢珠和碎片杀伤敌人了,而是靠冲击破给予敌人无形的杀伤。

    一败涂地的法国人痛定思痛,于1916年底开始把重点转移到大口径火炮上。法国人毕竟在火炮上还是有底蕴的,很快就造出威力和德国人的重炮不相上下,但射程和射速都占据上风的重炮。

    其实仔细看一战和二战时期的火炮,法国人在技术上是不输给任何人的,只可惜在战术这方面上的差距是越来越大,这也充分说明了人的重要性。

    秦致远正好赶上法国人奋起直追的这个时期,因此部队中装备的大部分都是大口径火炮。

    大口径火炮的威力是小口径火炮无法比拟的,虽然射程提高了不少,精度却也没有差太多,只用了三发试射,炮兵就完成了落点测试,然后就是300门火炮的齐射。

    300门火炮齐射是个什么概念呢,等于是每一轮射击就可以把重达十五吨的钢铁扔到德国人的营地内,如果按照五分之一的装药量计算,每一次齐射就等于是有大约三吨的tnt炸药在德军营地内爆炸。

    于是德国人就悲剧了。

    德国人几乎是刚刚进入梦乡,就被剧烈的爆炸声惊醒,这时候就顾不得夜间宿营条例,先尽快找掩护躲过法国人的炮击再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机会,很多人在睡梦中直接被震死,他们的皮肤上总是会有奇怪的红点,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伤口,但是五脏六腑都已经被震碎。

    别以为德国人都是钢铁战士,当遇到无法抵抗的火力打击时,德国人也会忙乱,也会慌张,也会崩溃。

    战争打到这份上,有技术而且又不乏勇气的那些战士都已经即将消耗殆尽,现在派上战场的,不是那些有技术没体力的已经退伍又重新应召入伍的老兵,就是那些刚刚成年还没有接受足够训练的孩子。

    去年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彻底耗尽德国人和英国人、法国人的最后一丝余勇,现在不过是靠着一口气在硬撑,与其说是在和敌人作战,不如说是再和自己作战。

    在去年下半年,整个德军有十万人逃跑,他们无法承受终日保持随时去死的状态,宁愿成为不荣誉的逃兵,也不愿意在战壕里煎熬。

    法国人的情况要好一点,因为法**队并不缺少食物,法国政府也有足够的金钱维持稳定,有美国人做后盾,法国人可以卖到任何他们想买的东西。但也不是没有问题,目前发生在法国的兵变,就是法军士兵们压力下的大爆发。

    俄国人更惨,自从过了圣诞节,平均每个月有3。5万俄国士兵逃跑,这还是在西线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事的前提下。

    英国人看上去还不错,那是因为英国人正在持续的调动殖民地士兵来为英国输血,现在的欧洲,单单是印度藉士兵就已经超过百万人,另外还有加拿大军团、澳大利亚军团、新西兰军团、爱尔兰军团等等。

    以秦致远为代表的华人也是在为法国输血,所以才会受到法国人的重视,在装备方面几乎是有求比应。

    有求必应的表现就是有足够的炮弹和大炮,现在,法国人的投资见到了成效。

    重炮的射速远比“75小姐”慢得多,每分钟大概是两到四发,如果以小时为单位,那射速会继续降低,总的来说,差不多每分钟能打出两发炮弹。于是最多五分钟,一个德国人的师级营地就会变成一片火海。

    真的是火海,所有的帐篷、栅栏、汽车、木头、甚至是弹药箱,只要能点燃的东西基本上都在燃烧,时不时的还会有集中堆放的弹药发生殉爆,到处是火焰,到处是浑身是火嘶吼着乱跑的士兵,他们最终会被活活烧死,身体蜷缩成一团,四肢都会萎缩,成一个奇怪的姿势,身体变成焦炭。

    熔岩火海,烈焰地狱,形容的大概就是这种场面。

    (。)

第247章 末路() 
当一天的进攻结束的时候,威廉皇储的心情很不好。

    威廉皇储这次主动进攻,本意是为了把皇室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但经过一天的战斗之后,威廉皇储发现他自己现在已经陷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