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屠夫凶猛-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锡山等来了傅作义,经过实弹射击检验,傅作义与随行的武器专家对这款枪赞不绝口,当然也惊讶北地竟然能生产这么先进的武器。

    阎老西吃了定心丸,当即决定,先下三千万大洋的订单,为山之西军队置办武器装备。

    山之西的订单不会止步于此,根据需要还会进一步增加,毕竟山之西所面临的危险在上升。

    国民政府从北地义勇军这里采购武器装备,之后,山西王阎锡山也采购了大批武器装备,消息扩散的很快,北地所生产的步枪甚至比外国的还先进,这让中国境内大大小小的势力蠢蠢欲动,不管手中钱多钱少都派人过来探探路,希望搞点枪支回去强化军队的武备。

    连最远的两广王李宗仁都派人来了,其他诸如湖南、贵州、湖北、陕西大大小小的军阀络绎不绝。

    好嘛,封天摇身一变当起了军火商,大洋哗哗地往里流。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封天的枪支买卖也不是什么人都做,凡是历史上有污点的军阀,别想从北地搞到枪支。

    没别的意思,我这些武器都是为了打日本人的,不是让你装备军队打中国人的,有当汉奸的潜质,对不起,给多少钱都不卖给你。

    大概有人感觉封天傻,有钱还不赚,武器卖给谁不是卖呀,只要有钱赚,管那些干嘛。

    但是,封天不一样,你有钱是你的,我就是不卖。

    所以,有人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北地抗日义勇军不接待这些人。

    不要说他们想见人,连进入北地的资格都没有,直接拒之门外。

    当然,那些想获得武器的军阀不傻,也不能只听别人说北地的枪支很先进,马上掏钱就买,首先要验证一下北地的步枪是不是真的很先进,总要试一试步枪的性能吧?

    试枪当然没问题,北地有这个自信。

    别看这些军阀外表光鲜,霸占一地称王称霸,其实也没有多少钱,侃起价格来也是斤斤计较。

    人家封天做买卖很公道,童叟无欺,有言在先,给政府的价格是多少,别人也是多少,绝不会看人下菜碟,价格高低有别。

    有了这个承诺才让人放心,各地的军阀势力安心掏银子付款,货款两清欢天喜地地走人。

    川省的刘湘与北地抗日义勇军也算是近邻,川省军阀混战多年,川人真是穷到了只剩下裤衩了,就这样了,刘湘听说北地有先进的枪械,也忍不住要置办一批军火。

    封天当然来者不拒,有送钱的买卖上门,自然不会拒之门外。而且,刘湘也是积极抗战的大军阀,封天对他另眼相看。

    在封天看来,军阀虽然不好,但是,在民族为亡之际能够挺身而出,那就值得称赞。

    凡是要搞清楚大节和小节的关系,小节不好,大节不亏,也算是好汉。

    什么是大节,民族危亡之时,能够挺身而出,挽救民族之人,那就是大节。

    值此时刻,中国百姓手中的银元越来越少了,剩下的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手中还有大把的银元,这个时候搞军火生意真是正当时啊。

    这根本不是问题,北地抗日义勇军政府回复:随时欢迎刘湘来北地做客。

    同时,封天传话给川省的刘湘,北地义勇军可以用三个师的武器装备,换取川省三十万轻壮,年龄在十八岁到二十二岁之间,无不良爱好,身体强壮者。

    川省会缺人吗?

    川省是人口大省,三十万轻壮,简直是毛毛雨,这样的买卖可真是划算,刘湘哪里会不愿意呢?(。)

第二百三十六章武装中国军队() 
北地这一次军火买卖,确实给封天带来了不少财富,而且时间很集中,前后也就几个月的交易时间。

    这其中几个大的客户,包括中央政府采购款项足有五千万大洋,山西的阎锡山紧随其后也采购了三千万大洋,其他如两广王李宗仁采购了三千万大洋,贵州一千万大洋,云南龙云采购了两千万大洋,四川刘湘也有一千五百万大洋,其他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差不多有四千多万银元,总数合计有两亿多大洋。

    这也是双赢的结果,目前大多数中**队的武器装备很落后,就连国民政府的步枪也不过是中正式步枪,一战时期的货色。

    与其让中**队去向外国人哪里购买枪械,还要被西洋人敲竹杠,倒不如在本土购买,至少封天这里价格便宜、公道,不会因为奇货可居而敲竹杠。

    而封天则急需要收拢大洋或者白银,这场交易对于双方都有利。

    封天还有一个心思,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提高中**队的武器装备质量势在必行。

    前世,作为落后的一方,中**人拿着劣质的步枪与日军交战,付出的是中**人生命为代价,惨烈程度令人发指。

    就拿川军说吧,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后,在八年的浴血抗战中,建制川军请缨出川,川军先后共有350万人参战,常年在前线对日作战的川军共有6个集团军(共12个军,约30万人)。

    中**队是不少,据说光是川军的数量就超过日军兵力的两倍。

    可是,光是人多有用吗?

    这些川军都拿着什么兵器作战啊?

    抗战时期川军的装备都是一些老掉牙的枪械,甚至连来复线都磨光了,这种枪还有准头吗?

    川军冬季出川,身穿单衣,脚穿草鞋,没有给养,饿着肚皮作战,八年抗战你说中**人有多苦?

    苦一点还不算什么,严重的是,因为武器落后,战场上军队士兵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去拼搏。

    据统计,8年战争,川军在抗战中以硬战、血战闻名,前后出川350万兵员,为全国各省之冠,伤亡约占全国的20%,共64万余人伤亡,其中阵亡26万3千多,负伤35万6千多,失踪2万6千多。

    想一想啊,这是多么惨烈的战争。

    因为落后,没有优良的武器装备,我们要在战场上多死多少军人啊?

    所以,封天很乐意卖给国内这些军队武器装备。

    尤其是川军,这样的兵员大省,必须提高他们的武器准备水平,不能再像前世那样,拿着低劣的武器上前线与小鬼子厮杀。

    为此,封天还特意为川军提供三个师的武器装备,也是基于这一点考虑的。

    步枪只是军火交易的开始,既然各方做成了第一笔买卖,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关系,后续的合作还会继续。

    一般常规性武器,封天这里都有,只要对方有钱,封天没有不做买卖的道理。

    这些订单除了步枪之外,一般性的武器,如手雷、迫击炮,火炮,机枪,订购的种类繁多。这些武器装备,零打碎敲卖出去不少,白银哗哗地往里流。

    为什么是白银,而不是银元呢?

    银元不多了啊,白银岂不也一样嘛,哪怕是银元,封天也需要化成白银,还要多一道工序,何必呐。

    从一九三二年起,封天开始筹划吸纳白银,走到这一步算是圆满结束了,省下的也就是小打小闹,国内白银是没有多少货了。

    手中白银充足,封天也就有了底气,开始算计下一步白银大战的规划。

    当然,仅靠封天这一家的资本,想要在国际市场上掀起波澜,恐怕还是有点困难。

    没关系,封天早已经算计好了。

    封天不会蛮干的,他是借东风,顺势而为。

    这个东风就是美国的黄金法案,以及后来的白银法案。

    也就是说,封天要算计罗斯府。

    既然罗斯府算计中国在先,不安好心,封天也就不必客气,借罗斯府的手,搧罗斯府的耳光子,这个游戏还是蛮有趣的。

    作为后世人,对美国这个经济怪兽没有好印象。

    这个商人政府内心充满了算计,那个国家只要被他盯上,一准没有好事,离着倒霉不远了。

    商人嘛,不算计怎么发财,被算计的国家自认倒霉吧,谁让你傻了吧唧的让人家算计呢?

    不管怎样说,封天很愿意算计美国,重要的是,要算计成功。

    要想成功,那就必须准备好,封天手中要有白银。

    而从国民政府以及各军阀手中搜刮白银,也是封天筹备白银的最后手段,所以,封天想到了武器交易。

    武器交易对各方都有利,既帮助了国内的军队改善武器装备,封天又得到了需要的白银,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当然,赔钱的买卖是不能做的,封天只是保证这里的价格公道,绝不会漫天要价。

    现在,封天从国内民间收拢大洋的行动差不多到了尾声,再继续进行下去效果也不会太好,因为银元越来越少,总不能收回来一对纸票吧?

    当然,这个小翅膀的扇动还是有些后果的,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门已经察觉到市场上的流通货币短缺这一现象,问题很严重啊。

    本来国民政府要在一九三五年才实施的法币,这一世恐怕要提前了,估计很快就要推出来。

    因为,市场上银元几近枯竭,货币短缺,政府为此已经召开了数次会议,最终决定年底前推出。

    再说了,已经答应了宋子文的要求,总要兑现吧?

    所以,北地产品逐步提高价格的措施,要立刻实施。

    提高产品价格必然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造成北地产品的积压。这当然会对北地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更多的是影响到封天的收益以及北地义勇军的经济利益。

    这一点封天早已经想过,心中也有了对策。

    以前北地政府实施军事管制,北地人民的生活也就仅保障吃饱肚子,食物实行配给制,也就是说,在北地的市场几乎没有购买力。

    而政府所实施的配给制,也仅仅是维持最低量的采购,满足北地人民最低量的生活需求。

    现在,北地政府即将解除配给制,年底的时候还要给北地人们发放半年的薪水,到那时,北地人有了自己的钱,那还不疯狂滴采购吗?

    如今北地的人口数量也不少,数千万的人口又是集中采购,其购买力相当惊人。

    可以想象,从东北逃离到了北地,身边除了带一点粮食,大概一贫如洗了。

    也就是说,北地人民要从零开始置办所需产品,几乎所有的商品都需要,规模十分巨大。

    如此一来,北地百姓的购买力,便弥补了中原市场这一块的损失,必然会消化北地企业的产品积压。有了这一块商品销售目标,北地的工矿企业不会因为中原市场的变化而停产。

    或许,由于北地的购买力强大,那些工矿企业还需要加班加点地进行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不得不说,封天这家伙算计的很精准,一些套路环环相扣,汤水不漏啊。

    对内地的价格倾销战略暂时告一段落,封天把目光集中到了银元大战的部署环节,国内的银元价格虽然在小幅度提高,但是,在封天看来这还很不够,那就让价格猛烈一些吧。

    其实,操纵银元价格这点事情很简单,也许前世封天没有亲自动手干过,但是,类似的手法他见到的太多了。

    操纵银元价格这件事情,对封天来说真是小儿科。

    封天已经派出去一部分人专门干这件事情,让人到中原各地走街串巷,高价收购银元。

    当然,他们这些人会顺带着散布一些言论,比如,银元已经成了珍稀币种,而且越来越少了,可以作为收藏品,年代越久价格越高。

    这种原始的方式很管用,至少这个时代是这样的。

    你不能攀比后世网络的强大传播速度,也没有那些必要的媒体,所以流言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现在的问题是,能收进来多少银元已经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让人们知道银元的价格涨了,而且一直会涨下去。

    民间的银元本来就不多了,再加上这一个环节,手中有银元的人能不珍惜吗?

    所以,接下来银元必然会大涨。

    银元大涨的结果,必然使得后知后觉的西方人,想进入中国收购银元的时候,可能已经无利可图。而且,白银短缺会进一步抬高银元的价格,迫使国民政府尽快改革货币。

    如此,那些打算倒卖银元的投机家以及美国人的算计恐怕要落空了。

    美国人实施银元法案,其中一个重要目标便是针对中国。

    中国的人口太多,市场足够大,可以容纳大批的美国商品,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做出贡献。

    这是美国人一惯的做法,牺牲别人的利益,肥了自己。

    可惜,这一世美国人有点儿不走运,因为有封天在其中搅浑水。

    (。)

第二百三十七章上错了() 
第一批前来轮训的德**官已经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