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就算是不开枪,沙里木和麦提尼他们也都已经扑上来了,签收肯定是难以幸免。

    但用这种近似于行刑的方式击毙枪手,还是很有震撼力的,特别是还在身体负伤的前提下,更加显得杨德山卓越不凡。

    沙里木还好点,他看杨德山的目光一向都是崇拜的,麦提尼就反差大,他现在再看杨德山,尊敬中更加杂了点畏惧,这种敬畏的目光明显臣服的成分更多。

    杨德山倒也不是故意想要造成这种效果,这种时候如果还想着作秀,那就有点过了。

    不过立威的成分还是有,随着兄弟联盟的人数越来越多,杨德山不能只表现出仁慈和友爱,该铁血的时候也要铁血。这种时候也无所谓留活口什么的,留下来估计也审不出主谋,而兄弟联盟的仇家太多,根本就无从推测。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宁要人见人怕,不要人见人爱!

    不仅仅是杨德山这么想,杰克森很明显也是这么想。

    所以杨德山他们这一路,所遇到的所有部落基本上都被夷为平地,就连两个规模较大的城镇也没能幸免,一直到盖尔扬,杨德山他们都再也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一路顺风顺水的抵达盖尔扬和杰克森他们汇合。

    杰克森出发的时候,仅仅是带了不到200人,但等到杨德山和杰克森汇合的时候,杰克森带的人已经超过了5000,其中单单是战士就超过千人。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些新加入兄弟联盟的战士原本应该都是兄弟联盟的仇人,那么他们被迫加入兄弟联盟,忠诚度这方面原本应该是没有保证的。

    但实际上,这些人的忠诚度基本上没有问题。

    游牧民族嘛,强者为尊的意识非常强烈,几乎是渗入到骨子里,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生老病死都是主的安排,为强者效力也是主的安排,那么就无所谓忠诚不忠诚,既然是主的安排,遵循就是了。

    杰克森带的人虽然多,但并没有什么膨胀的意思,还是主动把领导权都交还给杨德山,自己还是回去当自己的“小三”。

    杰克森其实严格说起来是圣殿骑士团的人,杰克森对于北非没有野心,杰克森只想着回到耶路撒冷,拿回耶路撒冷的控制权,恢复圣殿骑士团的荣光,所以现在才会跟着兄弟联盟一起瞎混。

    也不算瞎混吧,如果兄弟联盟的实力一直都保持扩张状态,那么或许真的有一天,兄弟联盟的势力范围真的能覆盖耶路撒冷,到时候杰克森就会如愿以偿。

    只是,那一天估计比较遥远。

    还是着眼现在吧。

    盖尔扬,这里其实也不大,在发现石油之前,盖尔扬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镇子,大概也就是一千多人的样子,现在盖尔扬虽然发现了油田,但还没有进行开发,人口还是没怎么增长。

    不过英国人已经在盖尔扬划出了一片区域,准备进行油田开发,而且在盖尔扬有英国人的驻军,不过实力说不上强大,也就是一个连百十人的样子。

    虽然只有百十号人,也还是给兄弟联盟带来了困扰。

    现在的兄弟联盟还惹不起英国人,而且考虑到后续合作,兄弟联盟肯定要和英国人保持相对的和平,这样一来,兄弟联盟在进行攻击的时候就必须要有所限制,如果误伤了英国人,那么以后也不好解释。

    “杰克森你带人进攻盖尔扬,我带人防止那些英国人掺和,进攻的时候注意分寸,英国人有可能进入盖尔扬,能不要误伤就不要误伤。”杨德山坐在毯子上安排战术,对于杰克森的暴虐还是心有余悸。

    杰克森在面对北非人的时候,动起手来真的是没有丝毫心理压力,只要遇到抵抗,一般情况下是杀个干干净净,那些抵抗的北非人想要见风使舵都不行,哪怕是被俘之后表示想要投降,杰克森都会一并屠戮一空。

    圣殿骑士团和北非人的恩怨其实能追溯到千年之前,当时的圣殿骑士团参与了十字军东征,并且一度控制了耶路撒冷。但在北非人的持续反击下,圣殿骑士团最终没有守住耶路撒冷,坚守的那些人被北非人全部杀死。

    这样一来仇就结大了,近千年来,圣殿骑士团一直梦想着想要重返耶路撒冷,但却一直没有机会,直到近年圣殿骑士团实力逐渐衰微,重返耶路撒冷更成了空中楼阁。

    但作为一名虔诚的圣殿骑士团拥趸,杰克森从来没有忘记对北非人的仇恨,因此动起手来不仅没有心理负担,反而因为宗教因素有种莫名其妙的正义感。

    这样的杰克森无疑是可怕的,杨德山也不敢让杰克森放手为之。

    “你身上还有伤,就不要参与进攻了吧。”杰克森看着杨德山肩上的伤口有点不确定。

    就在杰克森和杨德山说话的时候,克里木正在帮杨德山换药,随着一层一层的绷带解开,血肉模糊的伤口露出来,虽然已经进行过简单处理,但在医疗条件简陋的北非,也实在是称不上完善,伤口还在往外渗血,这让克里木有点无从下手。

    杨德山倒是表情不变,坦然自若的侃侃而谈,很有些刮骨疗毒的气概。

    “没事,这点伤不算什么。”杨德山说得轻描淡写。

    对于军人来说,身上有几个伤疤真的不算什么,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是真正男子汉的勋章,既然当过兵上过战场,那么就要留下几处伤疤以作为纪念。

    兄弟联盟中就有这样的人,每一次说起身上的伤疤就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很有些“我受伤,我光荣”的意味。

    杨德山虽然没有那么极端,但对于中枪这回事也没有多陌生,更是因为行伍多年,身上已经多了不止是一处伤疤,至于疗伤经验,杨德山也算是经验丰富,只要不把注意力集中在伤口上,那么就不会那么疼。

    “也不用因此缩手缩脚,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如果发现英国人,能放过就放过,实在不行杀上三五个也没事,大不了咱们一拍两散,以后再找机会。”杨德山对于英国人也没有多少恐惧。

    英国人身为殖民军,在利比亚的声誉也不怎么好,此时的军队管理也实在称不上严格,世界大战的时候军营旁边还有政府设立的妓院呢,放到北非来也是一样。

    或许盖尔扬以前的民风因为地域比较封闭还算是淳朴,但随着英国人的到来,多淳朴的民风也能给你带开放了,别以为北非女人都是一袭黑袍裹紧身体丝毫皮肤都不露那种,如果被生活逼到一定份上,再贞洁的烈女也能给你逼成荡妇。

    “没事,我知道怎么做。”杰克森也不是愣头青,还是知道分寸。

    当然知道分寸,杰克森本身就是英国人,对于英国人还是有同根同种的照顾。说起来,圣殿骑士团的拥趸遍布整个欧洲,现在的兄弟联盟中,也有超过200人是来自欧洲的圣殿骑士团成员。

    这肯定不是全部,但现在兄弟联盟的规模毕竟是有限,不可能塞太多人进来,等到兄弟联盟的实力进一步扩大,圣殿骑士团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其实也不用太担心,派到盖尔扬的这支英军部队,肯定不会全部都是英国人,更多的应该是利比亚本地人,或许只有军官或者是关键岗位才是纯正的英国人,这才符合北非的实情。

    事先打打预防针也不错,有备无患吧。

    (。)

    。。。

650 自豪 这一章是为了110兄弟的菊花() 
其实所有的计划都是赶不上变化的。

    就在杨德山已经安排好攻击行动,攻击即将展开的时候,一支英军小队了他们。

    这也很正常。

    英国人既然在盖尔扬派驻了军队,那么军队为了维持防御肯定会设置巡逻人手,这支英军小队就是英国人的巡逻队伍。

    联盟人马的第一,英军小队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因为当时英军小队的仅仅是一些妇孺,而且人数也不多,这点人肯定不会引起英军小队的重视。

    盖尔扬附近的地形就是标准的沙漠地形,一道道沙丘连绵不绝,形成天然屏障隔绝了人们的视线,英军小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支数千人的庞大队伍,还以为只是一个流浪到此的沙漠部落。

    而一般情况下,这样的部落都是很有油水的,因为一贯的封闭,这些游牧部落很少和人打交道,而同样是因为流浪,他们总是会有不少好,比如还以原始状态存在的金块,那有可能是在沙漠里捡到的,又比如某些沾有血迹的饰品,那可能是他们袭击其他流浪部落的战利品。

    而这些,只用很少的工业化产品就能交换,比如一个小镜子就可以交换到一个金戒指,一匹布料就能交换到一块狗头金,而如果是一支膛线快要磨平了的步枪,可以交换到一大群骆驼或者是。

    没错,骆驼就是沙漠流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有经验的人可以根据骆驼的多少推算出部落的实力。

    在那些妇孺的时候,英军小队还以为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欣喜若狂的催马,准备先捞一把再说。真的是催马,北非的英国人或许捞不到太多油水,但深厚的底蕴让他们不缺乏财富,这支英军小队人人装备的都是高大雄壮的阿拉伯马,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英国人在北非的富庶。

    游牧民族的武器装备还是比较简陋的,弯刀弓箭才是他们的主要装备,英军小队虽然人数少,但他们装备的步枪就是他们最大的保障,因此这些英军并没有感觉人数不足,对财富的贪婪已经让他们失去了理智。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嘛。

    等到距离那些妇孺不到百米的时候,这支英军小队才了不对劲。

    其实是因为这支英军小队已经登上了一个山丘的顶峰,站在这个位置上还是有较远的视野,自然能看到那些妇孺并不是简单的百十号人,而是背后还有着数千人作为后盾,而这时英军小队也明白,他们面对的不是一贯概念上的流浪部落,而是一支有着强大实力的军队。

    这时候想跑已经晚了,两支骑着骆驼的骑兵已经包抄,哪怕是阿拉伯马的速度远胜那些骆驼,这些英军士兵也不敢跑。

    开玩笑,那些骑兵手上都端着步枪的,阿拉伯马跑得再快,也总是快不过子弹,英国人一点也不傻,看到形势不利马上就下马投降,连个鸣枪示警的行为都没有,真是白瞎了那些阿拉伯马。

    20世纪初的阿拉伯马还没有21世纪那么金贵,不过也是价值不菲,如果不是政府买单,这些英军士兵们估计是舍不得购买的,一匹阿拉伯马的价值足够在利比亚这种地方置办下一个农场了,能当农场主,谁特么还愿意当兵啊。

    英军小队长的判断没有错,那些骑兵面对已经没有抵抗意志的俘虏果然是没有伤人,只是被收缴了所有武器之后,然后就被带到一个帐篷前。

    就在帐篷前的一张小毯子上,一个满脸大胡子身材健硕的北非人正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那位北非人的肩膀上看样子是受过伤,但并没有接受多完善的治疗,绷带都是包扎的歪歪扭扭的。

    不过这人的注意力明显没有在肩上的伤口上,而是在这支英军小队身上。

    这人自然就是杨德山。

    当这支英军小队被带到杨德山面前的时候,克里木其实刚刚包扎完伤口,杨德山甚至还没有穿上上衣。

    没穿就没穿吧,这样的杨德山看上去更加彪悍,从面前的英国人眼中,杨德山很明显看到了畏惧。

    对,这个英军小队有十个人,看样子是一个班,但只有小队长一人是英国人,其他的都是利比亚人,这一点杨德山还是能分辨出来。

    把这支英军小队带的人还是比较粗暴,刚被带到杨德山面前,这些人就被强迫跪下,还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脑后。

    话说这个姿势好像是标准的臣服姿势,在联盟中非常流行。

    英军小队长还是有点荣誉意识的,坚持不肯下跪,哪怕是在被人踹腿弯的情况下,也只是倒地,并不是下跪。

    杨德山不想累积那么多仇恨,制止了麦提尼已经举起的弯刀,从毯子上一跃而起。

    坐下来的杨德山本来气势就挺足,起身之后其实更具有压迫感,但那名英军小队长的眼神随着杨德山起身马上就变得亮起来,甚至有松口气的感觉。

    杨德山是让英军小队长看到了希望,因为身上的工装裤。

    随着“猎人”的风靡欧洲,工装裤和夹克衫已经成为欧洲人的新宠,所有和户外工作有关的人们,都对工装裤和夹克衫爱不释手,这也成为了“文明世界”的象征,只要是穿工装裤的,至少可以沟通,不是那么野蛮。

    “你叫?”杨德山还要蹲下来,才能勉强正视英军小队长。

    “詹姆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