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用联合政府控制去的矿产资源偿还,那么联合政府还能对自己的控制区域拥有多大的控制力,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肯尼,那没什么不妥当,如果兰芳和联合政府都愿意用十亿兰芳元解决这个争端,那么这也不错,至少能维持联合政府和兰芳北疆区之间的和平。”法方代表艾登魏尔德想促成这笔交易,只有这笔交易成为既成事实,法国人才有文章可做。

    “说到北疆区,尊敬的国王陛下,不知道兰芳什么时候会把西伯利亚的那260万平方公里土地还给民国呢?”安德鲁突然又挑起北疆区存在的法理前提。

    兰芳当初出兵海参崴,是打着为民国讨公道的旗号,才会取得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赞成。

    但这种事吧,就是刘备借荆州,一去不复返。

    “你们什么时候把印度还给莫卧儿王朝,我们就什么时候把北疆区还给民国。”秦致远不客气,直接一句话给堵回去。

    莫卧儿王朝,这是印度陷入殖民统治之前存在的王朝,现在最后一个皇帝巴哈杜尔沙阿二世估计骨头都要化成渣了,估计连莫卧儿王朝的后裔都已经不复存在,英国人就算是想把印度还给莫卧儿王朝,也找不到要交还的对象。

    当然了,英国人也不想把印度还给那什么已经灰飞烟灭的莫卧儿王朝,因此安德鲁的态度就非常坚决:“您在开什么玩笑?莫卧儿王朝已经覆灭了150多年,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那这就好说了,秦致远的态度也是异常坚决:“嗯哼,我也想把北疆区还给清帝国,但清帝国也已经不复存在!”

    “清帝国虽然不在了,但他们还有继承人民国,换给民国也是一样的。”安德鲁没感觉这是双重标准,说的真是理直气壮。

    “那莫卧儿帝国虽然也已经不复存在,但印度还有王公,把印度还给他们也是一样。”秦致远不废话,抓住一个把柄不撒手。

    仔细说起来,兰芳就算是放弃了北疆区也没有太大问题,毕竟现在日本已经不是隐患,北疆区的战略地位正在不断下降,也就是因为领土面积的巨大,才让秦致远不舍得放弃。

    相对来说,英国人是绝对不可能放弃印度的。

    印度对于英国的价值,无论是如何强调也不为过,英国国内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印度就是国王王冠上那颗最亮的明珠。其实仔细说起来,这还不足以形容印度对于英国的重要性,严格说起来,印度应该是王冠的基座才对。

    印度对于英国,绝不仅仅是工业产品倾销处那么简单,在世界大战中,印度人虽然没有建立多大的功勋,但派出的百余万印度籍士兵,还是给了英国人足够的底气,如果没有那么多印度人从事辅助工作,英国人绝对不可能像现在这么轻松地就结束世界大战。

    “印度问题不是咱们这次谈判的议题,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可讨论的余地。”安德鲁不想让秦致远拿印度说事。

    “那么北疆区的问题也不是今天的议题,放在这里讨论同样不合适。”秦致远才不会按照安德鲁的思路走。

    “让我们说回贝加尔湖吧——”高尔察克的表情苦涩,可是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可以接受兰芳的条件,贝加尔湖——从此以后可以被称为‘北海’,但有一点要确认,如果我们的渔民想要在北海从事捕鱼或者是其他活动,兰芳不能干涉。”

    高尔察克在尽量为俄罗斯人争取一些权力。

    还能怎么样呢?

    虽然这里是鄂木斯克,但在参与会议的众人中,恐怕高尔察克说的话是最没有分量的,虽然不想承认,高尔察克还是要面对现实。

    “可以,不过与此同时,如果你们想要在注入北海的河流上修建任何水利设施,也要获得兰芳政府的同意。”秦致远不想再细枝末节上纠缠,尽可能为以后扫清隐患。

    “好吧,如你所愿——”高尔察克的表情是真苦涩,这一刻,高尔察克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弱国无外交”。

683 两难() 
“弱国无外交”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不论是东西方都一样。

    或许在面对英国人和法国人时,兰芳现在还不够强大,但在面对高尔察克的联合政府时,兰芳强势的无以复加。

    拳头大确实是真理,以强凛弱听上去虽然不太好听,但能为国家争取到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硬道理,听上去好听不好听没关系,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名声也不好听,但英国人和法国人就能享受殖民全球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这就足够了!

    这一次的俄罗斯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兰芳——联合政府勘界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兰芳将拥有整个北海,联合政府想要在注入贝加尔湖的所有河流上修筑水利设施,都要取得兰芳的同意,联合政府放弃了对北海的主权要求,同时俄罗斯人有在北海上进行捕捞的权利。为了这个条约,兰芳付出的代价是十亿元兰芳币的各种物资,其中包括武器弹药、各种食品、纺织品等等。

    没错,联合政府现在确实是已经窘迫到连粮食都无法自给的程度。

    俄罗斯虽然也是地大物博,但产粮区主要集中在白俄罗斯一带,高尔察克控制的联合政府境内不是产粮区,帝俄时代需要从白俄罗斯地区调拨,才能满足联合政府控制区的需求,现在白俄罗斯在邓尼金的控制中,自然是不可能无偿提供给高尔察克,因此粮食问题已经是高尔察克的头等大事。

    现在就能看出兰芳和联合政府的实力差距,兰芳的粮食早就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并且还有余力支援民国,同时兰芳的汽车业和航空业在全球都是顶尖,生产的武器更是从最简单的子弹到最复杂的460毫米舰炮应有尽有,不管是从任何一个方面说,联合政府和兰芳都已经不是一个重量级上的。

    在签订了兰芳——联合政府勘界条约之后,高尔察克和秦致远进行了一次不公开谈话。

    谈话是在鄂木斯克政府大楼顶层,高尔察克的书房中进行的。

    但就这间书房来说,装修的豪华程度比秦致远的办公室强得多。

    秦致远的书房崇尚简洁,装修色调以冷色调为主,家具也都是普通的木质家具,并没有多少出奇的地方。

    高尔察克的书房则不同,这间占地面积超过一百平米的办公室使用了大量的金箔作为装饰,看上去真的是富丽堂皇,充斥着奢华高调的夸张,各种颜色鲜艳制作精美的摆件随处可见,从东方的瓷器到西方的哥特全身甲琳琅满目,再加上名贵木材精心制作而成的古朴家具,严格说起来,这应该是一座博物馆而不是书房。

    说实话,待在这样的环境里,秦致远很是有点不适应,联想到联合政府之下的人民已经连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无法满足,秦致远对高尔察克的评价又低了一层。

    很明显高尔察克并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妥,亲自给秦致远泡了茶,然后坐下来表情诚挚:“秦,我遇到大麻烦了,需要你的帮助。”

    书房里只有秦致远和高尔察克两个人,秦致远是客人,总不能让秦致远亲自去泡茶吧。

    当然秦致远也没对高尔察克的茶艺抱多大希望,因此高尔察克递过来的茶,秦致远碰都没碰。

    “说说看,如果我能帮忙的话,我会尽最大可能。”秦致远嘴上说的好听,表情还是有点随意。

    这种话都是套话,嘴上说的信誓旦旦,实际上没有丝毫价值。不管高尔察克的麻烦是什么,那都是高尔察克的,和秦致远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高尔察克想要秦致远帮忙,那当然可以,但要有足够的利益,否则秦致远会自己去泡杯茶,然后坐看高尔察克倒霉。

    “布尔什维克,我们必须要干掉他们,才能保证我们的长治久安。”高尔察克的表情有点狰狞,又有点歇斯底里。

    高尔察克这个人长得还是很有特色的,眼窝倒也不算是很深,但两眼间的间距有点大,看上去不太协调,嘴部的轮廓清晰,因为嘴唇有点薄,所以即使是高尔察克不刻意,看上去也是有点用力抿紧的意思,高尔察克如果表情严肃的时候,可以用“刚毅”来形容,但如果一旦发怒或者是生气,那表情也不是一般的扭曲。

    “不是‘我们’,而是‘你’,布尔什维克或许真的有威胁,但并不是针对兰芳,他们也威胁不到兰芳。”秦致远马上就划清界限。

    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红色俄罗斯,在另一个时空曾经建立起强大的苏联,秦致远确实是对布尔什维克保持着戒心,不过从现状来看,布尔什维克很明显还没有表现出能拥有和苏联一样的潜力,所以秦致远对于布尔什维克的戒心非常有限。

    从地缘上说,兰芳也不需要对布尔什维克太上心,毕竟在兰芳北疆区和红色俄罗斯之间,还有高尔察克的联合政府作为过渡,所以秦致远并不怎么担心。

    “布尔什维克的威胁不分对象,他们反对一切实际意义上的统治者,如果你对布尔什维克粗心大意,那么你一定会后悔。”高尔察克看样子是有切身体会。

    对于布尔什维克的威胁,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秦致远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正是因为对布尔什维克的了解,所以秦致远并不怎么担心。

    实际上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帝国主义,对于普通人来说,距离实在都太过遥远,可以说普通人根本就不怎么在乎到底是什么主义,只要能让普通人过上安定富足的日子,就已经足够令普通人心满意足。

    就目前来说,生活在兰芳的普通人还谈不上富足,但至少他们有希望,只要有希望,普通人就很难被煽动。

    “布尔什维克的威胁当然有,不过从实际上看,这对于欧洲的威胁似乎更大,如果你要寻求帮助,欧洲应该是第一选择。”秦致远没有直接拒绝,先听听高尔察克的条件,如果不合适的话,到时候再拒绝也不迟。

    “对欧洲的是有,英国人和法国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否则他们又何必支持白色俄罗斯和我们联合政府呢?”高尔察克的表情苦涩。

    对于欧洲来说,白俄罗斯和联合政府存在的价值就充当一道屏障,正因为有白俄罗斯和联合政府的存在,所以布尔什维克并没有蔓延到欧洲,英国和法国国内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还都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秦致远没有急着回答高尔察克的问题,用鼓励的目光让高尔察克继续说。

    “没有免费的午餐,英国人和法国人给我们的援助也不是无偿的,我们需要拿矿产和森林资源抵偿债务,而且交易价格并不公平,所以我们才会想换个方式。”高尔察克没有隐瞒,这些事都是实情,哪怕是高尔察克想隐瞒,如果秦致远想知道,也不会太困难。

    “我们的帮助也不是无偿的,我想这一点你应该明白。”秦致远先斩断高尔察克的幻象。

    “当然,我明白!所以我才会在勘界条约签订之后才提起这回事,而且相对于英国人和法国人,兰芳外籍军团的要价虽然确实是高了点,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高尔察克坦白的优点彻底。

    秦致远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高尔察克,面对这么一个没有多少城府,能够开诚布公坦诚以待的人,真的是想让人不喜欢都困难。

    就像是高尔察克说的那样,兰芳外籍军团的要价的确是不低,这一点,在俄罗斯内战时期,高尔察克已经领教过了。

    但纵然是要价高,只要能消灭布尔什维克,那也是值得的。

    兰芳外籍军团是一锤子买卖,只要战争结束,兰芳外籍军团就会离开俄罗斯,然后高尔察克就能按部就班的把联合政府转向正常状态,而不是现在这样的随时备战准备迎击红色俄罗斯的入侵。

    英国人和法国人对联合政府的援助的确是有,不过却没有达到能让联合政府击败红色俄罗斯的程度,而因为这些援助都是要偿还的,所以英国人和法国人等于是使用零刀在联合政府身上割肉,虽然达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但联合政府却因为持续失血,失去了正常发展的机会,这是高尔察克无法接受的。

    “你可真是个狡猾的家伙,先签订勘界条约,然后提出要求,你就不怕我撕毁合约吗?”。秦致远确实是有撕毁合约的冲动。

    “你不会的,我知道。”高尔察克非常肯定。

    高尔察克确实是有信心,勘界条约是在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见证下签订的,这才刚刚签订,如果秦致远马上就要撕毁条约,对于兰芳的国家信誉也是一个沉重打击。

    “我需要考虑一下。”秦致远没有马上给出答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