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泱泱神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好,朕知道顾宪武的东林出院出来的都是对大明朝廷有看法的人。”朱慈焯盯着马孟祯,突然大声斥道,“马孟祯,你知道皇祖父当年为何要打压你们东林党人吗?”

    马孟祯一听朱由焯口气突变,心里还在嘀咕着万历的不是,直了直身体回道:“为臣不知,难道陛下知道吗?”

    朱慈焯哼了一声道:“等你坐在朕的位置上就清楚了!第一,大宋之亡便是亡于党争之祸,这有史可鉴;其二,东林党人矫妄过正、吹毛求疵排斥异党,使吾大明朝廷官员君臣失和是亡吾社稷之巨患;其三,东林党人自诩忠贞直士,实是结党谋权的一个政治集团,一旦东林当政必会夺吾帝权,东林祸起而党争加剧,到时大明亡期不远。朕念尔等尚有可造余地,才直言相劝,不然别怪朕到时赶尽杀绝,以除后患!”朱慈焯是军人,不喜欢玩手段,直接道出了东林党人不可用的原因,他没时间也没精力跟这时代的腐朽文人争斗。

    一言既出,朝堂皆惊,乾清宫响起一阵议论与谩骂,接着便有哭声传出。叶向高终于看懂了这小皇帝的聪明非常人可比,也明白了什么是帝王之道。出班跪了大声泣道:“臣叶向高知罪,党争祸国本是人人所知,自以为为大明社稷计、为天下百姓计,却是害吾国家祸吾百姓之人。多年来朝中党争不止,臣之罪也,却一直不知先帝苦心,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啊!”

    朱慈焯见下面吵得差不多了,又幽然说道:“没有库银就让朕把江山拱手奉于异族?到时众臣工尚可为奴求生,吾朱氏宗室却要断子绝孙!尔等如还念吾朱氏二百五十年前救中原族人于水火的恩德,还望不要再祸乱朝廷,助朕免除这场灭我族类的灾难。”

    众臣齐跪哄然而应,暂时放弃了敌我之争,调四方兵的行动比朱由校时期提前了半年。这个时候虽然国库紧张,但比崇祯末年还强许多,而且朝廷还发起了一次募饷活动,这本是在失去辽河以东版图后所发生的事情。

    接下去几天的朝议上没有了弹劾与争吵,忙着往各地派御使调兵,追谥了许多有功官员,很平淡地为张居正平了反,在朱慈焯的示意之下不要因此再起争执。

    九月初六朱慈焯进行登基大典,正式穿上五爪龙袍即大明皇帝位,诏诏赦天下,以明年为天启元年。朱慈焯本想改一下年号,但考虑到日月岛已去过崇祯年代,只得把改年号的事往后拖上几十年。

    登基礼仪很繁琐,整个过程耗时近四小时,朱慈焯还有换帝服,去大行皇帝灵前拜祭。在最后一套程序换上十二旒衮冕回到皇极门升坐时,朱慈焯又是第一个接到了大威德明王将至的讯息。

    “圣尊,您不必入宫,不然小弟无法以礼相迎!”朱慈焯急忙传讯息阻止,明王是仙自己是皇帝,在地位上明王要高,无法对臣子们交代。

    “为兄不会现身,那郑双已跟杨元换肉身,他实是你当初所要的那位臣子。”明王笑着告诉朱慈焯。

    朱慈焯听了吓一跳,那岂不成了自己的儿子?急道:“圣尊您玩得太过了,这戚光继比我大很多,而郑双只有六年的阳寿!”总算是个皇帝,年纪再大的官员也得跪。

    “为兄已把六年改成六十年。还为你带来几位将领,其中一个到时可别吓着你!”明王继续找着乐,他借杨元的身体结了婚,郑双的年龄太小那妇人不喜欢。

    “我会吓着?谁!”朱慈焯有些不解。

    “当年还想造你高祖皇帝反的,也是名屈死鬼,让他重新为大明立功!”

    “到底是谁?您别瞎来!”朱慈焯有些紧张,自己的凡仙身份可不能暴露。

    “等会让你一个个认识,你有火器怕什么?”明王结了婚,稍稍有了些人情味。

    “日月岛三库存银有多少?两地官员薪俸差距太大,暂时别带太多。”

    “这些义兄早有准备,义弟放心就是。这日月岛本是义弟的领地,这次交还于你后为兄就不管岛上之事了。现在教给你义弟控制日月岛穿行的法门,速度每年不得超过九百海里;但回朔穿越年轮的法门为兄不能传授于你。。。。。。”

    “不能去末来世界吗?”朱慈焯记了后问道,真想回到几百年后偷些武器过来。

    “佛祖也没这个本事,末来尚不存在,过去又有何用?对了,到时别忘记照顾好你义嫂。”

    “义兄要离开日月岛吗?怎么调整日月岛的时日。。。。。。什么?你要舍弃取来不足两年的老婆!”朱慈焯听了有些犯傻,那妇人竟然不喜欢明王,得知前夫还没死一心想回去继续做她的皇后。

    “义弟喜欢得先治她的心,本尊没有凡人这方面的本事!唉,本尊就算有肉身也无生养之能,不然或许还能够。。。。。。”明王稍稍有些失落,其实他已到了必须离开的时候,无法继续留在凡世。

    大典结束时行人司便有官员急急地跑来禀报,说是京师郑姓富商祖上在南海购买了个1500余顷能飘移的岛屿。此前因岛内发生民变所以想赠予新帝作为登基贺礼。此次前来进贡首批文武官员十五员,随从兵卒六十员,内监侍女各六十员,海外珍宝果品贺礼若干,让礼部派员去午门查验接收。

    岛上八万一千二百余口中土历代遗民希望归明,已在岛上为新帝建有城堡、行宫和刚建成一艘1500吨御用战舰,还有郑直大学与水师商贸学堂。拥有大小舰船一百余艘、其中海师炮舰87艘、六千五百水师官兵、骑兵步卒税警一万八千余员及堡库金银合一千六百八十六万鹰洋,海内外珍宝无数。

    。。。

第二十章 日月岛国() 
目前的日月岛时间已经同步却是在不同的时代,宫岛顶部堡城平面在十天前朱慈粘入紫禁城时已经加归到1620年,所以住在顶部堡城的大部分人年龄没有变化。还有那个新建的紫禁城后三殿及东西六宫部分,那里在两年前已解除封闭回归到1620年。

    堡层平面之外的日月岛此时停在1638年夏历九月,此时两部分正在同速向1625年靠近,因此日月岛主体部分已经经历了十三年的建设与发展,日月岛已是个资本商业社会。

    因为日月岛已经过了最远的1638年,又加上二十年的工商结构调整,小小的日月岛每年的经济水平已达非常的高度。日月岛已成为一个以中国瓷器与木器为主要加工出口区,其次是玻璃制品、鹿皮制革,以及造船业和建筑业等经济产业发达的高收入小岛。

    进口物资除了木材与铁矿石外,陶土也成了岛上进口量较大的物资,并在朝鲜、日本、琉球、台湾、中国、越南、马兰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都建有“大明台海贸易公司”分公司。

    岛上的造船工艺与军工业水平已超西洋诸国,加农炮射程已接近五公里。燧发枪的研制已经成熟,正是进行工厂化生产的试验阶段,已制成燧发枪三百余支。日月岛上的政治与商业体制已经成熟,很有效地控制在日月堡的严密制度之下。

    因为设在日月堡内中枢机构是一批“长生不老的方外之人”,加上十二年前的平叛血屠,日月岛上的百姓已相信“郑堡主”确实是明王肉身。这次“血屠”日月岛内半数以上世绅巨贾被没产,有的被杀有的被逐有的重新沦为平民百姓,郑堡主的旨意绝无违抗的可能。

    而正是这名明王肉身岛主郑直,用他的智慧整合了岛内的工业与商业,把外界不值钱的材料变成价格昂贵的珍贵商品。海上小镇与港区吸引了近千外地工商业者,那里也是日月岛上的对外开放区,是全岛最热闹繁华寸土寸金地方。

    日月堡对面北侧那座黑色神庙的大厅中间是大威德明王的金身雕像,对就其下的地宫中放着一水晶棺,里面躺着郑直不朽的尸体。他仍是十二岁时**岁的容貌,在面相上与太子朱由校只有三四分的相似。神庙主持拉班活佛一直住在这里,只有他能证明郑堡主已经转世为大明的皇位继承人朱由校,再过五年日月岛将成为大明东藩岛的首府所在地。

    日月堡的中枢近百人当然相信拉班的话,因为明王真神还在岛上,为大明皇帝建造的行宫刚建成。东南侧与养心殿对应的宗庙已改建成以一座小城堡为中心的波斯别苑,此时这里是整座“夏宫”的中心,住着明王肉身的漂亮波斯人妃子。这位外藩美女将保持二十岁的艳丽容貌,她与大明皇帝生出来的儿子将成为明月岛的将来的领主。

    这一切让郑双很恼火,却让几世为人了戚继光感到欣喜,大明能够拥有这座日月岛,汉族人就有胆子跟西洋和倭国狠狠地斗一斗。威继光是相信转世这一说的,但绝不相信新极位的少帝会带着“郑堡主”的记忆。

    戚继光前世活了六十年,醒过来时拥有了一位叛将之子的身体,借着这具身体他活了十八年。继而又借了郑堡主之子郑双的身体复生,一人拥有三个人的记忆,而每次都是借着别人的身体投生。

    和戚继光用同一种形式来到日月岛的还有另外六人,他们大部分时间住在岛上,因此还很年轻,却不清楚独自在外总掌水师的戚继光已变成郑堡主前世的儿子郑双。郑双仍然是十三岁的年纪,来到日月岛不足半月,到来之后就着手准备大明皇帝远幸日月岛。

    水师训练的近十年,是日月岛上平均年龄最小的部队,六千五水师仅能操控八十七条炮舰,还没有与海上舰船进行过海战。日月岛神富裕,水师的军饷虽有明军的十倍,但本境兵员还是很很募。训练时间又太较长,还要进水师学堂进行三年的学习,日月岛上的少年不可能人人进水师学堂,提前归明便能为将来对西洋舰船作战作准备。

    戚继光虽然在日月岛生活了十八年,一直心系大明对日月岛这个“鬼域”没有长居的打算,能够回到天启元年带着水师一改大明南海之耻。

    其实知道郑堡主投生为大明皇帝的官员并不多,除了金巧云、戚继光之外还有汉末过来的四名上官及十二名宦官。这些都是老练奸滑之辈,又是朱慈焯的近臣与日月岛首脑,当然不会对任何说起这个秘密。

    朱慈焯接通明王本神的意识后对日月岛的发展情况早已了然于胸,只是对二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有些不满意。日月岛所有的发展计划都是自己十多天前制定,可是它投入与回报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关键还是那个“夏宫”建设投资大大超过原来的预算,八万人口负担二万多军队的支出也是个不合理的社会结构。

    现在这些部队调出之后,日月岛的人口将大量缩减,人口数量的锐减不仅会影响岛内需求,还会影响日月岛的经济与军工业。关键问题还是大明的国库太空,国家经济被世绅巨商所掌握。泰昌主政一个月中对矿盐商税的减免实际获利最大的不是百姓,而是那些本就非常富裕的官绅与巨富,但这种下身如果长久会对资本经济有促进作用。

    不过大明拥有了水师与大批外来工匠后,两百年的海禁应该会成为历史,在开禁之后巨大商业利益上日月岛完全可以成为皇室的一个载体。问题是日月岛内的政治体制已在朱慈焯的操纵之下设立得很健全,日月岛中枢一套班子却把领主与政府的职权财权分得清清楚楚,实际已经是一个君主立宪制体系的雏形。

    现在日月岛领主只拥有宫岛这部分的产权,堡库的收入是对港区与海上小镇的出租收费,另外就是复道下面的矿场与重工业区。堡城中枢甚至把造船工业与堡城那部分税利以每年三百六十万元买断,这实际是一种趁火打劫行为。

    年奉三百六十万元实际上是岛城政府每年需要支付给领主的养家费,制定此顶买断协议时领主还拥有这两项权益及三百六十万元养家费用。当初大威德明王只顾着手头经济困难,而这协议又规定在夏宫建成之后实施,制定时根本没考虑朱慈焯接手之后的利益。

    当然城堡与夏宫的支出没有这么庞大,那里的太监与侍女都是奴仆,外面没有家人也不需要太多零花钱,和紫禁城内的大小太监的收入根本不好比。而那些式匠本来是个群体,享有免阻房与免税政策,年收入远比外面的工匠高。

    朱慈焯在真正要拥有日月岛的时候,坐在懋勤殿内喝着三百年普洱吸着后世的纸烟,在等着那群穿越人进来的时候,心里想着如何把日月岛节慎库中的上亿元现金搞到手。

    紫禁城的前三殿后三宫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被焚毁后,外三殿还在最后的装修阶段,十六岁登极没有象样的婚礼又觉得有些对不起自己。

    大明的国库当然还有点银子,朱常洛已经给辽东发了一百五十万军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