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屠夫凶猛-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必要的时候请求驻朝军队支援,大日本帝国的作战计划一定会实现的。”

    “吆西,我也相信这个计划一定能够实现,至少长春已经占领,吉林之地控制在手,关东军已经完成了一半的计划,值得庆祝。”

    恰在此时,关东军司令部长官本庄繁接到了第二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发回来的电报:

    “大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主力已经抵达奉天,但是,第二师团遭遇到奉天警察力量的阻击,本部至今未发现奉天有正规军抵抗。

    由于我方炮兵在行军过程中被奉天空军击毁,重火力严重不足。目前,奉天攻击战马上就要展开,估计,第二师团明天将占领奉天城。”

    谢天谢地总算有点眉目了,本庄繁得到了前线的战况后心中甚慰。

    至少目前的抵抗力量中没有发现大规模的东北军,基本上是当地一些临时组织起来的所谓抵抗力量。

    但是,这次关东军在东北的攻击力量十分有限,而且非常分散,各部遭到反击后都有不同程度地损失,加在一起的损失还是比较严重。

    关东军的总兵力也就一万多人,现在大概已减至一万人以下,辽阔的东三省可不是这点军队能够覆盖的。

    而且,奉天还有空军参战,这对于日军是相当不利的。

    本庄繁没有接到前线具体伤亡的报告,对关东军尤其是在奉天战场军事力量的消耗暂时不清楚。

    本庄繁肯定不了解奉天的具体情况,因为日军这里的军事力量已经被义勇军连根拔起,即便是日本乡人也被全部控制起来了,谁还会给本庄繁通消息。

    本庄繁还是接受了石原莞尔的建议,致电朝鲜军司令官林铣十郎中将,通报沈阳战况与攻陷沈阳的决心,并请求派兵支援。

    朝鲜军司令官林铣十郎中将直到接收到关东军要求派兵支援的电报,这才知道关东军竟然提前下手了。

    在对华问题上,驻朝日军与关东军的意见完全一致。

    日本军部和内阁有着相当大的分歧,内阁认为此时将东三省纳入大日本版图时机尚未成熟,日本国还没有准备好,糟糕的经济状况不支持日本打一场战争。

    而军部则截然相反,认为华国内乱不止,虚弱不堪,各国列强正忙于国内事务无暇顾及,此时进攻东三省正是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好时机以后还不知道要等待多少时日。

    正是了解了军部的态度,关东军司令部绕过内阁擅自行动,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如今就像是高速行驶的列车,关东军司令部的行动现在根本不可能停下来。

    既然关东军已经展开行动,驻朝日军必须有所行动。

    在神田正种参谋的具体建议下,林铣十郎中将同意按年度作战计划组建支援部队,先行派出由二十师团嘉村达次郎少将所率的混成第三十九旅团及驻平壤的飞行第六联队两个中队抵达新义州待命,随时过江支援。

第四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诸君,阅读此书时,请记住先加入书架,方便自己随时阅读。同时,也是对本书的支持。

    。。。。。。

    日军有规定,调动这样规模的部队越过战区,须有陆、海军大元帅——天皇的命令。

    没有得到命令的驻朝日军跨过江作战就是抗命,林铣十郎虽然有心支援关东军并帮助其夺取东北,可现在只能在江南岸等待。

    而现在日本陆海大元帅…天皇还没有发布命令日本军队是否出兵东北开战,一举夺取东三省。

    有人认为,石原莞尔的冒险行为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引爆了日本军队的狂妄野心。

    当初石原计算好了国家力量格局,却忽略了一个人之常情——他这个前辈借着“最终战理论”立下功勋,自己也捞着了不少好处。后辈们当然想有样学样,自己也弄个“民族英雄”当当。

    于是,抗命冒险成了家常便饭,日军内部各色“小石原莞尔”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石原莞尔认为日本本土需要满洲做纵深。

    那么,满洲呢?

    满洲需要华北做纵深。

    而华北又需要华南做纵深。

    山寨版“最终战理论”就这么一步步往外推,“小石原莞尔们”没有石原本人的对于战略的精细考量,野心却个个都比他大。

    的确,日本在二战中的一系列军事冒险,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盲动,只不过第一个推动这场盲动的是石原莞尔。

    而随着战争的步伐不断前进,冒出来许许多多的野心家,战争很难停下来的。

    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日本国内,立刻引爆了朝野,日本内阁真没有想到关东军如此胆大妄为,在没有获得日本内阁批准的情况下发动战争。

    虽说对华侵略的意图早就存在,可现在时机不成熟啊。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九日的这一天,日本政府正在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开战与不战已经吵翻了天。

    南次郎陆军大臣强调这是关东军的自卫行动,是东北军率先挑起事端炸毁铁路引发了战争。

    但是币原喜重郎外务大臣(男爵)深度怀疑这是关东军的阴谋,并且强调需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次事端。

    内阁希望军部正视目前国内的困局,要求军队推迟吞并当三省的作战计划。

    日本国内部的陆军部和内阁对九一八事件的观点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双方为此争论不休,陆军部旗帜鲜明地支持关东军的冒险行动。

    日本内阁与军部的分歧不在于战和不战,而在于战争的时机。内阁重视的是国内的经济困难,手中没有钱很难支持军队战争。

    而日本军部不会考虑那么多,有没有钱是内阁的责任,与军队无关。

    军队最重视的是战争机会,中国内乱不休正是日本军队出击的最佳时机,错过了殊为可惜。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这话一点不错。

    最重要的是,日本天皇才是这场侵略战争的真正推手,这一点内阁并不清楚。

    而在中国,日本关东军进攻东北的消息最先被京津地区所获知,并通过媒体报道传遍华夏大地,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

    一些逃到关内的人中不乏消息灵通人士,东北发生九一八事件的细节被挖掘,媒体激烈抨击当局不作为。

    各地媒体大肆报道了事件发生的过程,以及东北地区敌我两方的军事力量对比。

    九一八事变之夜,东北军司令部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奉天省只有第七旅自发地组织起义勇军,奋起反抗日本军队侵略。

    而奉天义勇军的名字也首次进入千家万户,但是,只有一支义勇军能干什么,东北还能保得住吗?

    当老百姓知道事件的全过程,最后真的无语了。

    尼玛,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日本军队才一万五千人,东北军足有三十多万大军竟然不敢面对一万多人的关东军。

    情何以堪,没天理了,这样的华夏军队要来何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华夏大地被引爆了,老百姓真的愤怒了。

    就在今天,张学良在协和医院对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尼玛,把军械收缴,不让抵抗,这还是军队吗?

    有军队没有枪,国土怎么守,怎么保卫人民,苍天呐!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工厂开始罢工,学校开始****。

    各大城市人们走上街头,声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国内的抗议声浪继续扩大,张学良躲在医院不出来,当起了缩头乌龟。

    最焦头烂额的属南方府,无论怎样安抚,示威、抗议的势头还是在不断扩大,在这样下去全国都要停摆了。

    九月十九日下午,南方府“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临时会议,与会人士作出决定“对外仍采诉之国际联盟,请求主持公道,对内则亟谋全国国民及本*同志牺牲成见,一致联合。”

    尼玛,战争都爆发了,政府不想方设法组织军队反击,却去找所谓的国联调解。

    脑子有病呀,你以为国联只是为你家开的呀?

    外交部随即电告驻“国际联盟”的中国代表,要求依照国际盟约促使日军退出占领区。

    这就是百姓与政治家的区别,政治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利益,而非国家利益。

    什么时候政府的出发点与百姓的利益大多数一致,尤其是重大问题上,比如国家领土的完整以及社会民生问题。

    那么,这个政府才是人民的政府。

    值此时刻,东北军掌门人张学良不想打,因为他不想让东北军独自承担抗击日本军队的责任。

    至于人民,他有这个思想境界吗?

    而国民政府也不想与日本军队开战,目前国内并非铁板一块,各种派系林立各自为政,中央政府在许多问题上仅仅是名义上的政府。

    最重要的一点是姜委员长早已经制定了国策,攘外必先安内。

    毕竟,关外一偶之地离着中原太远,暂时不会威胁到姜委员长以及政府的安全。

    自这一天起南方府的日子非常难过,各地抗议、声讨的集会、游行此起彼伏,声势一浪高过一浪。

    估计,这种抗议活动一时半会儿不会消停。

    南方府执行委员会商量了多次也拿不出有效地解决办法,真可谓是焦头烂额呀。

第四十四章财富() 
诸君,阅读本书一定要先收藏,就是加入书架,并且尽量以会员身份阅读,谢谢你的支持!

    奉天城战火纷飞,住在这里的外国人很快都知道了,其中就包括认识龙云天的美国人约翰和德国人威廉。

    这二人一大早起来便开始打听消息,到了临近中午时候大体知道了抵抗日军的是奉天抗日义勇军,最关键是他们的朋友龙云天竟然是这场战争的指挥官。

    约翰大吃一惊,尼玛,竟然是龙云天,不是说好了经商嘛。

    龙云天脑子秀逗了怎么玩起战争来了,这可怎么整?

    在这之前约翰可是花大力气帮助龙云天收购美国企业,大批目标公司基本确定,下一步就等下单了。

    尤其是石油开采方面,采油设备都基本确定下来了,而且马上就要从美国起运,你说出现如此变故约翰心中能不焦急吗?

    约翰心急如焚赶紧联络威廉,二人急火火跑到指挥部要求面见龙云天。

    “偶妈搞大,龙,你这不是开玩笑吗?怎么会打起仗来了,不是说好经商吗?”

    龙云天让士兵领约翰和威廉进来,约翰这家伙一惊一乍的大声嚷嚷,好像天塌下来一般。

    威廉也是心急,他与龙云天的合作更大,前途更广阔,又事关威廉的大好前程,他不着急才怪。

    “龙,为什么是你?这里的战争本不应该由你管,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你说过的,我们的事业很重要。”

    龙云天笑眯眯地把二人让进屋子里,安慰他俩说:“看你们急的,先坐下来休息一下,咱们慢慢说嘛。”

    “还慢慢说,都急死人了。龙,我可告诉你,美国那边的采购我都安排好了,而且,许多设备很快就会装船运输了,你看着办吧。”

    “龙,德国那边也已经确定了,一切都会按照我们制定的协议进行,这可不是小事情,请你务必作出决定。发生在东北的战争有东北边防军负责,你没有必要掺和。”

    “二位,稍安勿躁。战争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日军侵略东北难道我们不抵抗吗?我们都是男人,而我还是一名军人,抗击外国侵略义不容辞!换做你们是不是也一样啊。战争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合作,该怎么经商照样进行,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可是,龙,战争爆发甚至会继续扩大,这里到处都是战火如何开采石油啊?

    我的石油梦想岂不是要泡汤?”

    “约翰,你开什么玩笑,我说过在这里开采石油吗?”

    嗯,约翰愣住了,想了想好像真没说过在哪里采油。

    “难道不是在东北这个地方?”

    “放心吧,这里没有石油,我们要在西北面开采石油,这一下子你放心了吧?”

    “哈哈,吓我一跳,你早说嘛。不过,你要的其他设备怎么办,难道这里的战争很快就会结束?”

    威廉关心他的事业,插嘴说:“龙,战争一旦持续发酵,这里必将战火纷飞,那样的环境根本没办法组织生产,工厂安置在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