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

    刁协苦笑道:“老夫明白了,府君以克取之,并非顺代,故非天授,而是自取,但天命亦有变更之时啊!“

    杨彦沉声道:”天命若有,生民何罪?自汉末以来,天下纷乱两百年,生民遭难受死者何止千万,若天真有命,为何视之不见?

    我妻慧娘也曾言,世间有四十五仙,加阴长生四十六仙,可江山板荡,百姓横死之时,仙人又在何处?故求仙不如求己,此等天命,不庇佑生民,不怜恤百姓,要来何用?

    当初大禹治水,不求仙,不拜神,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十载终治得水患,今我杨彦之立国,以民心为本,不求天命,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之道,我辈岂是蓬蒿人,我命由我不由天!“

    众人浑身剧震。

    杨彦的言辞,乍一看是离经叛道,但细思之,正如杨彦所说,百姓有何罪,竟平白遭受两百年之苦,这样的天命真的有必要祭拜么?

    “哎”

    崔访叹了口气,神色复杂道:“看来府君是打算彻底摒弃始自于汉代的谶纬之说了,故拜天地人,不拜神仙,以示自强不息之意。“

    ”正是!“

    杨彦点了点头。

    众人纷纷现出了苦笑,不祭昊天上帝,不拜五方大帝,只祭天地人,这一次的南效祭天倒是开历史之先河啊。

    杨彦又看向郗鉴,问道:“不知郗公可愿为我太常,主持登坛称王大典?”

    郗鉴满心无奈,虽然他自负才情非止太常,但杨彦就认定他了,始终不给他别的官职,他也清楚,这辈子想走也走不了,拗又拗不过,还能怎么着?

    罢了,罢了,认命罢,太常就太常,可制定国家规章典仪,呵呵,到时若有失礼之处,可别怪老夫犯颜直谏!

    “愿从府君命!”

    郗鉴不情不愿的拱了拱手。

    杨彦肃容道:“一个月后,行登坛大典!”

    杨彦将称王的消息,如爆炸般席卷了青兖徐三州,民众欢欣鼓舞,贺表如雨,颂辞如云,就连详瑞也如一夜间涌了出来,如禾生双穗,地出甘泉,又如谁谁谁在某地看到了麒麟和凤凰,甚至有传言,沂水中有黑龙翻涌。

    杨彦对这类消息,一概笑之,他的注意力,放在了郭默和管商身上,这二人得他授命,暂时弃取广陵,改为西进,取豫州淮南,恰好赶着他立国称王这个当口,因此取下淮南的意义无比重大,恰如现代,每如重大节庆之前的献礼,管商郭默也想顺顺利利的向杨彦献礼!

    全军上下士气高涨,各乡豪如稍有犹豫立刻剿灭,士卒奋勇作战,悍不畏死,又趁着内乱合纵联横,本来乡豪因祖约之死群龙无首,相互之间内斗的厉害,又赶上这档子,谁都担心被清算,结果卡着杨彦称王之前,谯城开门献降。

    谯城曾为曹魏五都之一,也是祖氏的权力中心,谯城投降,象征着祖氏的影响力终于拉下了帷幕,祖氏族人将迁居到濮阳,按占田制打散宗族授田,同时谯城的投降也代表着豫州大部落入了东海国的掌控当中,几乎完全占据了中原大地,华夏民族的核心统治区域。

    堪称建国献礼。

第532章 登坛建国() 
(谢谢好友楚慕羽的月票,好友一剑68的打赏)

    三月十八,春风和旭,阳光暧人,这是一个令青兖徐豫四州军民合计两百余万人欢欣鼓舞的吉日,杨彦将于今日登基称王,明国将正式建制,他们也将拥有自已的国家,可以自豪的对外宣称自己是明人。

    郯城正南十里,一座简朴而又大气的圆形祭坛屹立于地平线上,祭坛周十丈,高五丈,夯土堆砌,顶部竖起三个气势磅礴的篆字:地、人、天!

    祭坛四面,各驻扎有一队万人骑兵,盔甲鲜明,刀枪雪亮,骑士们虽面容肃整,脸庞却或多或少的泛出了激动之色,外围则密密麻麻围满了百姓,不光是郯城百姓几乎倾巢出动,豫青兖三州也都有人兼程赶来观礼。

    “通常祭天须祭昊天上帝与五方大帝,为何大王立国不祭神灵反祭天地人?诸位可知因由?”

    “嘿!孤陋寡闻了吧?神仙佛祖不理会咱们的死活,否则天下为何会大乱两百年,既如此,何必祭拜!”

    “是啊,大王还坦言,明国建立,是靠全体民众上下一心才得以立国,所以把人摆在正中,而生养咱们的天地搁在两旁,寓意以人为本!”

    “快看,天空!”

    “那是庆云啊!”

    “真是庆云!”

    天空中,早起的骄阳从一大片薄云中探出了身形,仿如被神仙泼上了油彩,刹那间,天空布满了炫烂的氤氲云霞,火红中泛着金色的阳光于云彩中缕缕散射,绿紫红黄等诸多色彩组成了一片片不规则的五彩图案,似龙、似凤、又似麒麟,仿如诸多神兽变幻飞舞,神秘而又艳丽无匹!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分明是天子之气啊!

    汉书、天文志有云: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庆云见,喜气也。

    “五彩成纹,状如龙凤,大王立国,庆云贺之,这是吉兆啊!”

    “是啊,还是大王威猛,不祭神仙,神仙反赶着来呈上祥瑞,可见我大明气运之深厚,将来必一统天下!”

    绚烂的朝霞,将满场的气氛推上了一个阶段性的顶峰,正当百姓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的时候,当当当,雄浑的钟磬声于远处敲响。

    围观人群迅速让开了一条通途,一队车马仪仗由南门驶出。

    最前方是一辆冠盖马车,杨彦与葛慧娘端坐其上,杨彦身着冕服,头戴广七寸、长一尺二寸、绿珠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青玉珠为七旒,以其绶彩色为组缨的平天冠,葛慧娘则身着皂色庙服,挽着坠马髻,上戴凤冠,身后是将领、官员以及各自的亲眷。

    “恭祝大王立国,大明千秋万世,一统天下!”

    也不知是谁起的头,夹道相迎的民众依次拜伏,大声恭贺。

    葛慧娘那端庄的脸庞染上了一层酡红,有些紧张,也有些兴奋,不禁紧握上了杨彦的手腕。

    杨彦回头一笑,便抬了抬手,大声道:“诸位,都请起罢。”

    十里的距离不算长,但车队行速缓慢,足足用了半个时辰,车仗才行到祭坛下方,郗鉴是太常,祭礼由他主持。

    见着杨彦与葛慧娘踏下马车,郗鉴猛一挥手。

    顿时,礼乐声大作,渲染出了一派肃穆而又庄重的气氛,接着,郗鉴施礼道:“臣辄下太史令择元辰,今月十八初吉,可登坛受命,请诏三公、群卿、将士、百姓,具条礼仪别奏,请大王与王后登坛。”

    按理说,汉晋两代没有皇后或王妃登坛的先例,女子登坛祭天始自于唐朝武则天,不过杨彦觉得东征西战,没时间在家,亏欠慧娘,因此执意携慧娘登坛,把这一极具意义的历史进程生生提前了数百年。

    杨彦并未向郗鉴还礼,淡淡答道:“可!”随后携慧娘缓步登上祭坛。

    皇帝即位有三大步骤,读策、授玺、燎祭天地,杨彦虽然不称帝只称王,安排的礼仪却一应如前。

    郗鉴再一挥手,礼乐声嘎然而止,随即也登上祭坛,捧册诵道:“晋太宁三年三月十八日,明王彦之谦恭慈顺,英名神武,宜奉郊庙,开统大业,今以青、兖、徐、豫四州军民,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奉明王彦之即明国大王位”

    策文很长,着重回忆了杨彦一路走来的历程,突出立国的合理合法。

    郗鉴读毕,轮到司徒崔访登场,崔访于不久前升为司徒,掌民事。

    崔访手捧印玺绶,登上祭坛,面朝东面向杨彦跪拜道:“今臣代百官向大王奉上明王玺与绶!”

    杨彦接过玺绶,抬手道:“请司徒起身。”

    “臣谢过大王!”

    崔访站起退向一旁。

    这时,郗鉴又是一声喝:“请大王与王后祭天!”并捧上果蔬。

    杨彦与慧娘分别接过,奉于天地人前的几案上,行稽首大礼,郗鉴、崔访及坛下的官员与百姓们也纷纷拜伏在地。

    没多久,杨彦与慧娘礼毕起身,众人跟着站了起来,杨彦又从案头取来卷册,面向众人,目光一一扫过,有巧娘,美眸中含着欣喜,有靳月华,虽着装端庄,可那浑身的媚态就是掩饰不住,还有怜香,不久前被封为了良娣,绝美的面庞上,凝聚着丝丝柔情。

    王府妃嫔没那么多说法,王后之下是良娣,原意是皇太子妾,到了魏晋,被引申为王妃之下的王府妃嫔,杨彦把巧娘、靳月华和怜香一并封了良娣,怜香与靳月华尊称巧娘为大良娣。

    兮香和菱香自愿给慧娘为婢,因此没有获封,其余女子也未过门,实际上杨彦名份上的妻妾,就是慧娘、巧娘、靳月华与怜香四女。

    能获封为良娣,歌舞姬出身的怜香已经心满意足了。

    另有葛洪夫妇,哪怕一心求道,此时也是面色红润,激动的看着杨彦与慧娘,许杰夫妇,则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不过可能是人太多的关系,杨彦并未看到崔玲与郗璇。

    而绝大多数的人,均是面容肃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对于杨彦自已,也是人生的一个巅峰。

    杨彦不由暗暗思忖起来,自已魂穿来这乱世,究竟是偶然,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可这显然不会有答案。

    “嗯?”

    杨彦突然看到了陆蕙芷,目光清冽,注视着自己,仿如空谷幽兰,竟与周围的火热气氛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突然杨彦笑了,展开卷册念讼。

    “皇天浩荡,后土载德,眷顾降命,属彦黎元,为人父母,我不敢当,羣下百辟,不谋同辞,咸曰:晋祚失德,江山板荡,百姓流离,我发愤兴兵,破石虎于郯城,诛苏峻、刘遐于定陶,平定中原,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

    谶记曰:杨彦之发兵捕不道,丙火修德当天下,我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羣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因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其以明年为大明洪武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

    整篇祭文,洋洋洒洒数百字,全部由杨彦自己完成,崔访、刁协和郗鉴等老家伙不由交换了个无奈的眼神,通篇都没有昊天上帝、五方大帝等天神,而且杨彦不谦称为彦之,而是自称为我!

    皇帝即位礼不能等同于天子即位礼,杨彦虽说即的是明王位,但仪式与即皇帝位没有区别,皇帝即位礼只有两个环节,即读策与授玺,燔燎告天则相当于天子即位礼。

    天子,乃天之元子,自汉代起,皇帝把天子作为自己的正式称号,意在表明自己与天建立了一种虚拟的血缘关系,权力由上天赋予,君权神授的意图十分明确。

    通过君权神授获取神圣权力的途径需要与世俗权力有所区分,世俗权力的拥有是由皇帝即位实现,而神圣权力的获得即是燔燎告天。

    礼记、曲礼载: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杨彦在祭天时理应谦称为彦之,以表明与天建立父子关系,燔燎告天的实质是在行子礼,比如汉光武帝刘秀登基,自言秀不敢当,在天面前省略刘姓,属父前子名,表明刘秀与天建立父子关系,但杨彦自称为我,是在与天建立平等关系。

    寻常人不会在意,可这几个经年儒生一听就有数。

    杨彦与天平等对话,按儒家说法是大不敬,但是又能如何呢?杨彦早摆明了态度,只能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这时,杨彦向下一招手,荀虎会意的手捧一托盘趋步走上祭坛,上有玉具、随侯珠与宝剑,并向崔访递去,崔访再拜道:“臣谢过大王赐礼。”

    这三样东西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王室重宝,而崔访身为司徒,代表百官,杨彦赐下此物意在对群臣的劝勉。

    崔访接过三宝后,杨彦再次转向台下,大声道:“诸公,如今我明国方立,百废待兴,还望诸位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匆要负孤与明国士民之重托!”

    “大王万岁!大王万岁!大王万岁!”

    官吏与前来观礼的亲眷百姓,全都拜伏下来,那数万精骑也单膝跪地,一手抚胸,一手持矛,数十万人齐呼万岁,声如惊雷,响彻了整片天际!

第533章 刘曜东来() 
祭了天之后,杨彦宣布大赦,然后就带领诸公卿进城拜谒宗庙。

    其实明国没什么犯人,主要是百废待兴,蒸蒸日上,经济快速发展,只要手脚勤快,最差也是种地,至少能养活自己,做工的收益则要高一些,实在没必要铤而走险,既便有仇怨也往往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