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屠夫凶猛-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远东军暴兵百万,看起来很吓人,其实,增加的兵力大多都是太平洋岛国的移民,战斗力都是渣。

    但是,莫斯阔大胡子并不知道这些,远东军逼近莫斯阔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能不害怕吗?

    大胡子很悲愤,东面可是千里土地,谁都不想放弃,更何况是他。

    但是,如果不答应石原莞尔的条件,灭国的结局就在眼前,孰轻孰重他自会知道。

    之所以当初不担心日倭远东军会威胁到自己,那是因为远东军补给路线太长,不可能威胁到莫斯阔。

    但是,今天看来一切不是那么回事,远东军已经逼近家门口。

    大胡子很怀疑这背后有阴谋,更何况现在日倭本土都被人灭掉了。

    但是,他木有证据。

    莫斯阔这位统帅人物像困在笼子里的一只野兽,疯狂滴咆哮着、咒骂着,却不能解决半点问题。

    德军正在进攻莫斯阔,而大胡子也做好了反击的准备,但东面的威胁使他不敢做出最后的决定。

    内心经过激烈的挣扎,他终于做出决定,答应石原莞尔的条件先稳住东线远东军。

    莫斯阔统帅的决定看起来是正确的,他并不想放弃自己的领土,而是采取缓兵之计,等到解除了希特勒的威胁,回头再收拾石原莞尔。

    莫斯阔的决定没有错,希特勒才是最大的威胁,单面作战总比双面作战好应付,最终实施各个击破。

    但世事难料,后面的史走向恐怕难以受他的控制。

    石原莞尔与莫斯阔签订了和平协议,双方同意将彼尔姆、伊热夫斯机、喀山、萨拉托夫、伏尔加格勒等地划归远东军所有。

    作为回报,远东军不再向西进攻。

    远东军占领的地区,其南部地区已经被盛世才的军队占领,不过,被远东军挡在北方,目前来看还算安全。

    确切滴说,远东军已经把莫斯阔挡在亚洲之外,今后将是一个纯粹的欧洲国家,假如它能够存在下去的话。

    世界地图要重新划分了,在远东军和盛世才占领区的东部地区,则全部被封天所掌控。(。。)

第四百四十六章封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持续,莫斯阔保卫战如火如荼,北美洲战火弥漫,而整个亚洲却一片安宁,除了零星地区有些枪声之外,大多数地区的战争进入尾声。

    此时,封天已经决定立国。

    封天立足于亚洲,而实际上把亚洲大部分领土囊括在自己手中,所以,他给自己的国家取名为亚华帝国。

    在省份的划分上,绿省以北地区划归到绿省。

    绿省西部一直到北极之地为一个省份,取名为北极省。

    北极省往南的地区,包括土库曼、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合并为一个省,因为西面是黑海,取名黑海省。

    阿富汗一直到海边为一个省,取名西云省。

    巴基斯坦一部分和印度一部分合并,一直到海边地区包括新德里在内为一个省份,取名新德省。

    而波斯湾周边一圈为一个省份,取名海湾省。

    从尼泊尔往南包括一部分印度地区,合并为南云省。

    班加罗尔延伸到海边为一个省份,包括斯里兰卡,取名班加省。

    不丹、孟加拉以及缅甸合并为一个省,取名为不丹省。

    老挝和北越合并,还是叫北海省。

    南岳和柬寨合并,取名南海省。

    泰国地区取名中央省,因为中枢将会设在这里,而且还有现成的皇宫。

    苏门答腊一连串岛屿为一个省,取名雅加省。

    爪哇岛为一个省,取名中岛省。

    菲岛为一个省,取名宋省。

    巴布几内亚以及太平洋小岛屿合并为一个省,取名珍珠省。

    澳洲大陆一分为二,分别为北省和南省。

    新西兰为一个省份,取名南极省。

    日倭本土以及列岛为一个省,取名猎日省。

    再加上汉省,亚华帝国一共拥有二十个省份。

    亚华帝国将取代原北极熊,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吸收了亚洲华人以及阎锡山、刘湘和龙云带过来的人口,汉人口总数约二亿。

    亚华帝国的首都在中央省,城市的名字修改为华府。

    立国事项在紧张有序地展开,封天将成为这个国家的元首。正像他的名字一样,将会封天,成为国家第一人。

    政府为冯庸领导下的国务府,冯庸担任第一任总理,副总理龙云,副总理常经武。

    立法机构和监督政府的是人民议会上院和下院,张树森担任第一任上院议长,黄显声担任下院议长。

    第三方监督是元老院,此时仅有吴佩孚和刘湘二人。

    军事上,封天自领三军总司令,设立大元帅府统领全军。

    大元帅府秘书长,大将军何立中。

    大元帅府下设总参谋部,大将军赵镇藩任总参谋长,设立国防部,大将军王铁汉任部长,设立总装备部,大将军辛静波任部长,设立总后勤部,大将军徐立强部长,设立总政务部,部长曲光水。

    陆军司令,大将军宋伟照,副司令,上将傅作义,政委曹明辉。

    海军司令,大将军陈磊,政委耿进孝。

    海航司令,大将军高志航,副司令上将褚晓言,政委刘守汇。

    陆航司令,大将军陈海华,政委徐林。

    火箭部队司令,上将宫晓祥,政委薛德华。

    特别军司令,上将董红阳,政委王守林。

    边防军司令,上将陈红仓,政委姜德奎。

    东部战区司令,上将张世刚。

    北部战区司令,上将矫横波。

    西部战区司令,上将赵奔山。

    太平洋战区司令,上将薛永习。

    亚华帝国成立之后,还将建立一些属国。

    封天除了与夫人卞玉生有一子一女之外,其他三个夫人皆有一子,分别取名为盛世中华四个字。就连偏房南子、小范医生都各有一女,取名为封梅、封竹。

    在中东地区,以色列建国的名号为以色列王国,王储为封天的四夫人海蒂之子封华。

    远征军坂田祥二郎占领区成立麦加王国,王储为南子之女封梅。

    远征军参谋长谏山春树在伊朗与北地义勇军之间成立科特王国,小范医生之子封竹为王储。

    封天还在中美洲建立了开曼王国,三夫人吴华妹之子封中为王储。

    设立王储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太小,不能出任国王。

    而且,国王只是象征,并不参与国家事务。

    至于坂田祥二郎以及谏山春树,他们在战后都划归为警察部队,而政府架构则是亚华帝国派出机构的人员组成。

    这些王国不设立军队,受亚华帝国保护。

    盛世才将在黑海的北部建立国家,也属于亚华帝国的属国,取名西亚国。

    而在西亚国的北部,紧连着石原莞尔的远东军,成立了以羽田光吉为总理的北亚国。

    1942年1月1日,亚华帝国正是成立。

    其他小国家紧随其后,宣布建国。

    1月2日,以色列王国宣告成立、科特王国宣告成立、麦加王国宣告成立、开曼王国宣告成立、西亚国宣告成立、北亚国宣告成立。

    尼玛,一下子出来六个新成立的国家。

    亚华帝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耸立在亚洲,领土面积非常惊人,几乎囊括了亚洲全部。

    至于在北美洲的日倭占领军山本五十六,他肯定也要抓住机会立国,尽管还在与美**队打仗,却毅然决然宣布成立西美国。

    山本五十六私下里已经取得封天的支持,他派来的美女被封天不客气地笑纳,并与山本五十六和墨西哥双方分别达成秘密协议。

    未来的一段时间,亚华帝国将会分别给他们双方十亿华元的贷款,用以购买亚华帝国的武器弹药和战略物资,还将从亚华帝国引进人口。

    协议达成之后,亚华帝国将向北美洲远征军输送二百万日倭人以及五百万太平洋原住民,印度原住民,最终目标将为北美远征军输送三千万人口。

    墨西哥是被动地被日倭军队拉下水,现在紧张的不得了。

    因为,美**队的数量在急剧地增加,山本五十六的北美远征军似乎有点顶不住的样子。

    亚华帝国的成立,让墨西哥看到了希望,这才救命的稻草,是真正的大树墨西哥必须靠上去。

    在双方的谈判中,墨西哥很识时务,答应了亚华帝国的条件,让出墨西哥湾沿海土地,当然,亚华帝国也不会让他们吃亏,会承认墨西哥夺取美国相当的领土。

    而墨西哥希望获得亚华帝国的保护,这种愿望也得到了满足。

    (。。)

第四百四十七章人口大转移() 
亚华帝国成立之后,整个帝国一片繁忙,万事开头难,上层领域的构建很繁杂,各种事务千头百绪,大会小会连轴转,各种法规、制度都要讨论、审核,新国家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制度。

    虽说亚华帝国立足于自由国度,可这个自由只是相对而言,谁要是认为自由制度下每个人随便作,那可就大错而错了。

    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制度、法律的约束,那将是一个恐怖的社会。

    所以说,自由只是相对而言,或者说在社会制度约束下的自由。

    亚华帝国从一开始就走工业化的道路,政权也只是国家…省…市三级构架,至于农村,呵呵,土地归国家所有,几乎不存在个体农业,大片的土地交给农垦部队耕种。

    如此广阔的土地,农垦部队不可能完全开发,也没有那么多的人,这都不要紧,先挑选成片的、优质的土地开垦,其它土地先封存起来,化为自然生态保护区。

    十年过去了,第一批农垦部队许多人年纪不小了,这批人大多数都处在某一个位置,他们也为农垦部队做出了重大贡献。

    封天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对此早就有计划安排。

    关于农垦部队战后的安排,根据封天提议,国务府编制了农垦部队转型后的农垦条例,下议院正在讨论。

    大体内容是,设立农垦股份公司,国家占有绝对股份,个人拥有的股份还要根据每个人的贡献,以及必要的条件,确定占有一定的股份。

    而农垦公司则由这些股份多的人组建董事会,负责公司的运转。

    也就是说,当初那些年纪大的第一批人,可能都是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他们将负责运营部分农庄。

    这有点类似于当年人民的公社,不过,农垦公司管理者有自己的股份,也关系到自己的收入,董事会必然当做自己公司来运营。

    现阶段只是一种过度,每一个省份设立一个总公司,受国家农业部政策指导,但国家并不管具体经营。

    未来有可能完全市场化,会出现省内公司之间的兼并。

    经营不好怨不得别人,市场化是必由之路。

    当然,这是未来的事。

    并不是每一名农垦工作人员都会有股份,只有那些达到条件的农垦部队官兵才有权利享受这种待遇。

    这毕竟是战争红利,是封天奖励那些为亚华帝国做出贡献的农垦部队官兵所付出努力的一种回报。

    比如,建国之后新加入的成员,他们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员,不具备享受这种待遇的条件。

    这项工作的进度并不一样,比如在汉省,绿省基本完成了转制,国家不再付给农垦部队官兵薪水,相应的也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而在新地区则要根据每一个省份的进度确定,完成改制之后,自然脱离国家财政。

    至于工程兵部队,除了保证一部分必要的建制,一部分要脱离军队,改制成一般的公司。比如建筑公司,路桥公司等等。

    当然,这些公司也会采取股份制,最终会走向市场。

    也就是说,亚华帝国几乎没有个体农民,就连转职后的农垦公司也属于产业工人性质,整个社会一步到位,踏入工业社会。

    亚华帝国如此广阔的地域,一点五亿汉人口不可能出现失业,人数少的可伶。

    当然,这仅仅是指汉人。

    社会分成三六九等,亚华帝国的汉人属于上等人。

    那些外族人至今还没有身份,自然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有上等人就有下等人,城市需要一些人从事下等工作,要有人当清道夫,为城市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这些工作自然落在那些人身上。

    实话说,这些人都是廉价劳动力,汉人的高贵和富裕,有一部分也是建立在这些人之上的。

    什么事情都具有相对性,其实,这些留下来的人还算幸运,至少比那些送出去的人生活的好。先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