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颜血-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有千牛卫匆匆而去。

    “大王,慕容皝与拓跋仡那求见。”

    这时,柳兰子来报。

    “哦?”

    杨彦眼神咪了咪,一缕寒光闪出,随即便道:“请上来!”

    “诺!”

    柳兰子施礼离开。

    不片刻,卸去铠甲的拓跋仡那与慕容皝向山坡走来,各自低着头,托着头盔,心里忐忑不安,待到来杨彦面前,双双半跪施礼:“罪将拜见大王!”

    “逆贼,枉孤对你俩推心置腹,却是一叛再叛,莫非不明唇亡齿寒乎,我大赵若灭,你鲜卑两部也不得好死,孤在地下等着你们!”

    杨彦还未说话,被捆在一边的石虎就破口大骂。

    二人现出了愧色,双双叹了口气。

    慕容皝拱了拱手:“明王挟天命在身,我两部族小力弱,势不能挡,为部族数十万老弱妇孺计,我慕容皝甘为小人,只求明王大仁大量,放我族中老小一条活路,中山王莫多说了。”

    杨彦挥了挥手,有千牛卫把石虎的嘴堵上,这才哈哈一笑:”由曹魏至晋,慕容部与拓跋部便为晋朝北疆藩篱,从无越轨之举,后随晋室衰落,匈奴与羯人坐大,你鲜卑两部不得不附之,虽曾两度与孤为敌,但将心比心,孤是理解的,今及时回首,为时不晚,代王与慕容郎君不必担心,孤非是量浅之人,不过事不过三,再有第三次,我明军当踏足塞外,横扫漠北。“

    “不敢,不敢!”

    ”多谢明王大量!”

    二人忙不迭称谢。

    杨彦微微一笑,向拓跋仡那问道:”听说贵国已迁往东木干山,此言可实?”

    拓跋仡那浑身一震,满脸的不敢置信之色。

    拓跋部是一个古老的种族,自称黄帝苗裔,妻嫘祖之子昌意后代,而真正意义上的拓跋部,始于秦末拓跋毛,此人雄才大略,一统索头鲜卑,并逐渐向南迁徙,至第十四代族酋拓跋诘汾主政时期,也就是三国,尽占匈奴旧地,再往后第十五代族酋拓跋力微,于曹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南迁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土城子),并以此为中心作为拓跋部的都城。

    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怀帝进拓跋部之主拓跋猗卢为大单于、代公,晋建兴三年(公元315年),愍帝进拓跋猗卢为代王,拓跋猗卢以盛乐为北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南)为南都,晋建兴四年,拓跋猗卢暴毙,代国陷入内乱。

    而东木干山位于今内蒙古乌海市东,东接鄂尔多斯大草原,西距黄河仅五里,拓跋仡那之母惟氏考虑到部族因长期内乱,分裂虚弱,万一有变,仅以平城和盛乐难以抵挡南面来的大军,故秘密迁都东木干,这事还未传开,连慕容部都不清楚,明王从何得知?

第716章 虚与委蛇() 
拓跋仡那有心想问个明白,否则心里总不踏实,就好象一个人以为自家藏的隐蔽,别人找不到,却不料,当场就有人把你家的门牌号码给报了出来,能不恐惧么?

    其实说句实话,东木干山在中原,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偏偏杨彦一口报了出来,这真是让拓跋仡那出了一身冷汗啊。

    要知道,匈奴和西汉之间的战争能连绵上百年,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匈奴战斗力有多强,那时一汉抵五胡,一名装备精良的汉军,足以独战五名胡骑不落下风,李陵孤军深入漠北,是因弹尽粮绝才兵败被俘,如能多带几万枝箭矢,历史极有可能会改写。

    关键便是漠北茫茫,汉军很难找到匈奴王庭所在,拓跋部迁都东木干山,也是存了别人找不到我家的心思,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如今,自家老巢已不再是秘密,也就意味着,或许在哪一天深夜,铺天盖地的明军会突然杀来。

    慕容皝也是目中现出了古怪之色,转头望向了拓跋仡那。

    他一直以为拓跋部内乱分裂,族中又没什么强人,将来真翻了脸,他有马踏平城的信心,可谁能料到,这个看似憨憨的邻居竟然不声不响的搬家了。

    “代王不必紧张!”

    张骏从旁道:“若是大王有心兵发东木干山,还会事先点出么?”

    杨彦向张骏投了个赞许的目光,实际上张骏说这话,心思并不难猜测,因他自己成了明国的藩篱,全国就他一家,总是不安心,别到时说削就削了,需要与同类抱团取暧,在他眼里,慕容部与拓跋部成了他的同类,三家处境相同,将来杨彦削藩不说有些顾忌,至少有人通通气,能拿个主意。

    拓跋仡那却是听出了另一层意思,杨彦点出你家住在东木干山,那就别跑了,跑了当你谋反,甚至还警告自己,我现在能知道你家住东木干山,将来哪怕你搬了家,我还是能找到。

    于是略有些苦涩的施了一礼:“罪将多谢大王。”

    “无须多礼!”

    杨彦摆了摆手:”待得关中局势稳定下来,我便放你及部众回东木干城,你拓跋部安心做我大明藩属,孤亦不会亏待于你,另代孤向你家阿母问好。”

    拓跋仡那没料到杨彦如此好说话,大喜之下,拱手道:“大王宽厚,我拓跋部当永为大明藩篱!”

    杨彦笑了笑,就望向了慕容皝,并不说话。

    慕容皝心中一紧,赶紧低下脑袋。

    毕竟他和拓跋仡那不同,前次在郯城与杨彦并肩作战的,是拓跋仡那的兄长拓跋贺傉,拓跋仡那是首次见杨彦,而他先随石虎攻打郯城,后反弋一击,与杨彦大破石虎,今趟又与石虎进军关中,又又于石虎危急之时,联结拓跋部剿灭了宇文部。

    两随两叛,慕容皝都怀疑自己的人品有问题了,如果不是天生反骨,一叛尚情有可原,又怎会连叛两次呢?还都是叛了石虎投杨彦。

    许久,杨彦收回了目光,才摇摇头道:“三郎君啊,想你我于郯城一见如故,孤本以为他日与此良友并肩作战,指点江山,岂不快哉?却是万万没料到,你竟与孤刀兵相向

    哎,罢了罢了,各家有各家的难处,过去,就让他过去罢,你慕容部僻处幽燕,与高句丽作战有功,念及于此,孤不为难你了,改日你和代王一同率部回返,凡与高句丽作战所得,皆由你部自行处置。”

    慕容皝也是足智多谋之士,杨彦如此好说话,一点责罚都没有,甚至还把高句丽赏给了慕容部,这让他不免暗中嘀咕。

    毕竟杨彦是什么样的人,作为老对手,他是清楚的,此人或许重信义,却绝对不是老好人,难道就这样放下了?

    不过此时也容不得他细想,当即深施一礼:“多谢大王宽厚,他日回返,必说得家父遣使称藩。”

    “嗯”

    杨彦点了点头,问道:“此事虽了,却有桩旧帐要与你慕容部算一算。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王浚入邺,士众暴掠,死者甚众,浚使乌桓羯类追太弟颍,至朝歌,不及,浚还蓟,而你慕容部多掠人妇女,浚命,有敢挟藏者斩,于是沉于易水者八千,不知当时是你部哪一位主事?”

    慕容皝略一寻思,很明显,杨彦要拿此旧事找茬,但他也松了口气,不怕杨彦不问罪,就怕闷不作声,至少问了罪,此事也算揭过。

    而且当时,是他父亲慕容廆领的军,这不是秘密,如追究责任,首当慕容廆,可杨彦偏偏问起是谁主事,说明本身就存有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之意,找个稍有份量的替死鬼出来,双方都得了面子。

    于是拱手道:“此事由我族中一位叔父主持,确是处置不当,致八千女子枉死,待皝回禀家君之后,便将此叔父缚往洛阳,向大王请罪。”

    “好!”

    杨彦摆了摆手:“大战未歇,你两部也未得休整,孤就不留二位了,若需粮草、药材,可向我军中行军司马讨要。”

    “我等告辞!”

    慕容皝与拓跋仡那施了一礼,双双离去。

    两人的身影刚一消失,荀灌就按奈不住道:“此事就这么算了?那八千女子难道白白枉死?”

    “呵呵”

    杨彦呵呵一笑:“不将拓跋氏与慕容氏灭族,我岂能睡得安稳,但女郎有所不知,东木干山距长安两千五百里,沿途多弋壁,出兵耗费巨大不说,其地形也易守难攻。

    战国后期,秦、赵两国相继向北扩张,赵国自北沿阴山黄河向西推进,于阴山下设云中郡(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并数次从北面渡河进攻河套中部楼烦与林胡两族,而秦国在灭掉义渠后由南向北拓展,在云中郡西南设立上郡与北地郡。

    但楼烦人,也包括一些林胡人并未离开,而是被压缩至三郡以西,故秦昭襄王,将秦国北部长城向东北延伸,沿当时上郡奢延县(今陕西靖边)修至上郡最北端十二连城,形成了一条斜贯三郡的防御线。

    始皇帝在灭六国之后,开始对匈奴用兵,于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占据黄河南地,将整个三郡以西纳入秦国版图,也由此发现了东木干山的特殊地形。

    该处山势复杂,利于隐匿,沿山西麓及山中沟谷有一南北通道,马队可经此往来奔突,山谷北端出口外隔黄河,向北可经狼山各山口退向阴山以北的广袤草原,向南可西渡黄河至河套,或沿河南下避走河西,至冬季黄河封冻后,更是往来无阻,因此由秦及汉均把这十二连城视为国之北门,蒙恬更于山谷北端设置了两座类似于当路塞的烽燧。

    故东木干山作为军事上退守避难之地,或是作为咽喉要道,对于拓跋氏极为重要,我军既便劳师远征,他也可躲入茫茫草原,令我追无可追,这便是汉武帝耗尽国力而不能尽灭匈奴的原因。

    有鉴于此,我暂且与之虚与委蛇,他日择机把拓跋氏主力诱入中原,一举歼之,其留守诸大人必内乱,日后慢慢收拾也不为迟。”

    “那慕容部呢?当初领军的是慕容廆,他自然不会来洛阳向你请罪,多半随便找个人出来。”

    荀灌又问道。

    杨彦哈哈一笑:“他若来洛阳见我,我还真不能拿他如何,不怕他不来,就怕他来,日后定他个欺君之罪,也算师出有名。”

    “嗯”

    荀灌满意的点了点头。

    石虎就绑在不远处,听得杨彦与荀灌的对话,脸面竟现出了快意之色,什么叫狡兔死,走狗烹?这就是!

    在自己临死之前,听得了杨彦必灭慕容部与拓跋部之心,还有什么比这更痛快呢?

    要说恨,石虎其实不恨杨彦,两军交锋,兵败被擒,没什么好说,他最恨的是反复无常的慕容部与拓跋部!

第717章 刘曜出降() 
鲜卑虽不如匈奴、突厥凶名昭著,但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要远超以上二者。

    除段氏因内乱被石勒所灭,慕容部、拓跋部与宇文部都相继建了国,主宰大半个北方中国数百年,尤其是宇文部,更是深刻影响到隋唐,故杨彦必欲灭鲜卑。

    同时,由此也可看出,发源于草原西部的游牧民族其实对中原王朝威胁不大,反是自鲜卑始,一系列发源于草原东部的游牧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成了中原的心腹之患,其中也就是契丹稍微弱点,女真与蒙古相继三灭中原统胤,不仅杀人无数,连风俗都改了。

    比如现代人喜欢的大红,喜庆,在中古时代为时人所不齿,婚娶多着白衣,讲究飘逸如仙,哪有人穿红戴绿?各类典仪也不追求喧闹,而是讲究古朴、庄重,敲锣打鼓说句不中听的话,只有行伍中才会用到。

    念及于此,更是激发了杨彦筑北京城的决心,另对于科技文化知识,也要严密封锁,待他灭了慕容与拓跋之后,但凡敢于向胡虏私传文字技艺者,将判处从劳改,斩首,乃至夷三族等一系列酷刑。

    毕竟纵观历史,华夏与外族的文化交流,包括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在内,实际上的受益方是外族,四大发明流传出去,奠定了现代科技文明的基础,可是又传进来什么呢?

    葡萄酒!

    这是杨彦所能想到的唯一从西方传入的东西。

    很明显,东西方文化交流,在本质上和丝绸之路一样,是不对等的,是东方对西方的哺育,杨彦可没有构建那啥子的想法,先进文明凭什么要哺育落后文明?他还没那么伟大。

    “走罢,咱们去找刘曜谈谈心。”

    杨彦挥了挥手,转身要走。

    荀灌提醒道:“要不要叫上李雄?你带他来的目的不就是帮着劝降刘曜吗?”

    杨彦回想起了任皇后那迷人的风姿,心里也对李雄有些愧疚,于是摇了摇头:“不用了,刘曜手里只剩长安一座城池,除了出降,就是焚烧宫室,举家自尽,我倒要看看此人有没有自尽的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